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658章 除夕夜
旦日將至,為籌備足夠的肉食,李孟羲和關羽清點了軍中所有牲畜,除戰馬以外,除母耕牛和未長大的小牲口以外,其他所有牲畜,包括可以拉車拉磨的騾子,驢,包括耕牛中的公牛,包括一些傷殘的老邁的軍馬,共數得各類牲畜一千六百多頭,這一千六百多牲口全部宰殺。

 關羽見李孟羲一下要殺如此多的牲口,也是詫異。

 李孟羲解釋說,“軍糧將空,與其糧食盡空再宰殺牲口,不如早些準備。”

 李孟羲多少懂得一些營養學,他很清楚,如果糧食吃完之後再宰殺牲口,那麽之後就得天天喝肉湯了,問題就在這裡,長時間吃單一食物,容易生病。

 所以,趁糧食還有一些,不妨多殺些牲口,然後將糧食和肉食攙著吃,營養結構也能更健康一些。

 軍中十五萬人,殺牲口千五百,平均百人分牲口一隻,按一隻牲口有肉三百斤,那麽人均分肉隻三斤。

 以最低限度,每日三兩肉可維持著最低消耗不至餓死,那麽,殺光軍中多余牲口,最多最多可支撐十天左右。

 十天以後,就得殺戰馬,殺耕牛了,殺完戰馬耕牛,還能再支撐十天,如果再十天之後,劉玄德的糧草還不到,那就完了。

 存續關鍵全在劉玄德身上。

 李孟羲略算了一下,他不很清楚劉備帶走的千車錢財到底是有多少數目,但推算一下,張角席卷整個巨鹿,估計整個巨鹿的錢財被張角搜集的差不多了,軍中現在十五萬人,這十五萬人顯然不是巨鹿所有人口,而是一部分人口,甚至是動亂之前巨鹿一小部分人口。

 那麽,一千車錢財,等於巨鹿所有財富,以巨鹿所有財富拿來全部買糧,大概是能負擔的起巨鹿所有人的糧食消耗的。

 也就是,如果巨鹿官府有魄力,拿出所有財富來買糧,當能救濟下走投無路的巨鹿百姓。

 可惜,官府逼迫過甚,逼的百姓造反,結果如何,結果州府被攻破,官員被殺,剝削自百姓的錢財,最終還是落到了百姓手中,最終還是得拿這些錢財買糧救濟百姓。

 轉了大大一圈,轉了一個輪回,到最後,動亂之因與其說是生產力脆弱容易受被天災摧毀,倒不如說,實則是分配問題。

 一下要殺一千多頭牲口,軍中屠匠營不夠用了,殺豬尖刀,剁肉的門板,裝血的甕,裝肉的筐,全不夠用了。

 物資緊缺,又是麻煩。

 李孟羲想來想去,最後決定,召集人力,能殺多少牲口,便殺多少。

 軍令一下,無數牲口被牽了出來交付各隊,人們知要宰殺大量牲口,便猜到能要吃肉了,民夫們也好,戰兵們也好,興奮不已。

 一戰兵什長拉著一頭公牛到所轄的民夫營,戰兵什長朝一眾民夫倒,“誰會宰牛?來,搭把手!門板有嗎?甕呢,拿過來,繩子也找找。”

 物資缺乏,殺牛的全套工具沒有,隻好將就著來。

 民夫當中一老人看著健壯的公牛,有些舍不得,心疼的道,“軍爺,這耕地的牛也殺啊?”

 戰兵瞅了一眼,“將軍說讓殺就殺,管他做甚。”

 話雖如此說,戰兵也是覺得要是老牛殺了就罷了,這正健壯的大公牛可是耕地的寶,殺了有些可惜。

 戰兵正猶豫著,看見關羽巡營路過,戰兵立刻跑過去詢問關羽,要不牛不殺了。

 關羽道,“殺吧,要過年了,總得有口肉吃。軍師將母牛都留著,公牛殺便殺了。”

 戰兵只能依令而行。

 李孟羲特意將母牛,母驢之類的牲畜都丟著,隻殺公的,原因是,公牛母牛都能耕田,但母牛是更重要的財富資料,母牛可以生小牛,將所有母牛留著,把公牛殺的一頭不剩,無妨,來年糧食不缺了,從外地買回來十幾二十頭種牛,然後立刻就可以大量生小牛了,只要母牛留著,隨時可以將耕牛數量翻上一番。

