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地上道國》四百八十 混亂
庾獻沒有趁手的兵刃,自然不會給這些士兵纏鬥的機會。

  他打落弩箭,隨手一拋,大把豆子落地。

  這些豆子落地化生,變為一個個黑盔黑甲的士兵。

  或許是因為庾獻的兵法越發扎實,那些士兵變幻不定,模糊不清的容貌,都有些像模像樣了。

  這些黑盔黑甲的士兵不知畏懼,呐喊著向府門殺去,打算一舉衝破守兵的包圍。

  牆頭上的弩兵再次瘋狂射箭。

  因為之前攻擊庾獻沒有效果,這次他們的目標轉為了那些黑盔黑甲的士兵。

  庾獻索性也不理會,只是跟在那些士兵身後慢慢向府門走去。

  剛到府門前,那門上早就伺機而動的獸首猛然躍出,張開血盆大口向那些士兵吞來。

  庾獻毫不在意的就要踏出府門,誰料忽然間一道道兵法落下,那些豆子化生的士兵仿佛烈日下的冰雪一樣紛紛消融。

  那原本作勢要攻擊士兵的獸魂,也猛然掉頭,向庾獻撕咬過來。

  庾獻之前在人群中見到那些儒生打扮的人時,心中就有過預感。

  想從這包圍中脫身而走,絕不容易。

  只是讓他意外的是,這些人不是使用儒術的書生,而是專門用來克制自己兵法的兵法家。

  這種驅散類的兵法,主要是以自身的殺伐之力,干擾戰場內的殺氣,破壞其中的兵法結構。

  這類兵法消耗極大,效果卻有限,而且不像其他兵法那樣,在強化戰力上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和“聞風望氣”這類輔助兵法一樣,擅長驅散的兵法家,也是一個完整幕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庾獻反應極快,一邊快速的補充士兵,一邊揮拳重重的向那撕咬來的獸頭砸去。

  庾獻不知這獸首有什麽古怪,揮出的拳頭極重。

  一拳打去,手上的觸感竟然如同擊中了活物一般。

  那虎形獸首痛呼一聲,重新退入那門上的銅器之中,化為了冷冰冰的青銅器物。

  另一支獸首卻趁機尋到空檔,猛的張開大嘴,死死的咬住了庾獻的肩頭。

  庾獻吃痛之下,正要反擊,那獸首卻靈活的往回一縮,也想要重新縮回門上的銅器之中。

  於此同時,之前那被庾獻擊退的青銅獸首,又眼珠轉動,盯在庾獻身上。

  庾獻看了看身上的傷口,冷笑一聲。

  “不過如此。”

  說著,身上的道術發動,瘋狂的汲取著四周的木屬性原力。

  那厚重的木門在短短時間腐爛成一堆朽木,扣在門上的兩個青銅獸首,也當啷一聲掉落在地。

  庾獻上前,隨意的一腳將一個青銅獸首踢飛。那踢飛的獸首又撞在另一個上,發出刺耳的聲音。

  正好大蓬的箭雨兜頭向庾獻射來,庾獻一時不慎,竟被一箭射中肩膀。他這才發現,自己身邊圍繞的狂風已經被驅散兵法刷的極為稀薄。

  庾獻皺了皺眉頭。他看看四周亂成一團,喊殺不斷的戰場,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已經吸引了足夠多的注意力,必須在呂布、張遼這等猛將趕來前,盡快退出長安。

  庾獻隨手拔掉那長箭,肝髒中湧來的生之氣息立刻收緊了傷口,快速的愈合著。

  ——撒豆成兵!

  ——吞煙吐霧!

  ——人馬如龍!

  庾獻瞬間火力全開!濃濃的煙霧從庾獻口鼻耳目,衣服縫隙中不斷湧出,轉眼間就將他淹沒。

  接著這煙霧四下蔓延,迅速將那些長安守兵吞噬其中。

  那些兵法家慌忙驅散著煙霧,誰料面前的煙霧剛剛驅散,立刻露出了埋伏在其中的道兵。

  負責指揮這些兵馬的校尉臉色大變。

  “不好!速退!”

  “放箭!”

  那些長安守兵慌亂之下,連忙一邊向煙霧中胡亂射擊著,一邊試圖退出濃霧的范圍。

  庾獻此時早已趁機逃出圍困,憑借著永不衰竭的體力,飛快地在長安城中奔竄。

  城中的騷動很快驚動了更多的駐兵,他們一邊敲響鑼鼓呼喚援兵,一邊飛速向朝廷回報。

  士孫瑞正在朝堂主政,聽聞庾獻殺了劉焉的兩個兒子,又脫出圍困,製服不得,連忙向群臣問道,“妖道不思報效國恩,正在城中為禍,現在該如何是好?”

  黃琬正心如刀割,聞言發怒道,“該速去城外大營,請溫侯回來擒殺此人!”

  楊彪聞言,連忙反對道,“董白來勢洶洶,離城已經不足三十裡,溫侯豈能輕易離開軍營?”

  黃琬聽了,怒目瞪著楊彪,“那妖道詭計多端,手段不俗。如今朝廷人物凋敝,除了溫侯,何人能夠製服他?”

  楊彪心中早有主意, 當即不慌不忙道,“司隸校尉莫急,前涼州牧李儒昨日進城來投,他手中有些兵將可用。何不令此人去捉拿庾獻,也算將功贖罪。”

  黃琬皺起了眉頭,抗聲道,“那李儒有毒害少帝的嫌疑,若非怕關中諸將多心,老夫早就讓人將他推出去斬了。就算如今,等溫侯退了董白的兵,穩住當前局面,老夫也少不了要和他算帳。這等人物,如何可用?”

  侍中趙溫見兩人爭吵,笑眯眯的在旁和聲細氣的說道,“司隸校尉莫要焦躁。如今朝廷用兵於外,城中確實沒有多少堪用的人物。若李儒言過其實,死在庾獻手中,那自然一切休提。縱是他擒拿了庾獻,立功回朝,也不妨礙再做計較。”

  黃琬立刻明白了趙溫之意,當即說道,“好,那就速速傳令,讓李儒快去擒拿此人。”

  ……

  那日李儒從軍營中逃出後,就帶著小股追隨他的兵馬,在關中浪蕩。

  等到聽說董白徹底整合了西涼兵,已經和朝廷反目,李儒這才意識到他的機會來了。

  於是,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再次投靠了長安朝廷。

  原本朝廷肯用李儒,除了他手握一部分西涼兵外,最主要是希望通過李儒能穩定西涼的局勢。

  ()

  說完,李儒也不帶家將,隻取了一面銅鏡,昂然出了府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