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逆天換明》第324章 崇禎的心理變化
毛文龍已經是武將的盡頭,除了晉爵,基本上是升無可升。

 但明朝後期,武將想封爵是非常困難,別說什麽公、侯,就是伯爵,也沒有幾個。

 李成梁的軍功大不大,送了多少禮,熬了多少年,才得了個伯爵,還不是世襲的。

 相對於別的皇帝,崇禎對於封賞就更加吝嗇,盡是虛的,很少給予實惠的東西。

 不僅僅是吝嗇,簡直是刻薄、冷血,只因為懷疑,盧象升英勇戰死後,竟然三年不得恤。

 與盧象升遭遇相近的還有孫傳庭,戰死後由於屍骨無存,再加上有傳言稱他還活著,崇禎帝到死都沒有給予封贈。

 崇禎自掛東南枝,只有一個王承恩陪著,真正地做到了孤家寡人的境界。而淒慘的結局,也是他自己造成的。

 收復金州、南關大捷之後,朝堂上對於毛文龍和東江鎮的攻擊大大減弱。

 什麽糜費糧餉,什麽牽製無功,在輝煌的戰績面前都煙消雲散。要攻訐的也只剩下東江鎮僻處海外,毛文龍跋扈難製了。

 而這也是崇禎的心病,一個帝王,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允許軍閥的存在的。

 對於邊鎮武將的控制,一直是皇帝關心和重視的,這也是以文製武的根緣所在。文官造反,基本上不可能;武將,則完全不同。

 但說到底,毛文龍率領的東江軍給崇禎臉上增光添彩了。

 不是說先有明君,再有良臣嘛!登基之後,捷報頻傳,對建虜的戰事現出曙光,不正說明自己是有道明君、英明神武?

 崇禎口述完聖旨,收拾了激蕩的心情,思索了半晌,緩緩說道:“東江鎮的糧餉,還是恢復,由朝廷和登萊共同承擔,不能交給薊遼督師。”

 王承恩對此也是讚同,躬身道:“皇爺明鑒。奴婢以為,糧餉可由東江鎮自行解決一半,剩下的再由朝廷和登萊籌集。”

 崇禎微微頜首,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又能省下不少錢財。

 斷絕糧餉,全部由東江鎮自己解決困難,崇禎擔心東江鎮因此而與朝廷更加地離心離德。但要全出,朝廷財政又很困難。

 至於袁崇煥所提出的每年四百八十萬兩遼餉,把東江鎮的也包括在內,崇禎認為達不到省錢的目的。

 從四百八十萬兩中先拿出一百余萬兩作為東江鎮的軍餉,但隻給一半,也就是五十余萬,其余的可就省下了。

 這是崇禎打的小算盤,所以,才沒同意袁崇煥的上奏。

 同時,東江軍這兩年的戰績,也讓崇禎的心理產生了些許的變化。

 袁督師“五年平遼”的大志向確實讓崇禎激動興奮了好長時間,但他也有冷靜下來的時候。

 如果沒有東江軍的屢獲大捷,心理上的變化可能還會來得慢一些,晚一些。

 可恰恰相反,一個是他砸鍋賣鐵地支持,卻沒有什麽效果。另一個在艱難環境中,卻屢次報捷,送來大量的建虜首級。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崇禎開始衡量投入產出是否合算,對於袁崇煥的能力也生出了懷疑。關鍵的是,袁崇煥要的錢太多了。

 按照目前朝廷財政的狀況,明後年就不得不再加派遼餉,每畝至少三厘,才能勉強支撐遼東戰事。

 “毛文龍再次舉薦郭大靖升任副將,朕也允了。”崇禎緩緩說道:“據方正化所奏,這個郭大靖也確實是個猛將。”

 王承恩沒有說話,恭謹地聽著。他不能老出主意,只能有這樣的姿態來作出暗示。

 崇禎沒聽到王承恩的應承恭維,很快也意識到了問題,繼續說道:“另優詔嘉獎,賞賜勾玉、鬥牛服、錦緞……”

 明代的賜服中,最有名的是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而明代的鬥牛服為蟒形、魚尾、頭雙角向下彎曲如牛角狀,一般授予三品以上的官員。郭大靖升任副將,則是從二品的武官。