 這是殺牲口並盡可能保留牲口恢復潛力之間做出的取舍。

 迫不得已不得不殺牲口的時候,優先順序是,能殺騾子,就不殺牛馬驢,能殺老騾子的時候,就不殺小騾子。

 騾子,牛,驢之間,有騾子殺騾子,再殺驢,最後再殺牛。

 公牛母牛之間,先殺公牛。

 諸如此類。

 李孟羲去了傷兵營,傷兵營邊角處,有一個帳篷,帳篷裡沒人,只有一些火炕,火炕上放著的是一些麥子用以發麥芽糖,另有一盆面也放在那裡,之前為做酵子,活好的麵團放火炕上放了好久了,也不知發酵好了沒有。

 李孟羲前去查看,他看到之前放的麵團,確實有了變化,麵團變稀了,變軟了,拿起來聞了聞,變酸了。

 這跟李孟羲印象中的酵子不太對,印象中酵子做好時,應該是硬面塊才對。

 不過,麵團既然變得酸氣嗆鼻,那便說明,麵團是成功發酵了的,說明麵團裡是繁殖了大量微生物。

 李孟羲尋思了一會兒,他覺得,或許可以蒸饅頭了,試試呢。

 李孟羲端著酵子出了帳篷。

 當李孟羲回到城主府,弟弟小磚回來了,還帶著一群小朋友。

 小磚看見李孟羲,立刻問,“哥哥,是不是要過年了嗎?”

 “是的奧。”李孟羲笑著答到。

 小磚瞅見了李孟羲端的面,他問是不是做糖醋魚。

 李孟羲說蒸饃饃吃,小磚更開心了,因為小磚覺得,哥哥只要弄新的東西吃,就能弄出來很好吃的東西。

 李孟羲把酵母放到矮幾上,他去屋子裡拿了半袋子白面出來,又找到了木盆,又提了桶,出去打了半桶水提進來。

 準備活面發面了,李孟羲對小磚道,“小弟,你去把寧姐姐叫來幫忙吧。”

 “奧!”小磚立刻跑出去了。

 不一會兒,小磚喊來了張寧。

 張寧來,安安靜靜的站到李孟羲旁邊來,李孟羲跟張寧很熟絡了,他告訴了張寧該怎麽活面,怎麽揉面,然後便由張寧來代勞。

 李孟羲發現自己小胳膊小腿的,揉面的話力氣不夠,所以找張寧來幫忙。

 在李孟羲的指導下,張寧忙碌著,女孩兒蔥白纖細的手指把加了水的麵粉揉製著,麵粉在木盆裡漸漸成團。

 李孟羲在一旁,他看水多了,就拿一把面撒上,看面多了,就拿瓢加點水。

 弟弟和小朋友們在屋子裡蹦蹦跳跳吵鬧著,李孟羲對小孩子們說,可以拿笤帚把屋子裡掃一掃。

 一大群小朋友便很聽話的到處找笤帚,滿屋子掃起來。

 當關羽從外邊巡營回來,一進屋,瞅見一屋子小孩子拿著笤帚在掃屋子這裡戳一下那裡戳一下的掃著,當中,李孟羲跟張寧兩人,兩人站在一起,一個活面,一個添水,安安靜靜,相得益彰,宛若璧人,關羽一笑就笑了,然後不著痕跡的悄悄退了回去。

 ——

 一段時間後,在張寧的幫助下,活好了一大盆的面。

 忙碌了這好一陣,張寧累的俏臉微紅,額頭上的發絲貼到了額頭上。

 李孟羲很自然的想伸手替女孩兒撩起額前的發絲,手伸到一半,看到張寧臉色一下紅了,李孟羲方察覺到不妥,他趕緊收回來手。

 “好了寧姐姐,面好了,再放溫水裡放著就好了。”李孟羲適時叉開話題。

 之後,因為沒有大鐵鍋的緣故,李孟羲只能是找了一個更大的木盆,然後先燒了些熱水,把熱水倒進木盆裡,再倒一些涼水,拿手試了試水溫差不多的時候,再將面盆放到了水盆裡。

 按李孟羲所知的知識,溫面的原理是,適當溫暖的溫度能讓酵母菌更快的繁殖,但水不能太燙了,水太燙的話,溫度過高,就把面燙熟了。

 原理如此。

 發面需要一段時間等,李孟羲和張寧就守著面,兩人並排坐著,靜靜看著屋子裡的小朋友們拿著笤帚追逐打鬧。

 時不時,李孟羲會伸手到水盆裡看水涼不涼,水要是涼了,從一邊甕裡再舀一瓢熱水添上,以維持水溫的恆定。

 這樣過了好久,等啊等,等啊等,終於等到一盆面發開,發成了滿滿一大盆面,還鼓了起來,快要溢了出來。李孟羲這時才反應過來,面發多了,半盆面發開,正好一盆,可要是一滿盆面發開,肯定就多了。

