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地上道國》五百二十六 行僧
“地上道國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鍾繇聞言,看了庾獻一眼,笑的很是和善,“國師自然是識得體統的。既然青仙子不出手,那我們也沒了顧慮,大家不妨繼續看下去。”

 庾獻頓時回過味來,看來這幫家夥也謹慎的很。

 他們應該是不確定青青子會是什麽態度,特意來尋求默契的。

 若是青青子不管不顧的主動插手,很可能會迫使他們做出被動反應。

 庾獻心中有些古怪。

 怎麽看起來,好像儒家和道家,更在意教劫的過程。

 雙方都在努力維持這個教劫的完整。

 庾獻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只要自己去白馬寺下毀掉那幾枚銅鏡,就肯定能對這件事造成重大影響。

 可是青青子不但不同意,還一定要等那應劫之人到來。

 這種感覺……

 怎麽有點像是自己當初在功名葫蘆中湊齊觸發條件呢?

 那他們圖謀的又是什麽?

 青青子得了線索,索性坦然向鍾繇問道,“人在哪裡?”

 鍾繇聞言也不隱瞞,“有弟子回報,說是在洛陽城東十裡見到了一個車隊,他們並未遮掩,打得是去白馬寺求取佛經,為故哀王祈福的名號。”

 庾獻聞言皺了皺眉。

 鍾繇口中的故哀王,就是下邳國王劉宜。

 劉宣的老爹劉意經歷了黃巾之亂,一度棄國而走。後來黃巾之亂平定後,回國沒多久就死去了。

 九十多歲的老爹死了之後,隻留下一個六歲的小王子劉宜。

 這般違和,就算當時人淳樸,也難免多想。

 不過這時候正是兵荒馬亂,也沒法跑去較真。

 再說,這小王子繼位沒多久,就落了個暴斃夭折的下場,事情的真相更加撲朔迷離。

 於是,在歷史的記載上,不免出現了自相矛盾的地方。

 一種是完全的否認了劉宜的存在和地位。

 ——“是歲,下邳王意薨,無子,國除。郡國生異草,備龍蛇鳥獸之形。”

 另一種則承認了劉宜的合法身份。

 ——“子哀王宜嗣,數月薨,無子。”

 從後世的考古結果來看,下邳國墓葬中穿著金縷玉衣的幼童屍骨,和劉宜“哀”字的諡號,也完全對的上。

 只不過……

 那哀王已經死了數年,還祈什麽福?

 庾獻正胡思亂想著,青青子目光投了過來。

 “師侄怎麽看?”

 庾獻直言問道,“若是我沒記錯的話,下邳王已經死了有些時候了,這時候祈福是何道理?”

 鍾繇答道,“下邳王這一個支系來源於明帝,因此都對佛教心有好感。明面上的原因,是故哀王的遺願,但事實上大家都明白,一個小孩子能有什麽向佛之心。”

 庾獻想了想,轉身對青青子說道,“青仙子,我打算先去見見這個下邳相笮融。”

 青青子顯然也意識到了儒門已經佔了先手。

 她點點頭,看著庾獻意味深長的叮囑道,“自己小心些,我等只是來看熱鬧的,不要牽涉太深。”

 庾獻笑道,“弟子明白。”

 他這次去尋笮融,倒有一大半的原因是想擺脫青青子的視線,趁機替洛神移封。

 計議已定,庾獻將竹筏慢慢劃向岸邊。

 等到上了岸,庾獻向青青子招了招手,算作辭行。

 剛一轉身,青青子的聲音,便悠悠的響在心間。

 ——“誅殺邪僧容易,點悟愚民卻難。”

 ——“這不是你我的劫數,是這蒼生的劫數。”

 庾獻心中一凜,面上神色不動。

 ……

 離洛陽城不遠的官道上,一個長長的車隊正緩緩向西進發。

 這正是下邳國相笮融,前去洛陽為故哀王祈福的一行人。

 車隊裡梵樂陣陣,頗具異域之色。

 似是為了表達虔誠之心,就連護衛的士兵也盡都剃度,在陽光下露出發著暗青色的光頭。

 車隊的前導不是插滿旗號的遊騎,而是幾個騎著的猛虎的行僧。

 這條官道上以往行人不多,可如今虎牢關陷落,不少人拋棄了家業,結伴西行,倒是陸陸續續都有人聲。

 不少人看到這古怪的車隊都繞道而行,也有些膽大的,忍不住好奇的尾隨觀望。

 這車隊行不許久,就會停下來升起鍋灶施舍米粥。

 許多背井離鄉之人正走的肚餓,都見狀大喜,壯著膽子上來討上一碗。

 熬煮米粥的都是些笑眯眯的大和尚,有時那些吃完了再來討的,也不計較。

 再加上這車隊有官家身份,還有一支不弱的護衛力量,就連一些小的豪強也不前不後的跟著。

 這一路行的雖慢,但也慢慢聚攏了些百姓。

 有時吃完,那些和尚也不急著走,而是盤坐在樹蔭下,笑眯眯的講一些佛門故事,間獲著,有些勸善之詞。

 百姓們親近那些慈和之言,心雖懵懂,漸漸也有些認同。

 再加上這車隊一路布施,救助百姓,言行如一。又能將猛虎馴的溫順,更顯得法力無邊。

 那些和尚宣講時,時不時便有人接話。

 那些笑眯眯的和尚們臉上越發和善,再施粥時,挑眼熟的,多打了幾碗。

 這一日,那些和尚們施完粥,正在講釋迦牟尼佛割肉飼鷹的故事。

 說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世菩薩,遇見一隻饑瘦禿鷹,正追捕一隻鴿子。鴿子驚慌恐怖,看到菩薩,蒼惶投入懷中避難。

 禿鷹追捕不得,周旋不去,顯露出凶惡的樣子對菩薩說:“你為了要救鴿子的生命,難道就讓我饑餓而死嗎?”

 菩薩問鷹說:“你需要什麽食物?”鷹回答:“我要吃肉。 ”

 菩薩一聲不響,便割自己臂上的肉來抵償……

 和尚們正講著,就聽人群中有個衣衫整潔的中年人搖頭笑道,“大和尚,前日聽你講舍身飼虎,今日又聽你說割肉飼鷹。我卻是有些不信的。你傳道便罷,何必拿這些虛言,誇張其事?”

 那和尚抬頭一瞧,認出此人。

 這是跟在車隊後的一個富戶人家,這家主人喚作陳通,平素無事時,也愛來前邊轉轉,聽和尚們的故事消閑。

 這次卻是忍不住出言打岔。

 那和尚聞言,笑眯眯的說道,“此乃經卷所錄,確有其事,何來誇張?”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526章 行僧)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地上道國》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