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這個三國很核理》第125章 這個時代的思想意識形態
荀攸接下來的一番話,和林朝想要表達的意思差不多。

 若是開出‘董卓軍可自取於賊’的條件,那並州的百姓,恐怕不反也得跟著反了。

 到時候叛亂可能會擴大數倍,最終就算能被平定,朝廷也會元氣大傷。

 這番話有理有據,而木訥青年荀攸的態度,也是不卑不亢,就事論事而已。

 但這卻引來了袁紹的不滿。

 “荀公達,大將軍是為天下事,區區百姓,何足道哉,你莫要危言聳聽。”袁紹冷笑道,“若是不讓董仲穎自取於賊,他必然不肯出兵,叛亂如何平息?難道你就不怕那些閹宦借機攻訐大將軍?”

 何進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那些升鬥小民的死活,他並不是很在意,哪怕他也曾是其中一員。

 他官拜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首先要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與京師的安全。

 若是坐看休屠部以及白波賊繼續做大,哪一天攻到京城也不是沒有可能。到時候,他這大將軍的位置也可以說是當到頭了。

 所以當務之急,是平定叛亂,至於用什麽方法,並不重要。

 荀攸外表木訥,但內裡聰慧,又何嘗看不出何進的想法。

 當下心中歎息一聲,知道何進非自己期望的明主。

 也罷,某今日就獻上一策,也算報答大將軍的征辟之恩,之後便辭官還鄉吧。

 荀攸拱手道:“大將軍,某有一計,既能剿滅賊寇,又能打擊閹宦。”

 此言一出,何進頓時來了精神。

 尤其是第二個條件,深深打動了他。

 “公達有何妙計,盡可說來。”

 何進滿臉渴望之色,開口問道。

 最後排的林朝,也是饒有興致的看著荀攸。

 他也想知道,這個未來曹操手下的第一謀主,能給出什麽樣的計策。

 面對何進的詢問,荀攸微微一笑,原本臉上的木訥之色全然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雙明亮無比的眼睛,好像要看透這世間萬物一般。

 在這一刻,荀攸整個人的氣質都不同了,好似換了一個人……

 不,或許這才是他的真實面目!

 “其一,使一長於經學之人上奏陛下,言各地叛亂四起,乃天象預警,有災異降世。奏請陛下罷三公,驅逐常侍,如此可平民憤。”

 此言一出,眾人一片嘩然。

 這荀公達一張嘴,居然玩這麽大!

 “公達莫要開玩笑,此事非同小可,豈能輕易言之。”

 何進也被嚇了一跳,趕緊開口說道。

 罷三公沒什麽問題,畢竟從天子開西邸賣官以來,罷免的三公可以說是不盡其數。任期最長的一位,也不超過一年的時間就被罷免。

 在劉宏看來,這三公與其說是官位,倒不是說是生財的法寶,還是可以反覆使用的那種。

 當然,也很有市場。

 那些資歷威望都不夠的官員,只要家中有錢,照樣能享受一下位極人臣的感覺。

 比如,曹操的父親曹嵩的太尉之位,就是斥巨資向宦官買來的。

 而且三公一向是最好用的背鍋俠,劉宏罷免起來得心應手,朝野也不會有絲毫不滿。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究其原因,還得從漢武帝說起。

 漢初民生凋敝,皇帝便用道家黃老之學來治理天下。

 歷文,景兩朝後,國力漸漸強盛。等到劉徹繼位的時候,手裡是有錢了,但匈奴人還是自以為是,時不時過來打秋風。

 漢武大帝那是什麽性子,果斷不能慣著匈奴。於是把手中的錢都變成了士兵,戰馬,裝備,弩箭,把匈奴人摁在地上狠狠地摩擦了一番。

 嗯,從此大漢農業有限公司,強行並購了草原匈奴畜牧實業。

 但是在準備打匈奴人之前,武帝發現了一個問題。黃老治國雖好,但有一個弊端。

 那就是生活太安逸,導致大家都躺平了。

 以這種政治形態,招來的兵也不會有多大戰鬥力。

 這可不行,我劉徹是要把對匈奴進進出出的男人,麾下都這麽軟怎麽能成事呢!

 於是武帝找到了董仲舒,給大漢實行了一次精神上的變法。

 董仲舒這人也是厲害,身為儒家學子,他翻遍了典籍,最終整理出了一個學說,那就是所謂的儒家天人感應理論!

