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地上道國》四百九十八 襄陽學宮
  “襄陽學宮?”#29233#21435#23567#8251#35828#32593#8251#87#119#87#46#105#81#117#88#83#46#99#79#77

  庾獻聽了一怔,“這麽早就有襄陽學宮了嗎?”

  接著庾獻反應過來。

  也對,從時間上來看,劉表的確應該開始著手這件事情了。

  說到襄陽學宮,就得提一下董卓的魔幻操作了。

  關東諸侯起兵的時候,孫堅因為荊州刺史王叡屢屢瞧不起他,於是和武陵太守曹寅合夥將他逼死。

  董卓不知發的什麽神經,竟然選中漢室宗親劉表,作為荊州刺史的接替人選。

  劉表得到任命後迅速的奔赴荊州,先是娶了荊州大族蔡氏的女兒,又得到了另一個大族蒯氏的支持。

  控制住當地的局勢後,劉表立刻顯露出自己的爪牙。

  先是在蒯越的幫助下誘殺了五十五個宗族首領,又襲擊他們的部眾,徹底消除後患。

  隨後,蒯越和龐季手無寸鐵的進入襄陽,說降了佔據襄陽城的張虎和陳生。

  在襄陽城被拿下後,劉表一時威名赫赫,其他郡縣長官都解印逃走。

  除了袁術掌握的南陽郡,劉表很快在名義上控制了荊州剩余的七個郡。

  不過作為董卓任命的官員,劉表的身份頗為微妙。

  他不但沒有參加關東諸侯的討董聯軍,就算董卓死後,也和李傕、郭汜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

  和在政治上的沉默相比,劉表的另一個舉動則吸引了天下士人的矚目。

  那就是擴大了荊州的官學,修造起了襄陽學宮。

  要知道這時候北方剛剛經歷了黃巾之亂,各郡早就狼藉,甚至到最後就連文華鼎盛的國都洛陽,都沒逃過付之一炬的下場。

  這就導致了一個後果,那就是北方的士大夫們紛紛南下,流亡到了相對安穩的荊州。

  劉表雖然在面對西涼軍的態度上曖昧不明,但是這撈取政治聲譽的機會,卻絲毫不肯錯過。

  他積極的救助了那些落難士人,又擴大了官學,延攬他們繼續研究學問。

  隨著美名傳揚,越來越多的士人選擇在襄陽落腳。

  慢慢的,襄陽學宮的規模和制度已經超過了郡國官學的體制。毫不誇張的來說,單從規模來看,這個新崛起的襄陽學宮已經壓了潁川書院一頭。

  舉個例子來說,漢朝的學問有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之爭。這兩大流派,以秦始皇焚書坑儒為界,各自堅持不同的理念。

  今文派所學的學問,是漢初時仍舊殘存的老儒,將所知所學口述,重新整理出來的學問。

  古文派所學的經典,乃是在焚書坑儒之前,就被人收藏起來的儒家典籍。

  古文派的士大夫認為,今文派所學的儒術,經歷了戰亂兵燹,又是由他人口述轉錄的,早就已經不是經典本來的樣子了。

  而今文派的士大夫則認為,儒家教學本就是由大儒講學,教育弟子,彼此口耳相傳。就算是同樣的經典,不同的人也能解讀出不同的學問。他們所學的儒術,擁有著完整不間斷的傳承。和那些早就斷代,無法證明真偽的古文相比,今文無疑更貼近儒家的本意。

  這兩個學派尋章摘句,彼此爭鬥,一些有才學的大儒借機闡述自己的學問,又出現了大量的衍生學派。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麻煩。

  後世的學子拿過一本書來一瞧。

  ——謔,密密麻麻的滿本子都是彈幕,甚至還有些毫無意義的666。

  最後搞了半天,大家彈幕看的津津有味的,書裡到底說了啥意思,卻越發稀裡糊塗。

  這種弊端後來越來越嚴重,一些大儒就開始主動刪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

  然而這些也不過只是一家之言,影響力也只在少數學派內部。

  於是這個時候,劉表就做出了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舉動。

  ——消耗龐大的人力物力,來修治典籍!

  他模仿當年漢章帝修的事情,召集了大量的學者一口氣對、、、、五經,同時刪繁就簡,製成了學術史上有重要影響的。

  從劉表的角度來看,缺乏根基的他,與其在不擅長的領域同其他豪強爭霸,不如爭奪士大夫的人心。

  要知道,當年的漢文帝劉恆就是因為寬厚仁慈、名聲極好,被平定了諸呂之亂的太尉周勃,擁戴為皇帝的!

  他圓滑的和西涼軍若即若離,又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在關東諸侯那邊刷著存在感。

  可惜,這份彎道超車的心思,很快被他的盟友袁紹識破,袁紹寧可推舉端方的劉虞稱帝,也不願意支持劉表。

  從時間上來算,這個時候正是劉表全力為彎道超車籌劃的時候。

  他的襄陽學宮人才鼎盛,擔任五業從事的是聲望很高的宋忠宋仲子,擔任官學主講的是天下聞名的司馬德操。

  另外還有在州學暫時棲身的綦毋闓和潁容。

  潁容在後世名聲不顯,可在這個時代,光是潁容就聚徒千人。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人才。

  比如說, 之前在朝廷擔任雅樂郎的杜夔,他精通音律,絲竹八音。

  劉表就讓他和孟曜整理雅樂,教授學生樂理。

  邯鄲淳,即博學又富有文才;梁鵠,曾經擔任過朝廷的選部尚書,他的八分書,就連當年靈帝都很看重。

  這兩人一個負責教授大家小字,一個負責教授大家大字,都深得學生們的敬愛。

  而且梁鵠的字,就連文采過人的曹操都喜愛不已。

  後來,曹操打下了荊州,總算把這個偶像佔為己有。

  開心的曹孟德不但把梁鵠的字釘了滿牆,甚至就連大魏王宮的牌匾、立柱都換了一個遍。

  曹操每天就徜徉在梁鵠的文字之間,看到眼花了都不滿足。

  從此也在歷史上,給梁鵠的字留下了“太祖忘寢,觀之喪目“的美譽。

  以鶴鳴道宮掌教張魯之能,面對潁川書院都吃了不小的虧,襄陽學宮如此文化鼎盛,貂蟬一個狐妖哪敢前去放肆。

  庾獻忙道,“不是讓你去闖襄陽學宮,是讓你去幫我找個人。我有個老相識叫做左丘俊逸,洛陽之亂後,避禍去了襄陽。他出身的小說家雖然排在九流之外,但有不少獨特的才能,我想委托他幫我做些事情。”

  貂蟬聽了既沒答應,也沒多問。

  她輕松的跳起身來,笑嘻嘻的說道,“那我先走啦,若是師祖死了,記得給我托夢,讓我高興高興。”

  “徒孫會給你燒紙的。”

  庾獻困倦已極,懶得理會,口中吐出煙霧遮掩了身形,呼呼大睡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