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 ()”
青蔥的山脈隱於清晨的薄霧之中,行進的隊伍像一條巨蟒纏繞在山腰上,慢慢的蠕動。
關平用雙腿夾了一下馬肚,快步趕上前方不遠處的關羽。
“父親,有一件事情,孩兒不知當問不當問?”
“在別人那兒,你自己都沒想好當不當問,就最好不要問。不過在父親這裡,還有什麽問題不能問的?”
“曹丕親率大軍而至,兵力是我等的數倍,父親是否真有把握擋住曹丕?或者說,我們擋住曹丕的期限是多久,方能保證李益州在後方滅掉蔣濟?”
關羽沉默了半晌,道:“盡力而為。”
看關羽的言語神態,似乎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擋住曹丕。
關平故而再問道:“既無把握,何不等李益州的兵馬匯合之後,再作打算?”
關羽又一陣沉吟,然後抬頭望向西方,捋著他的三尺長須:“關某等這一天很久了,一刻也不敢耽誤。”
他自稱關某,那麽這句話顯然就不是對關平說的。
聽這話的,另有其人。
關平似乎想到了什麽,看了看後方的將士,欲言又止。
西方,有一個令關羽刻骨銘心的地方。
在那裡,血染淯水,桃花凋零。
這些年來,關羽無時無刻不思報仇,但李奇一直在處理江東這邊的事務,他屈身於李奇之下,也是需要顧全大局的。
現在,機會終於來了。
害死劉備的雖然是曹仁,但他的仇人,卻不是曹仁,更不是已經死去的曹操,而是他們所代表的曹魏勢力,所以任何針對曹魏的行動,在關羽看來都是復仇,直到曹魏這個勢力滅亡。
所以如果有機會俘虜了曹仁,殺與不殺,在於大局,在於李奇的命令。就更別說屠殺曹仁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家屬這種滅絕人寰的事情了。
這一點,關羽是分得很清楚的。
與此同時,襄陽的法正帶領張飛、李嚴、嚴顏等兵出新野,向宛城進發。
張飛請為先鋒大將。
“曹仁匹夫,你張飛爺爺來了,等著授首吧!”張飛咬牙切齒,一日千裡,直撲宛城。
如果有機會俘虜曹仁,張飛是打算先斬後奏的。
他認為他的仇人,是曹操、是曹仁,是當年那些手持軍械參與了淯水之戰的曹兵——如果不認得,那就是所有曹兵。
所謂冤有頭,債有主,對於曹仁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家屬,張飛依然沒有想到。
卻說諸葛亮這支部隊在拿下弘農郡郡治之後,夏侯淵已率兵抵達陝縣,與諸葛亮相持。
雖然夏侯淵在自家的領地行軍,但能夠這麽快趕到陝縣,諸葛亮也忍不住給他點了個讚:“真不愧是擅長千裡奔襲的夏侯淵。”
魏延道:“軍師何必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延有一計,可使夏侯淵困死陝縣。”
諸葛亮笑呵呵的搖著羽扇,問道:“文長可是打算潛入枯縱山,繞行至黽池?”
魏延道:“黽池?某打算直取函谷關。”
諸葛亮手上的羽扇一停,這尼瑪也太玩兒命了吧?你怎不說直取洛陽呢?
雖然曹丕沒有把都城定在洛陽,但洛陽畢竟是中原腹心,函谷關作為洛陽西邊的第一屏障,豈能沒有重兵防守?
魏延道:“軍師莫非覺得此舉過於冒險?”
諸葛亮尚未開口,旁邊的張任卻說道:“這還不算冒險?”
魏延笑道:“爾等豈不聞,主公常言,富貴險中求?我們衡量一件事情,既要看付出的風險,也要看收獲的成果。如果這個成果足夠顯著,
我們就應該要承擔相應的風險。”諸葛亮道:“文長此言差矣,所有的風險都是可以去計算的。夏侯淵將大軍駐於陝縣,黽池防備相對空虛,你若取黽池,夏侯淵為保後路,必然回援,屆時我便可以趁勢擊之,破夏侯,取陝縣,你只需要據城而守即可。亮料洛陽的兵馬為了顧忌法孝直這路兵馬,必不敢支援黽池。可是你直接攻打函谷關,函谷關作為洛陽西部門戶,曹魏豈能不重兵防守?”
說著,諸葛亮站起身來,用羽扇拍著魏延的胸膛,笑呵呵的說道:“文長打算帶多少人去?人少了,無法攻克函谷關,反使我軍陷入被動,人多了,你翻山越嶺攜帶攻城器械也是個麻煩事。且你多帶兵馬,我這邊的兵馬就少了,到時候夏侯淵只需留少量人馬防守陝縣,轉頭就能將你夾在函谷關中間,上天無路, 下地無門。要知道,夏侯淵是非常擅長這種長途奔襲的。”
“故而,並非我不敢弄險,而是我認為必敗之局,沒有賭的價值。”
魏延拱手道:“既如此,我願率五千精兵取黽池。”
諸葛亮想了想,認為魏延過於冒進,而取得黽池之後,重在堅守,恐其按捺不住性子,便道:“請張任將軍率五千精兵,從枯縱山取黽池。奪得黽池後,切記堅守不戰。”
張任接過將令:“唯。”
魏延:“……”
諸葛亮道:“文長可率一支兵馬於夏侯淵陣前搦戰,至於黽池之戰,亮自會稟明主公,給文長獻計記上一功。”
其實繞道枯縱山取黽池,諸葛亮早就想好了,只是性子穩,不慎被魏延先提了出來。
現在從魏延的角度來看,明明是我提的計謀,卻派別人去實施,這不搶功麽?所以諸葛亮默默的把自己的想法隱藏了,將獻計之功歸於魏延,同時委以魏延重任,讓他正面挑戰夏侯淵,以免他心中不平衡。
諸葛亮又令龐德道:“龐令明可趁著文長與夏侯淵交鋒時,率一支羌騎大張旗鼓繞襲陝縣,不過不必真的攻打城池,只需吸引夏侯淵回援。待夏侯淵一旦回援,文長可率兵與龐令明夾攻。若能生擒夏侯淵,汝二人同功。”
龐德接了令牌,諸葛亮又教張嶷、高翔二人各率兵三千,作為魏延的兩翼助戰。
確保萬無一失之後,諸將散帳,各行其事。
待諸葛亮回到自己的營帳時,有侍衛上前道:“軍師,羌王徹裡吉遣雅丹丞相為使,說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