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福家族的祖先阿曼德·馬爾福是跟隨著征服者“威廉一世”來到英格蘭的,1098年的那個威廉國王是征服者威廉的次子威廉二世,他以冷血無情和性格暴躁聞名。
他的父親征服者威廉是英國的第一個諾曼人國王,所以看著很有盎格魯撒克遜人氣質的馬爾福實際上是諾曼人,又加上他們多年與盎格魯撒克遜人通婚,所以他們現在是盎格魯諾曼人。
如果仔細看馬爾福莊園的話可以看出盎格魯諾曼的風格,也就是所謂的諾曼底式的羅馬建築,即便是維京人也受到了羅馬文化的影響。但是如果問盧修斯·馬爾福是思念奧丁多一些還是朱庇特多一些,他實際上根本就不在意。在馬爾福莊園的會議上,伏地魔曾經嘲笑馬爾福家族與唐克斯一家的關系,因為尼法朵拉·唐克斯嫁給了狼人,而安多米達·布萊克家給了麻瓜種的泰德。
這種當著所有人的面,在你的家裡、嘲笑你的妻子、而你又不能還嘴或者反抗的場面讓盧修斯完全失去了一家之主的尊嚴。那段時間是盧修斯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刻,雖然在戰後傲羅三天兩頭跑到他家來找“證據”,還逼迫他們一家使用麻瓜電器的感覺同樣糟糕,可後者只是煩人,而前者則讓人倍感屈辱。即使伏地魔曾派攝魂怪從阿茲卡班將盧修斯救出來,卻很難比較究竟是阿茲卡班還是伏地魔控制下的馬爾福莊園哪個更舒適。
花園裡的玫瑰都枯萎了,在庭院裡踱步的孔雀也被不知道誰給吃了,整個莊園以雙眼可見的速度腐敗並淪為廢墟,雖然那些羅馬式的建築不像真正的羅馬那樣,昔日宏偉的建築隻留下一些斷壁殘垣,以“遺跡”的樣子被保護起來,向世人展覽。
狄奧多西將羅馬帝國分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就像征服者威廉將國土分成了兩個部分給自己的兒子們繼承,戰國時期的趙國也發生了同樣的事,前半生推行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給了他的兩個兒子,一個是政治聯姻對象韓國公親之女所生的公子章,以及他所寵愛的吳娃所生的兒子趙王何。吳娃是個平民女子,給趙武靈王帶來了很多快樂,加上趙王何自己也聰明伶俐,趙武靈王將趙何為新王的時候是席位自己的兒子與自己分別負責國內外的政治和軍事,構建二元政治,同時因為他自己要領兵打仗,為了避免像前幾代國君一樣在政變中即位的殘酷事例,趙武靈王才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把政權平穩過渡給自己的接班人。
他犯了兩個錯誤,第一是破壞了盟約“以妾為妻”,韓國宗親是政治聯姻,趙武靈王廢了韓國夫人等於是結束了這個聯姻關系,第二是“長幼有序”,人們發明嫡長子繼承製也是為了避免篡位和政變發生。更關鍵的是或許是因為覺得這麽做對不起公子章,打算把趙國一分為二,讓公子章繼承一半趙國。
糊塗成這樣,趙武靈王最後就和齊桓公一樣被囚禁在沙丘活活餓死了。不只是暴君,昏君也是臣民們要推翻的目標,更何況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時候遇到了很大阻力,當時的趙國受禮樂的影響,貴族很多都穿寬袍大袖,有很多趙國貴族是不支持胡服騎射的。來自內部的阻力有時候比外部的敵人更難處理,商鞅變法後,當支持他變法的秦孝公薨了,秦國的宗親就把商鞅給車裂了。
拿破侖自己說的原話:一個人更願意為他的利益而不是權力戰鬥。
他會為了一個女人退位?這話可能只有亞利桑德羅這種年輕人才會相信。
但是歷史的1802年拿破侖已經通過新的憲法,終身成為法蘭西第一執政,這種身份距離稱王只有一步之遙了。然而在那個世界裡他並沒有,他的任期還是十年,比美國總統四年任期、兩次連任長一點。
帝製和共和製的區別有很多,但最明顯的就是任期和輪換的問題。在羅馬共和國末期曾經有一個執政官,他叫提比略·格拉古,他還有個兄弟名叫蓋約·格拉古,這兩兄弟就像很多傳統的羅馬貴族一樣,從基層的神職人員開始做起,不過這時的神職人員不像後來的牧師、司鐸,而是祭祀團的佔卜官。
羅馬人相信預言家,預言家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信,反正廣場上的雄辯家們也是騙子。後來的凱撒、屋大維也擔當過這個職務,這個職位代表著無上的榮耀。首席元老很快就看中了格拉古,並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
沒過多久,羅馬與迦太基開戰了,因為嶽父的提拔,格拉古很快就成了財務官,跟隨羅馬的執政官遠征西班牙。
那可能是他第一次離開羅馬,因此才會被沿途的景象給驚呆了。一路上他發現農業凋敝,到處都是破敗的村莊,農民因為連年的征戰和奇低的糧食價格相繼破產,而羅馬城裡的貴族們卻趁著這個機會大舉兼並農民的土地。
羅馬兵團的士兵是從農民,也就是自耕農,他們要參加戰爭需要自己準備武器和裝備,參軍即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義務。
失去了土地,農民不僅失去了家園成為流民,因為欠債他們紛紛淪為富商的奴隸,這樣一來羅馬的稅基和兵源一起受損了。
士兵,你為何而戰?
