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第239章 漲工資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搜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江寧縣。

方世玉在街道上,走街串巷,身旁跟著的夏元吉品頭論足道:“不錯,不錯,這江寧絕對是有奇才的!”

“江寧臨近京師,有京營數十萬大軍拱衛,縣城又有一個衛的兵力駐防,還有當地的捕房,治安倒是不錯!”

方世玉對於江寧縣的樣子,並沒有表示什麽特別驚訝的樣子,雖然說江寧縣的變化確實很大,但還沒有大到讓方世玉驚為天人的地步。

走到一處掛著牌子,售賣豬肉的攤位前,方世玉出聲詢問道:“壯士,一斤肉多少錢?”

“十貫,五貫,七貫,兩貫!”屠夫手裡拿著剔肉刀,對攤位上的豬肉一一指著報價,不一樣的肉,價格自然不一樣。

方世玉點了點頭道:“嗯,來兩塊小腿肉,要一斤就夠了!”

“好嘞!”

屠夫拿著剔肉刀,直接開始動手,方世玉見狀,開口詢問道:“壯士,你這一天能賣出去多少?”

“一頭豬吧,二三百斤的肉,如果趕上哪裡辦酒席,三四頭豬都不夠賣的!”屠夫一臉笑容的說著。

臉上洋溢的笑容,不似作假。

方世玉來江寧縣,也是心血來潮,看看這江寧縣,到底有什麽變化,也沒有下公文,畢竟江寧縣與應天府,還是特別特別近的。

直接說江寧縣就是應天府的一部分,都毫不為過!

提著肉,方世玉道:“那你這賣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差不多能賺三四百貫吧,扣了稅,能剩三百貫錢左右!”

聞言,方世玉點了點頭,繼續詢問道:“夠用的嗎?”

“當然夠用了,一鬥米才十貫寶鈔,一天能買三十鬥米,吃不了的!”屠夫笑了笑,這時,兩個結伴而來的中年女子來到攤位前,欲要買肉。

夏元吉拉了拉方世玉道:“殿下,看樣子這江寧縣的縣令,也是個能手,要不要去見見?”

“見見?那就去瞧瞧吧!”方世玉微微點頭,邁步向著縣衙走去,他倒是想要看看,這江寧縣,到底是什麽情況,搞起來養殖了。

在縣城外,方世玉看見了十數個大水塘,裡邊到底有多少魚,全然不知,但養殖戶將魚苗扔進去,確實是做了養殖業。

而且江寧附近多山地,畜牧業也不是做不了,雖然比不上北方的畜牧業發展,但若是江寧成了養殖業的中心,日後南方的肉食可就有了解決的辦法了。

只是當方世玉來到縣衙時,整個縣衙,門可羅雀,官府大門緊閉,方世玉回頭望了一眼道:“這什麽鬼情況?”

“江寧治安非常好,縣令不坐堂,去想辦法發展江寧縣的經濟,也是正常的。”夏元吉不尷不尬的說著。

搖了搖頭,方世玉道:“算了,回去吧。”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初七!

太和門。

方世玉開口道“我去江寧,當地的發展,確實迅猛,畜牧業,養殖業,提供了大量的肉食,江寧縣的百姓,幸福指數也很高,工資高,物價低!”

“這是江寧縣令的功勞,江寧縣也應當應分成為新朝的楷模之地,所有州府郡縣,應當將民生民計,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高收入,低物價,而不是低收入,高物價,大明現在不缺糧食,朝廷每年三次開倉售糧!”

“戶部先說吧!”

方世玉心中還是比較滿意的,江寧縣的風采,低物價高收入,養殖場,畜牧業,屠宰,售賣,都給當地的百姓提供了極多的就業崗位。

這個時候,

夏元吉開口道:“針對江寧縣的事情,朝廷應當對當地官員,進行表彰,並且任期調離時,優先升遷!”“另外,關於江寧縣的發展指導,對於全國的領軍作用,尤為重要,微臣認為,朝廷應當選取一定的免稅區,大力扶持商貿發展。”

夏元吉懂得理財,知道怎麽花錢,怎麽賺錢,但他也想不到什麽更好的辦法促進商貿繁榮

但是免稅的辦法,確實是一勞永逸

方世玉搖了搖頭道:“免稅的話,還是算了吧,朝廷大力扶持商貿發展,為的就是收取商稅,如果免稅,大量的財富留在民間,造成通脹,導致寶鈔貶值不說,還容易滋生腐敗。”

方世玉揮了揮手,免稅的話,現在還是不弄的好,按照方世玉的心思,等著這一次遠航結束,藍玉返回之後,朝廷也拿下交址。

倒是可以試一試,在交址那邊,搞減免商稅的政策,讓更多的內地商賈,對交址進行殖民外輸,以保證迅速恢復交址的民生民力。

兵部尚書候泰開口道:“殿下,開國公常茂,已領兵出征,按照腳程計算,只怕開國公的大軍抵達交址,便已經要入冬了!”

