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第一兵法家》第672章 滲碳關鍵
古話講,百煉鋼也能化成繞指柔,這繞指柔便是熟鐵。百煉鋼兩種意思,一是百煉而成的精鋼,二是鋼鐵百煉的過程。

 將生鐵百鍛,鍛打足夠徹底,最終生鐵就打成了柔軟的熟鐵。

 小半堝鐵水,就這這麽一點鐵水,足足打了半個上午,終於成了熟鐵,而一開始巴掌大的一塊鐵,就剩手心那麽一點大了。

 李孟羲有些了然,原來鍛造過程這麽廢鐵,看鐵墩邊上的細碎鐵渣,估計兩斤鐵打成熟鐵,得損耗掉一半下去。

 兵器打造跟農具打造成本不可同日而語,農具不需漫長打造,因而製造過程中損耗較少,兵器要求強度,就必須有質量好的材料,而質量好的材料得千錘百煉,損耗大矣。

 由此,三斤的農具和三斤的兵器,雖然都是三斤鐵,但兵器價格百倍於農具,此中人力成本,燃料成本,鐵損耗的成本,不可同比。

 李孟羲本還以為,一千五百件兵器有大約三四千斤鐵,可重新打造三四千斤的鐵器,但現在想來,打造農具夠,但若打造兵器,得損耗過半,四千斤鐵,能得兩千斤兵器就不錯了,耗費之大,令人匝舌。

 耗費大,這是百鍛鋼的工藝,百鍛鋼千錘百煉,一大塊鐵煉到最後,就剩一點了,其他全成氧化鐵的鐵渣了。

 但若是灌鋼法不一樣了,灌鋼法不用千錘百煉,因而就少了大量鍛打時的損耗,由此可見灌鋼法的價值之大。

 柔鐵已成,冷卻下來的熟鐵經稍微磨礪,內裡鐵色見白,拿手用力掰一下,掰的動,拿錘子在邊角輕砸一下,能砸出印記,這分明就是熟鐵了。

 叫來一名鐵匠幫忙看了一下,鐵匠也說是熟鐵。

 接下來,測試熟鐵滲碳之法。李孟羲按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熟鐵滲碳,當鐵涼火涼,以減少炭的自消耗。

 為此,他召人另布置了一個火爐,此火爐下邊放少量炭,上邊蓋著一堆炭,待燒一段時間,火隱約透到了上層,最上邊一層的炭火將紅不紅之時,開始滲碳。

 關羽按李孟羲所“傳授”要義,熟鐵打成薄片狀,然後夾著放到炭火上加熱,不待鐵片燒多熱,立刻拿出來放鐵砧上捶打成一團,待鐵方捶打成團,鐵又涼了,然後再捶打成薄片,再放火上加熱。

 滲碳工藝時,炭火會帶著一炭將炭滲透到鐵中,那炭火滲炭的效率,應該還是跟火焰有關系,火焰要是劇烈了,大多數炭來不及滲入都被燃燒掉了,所以火要是小一點,就能有更多的炭滲入到鐵中。

 再有,初中物理課有一個實驗,拿一張紙放在蠟燭火焰之中,可以明顯看到,和蠟燭火焰外層接觸的部分最先燃燒,越靠近火焰中心,燃燒越慢。

 這說明,火焰溫度最高的地方,在外焰,而中心離氧氣遠,溫度較低。

 所以,把鐵夾到炭火中加熱時,於生鐵脫碳過程,應把鐵放在火焰高處,在外焰加熱,火焰高處,炭燃燒充分,炭含量就少,降低炭的滲入;而熟鐵滲碳之時,熟鐵應該是貼著木炭,放到火焰之中加熱,此是為了更多的滲碳。

