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快穿之掌家女主隻種田》【一千零九十五】民國女英雄六十九(四千+)
9月份收到了虎子的信,被分到了烏魯木齊,將在那裡開啟兩年的義務兵,至於能不能轉士官,要看他的表現。

 不過安怡對安琥還是挺有信心的,首先,他身體素質不錯,其次,他在五十年代末就達到了初中文化程度,這種程度不管在哪個兵種裡,都是極少數的,單就這兩方面而言,未來轉士官,也是妥妥的。

 看來今年過年難回來,這些當兵的,不是有假期就能回的,需要調休,有年假,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休,所以安怡是不指望過年他能回來。

 而安娜和安琪,也和內陸正常放寒假的時間,怎麽著也要等到元月中旬以後了。

 安琥不在家,安怡哪天放學早,就把倆孩子先送到福利院,然後回家采摘蔬菜,整理菜園子,走的時候再帶點送給福利院,這些菜她自己吃不完,冬天的鹹菜空間裡的蔬菜可以隨便利用,不如送給需要的人。

 倆閨女在福利院裡玩兒的很開心,她傍晚去接的時候,兩個人還樂不思蜀。

 因為年齡就差一歲,長得也差不多,很多人都以為是雙胞胎,只是總覺得安怡這兩個小棉襖和她不怎麽像,她的回答永遠是:“呵呵,像她們離開的爸爸多一些。”

 不明原因的人,她懶得解釋這麽多,往往都以這個理由來搪塞,在她看來,這倆孩子有親爹又如何?還不如當已經死了呢!

 周末安怡會把孩子放到福利院,自己進山進林子撿柴火,有了空間就很方便,不需要浪費力氣,一天下來能撿很多的小柴火,這類柴火一般用於做飯,燒水,像燒炕用的那種大柴火,質量好,耐燒,撿是撿不到的,還得花錢買,這個就歸屬到每個林場了,人家負責種植砍伐,自然往出銷售也是盈利的一部分。

 安怡沒有去買大木頭,因為空間有煤,她可以用煤來燒炕。

 畢竟就她們娘仨,要是以前,可能直接住空間,現在女兒們大了,多少要顧忌一些,只能實打實的燒炕。

 時間一晃,又到了11月份,每年冬天,都有很多年老的人熬不過去,他們不是因為饑餓,就是因為寒冷。

 在南方尚且還好,但地處北方的話,真的很難捱。

 自己一空間的物資,不能就這麽乾巴巴的放著,安怡將兩個女兒托付給福利院照顧,自己則像去年那樣,能開車的地方開車,不能開車的地方就蹭車,這樣可以省去時間和折騰,還能在空間繼續創造價值,一舉多得。

 她是按照祖國的地圖,從雞頭的位置一路向西闖北,因為這邊是最為貧瘠的地方。

 她拿著相機,一路走走停停,用的始終是記者的身份,因為這樣才能更直接的切入主題,了解貧下中農的一些真實情況。

 根據各個生產隊提供的名單,白天調查,晚上送糧,一點一點的消耗空間儲備。

 從11月、12月,再到59年元旦,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將東三省轉了個遍。

 臨近春節,她沒有再停留,開始返程,等到春節過後,應該還能再出來一個月。

 就這樣,安怡利用寒假、工作日、周末、節假日的時間,從58年冬到62年冬,整整四年的時間,走遍了整個北方,之所以沒有選擇南方,一個是因為天氣的原因,南方冬天不是很冷,不至於凍死人,再個物產比較豐富,尤其是沿海地區,只要不懶,很少有餓死人的。

 而這次的災荒,也大都在北方地區,所以安怡針對的,也是北方,不僅僅送糧,還會送菜送破舊的被褥,衣裳,這些都是從倭國弄過來的,也不講究那麽多了,只要能保暖,能吃得飽,誰還管那是從哪兒弄的布料呀?