一個農民回答不出什麽振奮人心的答案,但他可以為自己的財產和家園而戰,只需要想象一個這樣的畫面,一個羅馬士兵在前線作戰,後方傳來他的家庭因為資不抵債,土地和房屋都淪為了富商的產業,他就沒有心情繼續戰鬥了。
羅馬法賦予了男性夫權婚姻,這也是士兵們戰鬥的原因之一,法律分享了他們好處。
迦太基其實和羅馬本是不相上下,不過城裡的富人們握緊了自己的錢袋,當他們覺得羅馬已經不構成威脅,並且漢尼拔越來越獨裁之後,元老院從一開始的支持戰爭,到後來可戰可和,最後到支持大將西庇阿代替漢尼拔成為迦太基的統帥。
迦太基必須毀滅,也許是他父親講述的迦太基曾經發生的一切與羅馬重合在了一起,格拉古決定對羅馬的經濟制度進行改革,在打仗回來後,格拉古參加了保民官選舉,上任後他立刻與一些志同道合的元老貴族共同擬定一份土地法案,內容是限田和分配土地。
風險如果均攤,那麽一個大風險平攤到了每個人手裡就是小風險,如此一個國家的抗擊打能力就會變強。與之相反,如果財富集中在了少數人手裡,大多數人扛風險能力變弱,重商的迦太基雖然能提供與羅馬不相上下的稅收,卻因為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權力和利益,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就沒有均攤損失的意願,作為一個國家整體而言迦太基不如羅馬,布匿戰爭的勝利很大程度仰賴於漢尼拔和他出色的外交策略。
格拉古時期的羅馬已經是地中海的霸主了,而且格拉古本身也是文職出身,他決定采用比較溫和的改革方式進行財富劃分,公民每戶所佔公有土地不能超過一定的限額,超額土地由國家償付,歸為國有,然後重新分配給貧窮農民。
遏製兼並、振興農業、鞏固國本,格拉古的改革受到了大量普通民眾的支持。在獲得了大量選民的支持獲勝後,格拉古發表獲勝感言:山中的野獸,林中的飛鳥尚且有棲身的巢穴,可是為國征戰和陣亡的羅馬公民除了空氣和陽光一無所有,沒有房屋、沒有土地、帶著妻兒四處流浪。當統帥們號召士兵為神殿和祖先的墳墓不受敵人侵犯時,他們是在欺騙士兵,要知道許多羅馬人沒有祭父的祭台,沒有祖先的墳墓,而他們是為別人過上奢華的生活,別人發財致富而戰鬥至死,他們被稱為世界的統治者,但他們連一小塊土地都沒有。
這些土地不可轉讓、不可兼並,隻可以被繼承,這個政策土地法案嚴重傷害了元老、貴族、大地產主們的利益,剛一推出就遭到強烈反對。他們利用了對付迦太基人對付漢尼拔的辦法,大量散布有關提比略的負面消息,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一招並不管用。羅馬公民根本不在乎格拉古人品私德如何,只要他是幫他們利益的他們就支持。
於是元老院就打算換一種辦法。
沒過多久,格拉古的一個好友被暗殺了,羅馬公民們很快就意識到格拉古被刺殺的可能性正在攀升,於是大量民眾自發得組織起來在他的住所附近日夜守候。
當格拉古的土地改革再一次進入元老院的議事議程的時候,數百人組成了人牆,護送格拉古去往元老院。
元老院雇傭的暴徒和流民手持武器埋伏在了格拉古的必經之路上,當格拉古和一眾人進入元老院的通道時,暴徒們蜂擁而出,雙方當時就陷入了混戰。
也不知道是格拉古覺得有危險,有人正用弓箭狙擊他的頭還是他希望人們能冷靜思考,他用手指指了下自己的頭,然後有人在亂戰中大喊“格拉古要戴皇冠,他是獨裁者”,很快有人進入元老院報信,於是元老們帶著衛兵氣勢洶洶得出來了。
每個人都在詛咒發誓,要打倒獨裁者,元老的家奴們與暴徒一起和格拉古的支持者們開展了血戰,提比略·格拉古在亂戰中倒在了血泊裡。
等所有支持格拉古的人都死了,元老的家奴們從死屍堆裡找到了執政官的屍體,拖著他遊街示眾,隨即將他的屍體扔進了台伯河裡。