六月出發,路上至少要浪費三個月的時間,九月抵達交址,展開進攻,又是月余時間的流逝

方世玉微微點頭道:“開國公為帝國開疆拓土,維護祖宗領土的完整統一,兵部應當對軍糧,軍需,無條件支持。”

“至於什麽時候到前線,什麽時候開戰,什麽時候能收復交址全境,全憑開國公定奪!”

方世玉是沒什麽機會去戰場上了,畢竟他手裡還是有能拿得出手的大將可以領兵作戰,真正到親征的時候,就是說明這朝廷少了條胳膊。

朱棣為什麽要親征蒙古?如果不是丘福北伐大敗,朱棣也用不到自己上戰場。

藍玉被方世玉趕去海上,但其他大將,並沒有死傷多少,還不需要方世玉親征

突然間,方世玉腦子一轉,似乎想起了什麽,開口詢問道:“陳迪,朝鮮那邊什麽意向?”

“回稟殿下,朝鮮王李成桂的動向,微臣還沒摸清楚,和朝鮮的使臣交涉多次,朝鮮並不願意放棄自傭軍隊讓天朝駐軍保護!”

“朝鮮王世子李芳遠,倒是提出過,想要采買天朝火器的想法,只是朝廷嚴禁火器外流,最後只能是不歡而散,不了了之!”

陳迪一字一言的說著,他倒是和朝鮮使臣團交涉了許多次,按照方世玉的意圖,朝鮮完全可以放棄軍事力量,大明對朝鮮半島實施軍事保護!

但是朝鮮似乎明顯不願意放棄這好不容易得到的權力。

方世玉搖了搖頭道:“候泰,火器製造局的生產效率如何?年產線膛槍達標的能有多少?”

“火器製造局給的數據是年產十三萬杆,只要朝廷拿的出錢,就可以在三年列裝全軍!”

候泰篤定道。

“那線膛槍和火銃的威力相比,如何?”方世玉繼續詢問道。

“線膛槍無論是裝填速度,還是射程,都遠遠超過了火銃。”候泰並沒有多麽嚴謹的數據,但他見過火銃和線膛槍的差距,那真的可以算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自然,當年弄出來洪武二十四式火銃的時候,比之以往的火繩槍,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三年內列裝全軍,會淘汰多少火銃下來?”方世玉眉頭緊鎖,這麽大的淘汰量,好像朝鮮應該是吃不下的啊。

“大致應當有四十萬杆火銃退役!封存!”候泰心中只能摸了個大概數據,畢竟兵部這些年,每年的采購都不在小數。

“問問朝鮮吧,他們能吃下去多少,能拿出來多少錢換,另外,截留三十萬杆,等梁國公返航之後,朝廷將這些搶賣到世界各地去!”

方世玉面色平靜,這些槍年數長的服役四年,年數短的,服役一年,而如今大明發展出了線膛槍,這些火銃,自然就要退役。

當年采買它們,四十萬杆,至少要花費五十萬萬寶鈔,數百萬兩銀子,而現在將它們賣去海外。

無論是賣給各地藩王,還是賣給西牛賀洲的諸多國度,都能做到資金回流。

更何況,五百萬的槍,為什麽不能賣出去幾千萬?而槍杆子還不是最賺錢的,最賺錢的永遠都是彈丸,火藥。

“殿下,這些火銃流落海外,一旦......”候泰連忙開口說道,這麽多槍支,四十萬杆,足夠武裝一個超級大國了。有了這四十萬杆搶,只怕天地都要改顏換色。

方世玉道:“留在府庫也沒什麽用,更何況,線膛槍的技術已經成熟,等到線膛槍列裝完了,火銃還不知道賣沒賣乾淨!”

“另外,對於擁有十萬萬寶鈔以上的儲備國家,勢力,禮部交涉,允準他們從朝廷和火器製造局手裡,采購訂單!”

“封鎖先進技術,保證最新式的火器不會流落到海外就可以了!異國番邦在火器製造局的采購價格,應當是兵部采購的二十五倍,從朝廷庫存采購,應當是兵部采購的十五倍!”

