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新】 ,! 小年這日,甘州王妃果然一大早去了邀月宮。
襄貴妃早早安置好炭盆香爐,茶水點心。
明明毫不相乾的兩人,居然也能像一見如故般從早上談到中午。
午膳襄貴妃極力相邀,甘王妃想了想還是拒絕。
“不了,夫君還等著我的消息,今日就多謝娘娘了”
“那我就不多留王妃了,咱們就此拜別”
意思是以後沒事也不必多來,大家接觸太多不好。
甘王妃當然聽懂了她的意思,笑了笑應聲離開。
襄貴妃立在門口,伸手接過從天上飄飄揚揚下來的雪花,滿意眯著眼。
“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痛快,大家各取所需,誰也不多事”
“娘娘天冷,咱們回屋吧”,采蓮遞上厚厚的熊皮鬥篷。
“急什麽,宮裡雪景一直都不錯,咱們看看去”,襄貴妃越來越覺得自己就是后宮的主人。
這種當主母的感覺一旦嘗試過,叫人無法自拔。
她開始覺得皇后礙事了,如果再有個皇后的名頭,一切名正言順起來那該多好。
裹緊鬥篷,襄貴妃慢悠悠走在鋪著鵝卵石的宮道上,采蓮亦步亦趨跟在身邊。
“采蓮啊,你說這麽多年,本宮算不算嘔心瀝血?”
“算!”,采蓮斬釘截鐵,她到現在還記得娘娘剛接受內務府帳目時,一時算不明白急得半夜都在哭。
“那時候您半夜做夢都在撥算盤珠子,十個手指頭全是繭子”
“就是說呢,這些都是我做的,皇后做了什麽??”
她淒然笑了笑:“就因為她會一身狐媚的本事,哄著皇上專房專寵,早早生了幾個孩子麽?”
“我不服!”
采蓮低頭不敢再說:“娘娘,當心隔牆有耳”
襄貴妃冷哼一聲:“這裡哪有牆,除了皇后娘娘,我還需要怕什麽?”
確切地說她連皇后都不用怕。
采蓮不再吱聲,主仆兩人沿著彎彎曲曲的石徑瀏覽了大半個太液池。
寒冬臘月,太液池已經微微結了層碎冰,不時有細碎的雪花落在湖面。
岸邊的小丘上白梅紅梅已結了花骨朵。
襄貴妃叫人挑著剪了幾支,心滿意足帶人離開。
臨走還囑咐:“今年太液池兩畔叫人打扮起來吧,清清冷冷的不像話,叫人扯些彩綢、花簽、彩絲帶等等,總要熱熱鬧鬧過年才好”
“可是皇后娘娘往年不是不讓……”,采蓮猶豫。
“怕什麽,鳳印在本宮這裡,這后宮所有事本宮說了算”
“是!”
采蓮咬咬唇。
同一時間德安宮。
甘州王斜斜倚在軟榻上,身邊擱著炭盆燃著香爐。
甘王妃邊替他按摩腿腳邊匯報消息。
“自打這次選秀父皇就厭倦了皇后,將其禁閉在棲鳳宮不曾放出來,也沒說要關多久”
“后宮最得寵的是來自高昌國的闞貴妃,不過鳳印卻在襄貴妃手裡,夫君您看如何?”
甘州王冷冷一笑:“有句話怎麽說來著?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當年我母妃是怎麽折在皇后手裡的,本王這回要一一討回來”
“不是要選太子麽?”
“這東宮之位,老子坐不上,那個賤人的孩子也甭想坐得安穩!”
聽見太子之位,甘王妃眼睛逐漸放光,手裡的動作更加溫柔。
“您放心,臣妾定拚盡全力助夫君,隻盼著夫君有朝一日登上大位,別忘了臣妾才好”
甘王妃繾綣倚在夫君懷裡。
“放心!你我貧賤夫妻,將來后宮之主必定是你”
……
小年夜,趙元汲依然埋頭在禦書房沒有停筆的意思。
北方大災大雪,百姓急需賑災。
文武百官又鬧著要他立太子,還暗地裡傳言他不行。
后宮戲又要演足,不能叫人看出破綻。
趙元汲隻覺得累極了,渾身乏力萬般疲憊。
“馮安懷”
“奴才在”
馮安懷躬身進來洗耳恭聽。
“德安宮那邊如何了?找人盯著些”
馮安懷猶豫片刻,斟酌著將襄貴妃娘娘和甘王妃來往兩次的事稟報,又說甘州王在德安宮妻妾成群弄得很不像話。
“幸好兩位小皇子沒搬過去,不然……”
那種笙歌燕舞的場面哪兒適合孩子看,這不是毀了人麽。
“不成器的東西”,趙元汲嫌棄扔掉手中的茶盞。
“若非嫻嫻定要叫他回來,朕一輩子都不想見他”
“皇上言重了”,馮安懷戰戰兢兢。
“畢竟是大皇子,就算皇上不見也改變不了什麽,反倒徒增閑話”
老太監小心翼翼勸著。
趙元汲眯著眼想想也是。
自己越是打壓皇長子,文武大臣不會認為自己有錯,他們只會認為是嫻嫻迷惑他,狐媚他,逼他排擠別的孩子,立自己生的為太子。
和上次一樣,只要后宮沒別的孩子出生,就是皇后有錯。
“也罷,傳旨下去,今年臘月二十六封筆,剩下的幾天讓皇長子臨朝聽政!”
“是!”
馮安懷退下去。
趙元汲又隨手翻了遍批閱過的折子,唇邊掛起一抹冷笑。
“朕倒要看看,一個垃圾堆裡的廢物究竟有沒有當太子的潛質,值不值得你們這麽護著”
……
聖旨一出,滿朝文武雖然震驚,倒也順然接受。
次日早朝,所有人就在太和大殿見到了這位傳言裡的皇長子。
只見他一身二品郡王蟒袍,勾肩縮腰立在百官前面,面容蒼白眼神無力,哪怕極力掩飾,還是隱約能看見眼底的陰狠毒辣與不屑。
不過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是皇長子。
“延兒在甘州歷練這麽多年想必已經成長不少,此番第一回臨朝,不妨說說你都為甘州百姓做了些什麽??”
趙元汲‘滿懷希望’地問。
文武大臣同樣希冀滿滿盯著這位皇長子。
在他們看來,已經成年的大皇子遠比還在上書房念書的二皇子三皇子,更適合坐東宮太子之位。
“回父皇”
趙長延拱手上前恭恭敬敬。
“兒臣在甘州多年,為甘州百姓改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就比如食,以前甘州百姓只能吃最粗糙的粟餅,新鮮的菜蔬根本沒有,更不必提白米魚肉”
“兒臣為此特地找農人改良種植,在甘州大片土地種了耐寒耐旱植物,現在百姓的飲食改善了許多”
(../80952_80952298/6927418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