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撫宋》第669章:爭論
耶律隆緒調整了一個更舒服的姿式,瞅著耶律珍,幽幽地道:“還有兩年!”

 “什麽還有兩年?”耶律珍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依著我們契丹的規矩,十六歲便成年了,可以當門立戶了。”耶律隆緒眯著眼睛,眼底卻是隱隱有光芒閃現。

 耶律珍微微一笑道:“可也得成了婚才能行一家之主之事。”

 “如果一直不能大婚呢?”耶律隆緒冷笑起來。

 “這怎麽可能呢?”耶律珍道:“據我所知,太后一直在積極地為陛下尋找一門合適的姻緣!”

 “是啊,在積極尋找,可一時就找不到合適的啊!蕭氏現在一個個都跟鵪鶉一般,往後縮還來不及呢!”

 “這事兒,其實也不著急。”耶律珍道:“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卻等一切都穩定了下來再議此事更好。耶律隆緒,經歷了林平事件之後,我們剛剛消停了兩年,不能再起事端了。想當年,要是先皇不駕崩,要是林平不生事,我們一鼓作氣順勢南征,早就將宋國的南方拿下了,那裡還有現在的這些問題。”

 耶律俊在大遼攻下東京之後,便在萬歲宮中含笑而逝。

 而提前返回上京的林平,便開始密謀布置要對付皇后蕭綽。

 兩大勢力碰撞,遼國大軍不得不終止了前進的步伐,主力北撤。

 一番爭鬥下來,皇后在國內獲得全勝,林平一系敗亡。

 但到了那個時候,一舉滅宋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了。

 宋國的貴州路安撫使蕭誠聯合雲南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出兵,在江寧擁立了新皇,本來一盤散沙的宋國,頓時便又有了中心,然後便是雙方的拉鋸戰。

 沉默片刻,耶律隆緒道:“那是先皇的決定。”

 “那是你們說的,我沒有看到,也沒有聽到!”耶律珍冷笑。

 “那是你不願意相信而已!”耶律隆緒有些憤怒,“不然你的鎮南王的帽子從何而來呢?”

 耶律珍兩眉頓時便豎了起來,眼中寒光閃現,似乎便要發作,但身體剛剛坐直,卻又軟乎了下來,搖頭道:“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

 “是沒有用,所以我說的是以後嘛!”耶律隆緒道。“大於越已經為皇帝尋到了合適的女子了。”

 耶律珍一怔:“誰家的女子?”

 不怪耶律珍有些驚訝。

 大遼的皇后,只能從蕭氏一族之中選取,這是規矩。

 像現在的皇后蕭綽,普天之下也都認為他是出自蕭氏一族,父親是蕭思溫。

 真正知道蕭綽出身來歷的極少,也就只有兩國最頂尖兒的那一批人。

 遼國的這些人不會做聲,因為這會自亂陣腳。

 而宋國知道內情的人也不會說,因為那會直接讓蕭二郎無立足之地。

 雙方現在是麻杆打狼,兩頭怕。

 所以誰都不作聲。

 而蕭氏,在如今承天皇太后的赫赫威勢之下,那個敢毛著膽子出來與皇帝聯姻?

 這不是往太后眼裡摻沙子嗎?

 還要命不要?

 所以這一年來不是沒有人提這個事,但委實是沒有人敢接這個活兒。

 “蕭博的孫女兒,年方十二,溫良嫻淑,可為皇帝良配!”耶律隆緒笑道。

 耶律珍頓時明白了過來。

 蕭博這一房,在蕭氏一族之中只能算是遠房偏支,根本不得重視。蕭博算是他們這一支之中頗有才能的了,所以才能被派到趙國給曲珍當國相,實則上是掌握著趙國的實際權力,好幫著大遼攫取最大的利益。

 可去年那一戰,蕭博戰死了。

 蕭博這一死,這一房差不多就算是全垮了,這些年來好不容易積聚下來的那點兒家產,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其他人給吞掉。

 這個時候,大於越遞出去的這一招,他們的確敢接。

 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什麽可失去了的。

 倒不如賭上一賭。

 賭贏了,那自家女兒便成了皇后之尊,全家立時便能鹹魚翻身,成為最為尊貴的蕭氏一族。

 賭輸了,也不過是一個死字而已,與現在有什麽太大的區別嗎?

