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635章 高壓結構改進
鍛造中的焊接技術,乃是將工件鍛成之後,再把邊緣部分加熱,使其軟化,然後再拿錘子把兩個鐵件的邊緣部分給砸到一起。

 鐵匠們到了晚上也沒停下忙碌,他們將高壓鍋的幾瓣鍋身錘鍛到了一起,再接上鍋底,高壓鍋的鍋體便成了。

 完成了的鍋體,看起來很粗糙,鍋體不規整,有些扁,焊接痕跡很突出,還有些毛毛糙糙的毛刺。

 這樣一個醜陋的鐵器,匠人們自己都看不下去,嫌丟人,匠人們提議說打磨打磨,修一修。

 李孟羲則道,“不必了吧?不修也能用吧。”

 鐵匠們還追求美觀,李孟羲對此沒有追求,難看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結實,密封性要好。

 在漏水測試的時候,往鍋裡裝滿了水,經檢查,沒有一處漏水,完全合格了。

 鍋有了,剩下的便是鍋蓋。

 高壓鍋難的不在鍋,難得在鍋蓋與鍋的高度密封。

 對於密封的方法,李孟羲沒有選擇用複雜的設計,他選的是類似泡菜壇子一樣的方法,鍋沿大一點,蓋能緊扣住鍋沿,然後直接拿鐵水澆一圈,直接把一圈封死,這樣的密封效果,絕對比真正的高壓鍋還厲害。高壓鍋再嚴絲合縫,也會有少量漏氣,而用鐵水悍死的話,則一點縫隙都沒有。

 鐵匠們花了不長時間,把一個鍋蓋錘出來了,鍋蓋跟鍋體一樣,也是非常厚,非常笨重,非常沉,跟個盾牌一樣笨重。

 將鍛打好的鍋蓋往鍋上一蓋,問題頓時出現,鍋蓋大了一圈。

 鐵匠們回去又改,改了一輪,回來再試。

 這次大小合適了,鍋蓋夠圓,但是因為鍋做的不好,鍋是扁的,結果蓋子與鍋反而不配套了。

 負責打鍋蓋的匠人拿著鍋蓋對了幾次,對不上,這個匠人只能尷尬的把蓋子拿去。

 跟李孟羲預料的一樣,單做一個鐵鍋容易,單錘一個鍋蓋也容易,可要是做兩個能配套的東西,難度高了數倍,精度不夠,誤差太大。

 最終,鍋蓋改了又改,圓的鍋蓋改成了半圓不扁一邊高一邊低的蓋子,這才終於,鍋和蓋契合了。

 還缺最後一步工序,得往鍋蓋上打一個小孔用於排壓之用,不然,氣壓這玩意兒壓強可以極大的,粗製濫造高壓鍋若是不留排氣孔徹底封死,怕是撐不住一會兒,水蒸氣就把高壓鍋憋炸了,跟個炸彈一樣。

 李孟羲把鍋看了又看,他覺得鍋不夠大,又生恐排壓孔太大壓力泄的太多,以致鍋裡壓強不夠,於是為了得到比較高的壓強,李孟羲對匠人說,只在鍋蓋上打一個比針略大小孔,孔越小越好。

 這個要求,讓一眾匠人們為難的不行,因匠人們手中最細的鑿子,也比麥秸杆要粗了,要鑽一個針孔大小的洞,操作起來太難了。

 難歸難,匠人們沒說什麽,忙碌去了。

 李孟羲等了很久之後,才等到匠人們把鑽孔完成的鍋蓋拿了過來,此時,夜都深了。

 夜雖已深沉,但好不容易把高壓鍋做好,李孟羲並不想立刻去睡覺,他很想試試高壓鍋的效果。

 高壓鍋是為測試造紙技術所造,已知,讓草本中的植物纖維盡可能散出來,這是造紙術的核心關鍵。

 又知,草本中普遍存在一種鎖住纖維的物質,干擾造紙進行。

 來自關羽的提示,關羽說可能是樹膠,這個猜測很合理,大概率,造紙過程要除的是膠。

 那麽,高壓鍋花了兩天時間做好之後,要測試的第一步是,當要找樹膠來,然後加酸加鹼加鹽輪流試一遍,看何種情況,膠質解的最徹底。

 李孟羲連夜去搜尋材料了,他去找膠質,找不到,不管桃膠椿膠之類的,如今飄雪時節,什麽膠都找不到。

 李孟羲又不想就此放棄,無奈之下,就不用純膠了,他直接找來生麻,然後央人把生麻鍘一遍,剪一遍,再剁一遍,把麻剁成碎的不能再碎的碎末。

 幫忙碎麻的苦力,自然是關羽,關羽把麻又鍘又剪又剁的,忙的不停,李孟羲還在旁邊說,不夠碎,再剁。

 關羽連剁了好幾遍之後,終於忍不住了,把斧頭一撂,“這夠碎了,再剁都著火了。”