 而正好,熟鐵溫度略低一些才好更容易滲碳,正好火焰當中溫度不高,不至於把熟鐵加熱到溫度太高的程度,正好相合。

 m.wcxsw" wcxsw

 當李孟羲又一次指點了新的鍛造技藝,關羽深信不疑,將熟鐵鐵片往炭火裡放了放。

 生鐵脫碳工藝倒是明了,將生鐵一個勁捶打,錘軟為止,可因不知熟鐵滲碳到什麽時候才恰當,便只能放慢了流程。

 鐵熱的時候,是很軟的,難以判斷出軟硬,所以每滲碳五六輪,關羽便停了繼續加熱,把鐵錘成一塊放著,任其自然變涼,待鐵涼了,再檢查軟硬。

 幸而是,熟鐵片很小,降溫快速,因而測試流程並未拖的太慢。

 隨著不停的三五輪三五輪滲碳,不停的續續停停,逐漸的,熟鐵明顯在慢慢變得堅硬,不複一開始那麽柔軟。

 李孟羲了然,果然,炭火是能緩緩滲碳的。

 當滲碳進行了五六十輪之後,熟鐵敲著已經是叮叮響了,已經不容易砸出印記了。

 喚過鍛刀匠人,讓他來看鐵質如何,刀匠拿起小小的雞蛋大的鐵塊看了一陣,又拿錘子敲了幾下,之後鐵匠詫異的看著關羽與李孟羲兩人。

 “這鐵成色不錯。”

 熟鐵滲了炭,炭含量又遠不如生鐵多,那肯定就是鋼了啊。

 李孟羲心說,這就成了鋼了,雖說工藝清晰好把控,可也太費時間了,小小一塊鐵,打了一上午了。

 李孟羲對鐵匠道,“勞煩幫忙將這塊鐵打成小刀模樣。”

 李孟羲順便還給鐵匠畫了小刀的形狀,乃是並非小型的環首刀,乃是尖細的類似蒙古族的割肉刀具,小巧玲瓏的。

 刀匠掂量了一下鐵塊,說到,“能打個指頭長短,再長得加鐵。”

 “夠了,指頭長短夠用了。”李孟羲道。

 忽然想起一事,李孟羲好奇問,“昨日你所打的三十鍛環首,開刃開好了沒有?”

 刀匠猶豫了下,“某去看看。”

 不一會兒,鐵匠去而複返,將開刃完成但還未打磨好的短刀拿來過來。

 刀具因研磨未完,柄還未裝上,鞘也未配,離徹底完成一把刀尚有差距。

 李孟羲略計算了下,不算冶鐵時間的話,普通的刀具鍛造需一日之久,研磨開刃打磨刀身,需半日,刀柄安裝並刀鞘裝配不知木匠那邊需要多長時間,但想來,少說得半個時辰左右。

 也就, 最普通的一把刀具,得數個人力,耗工時得兩日之久。

 而若是百鍛鋼刀,若生鐵直接鍛打脫碳成鋼,成品成功率低,不知多少把刀才能有一把合格的鋼品,而若是先熟鐵再滲碳,工時將至少兩倍於普通刀劍,且鐵料損耗多矣。

 草草給劍柄綁上麻繩,繚做劍柄,然後試劍,這把由刀匠所鍛的普通環首短刀砍指頭粗的麻繩一刀可斷,砍雞蛋粗的木棍一刀也能斷,再拿著刀戳木樁,能戳進去個刀尖。

 當極限測試的時候,拿一把舊的環首刀兩下用力對刃互砍,結果是,都豁刃了。

 這不能說是刀匠技術差,恰相反,刀匠倉促打造的刀具跟大漢製式環首刀質量乃一個水準,說明營中的這個刀匠的水平絕對合格。

 既然隨便找的舊的環首刀跟新刀不相伯仲,這便印證印證了,說明昨日刀匠的鍛刀流程,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項工藝,乃大漢主流鍛造技藝。

 不一會兒,刀匠把雞蛋大小的小小一塊鐵,打成了一把刃柄一體的小巧刀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