方世玉想要打仗,雖然說大明的商稅,給大明朝廷提供了大量的財富,但戰事一開,常茂的軍隊還是用火銃。

等著線膛槍列裝全軍,一顆線膛槍的彈丸,造價就高達二十貫寶鈔,朝廷購買價是三十貫寶鈔一顆彈丸。

一兩銀子,就只能打出去三十三顆彈丸

不算練兵的消耗,一場大規模戰爭,還不得打出去百萬發彈丸?常茂征交址,就帶去了六百萬顆彈丸。

這還是火銃的,若是線膛槍,一百萬顆彈丸就是三萬萬的寶鈔,六百萬顆就是十八萬萬寶鈔。

恐怖的價格。

“微臣領命!”陳迪心中盤算著,如果能賣出去,或許也沒什麽不好的,畢竟朝廷有了更好的火器,淘汰下來的火器,用起來也不方便。

放在倉庫發霉,形同雞肋!

方世玉道:“退朝!”

說罷,方世玉起身,剛走兩步,突然回頭補充了一句道:“低物價,高薪水!戶部重新擬定一下九品中正製的俸祿標準,送到乾清宮去!”

戶部衙門。

夏元吉的門檻都被踩破了。

無數的朝廷大員,不論是四品的,五品的,或是三品的,二品尚書,一股腦的全都擠在了夏元吉的衙門中。

這可是切實關乎到他們的生存之計啊。

張紞道:“夏元吉,你打算怎麽擬定二品的俸祿?”

“夏尚書,您可一定要拿捏好了,殿下把這麽重要的事情給你,肯定是真心實意想要給我們提高薪水了!”

“可憐我家的老狗,要是早點提高俸祿,它也不用餓死了!”

夏元吉坐在椅子上,看著面前的眾人,心中無奈,方世玉把這事交給夏元吉來統計,做好了,夏元吉是所有朝臣眼中的大功臣,大恩人

可一旦做不好,或者說,方世玉只是讓夏元吉出來背鍋,其實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給百官漲俸祿,那夏元吉在朝中,就要受盡無數人的排擠。

大家都會認為,夏元吉定的俸祿太高,讓方世玉不滿意,從而阻斷了他們漲俸祿的可能。

夏元吉歎息道:“大家都別擠了,這件事情,我還是要去問問殿下,聽聽殿下到底怎麽說,如果真的要給諸位漲薪,那也應該讓殿下那個水準出來!”

夏元吉摸不清方世玉的意思,又不願意做這得罪人的事,若是他做好了,成為文官眼中的恩人,受盡吹捧,會不會被忌憚,然後除之後快?

雖然這個可能很小,但夏元吉好不容易做到了戶部尚書的位置,而且戶部國庫是真的有錢,太特麽富裕了。

洪武二十八年,朝廷第二版大明寶鈔,印刷總額是三十萬萬,這筆錢會投入到各行各業,讓整個大明快速發育。

而朝廷的官倉,糧食存余四千萬石,足夠保障十貫寶鈔鬥米的購買力,更重要的是,國庫裡還有很多,很多的黃金白銀。

張紞看了看夏元吉離去的背影,心中狐疑道:“殿下真的是要漲薪嗎?”

然而,夏元吉到了乾清宮,卻被拒之門外,林旺擋住了夏元吉道:“夏大人,殿下連日趕路,日夜操勞,已經歇息有什麽事,大人還是等明日再說吧!”

“明日再說?”夏元吉一臉茫然的看著林旺。

此時,方世玉正坐在慶慎郡主的屋子裡,哪裡是在乾清宮歇下了,看著躺在床榻上的慶慎,方世玉笑了笑道:“三國通俗演義的作者,我幫你找到了!”

“殿下,妾身......”慶慎一臉哀愁的看著方世玉,這個時候的她,感染風寒,渾身乏力,起身都困難,更別提去見人了。

“會好起來的,安心養病吧!”方世玉摸了摸慶慎的額頭,高燒已經退去了,按照經驗,應該是再歇息幾日就好了。

只是慶慎有氣無力的艱難起身道:“謝殿下關心,殿下日夜操勞國事,還是先回去歇著吧。。”

慶慎郡主扭過頭去,方世玉心中狐疑,這時,朱紫怡走了進來,見到方世玉,面色沉重道:“殿下終於有時間來后宮了!”

“這不是出宮去江寧了嘛,回來晚了點!”方世玉尷尬的說道。

朱紫怡端著藥湯來到慶慎郡主的床榻邊,扶著慶慎郡主喝藥,對方世玉翻了翻白眼道:“出宮也不知道說一聲。”

“說一聲帶你一起出去是吧?得得得,我不在這裡煩人了,你們玩吧,我走”方世玉見慶慎郡主一時不好,也不願打擾他歇著。

待到朱紫怡扶著慶慎郡主喝了湯藥後,二人一並出了屋子

方世玉道:“怎麽突然病的這麽重?”