如此恐怖駭人的一幕讓羅馬公民和提比略的弟弟蓋約憤怒了,他發誓要繼承哥哥的遺志繼續土地改革,不過護民官不是世襲的,他必須通過選舉,元老院以違憲為借口試圖阻止他參選。
經過了一系列的鬥智鬥勇後,蓋約格拉古還是成了保民官,他的改革更廣,並且最終他也和哥哥一樣死於被元老院派兵鎮壓,小格拉古被斬首,他的支持者們的屍首被丟進了台伯河,以至於河水都被染成了紅色。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失敗後,羅馬的制度性貪婪更加變本加厲,富豪通過各種各樣的債務陷阱奪取窮人的土地,農戶的情況比過去更加悲慘。當人性之中的貪婪被釋放出來,就會變成一隻可怕的怪獸,羅馬共和國失去了最後的改革機會,權貴們高喊民主,卻失去了最後捍衛民主的機會,喪鍾也隨之敲響,血腥的百年內戰開始了,也正是因為內戰,凱撒以軍事領袖的身份走向了獨裁,屋大維更是走向了帝製。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也不是一天覆滅的,也許土地兼並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卻是不斷往駱駝身上加稻草的。
當外部沒有壓力的時候,內部的矛盾會變成主要矛盾。裡根最大的成就是毀滅了蘇聯,那也是美利堅最為得意的傑作,常以“站在歷史的正確面”自居。
他們經常說回顧歷史發生的事實,你就會發現勝利總是屬於正道。這其中的天命思想讓支持此論點的人相信這是由神指引的,或者是一股世俗的力量走向道德的提升與改進。
這套天命理論不僅替歷史的“正確面”和“錯誤面”做了道德背書,也支持了美國是因為善良而偉大的主張。因為唯有當人們覺得自己替神行道的時候,自己是被正義的,他幹什麽都理直氣壯。
全球通商和新的資訊能削弱獨裁者,讓他們的支持者減少,逐漸朝著自由民主邁進,但是歷史並沒朝著他們預想的那樣發展。新自由主義市場和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正讓財富向富豪集中,中產階級=羅馬農民的數量正在變少。
自由派堅信自己站在歷史的正確面上,但“正確面”應該是消除內部矛盾上。美國從未真正統一過,最早它是個邦聯政府,這些詞的含義是聯盟(league)而不是合眾國,但製憲會議放棄了邦聯製的計劃,代之以“聯邦製”。這個中央政府有足夠的權力,卻不能擁有過大的權力,美國從沒有出現一個類似國王的人出現,裡根說政府是人民的仆從,這也是他們最為得意的地方,權力集中的“民主體制”只不過是文字遊戲而已。
不管美國憲法從抽象意義上如何精巧,都不能掩蓋它存在含糊不清地方,如果將它比作河狸的水壩,這些含糊不清的地方就是缺口,獨立宣言中含糊了並刪掉了奴隸製問題,而這也導致了憲法頒布70年後爆發了南北內戰。
在保證個人自由民主的同時保證社會有力的秩序,這是個有必要詳細討論並且解釋清楚的問題。聖經給與人統治世界的權力,並沒有和自然之神平起平坐。
當孩子和女人們組建朝聖者的隊伍前進時自發形成了等級,就像軍隊裡的百夫長、千夫長,有等級才能有效管理。甚至於在諾曼底登陸的時候,美國也采取了等級製,他們要保證消息不走漏被德國人知道,並且盡快讓士兵搶灘登陸。
他們是孩子,卻也是人類,是道德的產物,他們無需先知給予神諭,也不需要立法者建立政府,就能自發得創造出全部規則,有足夠的理性來創立使得他們得以共生共存的文化規則。
他們不是聽著魔笛就跟著走的小孩,像老鼠一樣盲目前進,而是具有解決社會合作問題,並且在追求同一個目標——朝聖時同他人的互動過程中自發得形成秩序。
失去了“蘇聯”這個目標,某些人就會被遺落,任其掉隊不是解決的辦法,更關鍵的是新的目標是什麽?
