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這個三國很核理》第274章 勝算幾何
吩咐呂虔去取羊逾的人頭後,林朝再次走回了主座,平靜的目光環視了眾人一遍。
  經過剛才他這一番舉動,連堂內眾人都被威懾住了。
  荀彧只是搖頭歎息,卻不再提出反對意見了。
  他當然知道,林朝的做法才是對的。但世家出身的他,潛意識不想與同為世家的羊氏鬧得太僵,免得最後無法收場。
  這就是荀彧唯一的弱點,也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林朝看了荀彧一眼,心中也歎息一聲。
  若荀彧不能堪破出身的桎梏,就算他能力再出眾,為人再高潔,林朝都不會讓他掌控決策中樞。
  相比來說,沮授和賈詡,反倒是更好的人選。
  只是這兩人,也不是最合適的。
  沮授在韓馥死之前,是不可能歸心的。
  而賈詡就更不用說了,這家夥從來都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安危。
  看來在諸葛亮成長起來之前,還是得自己撐著。
  眼下卻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林朝甩了甩頭,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從腦中甩開。
  扭頭看了林夕一眼,後者會意,將手中捧著的青銅劍遞了上來。
  林朝接過,把劍拿在手中仔細地端詳著。
  眾人的注意力本就在林朝身上,此刻見他拿出劉備的隨身佩劍,頓時都開始緊張起來。
  這麽久以來,林朝都是憑著自己威望與地位對所有人下令,如今卻拿出了劉備賜下的寶劍,不用想也會有一番大動作。
  鏗!
  林朝拔劍出鞘,一聲低沉卻清脆的聲音響徹全場。
  “玄德公有令!”
  林朝單手持劍,衝著眾人開口道。
  聞言,眾人不敢怠慢,全都趕緊站了起來,對著林朝躬身一禮。
  “董賊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當盡起徐州之兵,攻入洛陽,誅滅董賊,迎回天子,匡扶社稷!”
  果然,還是要出兵!
  荀彧,荀諶,荀攸,郭嘉等眾人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震撼。
  不過武將那邊,眼中卻滿是興奮和躍躍欲試。
  尤其是這次泰山之戰一直在後方留守的張飛,若不是場合不合適,他恐怕要仰天大笑起來。
  “謹遵主公鈞命!”
  不管如何,林朝請出了劉備的佩劍,眾人就已經失去了爭辯和商議的機會,只能低頭拱手應道。
  簡而言之,劉備已經做了開戰的決定,打不打不需要你們來商議。
  你們需要商議的是,這一戰該怎麽打,怎麽才能打贏!
  見眾人躬身應命,林朝這才歸劍入鞘,揮手示意眾人坐下來說。
  “諸位,議一議吧,這一戰該怎麽打。”
  聞言,眾人都沉默了下來。
  眼下到了各抒己見的時候,他們卻都開始皺著眉頭苦苦思索起來。畢竟董卓勢大,不是能輕易戰勝的對手。
  林朝也不催促,給足他們思考的時間。
  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早已黑透了,林朝一揮手,示意林夕為眾人準備膳食。今晚不商量出一個結果來,大家就都睡在這裡吧。
  眾人思慮半晌,最終還是荀攸率先開口道:“姑父,董賊軍數倍於我軍,且其麾下大多是西涼,並州的邊軍,以及朝廷的羽林軍,北軍五營將士。此外,雒陽八關皆深溝高壘,不易攻破。
  若戰事一旦成膠著之勢,便會耗時日久,待我軍糧盡時還是得退兵,屆時董賊趁虛而出,襲擊我軍後翼,則此戰必敗!”
  如果說荀彧是從政治,大局的角度去考慮這些問題。那荀攸就是單純從戰術的角度,來分析成敗利弊。
  很可惜,在他的籌算中,徐州勝算連兩成都不足。
  政治爭鬥上,董卓或許鬥得過雒陽世家,或者鬥不過。
  但在軍事上,董卓現在的實力,足夠平推天下。
  什麽袁氏,什麽關東諸侯,董卓真要狠下心來,這些人在他的鐵蹄下,都是一隻隻待在的羔羊!
  六七萬身經百戰的邊軍精銳,三四萬裝備最精良的羽林軍,還有其他曾經掌權將領麾下好幾萬老兵,你拿頭跟給他打!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麽計謀都是可笑的。
  但這是不是代表劉備就毫無勝算呢?
  當然不是,
  至少林朝不這麽認為。
  不然大家把全部兵力拉出來數一數,就能知道勝負了,哪還需要打什麽仗!
  荀攸說的這些,林朝自然明白,於是開口問道:“公達,某隻問你,此戰有無勝機?”
  “自然是有的。”
  荀攸點了點頭,開口回道:“董賊雖人多勢眾,麾下驍勇善戰,但我軍若聯合關東諸侯,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只是……”
  他後半句沒說完的話,大家自然也都明白。
  眼下關東諸侯還在備戰階段,距離真正兵發洛陽,還需要一些時日。可劉備非要此時起兵,就等於要獨戰董卓。
  再者,關東諸侯齊心協力,當然可以與董卓抗衡。
  但這些人真的能夠齊心協力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
  “那就不要讓關東諸侯備戰了,逼迫他們直接進兵!”林朝冷笑道,“玄德公給了咱們二十日的時間,這段時間內,咱們一邊征調糧草,一邊令人出使關東諸侯。”
  聞言,荀攸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不解道:“逼迫,如何逼迫?”
