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馬龍從紐約飛回了洛杉磯,租下了他高中的場地。
在開始訓練之前,馬龍計劃找個一流的訓練師來協助他訓練。
訓練卡是最好的教練。
但很多訓練一個人完成不了。
橫移訓練之外,該做什麽訓練增強自己,馬龍也只是半懂不懂的。
增強力量,增加對抗性肯定沒錯。
但具體要怎麽來?
增肌到多重才不會影響靈活性?
雖然掉靈活可以靠加點,但升級也是蠻不容易的,能靠訓練來更好,到了自己天賦極限再靠加點。
總之,馬龍對NBA都是來自新聞裡的印象和一些大手子的科普貼。
這些大手子也沒打過NBA,參考可以,真信了就是傘(S)兵(B)。
馬龍有自信但不盲目。
知道自己需要一個專業人士輔助他,以更好的狀態進入NBA。
他找上了開拓者管理層幫忙聯系人。
結果沒想到,開拓者的老板保羅直接包了一支專業團隊免費服務他。
這支團隊以生物學、人體運動學和物理學的專家為核心建立,包括了營養師、理療師、體能師、投籃教練、戰術教練、內線教練等等。
就算是隻負責休賽季三個月的訓練,那也需要四十萬刀。
保羅話都沒說就給他免了。
馬龍感覺到了什麽叫壕氣。
他現在就在洛杉磯,本身又是近期的一個新聞熱點。
專業團隊抵達之後,立馬就上了新聞。
同年的新秀酸的不行,但又沒辦法。
這就和球隊坐飛機,還分了經濟艙、包機和專機的三個等級區別差不多。
屬於老板財力差距。
羨慕也羨慕不來。
但不影響他們在記者刻意引導下進攻馬龍。
“我不知道這個華國人是給開拓者管理層施加了什麽魔法,讓他們這樣投資,nba不是只看身高的地方。”
陰陽怪氣都是比較好的。
其他大腦發育不完全,沒有這麽高的水平,都是直接爆粗。
馬龍在樂透區被選中,本身就引起很多非議。
這待遇一曝光,非議就更多了。
一時間,‘罵馬龍’似乎都成了這屆新秀的大型活動。
馬龍沒有視而不見。
他把所有報紙上相關內容都裁剪了下來,貼在了他的小本子上,然後就開始了特訓,
他不是訓練狂。
對籃球熱愛,但沒有熱愛到偏執。
支持他堅持下來的原因,一來是不想要給身上的大姚模板抹黑,要證明華國人也能奪冠!
當然,打NBA賺很多W(美刀)也是原因之一。
有免疫傷病徽章,訓練得到正反饋特別快也是另一個原因。
最煎熬的不是訓練,而是不管怎麽努力都無法得到反饋。
宛如在漆黑的隧道裡行走始終看不見光明與終點。
開頭是充滿希望的。
結尾是充滿成就的。
只有中段是煎熬、迷茫又苦澀的。
不過即便有徽章,馬龍還是會積累情緒疲勞。
每當這時候,馬龍就會看著小本子上的名單,咬牙切齒:“新賽季開始後,給爺等著!”
或者是找女伴清庫存。
他在自己的西湖高中還是很受歡迎的。
生活就在訓練-清庫存-裁剪小本子-睡覺中渡過。
小本子厚了起來。
女伴們要上大學。
馬龍的夏天也過去了。
這個夏天相當充實。
在專業團隊的輔助下,不光橫移訓練卡要求的100小時訓練時完成,馬龍還完成第一階段的增重。
經過團隊的多次精準測試——主要是馬龍橫移訓練時的非人類表現讓他們不自信。
測試多次,他們最終確定,馬龍增肌到135kg,既能保持現有靈活度和速度,還能大大增強力量對抗性。
要增肌15kg!