 “萬歲英明。”王承恩終於出言,表示了對崇禎的恭維和稱讚。

 崇禎也覺得自己很英明,施恩於臣子,彰顯自己賞罰分明,不使功臣寒心,又激勵其他文官武將。

 “東江軍屢次獲勝,犀利火器功不可沒。”崇禎的目光移到桌案角上的奏疏上,沉聲說道:“朕意已決,聘請葡人製造槍炮,裝備我大明軍隊。”

 寧遠之戰後,紅夷大炮便開始被明廷重視,特別是徐光啟屢次上疏,明廷開始購買火炮,並聘請澳門的葡人技師和教官。

 但在這個過程中,朝堂上的保守文官給引進先進火器的進程增添了很大的阻力。

 比如儒學宗師劉宗周、黃道周等人,那可是正人君子的典范,在朝在野都有很大的號召力,連皇帝也不得不顧及到社會輿論。

 這些儒學大師互相吹捧,似乎只要重用他們,就會天下賢人聚集,大明中興指日可待。

 這些儒學宗師是有學問,但在軍事上卻啥也不是,他們不但提不出“隆中對”這樣的戰略規劃,還開歷史倒車,反對引進紅夷大炮等武器。

 他們的軍政理念的核心就是修心、修德,認為只要崇禎皇帝仿效堯舜,大明就萬事大吉,搞定農民起義和建虜都是小事一樁。

 至於火器,劉宗周等人認為那是細枝末節,並不是戰爭的決定性因素。

 “臣聞用兵之道,太上湯武之仁義,其次桓文之節製,下此非所論矣”“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國威所以愈頓也”“火器終無益於成敗之數”。

 劉宗周之流不僅反對製造紅夷大炮,還大力反對引進葡萄牙炮手學習軍事技術,主張驅除所有的傳教士,將其“放還本國,以永絕異端之根。”

 崇禎皇帝雖然保留了葡人技師來製造火炮,卻不得不給劉宗周等人面子,沒有雇傭葡萄牙炮兵升級明軍的火炮技術。

 但東江軍用實戰證明,先進火器在戰爭中確實能起到決定勝負的作用,這讓崇禎又有了心理變化。

 王承恩眨巴眨巴眼睛,終是沒有說出心中的疑惑。

 東江鎮就聘請了西夷技師,也能夠製造火炮,只要資金和人力充足,並不需要朝廷再去做同樣的事情。

 但崇禎這樣做,顯然有他的想法和理由,應該還是擔心毛文龍難以節製,不想在這火器製造上太過依賴。

 對於文官和武將的態度,也決定了崇禎暫時不會把給予袁崇煥的大權收回或削弱。

 封建王朝就是那樣,不要求你的才能最高,本事最強,首先考慮的是不是對皇權構成威脅。

 就是你有通天的本事,皇帝覺得你不夠忠君,覺得你可能會危及到他的龍椅,那也不會放權使用的。

 其實,這也是從古至今大多數團體的用人標準差不多。有本事是其一,還要聽話,那才是領導喜歡的,會提拔重用的。

 …………………

 郭大靖有本事,他也很聽話。盡管這種聽話,和低三下四,和諂媚逢迎,沒有什麽關系。

 而且,聽話也要看對象,看對錯。如果不對,郭大靖也不會盲從,哪怕是皇帝,或者是毛文龍,也是一樣。

 此時,剛剛回到大連的郭大靖,正與先期返回的毛文龍,以及軍情司的幾位首腦進行著軍議。

 鎮江堡被攻下,毛文龍便先期坐船回了皮島。在皮島隻待了一天,又趕回了大連。

 毛文龍並不是急著和妾室相聚,而是對“勤王”行動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鎮江堡一役,他看到了東江軍的戰力,看到了郭大靖的指揮水平。由此而信心大增,甩掉了最後的一點顧慮。

 同時,此次作戰應該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那就是向建虜顯示了東江軍有攻城拔寨的能力,必然會在軍事布署上作出調整。

