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陳文哲聽的認真,兩個老人說的也更加起勁。
原來陳文哲還真沒有注意過,瓷器表面的各種老化痕跡。
他只是想要做出老化痕跡,並且達到一定的程度。
至於這些老化是怎麽來的,陳文哲最多算是一知半解。
就說冬瓜霜,這是古瓷千百年自然風化的現象。
試將古瓷洗淨,放在封閉的玻璃罩裡, 時隔兩個月,便可感到瓷面上生有一層霜化感。
舊仿品也會有冬瓜霜,那是偏黃色,出窯年代不多,火性特重,與古瓷的白色冬瓜霜有差異,這也是判定古瓷的一個重要特征。
再說豆腐花, 這是前人用以此比喻釉﹑胎,因老化而分裂的形態, 相似鹽鹵點豆腐,而產生的花形。
用兩個老頭的說法,這種老化痕跡無法仿。
當然,一般人也注意不到這一點,因為要想看到這種特征,需借助八十倍以上的放大鏡,才能觀察清楚。
說到豆腐花,就不能不提到白雲紋。
這種老化痕跡是與豆腐花同指一種現象。
這種白雲紋是受外界影響而出現的一種老化痕跡,一般人還真不知道,這是因為繼續經風吹日曬,便會轉化為龜裂紋。
白雲紋的邊緣,沒有直線條,都是自然的彎曲的交界不清的。
老周的說法,還是沒法仿。
這陳文哲肯定不信,沒法仿你研究出這種種細節幹什麽?
陳文哲現在只能是感慨,一山還有一山高。
這些細節他原來可都沒有注意到, 這樣他仿製的瓷器, 在這些細節上,就到處是破綻。
想到這一點,陳文哲看兩個老頭的眼神,就變得不同。
他在看放在旁邊的高仿瓷器,好像它們現在到處都是破綻?
陳文哲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他原來也屬於無知者。
原來怎麽看怎麽漂亮的仿古瓷,此時卻變成了醜小鴨。
不過,醜小鴨卻是真天鵝,現在就算還沒有變漂亮,但是總有一天會變得。
“您這些瓷器,少了一層浮蠟!”
老周終於圖窮匕見,說了那麽多,還不是挑刺。
而陳文哲還真就說不出什麽來,因為人家說的是真的。
浮蠟又指百年蠟,是指有機物長期汙染瓷器,而留下的蠟狀物。
乾燥時滑溜,濕熱時澀手。
出土年久的,需清水泡半個小時才能感知到澀手。
天氣乾燥時,摸之, 則如同摸小孩屁股一般, 很細膩的感覺。
浮蠟, 是判定古瓷的一個重要依據。
仿的作品不滑手,這就可以鑒定出一絲端倪。
點到即止,這種東西不能多說,因為陳文哲仿的已經足夠好,就算沒有浮蠟,也不過是美中不足,你也不能就因為這一點,說這些瓷器就是現代藝術品。
所以,點了陳文哲一句之後,老周就直接轉移話題。
“說到坑貨,我還真知道一些,坑貨什麽特征,我研究的肯定不如陳老板透徹,但是我見過不少回坑貨。”
回坑貨是指古瓷早年出土後,被人們長時間把玩,而留下很多痕跡,很多信息後,又被入土埋藏,又經若乾年,再次面世了,故曰“回坑貨”。
此類瓷,特征很多,所含的信息也很多,是值得花大氣力去研究探索的。
可惜,現在連知道回坑貨這個術語的人,都很少,這樣又談何挖掘整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谷緘
“哈哈!我就知道回窯貨!”老李笑著道。
回窯貨是指有重新回窯加工過的跡象的古瓷,此類瓷,必有奇特精貴之處。
常見的是:窯補。
此類瓷,通常是成套的,其中有一、兩件有明顯的回窯跡象,其色差是明顯的。
對於這種因為燒製不好,或者是出窯之後有缺損、缺陷的瓷器,回窯就是最好的選擇。
像是補生粉,這是瓷器有缺陷後,用瓷粉修補之,曰“補生粉”。
或再次入窯烘,但因溫度不高,還是曰補生粉。
若是高溫修補,則曰“窯修”,或“窯補”。
可見,補生粉的,也不是一般的粗貨。
補生粉,常見於明前的陶瓷,多是陳設瓷,清降以來,尚沒見到。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補釉,這是指二次入窯掛釉。
與回窯的區別在於,目的專一,專為掛釉,不是修補,也不是成套器。
補釉,遠離窯場的人是很難辦到的,能辦成的可不是一般人。
需要補釉的瓷器,也肯定也不是一般的瓷,遇到了自然不可輕視。
有了補釉這一說,就又有補題文、補繪畫的。
補釉貨,多與歷史上的大名人、大事件有關。
惜,前人無力研究,而造成瓷史上的一些空白。
特別是一些高古陶補釉的,玩者當寶,後人當草。
對於燒窯,陳文哲可是真懂,既然兩個老頭把技術向著燒窯靠攏,陳文哲自然也就會稍微露一手。
對於燒窯,他最厲害的是控火。
而控火不行,就會出現次火。
這種現象又叫欠火工,即窯火溫度不足。
因欠火,會使瓷器相應地出現差異,如色彩,硬度,瓷聲等方面。
常有人將次火瓷,當仿品判斷。
另有工藝設計的低溫瓷,也會如次火瓷。
例如黃土胎的北宋哥窯,若是溫度高了就變成灰胎了,也就失去黃土胎的神韻。
完整的次火瓷是很少見到的,其自身半生不熟的,易損。
如遇殘器,一看斷口就明白次火了。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說的已經不是古董的特征,而是涉及到了真正的技術, 特別是燒窯的技術。
燒窯兩位老人不太擅長,但是他們擅長回窯、窯補。
這已經涉及到修複,所以他們乾脆就向自己擅長的方向引。
景鎮那邊最不缺的就是瓷器,而古董之中最多的還是殘器。
遇到了殘器,自然就要修複。
既然說到回窯,那修複瓷器就不能不說,而且這也是一個大項。
陳文哲笑容滿面,他修複的龍泉青瓷,已經進入大海市博物館了啊!
不過,交流嘛,取長補短,誰也不敢說,自己就一定什麽都懂。
這一點先前兩位老人已經證明給他看,所以他也不敢小覷人家。
7017k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