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戲精宿主的作妖日常》第二百一十六章:女本巾幗(三十五)
這般想著,皇帝頓時對楊文萱募集到的銀子沒了興趣,就讓她們拿這五萬兩去替他搏個好名聲吧。

“樂昌,你有這心意,朕甚感欣慰,你一片小心,朕也不好拂了你,如此朕便隨你的願,封楊文萱為你的女官,隨你一起去民間做些善事罷。”

說完皇帝就讓一旁的太監擬旨,當場賜封了楊文萱。

賜封完楊文萱,皇帝怕再生出什麽事端,立刻宣布了退朝,馬不停蹄的離開了大殿。

皇帝離開後,朝臣們也唉聲歎氣的離開了,眨眼間,大殿上就只剩下了大公主幾人和佇立不動的衛王。

猶疑再三,大公主還是走上前詢問道:“多謝王爺今日相助,只是不知王爺為何要幫助我等?”

衛王不甚高興地睨了一眼大公主:“王什麽爺,叫叔爺爺。”

論輩分,大公主理當稱呼他為叔爺爺。

大公主有些吃驚,她以前在宮裡就是個小透明,無甚存在感,與衛王這個叔爺爺更是從無接觸,為何今日這位叔爺爺對她似乎態度格外和睦?

大公主心中不解,嘴上卻乖順地喊道:“叔爺爺。”

大公主改了稱呼,衛王才滿意地笑道:“月前我與一人有了一個賭約,賭注便是在你等需要之時,我需伸出援手,助你們一把,你們幾個倒是沒讓本王后悔今日出手。”

說著他看了幾個姑娘一眼,臉上笑意不再,變得有幾分鄭重:“你們所圖甚大,欲行前無古人之事,本王身為齊國的衛王,有衛國之責,別的本王不管,但誰若有損齊國國本,那就休要怪本王不客氣!”

衛王的話讓幾個姑娘齊齊往後退了一步,眼中驚疑不定。

她們的行跡暴露了嗎,衛王會不會揭發她們亦或是阻止她們?種種念想霎時間湧上幾人心頭。

須臾間,她們又冷靜了下來。

若衛王真有心想阻止或揭露她們,之前在殿上就不會為她們說話了。

想通了這一點的幾人心思一轉,竟都展露了笑顏。

不揭露她們,就意味著不反對她們的圖謀,雖然不反對並不代表著讚同,但她們完全可以朝這個方向努力。

若是連衛王都站在了她們這一邊,有朝一日,她們的謀劃真的成功了,受到的來自朝臣的阻力必會小上許多。

大公主顯然也明白這一點,是以她巧笑嫣然地衝衛王福了福身,謝道:“多謝叔爺爺手下留情,也請叔爺爺放心,無論我等謀劃的是什麽,我們首先是齊國人,一切必先以齊國的利益為重。”

衛王凝視著幾人半晌後沉聲道:“如此最好。”

說完衛王便轉身離去,隻留幾個姑娘暗自欣喜著。

不日,寇蘭便作為軍餉押送官在大公主等人的目送下,帶著大批士兵去往了北境。

這大批士兵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皇帝從京畿守衛軍中撥出的一隊人馬,另一部分則是由衛王安排的親兵。

京畿的守衛軍對寇蘭並不多服氣,好在衛王的親兵許是得了衛王的吩咐,對寇蘭言聽計從,寇蘭這一路走的倒也相安無事。

寇蘭離京後,大公主就和楊文萱,蕭錦薔三人一起在民間活動起來。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秋去冬至,冬去春來,京城褪去雪白的衣裳,換上了一層嫩綠的新衣。

一個冬日過去,京城的百姓們再出門時,發現京城裡似乎有了不小的變化。

首先是南邊貧民區突然多了幾座學堂,聽說這些學堂都是皇帝名大公主修建的,為的是解百姓疾苦。

然而老百姓們對這一說法卻心中存疑,真想解百姓疾苦早幹嘛去了?

把國庫消耗一空的時候怎麽沒想著解百姓疾苦?與匈奴求和的時候怎麽沒想著解百姓疾苦?讓北境戰士餓著肚子與匈奴作戰的時候怎麽沒想著解百姓疾苦?

