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表哥萬福》第五百七十二章:還願
  五城兵馬司負責京裡的治安,百姓排隊擋道的事,讓五城兵馬司的人過來維護一下,也能說得過去。
  男子沉著臉,掀了車窗,就見了一幫襤褸,破爛不堪的乞丐,發了癲往前跑。
  一邊跑,還一邊說話——
  “聽說虞府的米鋪,要連舍三天的粥米,每天一個時辰呢……”
  “虞府這幾年經常舍粥,可真是心善……”
  “可不是嗎?虞府有一位菩薩心腸的老夫人,教養了一個有善心的孫女兒,不光經常舍米送粥,聽說還在京裡辦了一個善堂,收容了許多孤兒寡婦。”
  “你是說窈心堂啊,這個我知道,這位虞大小姐不光收容他們,還特意請了先生教他們識字讀書,紅女活計的……”
  “……”
  “虞大小姐”,“窈心堂”之類的話,就聽了一耳朵,男子總覺得“窈心”這兩個字,似乎打哪兒聽過,一時卻又想不起來。
  不過,總歸是和虞大小姐脫不了乾系。
  男子轉頭問了身邊的伴從:“虞大小姐閨名叫什麽?”
  伴從方才打聽消息的時候,虞府一應相關的人事,也都打聽了一道:“姓虞,名幼窈,是虞大人的嫡長女,這兩年來,在京裡頭頗有才德名聲,早些時候,壓過了寧遠伯家的陸五小姐,成了京兆第一美人。”
  因虞大小姐低調,也不常在外走動,京兆第一美人這稱號,也有不少人各執一詞。
  不過,現下寧遠伯下了大獄,寧遠伯府名存實亡了,陸明瑤成了罪臣之女,自是不能跟虞大小姐相提並論了。
  這麽一說,男子對“虞幼窈”這個名字,知道的也就多了,頓時來了興致:“原來是她啊,三年前在長興侯府的花會上脫穎而出,得了皇祖母的青眼,不光賜了一塊宮絛,還誇她美心曰窈,窈心而善德,母妃之前也提過她。”
  從前寧遠伯府張揚,他在宗室的宴上,見過陸明瑤幾次,華貴美豔,是隨了宮裡的陸妃,京兆第一美人也是實至名歸。
  壓過了陸明瑤的京兆第一美人啊,真想見一見呢!
  伴從點頭:“正是她!”
  男子輕輕把玩了手中的黃澄澄的玉扳指:“聽說這位虞大小姐的母家,是出自泉州謝府,她今年多大了?”
  伴從連忙道:“左不過十二三的年歲,具體不清楚了。”
  女兒家的庚歲,都是極隱私的事,除了大體日子外,旁人也不會知曉,尤其是出生的時辰,外人更是不得而知。
  男子手裡的折扇掀了車簾:“走,下去瞧瞧去。”
  伴從有些猶豫。
  男子嘻笑了一下:“怕什麽呢,本宮今兒是微服出來的,旁人也認不得本宮。”
  璜玉龍首腰帶,龍首與蛟首十分相似,不仔細地湊近了,著眼瞧,旁人也分辯不出,隻當他是哪家宗室的貴人。
  虞老夫人並不知道,她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身為官家之女,有些事兒是逃不掉,躲不開的。
  到了四月初八,沐佛節這一日,虞幼窈換了一身素淨文雅的淡青衣裳,帶上了這段時間抄寫的佛經,就去了安壽堂。
  虞老夫人讓柳嬤嬤擺了膳。
  祖孫倆簡單用了早膳,江姨娘就過來了:“老夫人吃齋念佛,為家裡修德,為後輩修福,這是我們這些做晚輩的福氣,這段時間也抄寫了幾篇《金剛經》,並香油錢,煩勞老夫人供奉到佛祖面前,也算是敬了一份誠心。”
  說完了,就遞上了手裡的匣子。
  柳嬤嬤連忙上前接過。
  虞老夫人滿意地點頭。
  江姨娘又從嬤嬤手裡,接過了另一個匣子,遞給了虞幼窈:“老夫人在寶寧寺,為謝大姐姐點了長明燈,便也抄了幾篇《妙法蓮花經》,悼念一二。”
  “有心了。”虞幼窈笑著接過了匣子,轉手交給了春曉。
  等到了垂花門前,姚氏也帶了抄寫的佛經和香油錢,在垂花門前等著。
  將東西拿給了柳嬤嬤,姚氏親自扶著老夫人上了馬車,一直目送馬車出了府門,這才回了二房。
  到了寶寧寺,祖孫倆先去廂房安置妥當,虞老夫人就帶虞幼窈去寶殿上香。
  虞幼窈想到三年前的今日,她在許願菩提處,滿懷虔誠地許下:“願表哥,惡疾自去,百病皆消,遠離災禍,一世榮寧。”
  三年後的今日,虞幼窈再臨寶寧寺,看著眼前佛光普照,普渡眾生的塑金佛祖,從前許下的願望,已經實現了!
  虞幼窈闔上眼睛,雙手合掌,念了一篇《金剛經》,最後:“蒙佛祖垂憐,信女願望才得已實現,今日特來還願。”
  這時,虞老夫人已經上完了香。
  虞幼窈上前燃了三支香,虔誠地拜了三拜,插到香爐裡,就從荷包裡取了兩張銀票,放入香油僧手裡的金缽裡。
  香油僧垂眼:“阿彌陀佛!”
  虞老夫人瞧了一眼, 一出手就是兩千兩,可真是大手筆,卻也沒說什麽,捐菩薩,多少也不算多。
  虞幼窈扶著祖母,出了寶殿。
  路過簽筒時,虞幼窈就又想到了三年前,二月初七那日,虞府一大家子,一道上了寶寧寺。
  她因一時好奇就抽了一支簽。
  是上簽書薦薑維:“欲求勝事可非常,爭奈親姻日暫忙,到頭竟必成鹿箭,貴人指引貴人鄉。”
  解簽的僧人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是因禍得福之象,諸事營謀吉利,雖有意興變,到底安然,若問用事,隻近貴人。”
  “鹿”這個字,有非一般的意義。
  最早是用作地名,黃帝和蚩尤大戰於涿鹿之地,最終一統天下,其後黃帝帶領先民在涿鹿定居。
  只因逐鹿之地鹿鳴呦呦,自然和諧,又是玄牝之門,利於繁衍生息。
  龍之角,謂之鹿角,是權力的象征,商紂王建鹿台,並不是荒淫無道的建築,而商王朝宣示天下主權的象征。
  之後又有了《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古往今來,這個“鹿”字,都意指百姓,君王輕易不用“鹿”之一字,文人墨客的筆墨,就更是少有用“鹿”這一字。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