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地上道國》五百一十二 天下安,則庾獻不安
  庾獻有左先鋒相助,召喚役鬼的行動進行的極為順利。

  檄文貼上的第二天,左先鋒就運氣爆發,從虎牢關內將佞幸小人喚醒。

  這佞幸小人同時具有“坑主”和“護主”兩個屬性,當庾獻狀態不錯的時候,這貨出戰就可能會隨機出現對庾獻不利的事件,但當庾獻的狀態糟糕時,又會展現出他全力護主的一面。

  畢竟佞幸之人成長的基礎就是主君本身,雖然在出戰時會偶爾竊取主君的氣運歸於己用,但他很明白自己根基在哪。

  這佞幸小人醒來一看,自己背靠的主君居然那麽慘,一時間動力被迅速拉滿。

  有這兩個小鬼一起幫著尋找,花了沒多少時間,逃散的役鬼悉數被喚醒。

  只是這幾個小鬼驚怖之下逃散了一回,多少有些離魂之症,無法發揮出全部實力。

  庾獻也不在乎別的,趁著難得人齊的機會,索性讓這幾個小鬼都拉出來掛機。

  阿諛中年是庾獻對抗“討罪檄文”的主力。

  他在庾獻身邊不停地阿諛奉承,歌功頌德。

  這些文字,滔滔不絕於口,如百官所奏,萬民所請,為庾獻一點點增加著功德,抵抗著“討罪檄文”帶來的眾生之怨。

  佞幸小人則在“討罪檄文”被人誦讀的時候,不斷的曲解“討罪檄文”上的內容,為庾獻去憂解煩。

  庾獻精神疲憊多時,心中對那檄文又反感厭憎。

  聽了佞幸小人所言,隻覺說到了心坎裡,一時神思迷惑,聽信讒言,反倒覺得如“討罪檄文”上這般行事,真是肆無忌憚,暢快無比。

  再加上聽得旁邊阿諛中年的頌詞,當真心情舒爽,哈哈狂笑起來。

  庾獻志得意滿,心思歡悅,索性也不讓左先鋒閑著,也在一旁誦讀兵法,紙上談兵,為自己加點可有可無的殺伐之力。

  黑衣少年的屬性只有一個,那就是“少年”,代表銳氣和青春。

  庾獻再糊塗也明白,不該折掉槍尖的道理,索性讓他站在一旁,不管不問。

  年幼童子啥也不會,只能邊學邊用。庾獻對他也沒多大指望,那就唱個兒歌吧。

  這五個小鬼,將庾獻環繞,各自施展。

  圍觀的眾人卻看不分明,他們眼中只見得一個獨自哈哈狂笑的年輕道人,四周似乎還能聽見鬼邪之物耳語。

  一邊是討罪檄文,一邊是阿諛奉承、奸佞讒言,時不時的還有孩童稚嫩的歌聲飄過。

  雖是烈日當空,但整個虎牢關外邪氣森森,竟有說不出的詭異。

  一時間,眾人嚇得臉色慘變,一個個避走不及。

  這些親眼所見的事情,也讓他們越發相信了檄文上的所言。

  有些見過庾獻和那些小孩兒玩耍的,還以訛傳訛,說他嗜血成性,愛吃小兒心肝。

  慢慢的,惡語四下流傳,那“討罪檄文”對庾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庾獻雖然知道佞幸小人這貨不是什麽好東西,但是他被罵了許多時日,著實有些煩躁,索性聽之任之。

  不過這樣一來,原本還能對抗“討罪檄文的”阿諛中年,就被拖了後腿。

  庾獻的精神愉悅了,身上的罪孽卻慢慢積攢,一時不得洗雪。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就如同賈詡所預計的那樣,庾獻身上的一母之力再次被剝離了不少。

  庾獻及時的從神秘木匣中的汲取了力量,添補了這些空白。

  仔細內視之後,庾獻現在已經有相當大的把握,自己身上的“一母之力”已經徹底的更換了力量本源。

  他的身上,很大可能已經沒有了來自神蠶斑斕的神力。

  這一日,在中牟盤桓許多時間的周忠,終於決定帶朱儁回朝。

  這次出使,周忠基本上完成了朝廷交給的使命。

  討董第二聯盟直接土崩瓦解,討董第一聯盟中混戰的那幾個,也決定就此休兵,繼續向長安稱臣。

  唯一的遺憾就是,劉表和陶謙這兩個王八蛋實在跑的太快,衝淡了這次出使的功勞。

  這次朱儁還朝很是盛大,許多仍舊在中牟的各路人馬,也都來相送。

  走到虎牢關時,又大宴一場,彼此辭別。

  賈詡高掛在虎牢關上的檄文,自然惹來不少人的注意,許多人看過都悲憤不已。

  更有北海太守孔融直言,正是妖道禍國,才讓天下遭受這般荼毒。

  “前有黃巾道人張角,後有川中妖道庾獻,皆有不赦之罪!”

  “等天下平定了,老夫定要奏稟朝廷,奪了他的國師之位,填入北海海眼,永世鎮壓!”

  孔融言罷,提筆又寫了一書,張掛在虎牢關上。

  眾人讀畢,反覆琢磨,忽然恍然大悟。

  在孔融的檄文之中,徹底把董卓之亂的罪行,轉嫁了出來。再結合著前面的黃巾起義, 引導成了“道家”和“儒家”的治世之爭。

  這就是政治正確!

  何況如今是董白暗中掌控朝堂,現在天下就要平定了,眼瞅著董白就是霍光、王莽這樣的專斷地位。

  這時候幫董卓擦擦地,回朝受封的時候,能不香嗎?

  再如果能趁機把儒家地位往上推一推,他“孔”融,在朝中豈不是更加超然?

  眾人對視一眼,都有些鄙夷。

  孔融心裡那點雞賊,真是一點也不比陶謙和劉表差。

  感歎完畢,眾多太守、國相也都不甘示弱,上前痛書其罪。

  庾獻在旁聽著那鑿鑿言辭,數著那歷歷罪行,不由大發雷霆,驚怒不已。

  佞幸小人連忙上前,為其曲解文意,哄得庾獻哈哈大笑。

  只是嘴上笑著,庾獻臉上卻沒半分愉悅。

  忽然,腦海中閃過一念。

  他伸出手指,慢慢在地上寫了數字,“天下安,則庾獻不安。”

  寫完之後,收手沉默看著。

  那原本曲意逢迎的佞幸小人,在庾獻身後,慢慢露出一個無聲笑容。

  他慢慢湊近庾獻的耳朵,輕聲說道,“就是,這樣啦。”

  那聲音輕柔入耳,仿佛一個經歷了無數世事的滄桑老人,慢慢將他的人生經驗諄諄教誨。

  讓人不知不覺便聽在心間。

  說完,他抬頭看了正在歌功頌德的阿諛中年一眼。

  那阿諛中年口中話語不停,卻和他一個對視,臉上也慢慢露出一個無聲的笑容。chaptere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