老百姓們私底下並不認皇帝這筆帳,

而且別以為他們不知道,這些建學堂的銀子可是大公主和她的女官從各個商號募集來的,那些商號為了宣揚自己的善名,那可是逢人就說,皇帝什麽力都沒出,就想白白得個名聲,想的也未免太美了些。學堂建好後就開始招收學生了,只是叫百姓們不解的是這學堂收的不是男娃,而是些女娃娃。

在他們看來女娃娃上什麽學堂,在家裡乾活才是正經,所以即便感念於大公主的善行,卻也並沒有什麽人真送自家的女娃去學堂進學。

然而不過幾日時間,關於那幾座女娃娃上的學堂又有了新的消息傳出來。

凡是去進學的女娃,學堂包飯菜吃,且課余時間,學堂會教女娃娃學習刺繡等活計,做出來的繡品學堂負責售賣,掙的錢扣除學堂的本錢後,全都交還給學生貼補家用。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大家都樂開了花,這可是白白送上門的便宜啊,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幾座學堂瞬間便人滿為患,不少沒能進去的人家還罵罵咧咧的嚷嚷著怎麽不多開幾座學堂。

這第二個讓百姓們津津樂道的的變化則是大公主在京城北邊修建了好些個工坊,冬日一過便同學堂一起大肆招人,且給的工錢還不低呢。

只不過這幾座工坊同南邊的的那幾個學堂一樣,也隻招女工。

百姓們雖不知為何不招收體力明顯更好的男工,卻不妨礙他們把家裡的女人都送去做活,好歹能讓家裡賺幾個錢不是。

就在百姓們為家裡的女娃和女人都能掙錢補貼家用而高興時,北境傳來的戰報讓所有百姓的心頭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因去年秋日時朝廷沒有及時撥去軍餉,導致北境戰士們很是過了一段餓肚子戰鬥的日子,那段時間齊國將士們幾乎是屢戰屢敗,損失慘重。

雖然後來朝廷送了物資和銀子過去,然而北境戰士們的信心卻是沒那麽容易回來了,咬牙撐著與匈奴硬拚了數月,匈奴什麽也沒撈著,不甘就此退去,如今攻勢已經越發凶猛了。

再這麽打下去,齊國必敗無疑。畢竟一方是對朝廷失了信心,另一方卻是拿命在搏。

迫於形勢,北境的羅將軍不得不遣送戰報回京,請求皇帝或是太子禦駕親征,以鼓舞士氣。

然國不可一日無主,皇帝這個帝王雖做的深受非議,卻也始終擔著皇帝這個名頭,是以朝臣們經過商議後便一致認為派太子親征為上,皇帝對此猶豫不決。

然這個消息一傳出來,當天鄭貴妃便披頭散發地跪在了禦書房門外,哭求皇帝憐憫太子年幼,不要讓太子親征。

雖然皇帝近來心思大多花在了尹芙蓉身上,但鄭貴妃好歹是這麽多年心上人過來的,所以鄭貴妃一哭,皇帝就更猶豫不決了。

皇帝猶豫,朝臣卻不會由著他猶豫,不就是哭求嗎,整得誰不會似的。

第二日,朝臣們便也開始在朝堂上哭求皇帝憐憫憐憫北境的戰士,也憐憫憐憫若是山河破碎便會居無定所的貧苦百姓。

同時朝臣們還玩起了輿論壓力,把朝堂上發生的一切都事無巨細的往民間傳,用輿論迫使皇帝同意讓太子親征。

事實證明輿論壓力還是有用的,迫於壓力,皇帝終於還是同意了太子親征一事。

對此朝臣們剛要松一口氣,不過一夜的功夫,隔日上朝時,后宮鄭貴妃便差人來送信說太子出了意外,大皇子與太子切磋武藝時,一不小心將太子踢腿折了。

這下別說親征了,下床都困難。

對於這個所謂的意外,朝臣無一人相信,都氣憤不已,心知肚明這不過是鄭貴妃阻止太子親征玩兒的把戲罷了。

早不腿折晚不腿折,偏偏在皇帝同意太子親征後腿折,這其中深意昭然若揭。

后宮中,鄭貴妃悠然自得的喝著茶,身旁的宮女一邊為她捶著腿一邊不解地問:“娘娘,您為何要讓殿下折了腿?朝臣們都是人精,肯定能猜出這是您的計謀,這樣不是會影響殿下的名聲麽?”