 嗯,這其實是被董仲舒調教過了的版本,孔子若還活著,恐怕會第一個跳出來錘爆董仲舒的狗頭。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不過好在孔子早已經死了,董仲舒這下又把孔子的棺材板,給摁住釘死了。

 而所謂的天人感應,其實就把上天拿了出來,賦予了人格色彩,被尊為最高主宰。而皇帝是天子,自然應該代天牧民,是這片大地的合法持有者。

 百姓反對天子,那就是忤逆天意,被剿滅是理所應當的。

 而天子胡作非為,天也會借人間的自然現象來警示皇帝。

 如饑荒,地震,大旱,蝗災,兵災,叛亂,這些災異現象,都是上天的意思。

 可是,由誰來解讀災異呢?

 又由誰,來提醒皇帝呢?

 那當然使我們承襲儒學的士人了!

 於是,讖緯之言便由此而生,有些大儒甚至號稱可知天命,而且世人還願意相信。

 牛皮吹得震天響,其實說白了,就是儒家一手給皇帝的統治賦予天命,建立了一個穩固的合法地性,而這個合法性的解釋權,又留給了自己。

 嗯,天意的最終解釋權,都歸儒門所有。

 但是皇帝犯錯,上天示警,總不能真的懲罰皇帝吧。

 於是,官位最高的三公,就成了替罪羊。

 就是你們沒有好好輔佐皇帝,才會導致這種情況,不罷免你們罷免誰。

 到了劉宏當政的時候,這天下就沒消停過,劉宏也就頻頻罷免三公,賺得盆滿缽滿。

 所以,如果上書要求罷免三公,皇帝說不準還會高興,因為又能撈一筆了。

 但是驅逐常侍,這個議題就很要命了。

 雖然何進現在與宦官多有摩擦,但只是暗中爭鬥,還達不到明面上針鋒相對的程度。

 若是請逐常侍的奏疏一上,那就等於擺明了要跟十常侍乾上一場,彼此都再無退路。

 就算找一個知天命的大儒,再弄個什麽讖緯之言,宦官也不可能會乖乖出宮,反而會反抗得更加激烈,到時候結果可就難以預料了。

 所以,何進才會被荀攸嚇了一跳。

 “大將軍莫急,某還沒有說完呢。”

 荀攸繼續開口道:“昔年黃巾禍起時,侍中張鈞曾上書請誅常侍,如今某只是效仿,有何不可。”

 “但那張鈞最後,可是落得個下獄處死的下場,公達莫非也想如此?”

 一旁的袁紹冷笑一聲,開口道。

 “張鈞之死,在於不知變通。但饒是如此,也使陛下開了黨禁,不然豈有我等今日之位?”

 聽到這裡,何進就算再蠢,也咂摸出味來了。

 “公達的意思,此舉並不是為斬殺那群閹宦,而是以退為進?”

 荀攸拱了拱手道:“大將軍英明,某正是這個意思。”

 “此次上書,一定要將三公與常侍全部劃歸在內,請陛下罷三公,逐常侍。”說到這裡,荀攸眼中閃過一絲厲色,“三公沒什麽可說的,倒是這些常侍。他們若被驅逐出宮,到時大將軍是殺是剮,還不是一言而決。”

 “若他們不肯出宮,那就得乖乖付出點代價。這災禍本是因他們而起,讓他們奉上錢財作為平亂之用,乃是理所當然。”

 這一番話說得何進喜不自勝。他萬沒想到,潁川荀氏的荀公達居然有如此才能!

 一個近乎無解的難題,在荀攸手中,卻如此輕松的被破解了,甚至還倒打一耙,狠狠坑了宦官一把。

 眾人也是如此, 紛紛帶著震驚的目光望著荀攸。

 就連林朝也有些驚訝。

 他是讀過這段歷史,才能知道的如此清楚。但荀攸可是局中人,竟然也能想到如此破局之法,可謂真是有鬼神不測之謀!

 “其二嘛……”

 荀攸又伸出一根手指,開口說道。

 眾人又是心中一驚。

 剛才那一計已是神來之筆,可在你荀攸口中,卻只是其中之一。

 你這麽有能耐,別人還怎麽活?

 而林朝心中,更是堅定了之前的想法。

 這荀攸,絕對不能放過!

 哪怕擄回去當頭豬養著,也不能讓他去投靠別家。

 這種對手,會讓人很頭疼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