 當然,她的救助也沒有寫隻言片語,因為寫了,也不一定有人認識,乾脆什麽也不說。

 只要餓不死人,凍不死人,就是自己的功德。

 62年的夏天,安娜順利畢業,被分到了D市的實驗高中,通過考編,成為正式的高中語文老師。

 這一年,安怡42歲,安娜35歲。

 雖然年齡有些大,但學歷和能力得到了認可,雖然還在實習期,但是只有一年的時間,明年就能轉正,不需要像廠子裡那樣,三年才能轉正。

 安娜9月份正式入職,每個月工資18元,連帶的還有城市戶口的24斤糧補,還會有一些花花綠綠的票。

 從五五年開始,糧票就正式施行了,現金是六零年,可以說很成熟了。

 安怡因為接二連三的優秀教師評選,如今已執行十級工資標準,每個月有工資七十八元,他們黑省屬於國家六類地區,安怡達到的十級工資標準,是高等學校教員類別,因為教得好,還往省報,市報投過稿,所培養的學生上本錄取率非常高,所以這幾年的時間,工資也有了質的飛躍。

 安娜剛入職,工資早晚會升上來,不過第一年有些難過,後面就會好很多。

 她在學校分的有單身宿舍,平時吃住都在學校,嫌少回家,但會經常給安怡寫信。

 安琪的醫科大學是五年製的,明年還有一年,畢業之後學校管分配,如果所料不錯的話,也應該是D市的某醫院。

 縣城的級別太低,到底是大學生,又在學校表現不錯,安怡曾帶著好酒拜訪過學校領導,所以安娜沒有被分配到縣城,而是去了D市,這也算是安怡送給她們最後的禮物了。

 安琥在烏魯木齊當了兩年義務兵之後,因為表現不錯,被轉為士官,如今已經回到黑省服役。

 他不方便回來的時候,安怡會在寒假帶著兩個妹妹去看他。

 9歲的安然已經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安寧二年級,兩個人都在縣城的第一小學上學。

 秦錚在60年的時候,曾去學校找過她一次,現在的他已經是黑省某軍區師長,因為他的關系,古晟也去了黑省,但具體在哪兒,她也沒問。

 秦錚這次過來,除了給安怡帶了不少的好東西之外,還問她有沒有興趣和他結婚。

 “你現在已經是師長了,會找不到媳婦?這個玩笑可一點不好玩。”

 秦錚目光定定的看著她:“我缺一個媳婦,你缺一個丈夫,我們倆難道不是絕配?”

 安怡搖頭,“不好意思,我不缺丈夫,也不認為我們是絕配,你可是高官,我一個平頭老百姓,不敢佔這個便宜,你也不用跟我客氣,你欠我的,我不提,那就一輩子不會麻煩你,真到找你的那一天,也不會為難你,所以你盡管放心當你的官。”

 秦錚怕她不理解自己的意思,再次說道:“因為第一段婚姻,導致我並不熱衷娶妻生子,可我如今的這個身份,不適合單身,既然娶誰都是娶,那不如,我們倆湊一湊?”

 比起部隊那些嫂子給自己介紹的人,他還是覺得安怡更順眼一點。

 “古晟也覺得你最合適。”安怡啼笑皆非:“你在黑省,我在定遠縣,這樣也行?”

 秦錚挑眉:“這樣不是正和你我的意思?我身世清白,將來不會給你帶來麻煩,你得到了我的庇護,不管是你,還是孩子,甚至是你的妹妹,將來都前程似錦,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兒。至於夫妻生活,我不會勉強你,”

 “我比你大……五歲?還長得醜,你確定?”

 這個買賣,她怎麽算都是自己佔便宜,這貨圖啥啊?

 “美和醜在我眼裡,沒有任何區別,我需要的,只不過是一個夫人的名頭罷了。”

 安怡認真的思考了一下,秦錚看她沒有一口回絕,立即道。

 “我還要去市裡開會,你想明白了給我寫信,然後我會向上級打報告,差不多年底我們就能領證了。”

 說實話,安怡一直覺得自己的身世存在很大的漏洞,將來會不會出事兒很難說。

 秦錚這個人,經歷過背叛之後,對人性看的比她還要淡薄,如果想找個人當庇護傘的話,這個人無疑是最合適的,而且,自己已經四十二歲了,比人家還大五歲呢,這可是她在佔便宜呐!