 後知後覺的發現了失誤,李孟羲連忙起身喚張寧一起忙碌。

 抓起一團面聞了聞,李孟羲聞到好聞的面發酵的香香甜甜的味道,感覺不錯。

 面好了,下一步應該是揉面,做饅頭塊。

 李孟羲立刻又找了其他工具,他把屋子裡另一個矮幾搬了過來,找來乾淨的麻布鋪上,然後再在麻布上撒了些麵粉,準備來放饅頭。

 放饅頭的地方有了,接著,依然是張寧代勞將盆裡發好的面拿出一大團來,然後跟用力揉按,使面勁道起來。

 李孟羲則拿著瓢,瓢裡裝著乾麵粉,時不時撒上一些,以免粘手。

 李孟羲發現,女孩子來說,手果然更靈巧,張寧從生疏,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不一會兒就把面揉製好了。

 李孟羲想了想,做饅頭的話,剛好今日是除夕,明日就是新年,得祭拜神靈,正好,就蒸祭神用的大饅頭吧。

 於是,李孟羲和張寧一起把麵團做成碗形的一個個面塊。

 當一陣忙碌,好大一盆面,終於全部做成了饅頭,張寧累的額前的頭髮都濕了。

 李孟羲拿起手帕遞給張寧,他無比感謝道,“寧姐姐,辛苦你了。”

 張寧甜甜的笑著,接過了手帕。

 這一幕,正好,關羽回來,又看見了。

 關羽覺得不好打擾兩個小人兒,於是就又悄悄離開了,關羽覺得,索性不回去了,於是關羽又去巡營了。

 面全都做做成了饅頭胚,接下來,似乎依然要稍微放著放上一會兒,這一步是為了……不曉得。

 按經驗放置一段時間之後,李孟羲數了數做成的饅頭,總共有四十九個。

 接下來,一切就緒,李孟羲和張寧小心的把饅頭胚放在木板之上,然後端著去了灶台那裡。

 軍中有真正的土灶台,跟後世土灶一模一樣,乃是李孟羲找建造隊在數日前壘起的。

 除了必要的灶台,蒸籠籠蓋等,也由木匠們用木條做出了一套。

 第一次蒸饅頭,因不確定小碗大小的麵團蒸成饅頭會會有多大,為防粘連,放面胚時,李孟羲刻意將面胚放的很開。

 幸而軍中造物又粗糙又大,蒸籠也是極大,面胚往很分散了放,中間間隔很大,放滿,依然足夠放的下超過二十個。

 之後,加蓋,拿麻布把鍋蓋圍起,開始燒火。

 蒸饅頭的話,蒸的久了問題不大,頂多會把饅頭蒸的裂開,不影響口感,但是蒸的不夠久的話,饅頭就不夠宣。

 所以,有此判斷,李孟羲決定蒸的時間長一點。

 這時間一旦決定長一點,可就不是一會半會兒了。

 李孟羲可勁往灶裡添柴,火旺的很,他時不時抬頭朝蒸籠上看,看沒有冒熱氣,饅頭快蒸熟的時候,應當會有蒸汽蒸騰的。

 一段時間後,大致二十分鍾,或許更久,李孟羲等到了蒸汽蒸騰,他怕蒸的時間不夠,又繼續加熱良久,終於,覺得差不多了,他立刻把灶裡的柴撤下。

 蒸饅頭到了這一步,似乎還有一個醒醒的過程,就是停火之後,不立刻掀蓋子,讓饅頭慢慢降溫。

 這個過程,是幹嘛的?李孟羲茫然。

 忍著耐心,等了一段時間,李孟羲拜托邊上看熱鬧的傷兵過來把鍋蓋揭開。

 鍋蓋揭開的瞬間,當李孟羲看到蒸好的饅頭,他人都樂了。

 天,碗大的一塊面胚,蒸出的饅頭,太大了吧,能有盤子那麽大啊,比人頭都大了,超大的巨型饅頭。

 李孟羲樂的直笑。

 這第一次蒸出的饅頭,也不知味道如何,李孟羲迫不及待的拿了大饅頭啃了一口,饅頭還很燙,既燙手又燙嘴,咬了一口嚼巴兩下,李孟羲皺起眉頭,太酸了。

 不能說酸的無法下咽,而是跟李孟羲印象中的饅頭的口感不太一樣,印象中的饅頭,應該是微甜的,哪怕是面不好,蒸出的饅頭有些發酸,那也應該只是微酸的,酸中帶著甜的。

 哪像現在這饅頭,酸味極重。

 李孟羲頓時就疑惑,這到底是面不好,還是酵子不好?