 軍事布署並不僅僅是現在的,還包括了繞道入關的人馬,以及留守老巢的兵力。

 說白了,建虜不敢傾巢而出,繞道入關的兵力就相對減少,更利於“勤王”行動的進行。

 “最多能出動三萬。”毛文龍先行回到大連,已經制定了更加詳細的計劃,並做出了更加準確的分析和判斷。

 郭大靖認可這個數字,並有更少的判斷,也就是兩萬左右。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建虜也很有可能就是三萬的兵力。現在的東江軍,卻比歷史上強大了數倍不止,建虜肯定要留守更多的人馬。

 關於建虜一共有多少兵力,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會有些爭論。有的說是六七萬,有的說十萬左右。

 要說清這個問題,就要分清總兵力和機動兵力的區別。在郭大靖看來,建虜的機動兵力在六萬左右,但要總動員的話,十萬也是完全可能。

 就象東江鎮軍民已經超過二十七萬,按照拿鋤為民、荷槍為兵的標準,大規模動員的話,也能湊出十萬兵。

 但既要生產耕種,又要防守廣大的地盤,維護起碼的治安,建虜作戰的話,就只能按六七萬來考慮。

 所以,毛文龍得出最多三萬的數字,是很靠譜,很有根據的結論。

 毛文龍看向郭大靖,說道:“如果是倚堅防守,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我軍有把握擊敗建虜,或者是成功阻擊?畢竟,長途遠襲,能夠攜帶的重武器應該不是很多。”

 郭大靖用力點了點頭,說道:“大帥放心,只是防守的話,建虜就是多一倍,末將也有阻擊的信心。”

 按照東江軍目前的兵力,能夠出動的數量最多是一半,也就是兩萬左右。

 建虜要有足夠的留守人馬,東江鎮也是一樣,不能為了“勤王”行動而不顧金州這個唯一的陸上根基。

 當然,東江軍現在還可以擴充,並把新兵全部留守,利用構築好的工事,發揮防禦的優勢,保證金州不失。

 毛文龍淡淡一笑,說道:“步騎炮出動三萬,兩萬留守金州,這是本帥認為最穩妥的。”

 那就要再擴充五六千人馬,不,應該是一萬左右才夠。

 經歷過南關和鎮江堡兩次作戰,東江軍也有戰損,補充齊全大概需要四五千。四協兵力再加飛騎營,一共是四萬五千,還需要五千,才能達到五萬。

 郭大靖算得很清楚,但他覺得毛文龍有些過於謹慎了。

 要知道,在他的計劃中,“勤王”行動的人馬最多才是兩萬四五千,這樣的話,根本不需要再擴充。

 “大帥,末將以為三萬人馬有些多了。”郭大靖想了一下,開口說道:“兵多固然更有獲勝的把握,但所攜帶的輜重物資,也要大量增加。跨海遠途作戰,這將是很大的困難。”

 盡管郭大靖的空間能夠解決很大的問題,但也不是全部。

 就算現在大力造船,大力培養水手,承載能力也是有限。而兵員增加,就意味著要縮減彈藥物資,這是郭大靖所不願意的。

 “繼續說。”毛文龍給了郭大靖鼓勵的微笑。

 郭大靖微微躬身,緩緩說道:“末將以為,要阻擊建虜,兵力多少是一方面,火力強弱應該更加重要。在鎮江堡作戰中,我軍的火炮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鎮江一役,火炮對於建虜的直接殺傷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使建虜騎兵陷入了混亂, 沒有發揮出優勢。

 “建虜繞道入關,必然多是輕騎。即便有重騎,或者是楯車等器械,也絕不會多。我軍有重火槍,基本可以抵消重甲和楯車。再有相當數量的火炮,就足以遏製建虜的衝陣……”

 郭大靖還是看好佛朗機炮,特別是小號的打霰…彈的兩三百斤的佛朗機炮。在百米射程內,殺傷的效果與輕型火槍差不多。

 但佛朗機炮的子炮可以預先裝填,還是面的殺傷,一門相當於二三十枝火槍,射速卻又超過火槍。

 “一百門佛朗機炮,每門火炮攜帶十二個子炮,或者更多,以其高射速,在陣前會形成密集的彈雨射擊……”

 郭大靖並不會攜帶迫擊炮,而是在空間內屯儲足夠的火箭,差不多能有數千枝。在射程上,火箭並不低於迫擊炮,但卻更加易於攜帶,且發射簡單。

 遠程、中程、近程,火力的梯次基本完備,迎戰建虜時,獲勝的把握相當大。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