“太醫說是夜晚著涼了,估摸著應該是應天也開始變冷,慶慎從小生活在遼東,對這邊的氣候不適應吧。我們去東勝神州的時候,一開始不是也病倒了一大片嗎?”

朱紫怡吐了吐舌頭,嘟囔道。

“東勝神洲,是啊,這都三年沒動靜了,要不去見見馮誠?”方世玉突然想起來,朱高熾那個小胖子在東勝神洲呢。

朱紫怡道:“行唄,東勝神洲確實是個好地方,就是人太少了,對了,你還記不記得,要向我證明渾天說?”

“渾天說?”方世玉微微一怔,瞬間回過神來,笑了笑道:“那肯定是要證明的,等藍玉回來的吧,下次外出海貿,一千艘船就夠了,另外派一支艦隊,從東邊走!”

方世玉笑了笑,這還是他和朱紫怡,在東勝神洲的一個約定。

夏元吉等在乾清宮,在宮門外來回踱步,大明朝廷的俸祿,因為早期金銀短缺,一直都是靠著實物和寶鈔發放的。而大明朝廷的俸祿,有史以來,連創新低,數千年官宦體系,就沒有比朱家皇帝給官員的薪水更少的皇族了。

因為早期大明的稅收,多以實物為準,收取寶鈔,也只是近幾年方世玉理政,才逐漸推廣開,朝廷收商稅以寶鈔為準,田畝稅可以進行實物和寶鈔混雜繳納。

而這樣一來,洪武初期的寶鈔爛印,朝廷不收,造成的寶鈔瘋狂貶值,朝臣們的俸祿,寶鈔就跟擦屁股的紙一樣,不值一提。

真正能看的也只有糧食俸祿了。

而洪武朝的俸祿,九品官員,最低層的官員,年俸祿六十石糧,平均下來,一個月也就五石糧,一石糧後世一百二十五斤,五石糧六百二十五斤。

當然,吃是肯定餓不死的,但這個俸祿也只能保證他們不被餓死。

往後呢?還有許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家中瑣事,上孝高堂,下養子孫。

而一石糧的價格,也不過是千八百貫寶鈔罷了,這還是隨著寶鈔的購買力回升,邊疆地區的官員還好。

哪裡的糧價,相對穩定,能達到朝廷定價的最高標準。而江南呢?這裡可是整個大明的產糧重地,隨著紅薯,玉米,土豆的出現,直接導致糧價瘋狂走低。

糧食便宜了,官員們以糧食計算俸祿,變相的俸祿也變低了。

方世玉提倡低物價,高收入,控制低收入高物價的出現,影響國計民生,而最後整個大明帝國,只有官員是低收入,高物價的群體。

糧食連年增產,價格一路走低,產糧重地的糧價一路跌破朝廷定製的十貫寶鈔一鬥米。

應天府的糧價因為人口密集,還算穩定,偏遠地區,不產糧的地方,糧價最高也沒有超過十七貫寶鈔一鬥米。

而寶鈔的購買力,隨著各地的糧價有所偏差,也會有不同的情景出現。

雲貴地區的九品官,將米糧賣出去一半,可以獲得兩千貫左右的寶鈔,購買力也就大致相當於一五年代的千余毛爺爺。

可應天的九品官,將一半的米糧賣出去,只能獲得一千四五百貫寶鈔,無形之中就少了五百貫寶鈔。

當然,這些俸祿供養一個官員,那是綽綽有余了,甚至年年存糧,但官員的帳目可不是這麽算的。

他們既然當了官,又怎麽能讓高齡老母,家中嬌妻,膝下子嗣去自食其力,相反,他們還要給自家的孩子,尋找社學,私塾,讀書識字。

那些糧價較高的地區,還算好的,賣出去的米糧,維持家中用度,柴米油鹽算是能勉強度日。

至於說喝茶?那真的是奢侈的生活。

相比之下,江南富庶之地,糧價走低,又是朝廷中樞,方世玉也不允許糧價超過十貫寶鈔一鬥。

至於說,朝廷賣糧,會不會有商戶囤貨居奇,如果真的到了朝廷官倉放不出來糧食,這些商賈高價售糧。

或者是捏著糧食,不外售。

那距離抄家滅族就不遠了。

囤貨居奇?你把貨囤起來,也是給朝廷囤的。

而且,應天府的糧商,大半都是皇商,極少數的糧商,還要經過戶部審核批準,才能在應天府售糧,並且糧價是朝廷一手把控。

根本不給商人對糧食定價的一言一語的發言權。

而這就直接導致,應天府周圍,商業發展迅猛的同時,民間百姓,夫妻兩口子一並務農,做工,一個壯勞力,在工程項目中,一個臨時小工的日工資,都達到了五十五貫寶鈔。

如果有一定的技術,應天府也有朝廷的工匠局,在龍江更是有著朝廷最大的造船廠,一個龍江造船廠的技術工匠師父,月薪都有四千貫寶鈔。