這15kg不會立刻就完成,這樣會影響馬龍柔和的投籃手感。
放緩時限,分三年、三個賽季完成,每一階段增肌5kg。
增肌也不是胡亂增肌,而是重點加強在馬龍急需的地方——屁股。
學名叫做臀大肌。
這能顯著增強馬龍的核心、爆發和卡位能力。
彈跳也能增加。
在球迷的固有印象中,彈跳和小腿有關。
這對也不對。
在團隊專家的生理解刨課上,馬龍詳細了解到了運動原理。
核心肌群最重要不是腹肌,而是臀部肌肉。
或者說身體後束肌群,才是穩定核心最重要的地方。
彈跳的發力源泉是核心。
更確切點來說,是臀部和大腿肌肉。
這幾個部位的力量與彈跳成正相關。
如果用臀大肌發力會跳的更高。
會硬拉的話,能感覺到臀大肌更有力,動作也會更加穩定。
當然小腿和跟腱同樣重要。
彈跳是大腿和臀部發力。
小腿是負責傳導力和力臂。
直白點說,小腿相當於一個放大力的省力杠杆。
有點類似於彈簧。
腳尖蹬地後,跟腱會將大腿和臀部發的力,轉化為對地面的的力量。
發動機(大腿和臀大肌)重要。
杠杆(跟腱)質量也很重要。
相同的發動機功率,跟腱越好越長越有韌性的那個,彈跳就會更高。
另外,與跑跳相關的所有動作,看上去是腳腕發力帶動小腿,其實控制肌肉全在大腿和小腿前肌群。
通過收縮牽拉跟腱和後肌群韌,帶來省力杠杆的高效運動。
這個過程中,小腿的肌肉越結實,省力杠杆的效率越高,最後的爆發力越強。
明白了原理,馬龍就清楚,黑人爆發力強是因為杠杆(跟腱)優勢。
他們都很能杠。
而他,或者說華國人的優勢,則在於發動機更強,肌肉絕對力量的上限更高。
舉重項目之所以是華國人的傳統拿牌項目,除了更重視訓練的更刻苦,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不然舉重項目十多塊金牌,真當外國人看不上?
看不上會派出盲眼裁判?
華國人就算跟腱上有劣勢,發動機更加強大,同樣也能表現出比肩甚至超越黑人的速度!
畢竟杠杆再高效,也是需要先有發動機發力才行。
回歸正題。
團隊安排的是力量和功能性參半的訓練方案,重點打造馬龍的華國翹臀。
馬龍對飛天遁地沒什麽想法,強化屁股主要是為了加強卡位能力。
不是要去籃下,而是為了更好的投籃。
有了諾維斯基的先例,馬龍可不想要看見自己身上發生那種被一些矮個子球員頂住下盤,導致命中率下降的事情。
就算有直臂跳投,那也需要核心夠強,穩定的住。
他因為身高的關系重心太高,就需要更強的臀大肌力量。
211cm可能90力量就足夠。
馬龍就需要92。
享受了身高的便利,自然也要承受身高的缺點......本來是這樣的。
隨著橫移訓練完成,橫移到了90點。
馬龍突然發現,他卡位不吃重心的虧了。
橫移的強化,似乎順帶強化了小腿力量,讓他的小腿跟腱這個杠杆的效率更高。
同時還提高了馬龍全身肌肉協調性和利用率。
這些增幅,抵消了重心太高的劣勢。
“這就是解除天賦限制的意義?”
馬龍了然:“訓練卡太強了!”
可惜沒有第二張。
增重的效果遠沒有訓練卡這麽神奇。
不過聊勝於無,馬龍繼續增重到了125kg。
屁股變得又翹又飽滿了起來,力量也自然提升到了94點。
9月的特訓總結。
團隊的核心,米德教授複雜的道:“馬龍,你在力量上的天賦比我預想的還要可怕。”
“我無法想象你到了135kg之後在低位的殺傷力。”
“你確定不要強化自己的低位技術?”
“謝謝,但我更喜歡投籃。”
馬龍聳了聳肩:“而且我才17歲,到11月份才滿18,時間還很長,有的是時候強化自己的技術。”
小孩子才想著全要。
大人都知道吃不消。
NBA這個鬥獸場,比起樣樣都會,還不如集中精力先專精一樣。
開拓者中鋒位置很擁擠。
有31歲的新秀薩博尼斯。
還有原主力中鋒,身高211cm,體重107kg,非常善於衝搶前場籃板,場均5.5分9.3籃板1.3蓋帽的白人中鋒克裡斯.杜德裡。
再加上替補中鋒。
讓人眼前一亮的絕活更能脫穎而出。
馬龍很有主見,加上思路也沒有錯,米德也沒有再勸說。
他笑著道:“總結也完了,特訓結束,馬龍。”
馬龍松了口氣:“終於結束了......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
“這不算什麽。”
米德道:“我們在你的身上感覺到了極高的成就感,你是一個最棒的合作對象,祝你NBA成功。”
“謝謝。”
特訓結束,團隊也要離開。
馬龍送別了他們,在女伴那邊清完庫存打了個告別炮,便坐上了飛機,飛往開拓者隊所在的波特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