 把麻剁的快著火了,可想而知,關羽剁了多少遍。

 李孟羲對工業造紙隱約有些印象,人家造紙廠造紙的時候,有大的粉碎機,把原料粉碎的跟麵粉一樣一陣風吹來就能揚起的細粉末,材料顆粒足夠細微,自然,現代造紙工廠生產的紙張紋理很細膩。

 李孟羲意識到,原料粉碎也是造紙的關鍵環節。

 可用手工方式粉碎,無論拿鍘刀鍘,還是拿斧頭砍,無論怎麽費力氣,原材料依然很粗糙,依然是指節長短的麻段,跟粉末狀的碎草末,根本沒有可比性。

 李孟羲便想,粉碎機該如何製造?漢末可以有水排風箱,同樣可以有水力粉碎機,如果水力粉碎機不好用,其他粉碎方法,磨,石磨,用石磨把原料磨碎,一樣可以提高紙張的質量。

 李孟羲將構想草草記下,一個是【造紙所用的粉碎原料的粉碎機】,一個是退一步的替代品,【石磨】。

 李孟羲問關羽,“關將軍,如麻線麥秸等,石磨能否將其磨碎?”

 正拿筐攬碎麻準備裝起的關羽頓時就是一愣,“……麥秸?你磨麥秸做甚?麥秸能不能磨碎?這……某不知也。”

 關羽回答不了了。

 李孟羲的問題太稀奇古怪,好好的糧食不磨,誰沒事兒去磨麥秸玩兒?

 碎麻有了,測試正式開始,李孟羲找來一塊新的麻布,正式記下第一輪測試——

 【1 用醋煮麻,看是否能將膠質除去,將生麻煮成漿。】

 軍中醋也不多,平時都是用來煮菜調味的,每次都緊巴巴的用,多放都舍不得。

 平日急缺的醋,此時李孟羲生怕醋不夠,將半壇子醋嘩一下全倒進鐵鍋裡了。

 傾時,酸溜溜的味道彌漫開來,聞者口水立生,酸的。

 倒進了半壇醋,李孟羲又捧了好多碎麻往高壓鍋裡丟,然後又加了水,水加到九成滿之後,鍋上蓋上蓋子,李孟羲令匠人們把融鐵取來。

 幾個鐵匠手拎著鉗子,夾著通紅的鐵匆匆來了,然後鐵匠們把鐵順著鍋蓋澆到鍋沿兒上,再趁著鐵還熱,趕緊拿著小錘子把鐵叮叮一陣砸。

 最終,匠人們用融鐵將鍋蓋一圈都封死了。

 李孟羲圍著高壓鍋轉了一圈,湊近認真打量了一番,(這樣,應該完全密封了吧。)他想著。

 看天色實在不早了,李孟羲看向一眾忙碌到深夜的鐵匠,他道,“辛苦諸位,夜深了,都回吧,早去睡覺。”

 說完,李孟羲想了一下,又道,“留下一人,萬一鐵沒封好,還要再修,誰留下?”

 匠人們沒有推諉,反而都想留下。

 傻子都知道機會難得,遇見事兒得多露露臉。

 最終,李孟羲隻選了看起來最年輕能扛的鐵匠留下,其他人打發回去睡覺了。

 這一夜,注定無眠了。

 城主府,廳堂當中,高壓鍋支在石頭上,下邊放著柴,旁邊堆著一大堆柴,關羽在拿火石點火,李孟羲吭吭哧哧抱著鎧甲來了。

 李孟羲等火點起來之後,將鎧甲遞給了關羽。

 關羽疑惑。

 “還是穿上鎧甲的好,我怕會炸。”說著,李孟羲自顧扣上了鐵盔。

 關羽疑惑的指著鍋,“這東西,會炸?”

 “可能會。彭!的一聲就炸了。”李孟羲很嚴肅的說著。

 關羽一聽鍋還會彭的一聲炸,燒鍋竟然還能有大危險,關羽便不由分說的大手一揮,讓李孟羲躲遠點去,他來燒火。

 李孟羲也是怕炸鍋,高溫蒸汽燙傷可不是鬧著玩的,鍋要是炸了,鐵片嗖嗖飛,跟個炸彈一樣,多危險。

 有關羽代勞,李孟羲躲的遠遠的,躲在一邊等著。

 關羽倒是心大的很,守著鍋處之泰然的慢悠悠的時不時添一根柴。

 一段時間後,李孟羲等燒的有時候了,他提醒,“關將軍,可看看鍋沿漏氣不漏。”