數年的累積,整個大明,似乎真的只有官員是低收入的群體,他們既不願,也不能讓嬌妻,老母做工,補貼家用。朝廷的俸祿就這麽多,花了就沒了。

而如此一來,隨著物欲橫流的年代到來,國泰民安,江山穩固,四方蠻夷具是臣服,政體穩定。

這貪汙腐敗,自然就出來了。

許多人並不是心中多麽喜歡貪腐,但面對朝廷給的俸祿,都快無法讓自己住大院子了,都要露宿街頭了。

許多底層官員,那點微末的俸祿,真的不夠看了。

九品官員,勉強糊口,溫飽不愁。

而想要做到吃穿不愁,至少要有七品銜,即便是七品,不貪汙,不受賄,忙活一年到頭,能給妻兒添上兩件衣服就算不錯了。

雖然大明的紡織業發展的也是甚快。

再往上說,即便你是六部高官,部門尚書,年俸祿也不過是一千石糧食罷了,做到了尚書,那個家裡不是仆人傭人堆。

清流的也有七八個,奢靡的少說也有三五十。

在洪武二十二年以前還好,他們家中親戚,朋友,用盡各種辦法,購買,強征田畝,佔領土地。

因為大明朝廷,朱元璋剛做皇帝時,天下讀書人太少,為了恢復漢家禮儀,恢復漢家衣冠,朱元璋制定了讀書人免稅政策。

鼓勵天下人讀書識字。

這也是大明草特有的投獻,百姓願意將自己的田畝,投獻給讀書人,朝中官員,從而獲得免稅政策的補貼。

久而久之,成為佃戶。

當然,這些確實是犯了老朱的忌諱,但朱元璋也拿不好,沒有想明白要如何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

而這,也是勳貴集團,文官集團,地方鄉紳,讀書人默許的,有了投獻田畝,他們就可以活的更滋潤些。

而這些田畝,不給朝廷交稅,反而去給這些勳貴,鄉紳,讀書人去交稅。

大家心知肚明,誰也不去捅破這層窗戶紙。

在那個時候,他們還能活的瀟灑一些,不至於為了錢糧發愁。

但隨著朱元璋晚年對土地改革的政策,按照上等水田十兩銀子,中等田畝七兩銀子,下等田畝五兩銀子的價格。

將天下的田畝,全部收到了皇莊。

不賣?

不存在的,這條政策剛出來的時候,淮西勳貴在魏國公,梁國公的帶領下,硬著頭(了好好)皮把自己多年佔領的田畝,上繳皇莊。

當然,他們也得到了一定的補償叨。

堅持不賣的人也不是沒有,除了士紳,富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韓國公李善長了,也是因為李善長拒絕將田畝賣給皇莊。

被朱元璋大手一揮,強行牽連進了胡惟庸案,坐胡黨被株連九族,陪著李善長死的勳貴,八九家人,他們都算是勳貴拒絕朱元璋的代表。

殺李善長,朱元璋都沒有留手,只是苦於自己女兒,放了李琪一條命,流放千裡,不然的話,李善長一家都要絕後了。

而鄉紳,富戶,拒絕朱元璋好意的就更多了,死傷根本不計其數,而這一次的動作,朱元璋也體會到了好處。

與其讓老百姓給勳貴,鄉紳,文官大老爺們做佃戶,反倒不如直接給自己這個皇帝做佃戶。

皇帝知道天下有多少田畝,收多少糧食,也可以讓皇帝更好的控制這個帝國!

隨著土地法改革,天下就不存在私田,所有的田畝都是皇帝的,三十年分配一次。

勳貴還好,他們可以經商,補貼家用,而且勳貴或多或少,人也是國公,世子出身,經商的話,也會得到地方官府的傾斜。

這是肯定不能避免的事情。

反倒文官,他們是被限制經商的,按照當初朱元璋改革的口號,想富甲天下,就別來做官,做官就別想富甲天下。然後,朱元璋不單單不讓文官富甲天下,甚至連他們之間的應酬都被嚴格限制。

堂堂六部尚書,部堂高官,廢除三省後,六部尚書,正二品大員,家中一個糟糠妻,獨子一人。

多一個都要養不起。

從古至今,男人的人生追求,無外乎權色,做到六部堂官,二品大員,其實他們真的可以,跺跺腳,天下震動。

權力,他們已經近乎走到了巔峰,文官造反還是少的,在大明朝,更不存在文官造反的可能。

土木堡之後,有文官造反的可能,因為兵權被牢牢的控制在了兵部,在文官的掌握下,但明初期,原史上,兵權握在朱元璋手裡,握在朱允炆手裡,握在朱棣手裡,握在朱高熾手裡,握在朱瞻基手裡。