 按照秦錚的級別,現在的工資應該達到了241,還有按照軍齡算的補助,20-25年佔工資比例的25%,還有亂七八糟的費用,這貨每個月少說也能達到三百塊錢了,在這個年代,何止是高薪啊,還佔了一個位高權重呢!

 安怡猶豫不決的思考了三天,最終答應了他的提議。

 在60年底,她也不知道他用了什麽辦法,反正通過了政審,年終的時候,她帶著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去軍區參加了一個簡單的儀式,兩個妹妹也成為了見證人,就連多年未見的古晟都跑過來湊熱鬧。

 古晟現在在沈市某軍區當政委,級別雖然不如秦錚,卻也只是低了一級。

 他大概是現場唯一覺得他們倆般配的傻蛋了吧?

 結了婚,領了證,不過因為她工作的原因,秦錚沒有申請房子,依然住單身宿舍。

 兩個人結婚當天,被不少人指點,都說她這個又老又醜,又帶仨拖油瓶的配不上秦師長,肯定是看上人家的權和錢了。

 這點安怡還真不否認,不過秦錚的錢,人家說交給她管,她卻沒收,這點臉還是要的。

 結完婚,安琥回自己部隊,安怡帶著倆閨女和妹子回D市。

 安娜和安琪對於安怡突然結婚,又不在一起住,甚至連結婚看著都這麽敷衍,有些懷疑她是不是為了她們。

 安怡的回答是:“想什麽呢,你好好工作,安琪好好上學,我和秦錚結婚,只是各取所需,誰也不耽誤誰,他照樣是秦師長,我呢,照樣是我的安老師,以後大概也就過年會見一次,其他的都不變。”

 “那你還結這個婚做什麽?”總不能說,是為了自己能安穩度過那黑暗的十年吧?

 關於這個問題,安怡也曾問過秦錚:“我的來歷很複雜,你就不怕我將來連累你?”

 秦錚鎮靜自若的看著她:“那你豈不是更應該和我結婚?”

 安怡深吸一口氣,“你是不是傻?我說,我有可能會連累你,知道連累的後果嗎?也可能你這些年的經營都會毀於一旦,你就不擔心?”

 “如果沒有你,我早就掛了,哪有今天啊,你的恩情這輩子都還不起,結了婚我們就是一家人,我有一說一,至於會不會從頭再來,無所謂,反正我這三十五年的光陰,也活夠本兒了!”60年安怡40,他35。

 安怡就是因為他這句話破防,進而確定和他結婚的,在安怡看來,就算不是為了自己,也得為了孩子不是?

 就這樣,她和秦錚結婚了,61年的春節,還帶著家人去哈市和他團聚,只不過隻吃了一頓飯就匆匆離開了,因為晚上不知道怎麽住,乾脆就吃了頓飯。

 自打結婚之後,安怡就把秦錚當做了家裡的一份子,織毛衣,做棉衣,內.衣,鞋襪,各種好吃的時候,也會給秦錚寄一份,她給他做的肉醬、鹹菜、點心、臘肉臘魚在部隊家屬院很受歡迎。

 被問到為什麽不將安怡的工作調到哈市的時候, 秦錚總是笑著說,快了快了。

 他也是真心實意的問過安怡,要不要把你們家的戶口都轉過來,這樣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我們夫妻也不至於再背說三道四。

 安怡一直說,在考慮。

 一拖兩年過去,她開始犯頭疼了,總覺得自己好像給自己挖了個坑,掉了進去。

 說好了互不打擾的,為什麽部隊家屬院的那些人,喜歡說三道四呢?

 她不和他團聚,他們就說他這婚結的糊塗,沒用,吃她東西的時候怎麽不說沒用?真是氣死人。

 每次她到軍區參加活動,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問候時,她就覺得自己腦殼子疼的厲害。

 原本以為是給自己找了個靠山,夫妻分居兩地也正常,可誰想到連秦錚那個鐵石心腸的人,也被念叨的煩不勝煩的,多次寫信向她求援:“要不,你過來住一段?緩解一下吐沫星子飛濺的高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