有人喜歡台上演戲,有人喜歡台下當沉默的觀眾,魯迅說,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的沉默,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了逢人做戲的興趣。
阿爾貝·加繆曾經說過,世間的的罪惡幾乎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如果缺乏理解,好心能造成和惡意同樣大的危害。
赫敏·格蘭傑希望從事家養小精靈解放事業,她很好心,可是周圍的小精靈不理解她。
在拿破侖統治的時期推行解放奴隸也會動很多人的利益,即便歷史上這是正確的。
格拉古兄弟的例子證明,即便是做正確的事一樣會引來殺身之禍,這就是羅馬。
宗教傳統是世界很多國家法神聖性的主要淵源,但宗教狂熱也是世界失序的一個淵源,《女巫之錘》上寫了,不相信巫術就是最大的異端。
雖然理性告訴人們這是個玩笑,不過人們傳說路易十四時期很多有名的人出席了黑彌撒,雖然路易禁止別人訴訟他喜歡的人,並且撕去了哪些檔案,但他的情婦之一德·蒙特斯龐夫人還是因此失寵了,瑪麗亞·特蕾莎去世後,國王第二年就與虔誠的曼特農夫人秘密結婚了。
有人不相信風水命理,有人相信,甚至為了安葬父母到理想的位置,兩兄弟會大打出手。
一個人更願意為他的利益而不是權力戰鬥。
同時拿破侖還在聖赫拿島回憶錄上說過,耶穌會是所有會社裡最危險的一個,它比其他會社造成更多的傷害,耶穌會的教義意味著他們的最高統帥是世界上所有君主的君主。
他還是那個明君,曾經鎮壓過尼卡起義的貝利薩留最後被沒收了所有的財產,不過查士丁尼沒有判他死刑。
約瑟芬希望拿破侖能將波旁王室接回來,或許是因為她依舊是舊貴族,還沒有完全適應自己嫁給了誰。
他不是沒有退位的可能,將位置傳給他的兄弟們,比如約瑟夫·波拿巴或者是呂西安,但這麽做的前提是稱帝稱王,恢復世襲,否則他那麽做就是違憲了。
路易十六就是沒有同意君主立憲,還有後面的查理十世。
路加福音上有句話,你們願意人家怎麽待你,你也要如何待人家。
誰都不想當奴隸或者關在籠子裡,對建國初期的北美十三州來說,奴隸是一種財富,就跟《禁酒令》一樣,即便法律上禁止了, 走私還會存在,但這毫無疑問是一場衝擊。
因為一個女人,亞眠合約帶來的短期停戰式和平好像要變成長期了。
為了對付拿破侖·波拿巴,英國通過技術輸出的方式給了很多國家“工業革命”所需的機床和工程師,這些國家都用的英製單位。就像扶持鄧肯一樣,到了路易十八和奧爾良公爵成為國王,英國才派出大量的工程師,幫助法蘭西技術升級。
這是好事麽?
有時我們努力想要辦成一件事,不如“無心插柳”,越是想要留在某個地方越是留不住。
下完了棋人們會忍不住複盤,思考哪裡出了問題,可以換成另一種下法,但也許“前世的”波拿巴已經想出了最優解,其他答案不一定是最好的。
歷史一向都是被勝利者書寫的,提比略和尼祿、克勞迪、卡裡古拉並列為羅馬四大暴君,如果他真是暴君的話,為什麽會有那麽多人組成人牆護送他呢?
那些失去一切、保護提比略的羅馬公民也許有人是退伍兵,當那些在元老院守衛的衛兵們將手裡的武器向他們揮舞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的將來呢?
也許正是料想到了這一點,元老們才會用自己的家奴和暴民。馬基雅維利說過,軍隊和人民是對立的,“外人”動手比自己人容易,或許這就是葡月暴動的時候啟用一個被閑置的意大利炮兵的原因。
與約瑟芬結婚讓他洗去了外國的身份,他不能離婚,和一個不能離婚的男人曖昧不清,連自己的丈夫都不要了不是傻是什麽?真他媽是個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