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京畿周圍的地區,被稱為三輔。
本來三輔之地將都城長安拱衛起來,就此形成一道屏障。
但後來漢光武帝劉秀遷都雒陽,又設立了一個河南尹的官職,配合司隸校尉來主管雒陽周邊的防務與吏治。
而三輔之地,也沒有被取消,畢竟陪都長安還在那,而且還可以作為關西進入雒陽的屏障。
所謂三輔,便是左馮翊,右扶風,與京兆尹,這三者都是秩中二千石的高官,僅次於秩萬石的三公,可謂是位高權重。
只是現在嘛……
三輔之地的老大不是這三位,而是董卓。
自中平二年的對羌戰爭後,董卓便一直屯兵於此,觀望形勢。
右扶風雖然不是什麽肥美之地,但總比涼州苦寒要好得多,而且董卓手下足足有三萬兵馬,足以坐觀天下局勢。
“文優,某今早剛收到袁公傳信,你且來與某一同合計合計。”
中軍大帳內,董卓熱烈地招呼道。
而他口中的袁公,正是汝南袁氏這一代家主袁隗。
董卓少年時可謂是一腔熱血,曾遊歷羌中,因武力過人和麾下能征善戰,頗受羌人敬畏。又因仗義疏財,每每將朝廷賞賜的財物分給手下,更是讓士卒肯為之效死。
為功者雖己,共有者乃士!
這是董卓曾經說過的豪言壯語。
那時的董仲穎,一身銳氣,可能也有著封狼居胥的遠大理想!
只是後來老上司張奐罷官,歸居鄉裡,董卓也被連坐免官。
也正是那時候,董卓才真正看清了,終究是世家的天下。
哪怕你再能打仗,再有夢想,只要沒有世家做依靠,依舊沒什麽卵用。
而今董卓雖年過五十,但昔日風采不減,反而因久居高位,整個人看上去更加威嚴。
至於剛才他出言招呼的人,卻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文士。
此人身著長袍,個頭不高,卻身形乾瘦,看上去如風中勁松一般筆直。
最讓人注意的,還是他那雙眼睛,其內時不時有一絲精芒閃過,極為攝人心魄。
此人正是董卓麾下軍師,李儒,李文優。
李儒從董卓手中接過書信,隨意掃了一眼,臉色便微微動容,開口道:“董公,這廢史立牧,可稱得上是件大事。”
“不錯,某也是這麽想的。”
董卓端起碗酒喝了一口,才繼續說道:“文優,某若能謀得一州州牧,則大事可期!”
州牧這兩個字背後代表的意思,董卓不可能不懂,再加上他手中有兵有降,就缺州牧這個名正言順的職位。
所以當袁隗告訴他有這個苗頭的時候,董卓的心思便活絡了起來。
李儒不置可否,只是開口問道:“那董公欲往何方?”
聞言,董卓微微一思索,便開口答道:“某為涼州牧,可否?”
涼州雖然地處荒涼,但畢竟是董卓的老家,也更好掌控一些。
至於現在禍亂涼州的邊章,韓遂之流,壓根沒被董卓放在眼裡。
直到現在,董卓也不過是想割地自治而已。
劉宏尚在,帝國秩序尚在,任誰也不敢想著擁兵入雒,挾持帝國中樞。
“袁公在信上有言,廢史立牧乃劉君朗所奏,天子還未有詔令準許,董公不妨再等等。”
董卓笑道:“等自然是要等的,只是此事陛下十有八九會準奏,某請文優前來,也是想著提前謀劃。”
對於李儒,董卓是極為信任與親近的。
自他發跡以來,一路全靠李儒幫他出謀劃策,分析局勢,甚至是組建軍隊,說是他的左膀右臂也不為過。
所以一有京城的消息,他和往常一樣,立刻就喚來了李儒一起商議。
李儒思索了一陣,心中已經有了定計,拱手說道:
“董公明鑒。某以為,還是要再等等,哪怕劉君朗領了益州牧之職,也要再等。”
“這是為何?”
董卓駕馭部下,統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論起這些腦力活,可就不大能懂了。
“解答董公這個問題之前,某想先向董公請教一個問題。”
李儒面色認真地問道:“一州之地與整個天下,董公如何取舍?”
“自然是整個天下了!”
董卓毫不猶豫地答道。
“那就要等。”
“等到何時?”
李儒冷笑道:“等到朝廷高官厚祿,來請董公入京之時。等到天子駕崩之時!”
見董卓還是似懂非懂,李儒繼續解釋道:“自明帝以來,這大漢從未出過三十五歲之天子。而今天子已年逾三十,歸期不遠。而諸皇子又都年幼,為免生禍端,天子崩殂之前,定會掃清障礙。”
話說到這裡,董卓再蠢也回過味來了,不禁冷笑一聲。
“某為漢效命數十載,想不到,也會成為天子眼中的障礙。”
董卓心裡如何不明白,哪怕自己再怎麽忠心漢室,天子臨死之前,都會想辦法奪了自己的兵權。
畢竟右扶風離京城,實在是太近了,近得讓人不能放心。
換而言之,等到朝廷對自己賜以高官厚祿,卻明升暗降的時候,天子也就離駕崩不遠了。
想通了這一關節,董卓開口向李儒問計道:“文優,以眼下局勢,某當如何自處?”
“董公可耐心等待,同時密切關注京城形勢。”李儒開口道,“一旦朝廷有詔令要削奪董公兵權,那就一個字,拖。”
“一旦拖到天子駕崩,董公馬上率軍挺進雒陽。屆時,整個天下亦或是一州之地,還不是任由董公把玩。”
“文優此計甚妙!”
董卓大聲稱讚道。
……
從中軍大帳出來後,李儒回到了自己營帳,就見到賈詡在裡面大吃大喝。
賈詡祖上是一代名臣賈誼,歷代也有俊傑輩出,本來可以稱得上是世家高門。
但有一點小小的,地理上的弱勢……
世家都集中在關東,將門都集中在關西。
而賈氏正好在涼州武威郡,所以不管你祖上如何煊赫,學問如何高深,在那幫關東世家眼中,都是粗鄙武夫。
不是也得是!
於是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賈氏雖然以家學世代相傳,都幾乎擔任的都是武職。
嗯,這也算是變相的文武雙全了……
賈詡此人雖飽讀詩書,但行事作風卻與儒門格格不入,整個人處世隨意,又極為惜命。
他的才能,李儒自然是知道的,曾多次勸董卓重用他。
董卓也真這麽做了,只是賈詡每每推辭,不願擔任要職,至今在董卓麾下也隻掛了一個閑職。
“文優, 你這軍師待遇就是好,每頓都有這麽多好吃的。哪像某,餐餐連肉都見不著。”
賈詡見李儒進來,也不覺得有絲毫尷尬,反而笑著打招呼道。
見此,李儒不禁皺了皺眉。
他雖然不重禮節,但對於賈詡這種用手抓肉的做法,還是很反感。
“賈文和,你吃就吃,只是為何偏偏用手!”
“哈哈!某自然是要用手的。”賈詡笑道,“某用手抓過之後,你李文優肯定不會吃了,那某就可以帶回去,晚上繼續吃。”
對於賈詡特殊的打包絕技,李儒不禁歎息一聲。
“文和,你若願為董公效力,想吃什麽都……”
他還沒說完,賈詡急忙打斷道:“李文優你莫要胡言,某才疏學淺,哪有什麽地方值得董公重用!”
某隻想混日子,你李文優卻想推某上位,也不知安的是什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