 可不管是面不好還是酵子不好,沒辦法試了,軍中白面不多,酵子也只有一種。

 “哥哥,讓俺吃一口!”小磚抱著李孟羲的腿,眼巴巴的望著白花花的饅頭,幾乎要流口水了。

 李孟羲低頭看了看小磚,然後瞅了一眼邊上圍著的一堆眼饞的小朋友,他索性把手裡的饅頭掰成了很多塊,塞給小磚一塊,剩下的給小朋友一人一塊。

 一個大饅頭頃刻間分完,李孟羲又去拿了一個,繼續掰開了分。

 小朋友太多,不一會兒,一鍋饅頭,分的只剩一個了。

 李孟羲朝手裡拿著饅頭吃著還不肯離去還想再要的小朋友們說,“沒有了,下一鍋再。”

 說著,李孟羲把最後一個大饅頭拿起,笑著走過去遞給張寧。

 張寧開心的接過超大的饅頭,小小的咬了一口。

 李孟羲問,“寧姐姐,好吃嗎?”

 張寧用力的點了點頭。

 李孟羲笑了。

 饅頭是新奇的吃食,那些分到饅頭的小朋友,拿著饅頭興奮的跑啊跳的亂跑,在李孟羲看來過於酸澀的饅頭,在小朋友們嘗起來,是微微能嘗出甜味的,而且很松軟,很可口,是難得的美食。

 有些小孩子的家長也少少嘗了一些饅頭,大人們都覺得好吃極了。

 往下,李孟羲把剩下的饅頭全蒸了,蒸得的饅頭趁熱移鍋,裝了半筐之多。

 天黑了。

 李孟羲拎著半筐子饅頭回城主府,城主府中不見關羽。

 李孟羲和弟弟各分了一半饅頭啃著,直到啃完吃飽,關羽這才摸黑從外邊回來。

 李孟羲好奇問,“關將軍,為何回來這麽晚?”

 關羽只是呵呵直笑,並不答。

 李孟羲從筐裡將一個微微發熱沒有涼透的饅頭拿給關羽,說這便是之前所說的饃饃,乃面食發酵,然後蒸製所得。

 老大的一個饅頭,盤子那麽大,關羽拿起啊嗚就是一口咬出了一個豁。

 然後關羽三兩口就把饅頭咽下,意猶未盡的啊嗚又是一大口,見關羽連啃幾口,李孟羲好奇問,“關將軍,這饃饃,好吃嗎?”

 關羽連連點頭,嘴裡塞了饅頭的緣故,含湖著說,“松軟可口,酸中帶甜,好吃!”

 邊吃著,關羽笑著調侃李孟羲,“人張寧幫你忙,饃饃蒸好了,你請人家吃了嗎?”

 李孟羲奇怪的看著關羽,“當然了!”

 關羽開心大笑。

 李孟羲更感奇怪,他不知關羽有什麽好笑的。

 此是,東漢靈帝光和七年的臘月三十日,除夕夜。

 此夜,洛陽當是文武百官並天子通宵慶賀,歡飲達旦,天下豪強富貴者應是殺豬宰羊闔家歡慶,而義軍眾人,無有任何歡慶之行。

 張翼德遠出在外打獵籌糧,此時入夜,張翼德應該在冰天雪地裡凍的要死,在圍著篝火揣著手守夜,謹防有餓狼偷襲;劉玄德遠在涿州,巡查屯田未畢,正連夜往下一處屯田地趕;簡雍帶著錢財欲往見幽州太守劉虞想求購糧草,除夕夜正連夜緊趕慢趕;李孟羲啃了半個饅頭,關羽連啃了兩個,兩人就喝了點水之後,兩人趁夜還早,擺出棋盤,認認真真的捉對攻殺,想從象棋中摸索出更多的韓信兵法。

 好好的一個除夕夜,黃巾戰事了結之後第一個除夕夜,本該相聚一團吃肉喝酒歡慶一番,可義軍眾人分的是七零八落,忙的是比平日更忙,無一刻得閑。

 洛陽的天子百官身擔全天下的重擔,人家在除夕夜都歡飲達旦什麽事都不去做了,偏偏,義軍眾人,基業不大,卻比天子百官還要忙碌數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