同時,也握在大明戰神朱祁鎮手裡。

不然的話,大明戰神,如何能做到力排眾議,乾綱獨斷,禦駕親征,最終兵敗土木堡,險些釀成靖康之禍。

好在有個朱祁鈺,有個於謙,君臣合力,守住了北京,消滅了也先的想法。

而權力他們已經達到了巔峰,那最後的追求,無外乎就是個色字,大聖人朱熹,強取兒媳。

所謂的名儒,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風流才子,不正是如此?

想要色。

大明的青樓,那都是合法經營,納稅重地,甚至還有官營青樓,稱之為官妓。可想要去青樓,或是要在外邊包養那就少不了要有錢,沒有錢的話,去哪裡,如何覓色。這本是人之常情,是一個掌握了權力的男性,最基本的需求,而這一點,方世玉也從未想過要改變他。

相反,他也在大力推行官妓,如果一個高官,無欲無求,那才是方世玉應該提防的。

求財,求色,允許的地方,未必不能通融,就好比和珅講的,救民先救官,和珅用朝廷的賑災糧,打通上下官吏,官員吃飽了,和珅用剩下的賑災糧,換成稻糠,糟粕之朝廷的賑災糧,全數下發,也只能救十萬人,而和珅這樣一弄,雖然百姓吃的不好,卻能讓官員吃飽,救活三十萬你說他是巨貪,但他真的能救活更多人,他是對,他是錯,和珅的目的只是救活更多人,當然,或許可有說,和珅完全能匠所有的賑災糧都換成糟糠,救活五十萬人。

但官場就是那麽渾濁,不堪。

尋常百姓若是知道了官場的昏暗,他這一輩子都會活在夢魘裡。

張居正教導萬歷帝,仁義禮智信,而當萬歷帝親政時,卻發現這個社會,完全不是書本裡,師父教的那麽好,甚至是醜惡的讓人恐懼。

萬歷帝不在相信張居正,甚至做出了掘墳鞭屍的事情,難道張居正一點責任沒有?他隻教萬歷帝,做一個吉祥物皇帝,隻告訴萬歷帝天下多麽美好,一丁點黑暗的事情不說,不言。

等到萬歷帝自己發現的時候,三觀坍塌,做出什麽事情,哪怕真的很過分,也是偏激的做法。

話說回來,官員的俸祿低,也是朱元璋幼年經歷,心理扭曲的結果。

朱元璋崛起於微末,淮右一布衣爾,幼年時親身經歷了暴元朝廷的橫征暴斂,有史料可查,暴元的賦稅,都特麽增收到數十年以後了。

腐敗到了極度,上層社會窮奢極欲,下層百姓,終日勞作,卻不能糊口。這讓朱元璋在幼年時,心裡留下了極大的陰影。

並且朱元璋對天下官員都有一個統一的印象,而且是非常惡劣的印象。

在朱元璋看來,元朝的官員能那麽做,大明朝的官員也會這麽做,正所謂,天下烏鴉一般黑。

誰也別嘲笑誰。

而洪武朝的第一次官吏俸祿標準實行,比現行的標準,足足少了三成,這還是洪武二十二年的時候,朱元璋重新定製俸祿法案,給官員們漲了一點點。

那也只是一點點而已。

而官員們都快餓死了,有一定權力的他們,難道還能忍得住,不犯法?不貪汙,不貪腐?

高薪養廉不是好辦法,但低薪養出來的多半都是貪官汙高薪養廉不是好辦法,但低薪養出來的多半都是貪官汙官員的貪腐越發明目張膽,肆無忌憚,一時間風靡全國,當地稅賦一萬,地方敢留下三千,上報七千,然後地方截留兩千,只有五千抵運京城,或各地糧倉。

如此貪汙之法,駭人聽聞。

索性貪一兩是死,貪六十兩剝皮實草,那老子就貪一萬兩,六萬兩,十萬兩,乾成一票,還管你什麽朱皇帝,狗皇帝的,老子不跟你玩了行不行?

然後,就出現了郭恆案,空印案,這兩次朱元璋的反貪腐大案,逃官?你以為你逃了,皇帝就抓不回來了?就能隨著你逃跑之後,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做夢去了。

當時各地逃官可謂是一時風氣,天下景從,等朱元璋反應過來時,已經有官員跑去關外,給元朝賣命去了。

甚至高喊著,朱元璋非天下主,各種各樣的抹黑言論層出不窮,更有甚者,偏激的要讓胡虜南下,踏碎山河。

他們似乎寧願給暴元賣命,做下等人,也不願意給朱元璋賣命,做大明朝廷的官員。

其原因很簡單。

朱元璋這個俸祿,反貪的力度,中華上下五千年,找不出來第二個,真的,真真的!