  雖然荀攸智計高絕,但他依舊是個老實人。
  讓老實人想這種事,實在有些難為他了。
  不過還好,劉備陣營中也有不老實的人。
  比如……正在劃水的賈詡。
  林朝看了賈詡一眼,開口道:“賈文和,你有什麽辦法?”
  “額……”
  賈詡本來好好的劃著水,忽然被林朝點名,頓時一怔。
  “長史,關東諸侯雖有討董之意,但彼此之間也有些齷齪……想要逼迫他們出兵不難,但二十日的時間,著實短了一些。”
  賈詡拱手苦笑道。
  本來賈詡是不想管這些破事的,但眼下的林朝明顯有些不對勁,甚至都開了殺戒,他也不想去撞槍口,這才臨時改口,說需要時間。
  林朝看著他,笑了:“你覺得時間短?”
  賈詡點了點頭。
  “你覺得短,某還覺得短呢!但玄德公就給了這麽多時間。二十日後,大軍便要起行,容不得半日拖延。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徐州全部資源任你調用,某不管你用何等計策,都要在大軍出發之前,讓關東諸侯一同起兵!”
  見林朝心意已決,賈詡歎了口氣,點頭稱是。
  “雲長,這二十日的時間,你率眾將整合麾下可用之兵,務必使全軍士卒戰意高漲!”
  聞言,關羽站起來抱拳道:“遵命!”
  林朝此番召集眾人前來,最大的目的就是表明自己的態度,告訴他們,戰爭無可避免,各自都做好準備。
  而真正要準備的事情,反而沒有多少。
  想著,林朝開口道:“大戰在即,請諸位各司其職,各盡其心。玄德公有言在先,此戰若勝,諸位皆有重賞!”
  聞言,所有人都站了起來,齊齊躬身拱手道:
  “遵命!”
  林朝又輕歎一聲,開口道:“傳令下去,全城全軍皆素縞,為天子守孝。”
  ……
  會議過後,林朝將賈詡,郭嘉,沮授,趙雲,林夕幾人留了下來。
  片刻後,呂虔大步走了進來,手裡還拎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呂虔雙手奉上人頭,開口道:“監軍,羊逾已伏誅,請監軍查驗!”
  林朝看都懶得看上一眼,只是淡淡開口道:“子恪,去將此首級掛在城樓上,讓全城臣民看看,這就是違令不遵的下場。”
  “唯!”
  呂虔抱拳應了一聲,再次轉身離去。
  旁邊,賈詡笑道:“子初,你這是打算震懾泰山世家?”
  “震懾?”林朝冷笑道,“也不算震懾吧,他們要真想搞事,某不介意開一次殺戒。某不願殺人,卻不代表不敢殺人。”
  郭嘉笑著點頭道:“子初說得好,某也早就看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不順眼了,殺個乾淨最好!”
  “郭奉孝,你有時間尋世家的麻煩,還不如多想想如何戰勝董卓。”林朝開口道,“出兵之時,玄德公定會將你與公達留在身邊,時常問計。”
  郭嘉好奇道:“怎麽,此戰千載難逢,子初你不隨軍?”
  “你以為此戰只是一路進軍?”
  “這倒也是。”
  郭嘉知道自己問了一個蠢問題。
  兵發洛陽,絕不可能單線作戰。洛陽八關,也不是一路軍隊能攻破的。
  以林朝的地位,絕對會獨領一軍。
  不過他馬上又高興起來了。
  林子初不在,自己這次可以大顯身手了!
  見郭嘉露出一絲興奮之色,林朝馬上猜出他在想些什麽,不過也懶得提醒他要謹慎。畢竟到時候劉備身邊也不可能只有他一個謀士,自然有別人提醒他。
  想著,林朝又向林夕開口道:“子煦,你帶著校事府明日出發,走一趟雒陽,提前摸清楚董卓的兵力布置。”
  兵發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提前得知敵軍的情報,向來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
  “唯!”林夕抱拳應道。
  林朝又交代道:“這次就不用帶公明去了,某另有任用。還有,某上次交代你辦的事情, 現在如何了?”
  聞言,林夕微微一皺眉,開口道:“兄長,鳳鳴衛的訓練,還尚在進行之中,其中能任用者,不過寥寥數人……”
  “足夠了。”林朝揮手打斷林夕的話,接口道,“去選兩個機靈點的,等會送過來,某親自調教一番。記住,關鍵是一定要忠心。”
  林夕再度抱拳道:“唯!”
  扭過頭,林朝衝趙雲開口道:“子龍,勞煩你帶上五千精銳之士,明早出發,隨某回一趟徐州。”
  趙雲點了點頭。
  郭嘉好奇道:“子初,眼下大戰將起,你回徐州作甚?”
  “自然是為了糧草。”林朝苦笑道,“要供給麾下六七萬大軍作戰,徐州的糧草肯定不夠,某回徐州籌措一些。再者,田元皓那邊,旁人說話他未必肯聽,某也要親自走一趟。”
  田豐身為劉備的元從舊部,又是徐州十二從事之一,位高權重而又性情剛烈。他若因糧食的原因而反對討董,別人絕對說服不了他,因此林朝還得自己去一趟。
  說到之後,林朝又衝賈詡說道:“文和,逼迫關東諸侯之事……有把握嗎?”
  見林朝還是有些不放心,賈詡笑了,撫了撫胡須笑道:
  “子初且寬心,論起算人之術,某雖不如你,卻也有些微末之計,定不會讓子初失望。”
  聞言,林朝點了點頭。
  賈詡一生行事甚苟,他說有把握,那就絕對有把握。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