鄭貴妃此刻心情不錯,便輕笑一聲不屑道:“那些朝臣知道又如何?名聲這東西能有命重要?”

匈奴同齊國已經打了整整一個冬日,損失可不比齊國輕,卻什麽也沒能得到,此時正是窮凶極惡的時候,她的皇兒身邊虎視眈眈的人本就多,此去北境焉能有命回來?

她借著皇兒和大皇子切磋,弄折了腿,罪名在大皇子頭上,她的皇兒雖然名聲難聽了些,命卻保住了,還沒人能抓住把柄。

說不定朝臣們還會將怒火發泄在大皇子上,轉而讓大皇子去親征。

這樣一來,她還能替皇兒順手除掉大皇子這個佔著長子名頭的對手。

至於名聲這個問題,看看她的好夫君皇帝陛下就知道了,皇帝名聲好麽?可他不也穩坐皇位,皇后那個賤人生的女兒還替她去民間弘揚善名。

等戰事過了,她完全可以依樣畫葫蘆,拿出些錢財來,叫人去民間替她的皇兒做些好事,時間一久那些賤民自然就會忘了這事,隻記得她皇兒的仁德。

宮女不敢問更多,只能點頭假裝聽懂了。

鄭貴妃這邊正為自己的計謀得意洋洋,朝堂上的朝臣們卻都又氣又恨,個個都苦著臉,這可如何是好,太子腿折了,他們讓誰去親征鼓舞士氣?

恰在此時,時隔數月不曾登朝的衛王再次上朝了,只是身邊卻還跟著大公主。

衛王帶著大公主不經通報便大搖大擺地走至殿上,也不行禮直接對著頗為意外的皇帝道:“我在殿外偶然碰上樂昌,聽她說有事求見你,就順手帶了進來。”

說完大公主為何會跟著他一起進來,他眼神忽的一厲,聲音也變得犀利起來:“本王聽說你的好兒子,齊國的太子殿下昨日腿折了?!”

皇帝還沒從上次衛王上朝的陰影中走出來,現在一看見衛王就頭疼,他有氣無力的點了點頭,內心深知今天怕是又有一場硬仗要打了。

果不其然,只見他剛點完頭,底下的衛王就怒罵出聲:“身為一國太子,未來的齊國帝王,卻畏於親征而自己折斷腿,如此擔當,豈堪太子一位!”

朝臣們也是有氣無處使,眼下有了衛王打頭,頓時紛紛附和起來,直言太子不堪太子一位,沒有絲毫擔當。

皇帝急了,忙替自己兒子辯解:“皇叔言重了言重了,老三他是與老大切磋時不甚被老大踢折的腿, 要怪也是怪老大,可不能怪罪到老三身上。”

衛王怒目而視道:“你倒是會替他辯解,真相是不是如此,你難道要本王徹查不成!”

皇帝這下不吭聲了,其實他心裡又何嘗不清楚真相到底如何,真查起來,大家都沒面子。

“還請父皇和叔爺爺都息怒,眼下北境戰士才是最為緊要的事,兒臣這裡有一策,不知父皇可願聽上一聽?”大公主突然出聲,打斷了衛王和皇帝的爭執。

皇帝正煩心沒人打斷衛王呢,因此忙不迭地對大公主道:“你有什麽良策盡管說來,行與不行自有百官替你決斷。”

大公主朝身邊的衛王一笑,然後朗聲道:“不論太子因何腿折,這都已成既定事實,北境也迫切需要一個能代表齊國代表皇室的人親征,以鼓舞北境戰士們的士氣,令其對朝廷重燃信心,繼續保衛齊國。”

大公主這幾句剖析句句在理,更是句句說到了朝臣們的為難之處,幾句話下來,朝臣們都不由得注視著大公主,期待她能像上次解決軍餉一事般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在群臣期待的注視下,大公主自信且鎮定地繼續說道:“兒臣不才,從南邊祈雨歸來後,在民間也有了些民生,百姓們更是送了兒臣龍女和祥瑞的稱號,想來兒臣應是能代表齊國的。”

頓了頓,大公主換上了更誠懇也更鏗鏘有力的語氣:“且兒臣更是父皇和母后的女兒,是齊國的大公主,想來也能代表皇室。”

“所以兒臣願代替太子,替父皇親征,去往北境鼓舞士氣,以助北境戰士們擊退匈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