而跟著前元,他們是下等人,但他們一樣可以魚肉百姓,橫行鄉裡,橫征暴斂,中飽私囊。

這差距,自然就出來了。

是你,你選擇誰?

朱元璋對貪腐有容忍度嗎?可以說是零容忍。

而反向來看,對貪官汙吏零容忍並不是錯事,做朱家的皇帝,也不能說出來老祖宗是錯的。

但朱元璋的零容忍和高壓統治,殺戮鎮壓,鐵血政策,大明朝廷的官員,活的比土裡刨食的老百姓,還要操勞,忙碌。

當官為了什麽?舒服的過著小日子。然後現在成了,當官比老百姓還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明朝廷千余官吏,地方各層官吏,更是超過五六千人的數量。

這麽都人中,有人真想貪汙,有人被迫貪汙,極少數的半個聖人,當了官員後,瘋狂燃燒自己,溫暖著治區的爐灶

這一個半個的,已經可以稱之為聖人,但聖人又能怎麽樣?聖人就可以不養妻兒老小,聖人也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家中老母生病如何?抓不起藥。

貪,就能救老母的命,不貪就要看著老母彌留離去。

有的時候,真不是這個人做了官就是奔著貪汙去的,官場風氣或許會改變一個人,但絕不是全部。

海瑞不貪,那是海瑞家裡錢多,真的錢多!

一個縣衙的縣令。

譬如江寧縣令萬關,他只是一個縣令,但從後世的角度來看,他不單單是個縣令,他同時是縣高官,縣長,警署局長,司法局局長,教育局局長,財務局局長,乃至於養老院院長。

大明是有嚴格的養老制度的。

六十歲的老人,每個月能領一石糧食,七十歲的老人能領兩石糧食,八十歲老人能領五石糧食。

九十歲的老翁,比九品官賺的還多的多。

而如同萬關這樣的縣令,身兼數職,大明帝國還有數千個,他們身份多到他們自己都分不清楚,分內之事多到他們自己都理不出頭緒。

操心整個縣城的發展,朝廷推崇商業發展(方世玉自己推崇)還要負擔縣城數萬,乃至十數萬的百姓生計問題。

責任非常的大,而工作也非常的雜亂,繁重,想要做好個縣令,那真的是鞠躬盡瘁,殫精竭慮,也未必能做好。付出了這麽多,卻只能拿著低廉的俸祿,這就是流血又流淚了吧。

話說回來,方世玉一直不相信什麽高薪養廉,清廉與否,看的是當官的覺悟,而高薪肯定能讓一部分堅守本心,不願意貪汙腐敗的官員,在面臨抉擇的時候,可以回頭,謹守本心。

不至於誤入歧途,一去不返。

貪汙這條路,一旦走上去,就永遠也沒有回頭路。

至於朱元璋在皇明祖訓定下來的,貪汙六十兩,剝皮實草,方世玉雖然感覺有點苛刻了,但除了可以將六十兩變成百兩。

讓貪的少的官吏,免了剝皮的刑罰外,這條刑罰,方世玉認為,還是應該代代傳承下去。

手蘿卜,一手大棒,朝廷提高俸祿,你還貪,那就過分了。

路過乾清宮,方世玉本想在乾清宮召見馮誠,詢問一下東勝神洲的具體情況。

卻不想,在這裡遇到了夏元吉。

目光狐疑,方世玉道:“老夏,你怎麽在這裡?等什麽呢?”

“殿下?您???”夏元吉一臉迷茫,旋即躬身作揖道“微臣拜見王妃!”

“行吧,既然你來了,那就一起進來吧!”方世玉讓林旺推開了乾清宮的大門,帶著朱紫怡率先走了進去。

夏元吉跟在後邊,望了一眼林旺,滿腹疑慮。

然而,這個時候,方世玉已經進了乾清宮,他如何能慢了,趕忙邁步走進了去。

方世玉道:“你來是要問俸祿一事吧?”

“殿下,微臣只是,拿不準尺度。終究微臣也是二品堂官,難免會有厚此薄彼。”

夏元吉不想做這個又苦又累的活,做得好了,會被皇帝視作眼中釘,做的不好,會被同行視作肉中刺。

裡外不是人的活。

“俸祿的話,該漲了,自我從東勝神洲返還,今年已有三年之久,朝廷土地新法實施,天下糧產暴增。”

“國庫豐裕,南征雖會傷財,但卻會得到更多的財富,而大明境內的物價,也會隨著寶鈔的回暖,進行上漲。”

“一斤豬肉,就要籍貫寶鈔,底層官員的俸祿,卻不足以兩頓肉食,我能讓百姓吃飽,難道還不能讓官員吃飽?”