 關羽便起身查看。

 看了鍋一圈,沒有漏氣。

 關羽回復說未有。

 李孟羲點了點頭,看來用融鐵封口的方法,密封性很可以的。

 繼續又等,又一段時間後,鍋裡的水或許是沸騰了,水蒸氣嗤嗤嗤嗤的開始順著排氣孔往外冒。

 已是深夜,安靜的很,水蒸氣嗤嗤亂響的聲音尤為明顯。

 天又冷,鍋裡的水蒸氣成一道筆直的白汽往上飆射,巍為可觀,關羽饒有興趣的抬頭看著白汽蒸騰。

 離得遠的李孟羲,也聚精會神的盯著蒸騰的水蒸氣在看。

 水肯定是沸騰了,鍋裡的壓力達到一定程度了,可是,這水蒸氣的排泄速度也太快了吧?就一個針孔大的小孔,水蒸氣嗤嗤的飆著往外跑,這得泄出去多少壓力?

 在鍋蓋上鑽一個小孔的本意是為了排壓,可這排壓的效果也過於強了吧?

 李孟羲不由就想起,真正的高壓鍋,真正的高壓鍋似乎是根本不排氣的,高壓鍋上有一個小小的閥門,當飯做好之後,高壓鍋才開始放氣,放氣的目的也是為了安全的掀鍋而已。

 李孟羲又想到,按後世的家用高壓鍋,能做到整個煮飯過程不泄壓的高壓鍋,鍋是非常厚實的,因而能經的住超高的壓強。

 後世的高壓鍋所用的鋼材肯定強度遠超普通鋼鐵,漢代的鋼鐵強度肯定遠不如高壓鍋的鋼材,也就可能會難以承受的住過高的壓力。

 李孟羲在思考一個問題。看見高壓鍋排氣效果太誇張,他覺得加了排氣孔,鍋內壓力可能大為減弱,會影響蒸煮造紙材料的效果,可要是把鍋全部密封住,李孟羲生恐普通的生鐵鍋經不住整汽的壓力,又會炸掉。

 陷入了兩難的難題,要麽壓強不夠,蒸煮效果差,要麽全密封,壓強夠了,可鍋有可能要炸,難以做出取舍。

 ——

 一等,就是等了一夜。

 第二日,天還未亮,公雞叫了。

 怕鍋會爆炸,有些害怕的李孟羲,披著被子睜大著眼睛,一夜都不敢睡覺,關羽要燒鍋,關羽也一夜未睡。

 聽見雞叫了,關羽朝李孟羲看來,“羲兒,還燒嗎?燒了一夜了。”

 或許時間足夠了。

 李孟羲掀開被子,他去叫來兩個值守的鐵匠,鐵匠們帶著錘子鑿子釺子來了。

 撤了火,待鍋涼了之後,鐵匠拿著鑿子對著鍋沿的封鐵叮叮當當的鑿了起來,密封的鐵在鑿擊之下,一塊塊被敲掉。

 片刻之後,所有封鐵被砸掉,李孟羲迫不及待的掀開了鍋蓋。

 鍋蓋掀起的刹那,李孟羲看到,鍋裡黑乎乎的,拿來火把照了一下,滿鍋都是烏黑,而且,鍋裡的水沒有了。

 愣了好一會兒,李孟羲伸手往鍋底摸了一下,摸的一手漆黑。

 “似乎……燒湖了?”李孟羲抬起頭,睜著迷茫的大眼睛,不十分確定的看向身旁關羽。

 “哈哈!”關羽開心的哈哈大笑,“就是燒湖了!”

 第一次高壓煮漿實驗算是失敗了,李孟羲立刻就想明白了失敗的原因。

 是事先估計不足,忘了隨著水蒸氣的蒸發,鍋裡的水會不停的蒸發出去,於是鍋就燒幹了,於是鍋裡的碎麻就燒成黑乎乎的炭了。

 意識到了不足,李孟羲總結,煮漿的過程中得加水。

 可再一想,鍋密封之後,鍋蓋上就一個針孔大小的小孔,怎麽加水?中途難以加水的。

 問題兩難了,煮漿過程耗時必然很長, 哪怕用了高壓鍋,也需要長時間沸煮,可煮的時間長了,鍋裡的水就燒幹了。

 想來想去,昨夜未想明白的那個問題,李孟羲突然有了答桉。

 昨夜還在想,要不要把排氣孔給封了,這樣可以極大提高鍋內壓強,但同時有炸鍋的可能。

 現在又面臨著燒乾鍋和半途要加水的問題,不用考慮了,最好的選擇便是不要排氣孔了,直接把鍋完全封死。

 鍋直接封死之後,水蒸氣就全困在了鍋裡,就永遠不存在把鍋燒乾的問題,於是加水的難題直接解決了,鍋想燒多久就能燒多久。

 選擇不要排氣孔,多個問題同時解決了。

 第一次實驗徹底失敗了,李孟羲心情倒反而還好,他不僅解決了加水問題,還因為加水的問題,進一步選出了最佳的高壓鍋結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