方世玉坐了下來,朱紫怡在一旁,也不說話,朱紫怡在不知從哪裡端來了茶水,放在方世玉的面前。

“殿下,如此的話,那要什麽標準?如何定薪?”夏元吉心中遲疑,猶豫不決的詢問著。

片刻思索,方世玉道:“自太子朱標登基以來,寶鈔的價格持續回暖,國庫裡的金銀也有許多,加上真金白銀都被限制作為貨幣流通。”

“日後的官員俸祿,全部以寶鈔和糧食下發,三七分,三成糧食,七成寶鈔!”方世玉篤定道。

這個時候,也只有這樣搞了,反正金銀是不能成為貨幣流通了,黃金可以作為戰略儲備,一旦那天財政崩潰,有了這筆黃金,朝廷還有破而後立的機會。

雖然這會苦了那一代的勞苦大眾,但對於帝國的穩定還是非常重要的。

實物的話,還是不能直接作廢的,畢竟大明許多地方收取的稅賦,商稅,也有實物摻入其中。

而糧食直接發給官員,也省的他們去買糧食了。

雖然會繁瑣點,但今天發糧食,明天就可以發別的東西啊。

最重要的是,大明的糧稅太多了,一年收上來萬萬石糧食,除了新軍,每年消耗三千萬石糧食外。

朝廷真的沒有什麽特大戰事,那麽多糧食,雖然大明正在全力造人,生娃。

但這些糧食,還是用不了。

“至於說標準,這個我也不好直接拿主意,夫人,你看加多少好??”方世玉陷入深思,這加薪,確實是一個苦難活。加少了,弄得大家都不開心,還不如不加,加多了,方世玉不開心,國庫不開心。反正就是挺特麽難的一件事。

朱紫怡猶豫片刻道:“可以按照比例加,直接定死,不是個好事,過於死板,若是可以的話,各級官吏的俸祿都可以翻一倍。”

“另外再出一條獎勵制度,無論州府郡縣,稅收從今年的二十萬變成三十萬,就可以多獲得兩個月或者是更多的俸祿。”

朱紫怡在東勝神洲,也是經歷過哪裡發展的,臨走的時候,朱紫怡還和方世玉討論過關於東勝神洲的經濟問題。

而加薪這種事情,死薪水,鐵定不是一件好事。

“那如果沒達標呢?”方世玉狐疑道。

“沒達標的話,反正朝廷的俸祿都是一年發放一次的,俸祿減半,維持原本的俸祿。”朱紫怡聳了聳肩,直言道:“我就是隨便說說,別當真!”

夏元吉都要喊妖婦了,聽到朱紫怡說自己只是隨口說說,連忙止住了聲音,停下動作。

方世玉心中盤算著,夏元吉則是直接上前道:“殿下,王妃所言,微臣倒是想到一個建議。”

“說。”

方世玉道。

“六部官員,吏戶兵禮邢工,六部各分天下一十五州,從上到下,殿下制定任務額度,完成的可以獲得雙倍俸祿,完成不達標的,可以獲得一個半的俸祿,沒有完成的,俸祿維持原狀。”

“我們不直接漲薪,用利益,驅動各地官員,創造政績, 發展當地民生商貿。”

“如果多次無法完成,降級,降級,直至離開官場。”夏元吉說的亂七八糟的,但大致的意思,方世玉卻是聽懂了。

望著夏元吉道:“那這個任務指標,額度,誰來定?讓我個人,定十五州,千余郡縣的任務指標??”

方世玉愣了愣,這特麽的是沒事給自己找事乾啊。

夏元吉道:“殿下可以和大學士們商定。”

“大學士?對了,你幫我記一下,攥升楊榮,文華殿大學士,攥升楊溥文華殿大學士,攥升解縉文華殿大學士!”

“所有大學士,前往文華殿辦公,另外,正好敲定一下,政事秘書處的品秩,三殿學士,正三品銜!年俸八百石,三萬貫寶鈔!”

“大學士銜,從三品,年俸七百石,兩萬四千貫寶鈔!”

“協辦學士,正四品銜,年俸六百四十石,一萬八千貫寶鈔!

六部尚書,本為正二品銜,攥升從一品,年俸一千五百石,寶鈔五萬貫!”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最新章節地址:https://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全文閱讀地址:https://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txt下載地址:https://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41章漲工資)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