 更何況,在背後操持這件事情的,是大於越耶律洪真。

 雖然已經八十也頭了,雖然老頭兒平時很少出門,但作為皇帝的爺爺輩,大遼曾經的軍事統帥,親王耶律洪真的威望,仍然讓人不敢直視。

 即便是承天皇太后,也不會願意與這樣一個人起正面衝突的。

 承天皇太后不著急,她等得起。

 老頭兒八十多了,說不定什麽時候就一睡不醒了。

 “到時候,大於越希望鎮南王伱能上表表示支持。”耶律隆緒道:“蕭博也算是你的屬下,為他的家人謀些利益,想來你不會拒絕吧?”

 “到時候再說吧!”耶律珍沒有答應,卻也沒有拒絕。

 “王爺,你是耶律族人,這些事情,你躲不過去的!”耶律隆緒道:“即便是拖過了十六歲,但以後每一年,都會有這樣的爭論的。”

 “陛下經驗不足,如果依著我的意思,起碼要在我們在戰場之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之後,太后再還政不遲!”耶律珍道:“在沒有取得絕對優勢之前,我們內部再起紛爭,只會給宋人以可乘之機。這樣的事情,可一不可再啊!每這樣來一次,都會讓我們的損失無法承受。而且,就算還政了,又真能有多少改變嗎?”

 “但這是絕對不同的,你可不要裝糊塗!”耶律隆緒道:“還政了,縱然大權還操持於太后之手,但皇帝也有了處理政事的權力,終究是向前大大地跨出了一步。”

 “耶律環、耶律升、耶律敏,耶律斛他們怎麽說?”

 “只要你率先發言支持,耶律環耶律升耶律斛他們必然會跟進的,至於耶律敏,重要嗎?”

 “你倒是想得簡單!”耶律珍搖頭:“這件事情,徐徐圖之吧!我可不想一招不慎,引來耶律一族子弟的大禍臨頭!”

 話不投機,兩人都是沉默了下來。

 耶律隆緒歎息一聲,站起身來,一把抓起牆上掛著的袍子,披在身上,道:“該說的我都說了,大於越說,將來能成為大遼鎮國之柱的,必然是你鎮南王,但在我看來,你的脊梁骨,已經被太后給打斷了,告辭了,我今日就起程去大名府,早一日到,也早一天將這件事操持起來。我們做得越成功,皇帝的威勢便能愈重一分!”

 耶律珍沒有起身,只是揮了揮手。

 耶律隆緒拉開門,頭也不回地走入到了風雪之中。

 門大開著,寒風將雪花吹進了屋子裡,火塘中的火被風一浸,時間狂野燃燒,時而卻又奄奄一息,耶律珍握著酒杯,緩緩而飲。

 終究還是不平靜呐!

 既合作,又鬥爭!

 他不由得想起了承天皇太后蕭綽對他所說的話。

 太后倒是深諳政治鬥爭的真諦啊!

 不過這樣的爭鬥,終是會分散不少的精力,好在宋國那邊也不是一家獨大,蕭二郎的對面,同樣也站著一群人在扯著他的後腿。

 耶律隆緒向來都是不折不扣的反對太后的主力,但這個人的能力又非同凡響。

 能將這樣一個人放出來手握大權,蕭綽還是那樣的大氣與自信。

 這也是耶律珍一向支持蕭綽最大的原因之一。

 遼國,需要一個這樣的領頭人。

 眼下,耶律珍看不到有任何人可以取代蕭綽。

 天子還未長成。

 敵人仍在窺伺。

 稍有差池,便會釀成大禍。

 國與國之爭,看起來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但有時候,只需要關鍵的一招出現了問題,後續便會有無窮無盡的問題一一冒出來。

 最終,這無數的小錯,便會釀成大錯,從而導致無法挽回的禍患。

 宋國的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當年宋國的皇帝,不就是想要剝奪荊王趙哲的軍權,以免這個太過於優秀的兒子,威脅到他的位置嗎?

 正是因為這一著看起來無關大局的人事調換,讓大遼就此抓住了機會,從而一舉完成了滅宋的壯舉。

 要不是老天爺不開眼,在這個節骨眼兒讓耶律俊病固了,現在這個世界之上,大概率已經沒有宋國了。

 承天皇太后真是有著七竅玲瓏心啊!

 這一回的舉措,也算是一箭雙雕了啊!

 讓耶律隆緒來主掌這件事情,就是有無數繁雜的事情將他纏住,讓他沒有精力再去管中京的這攤子事情。

 而且讓這個家夥來自己手下乾活,也是讓自己看住他的意思。

 從這個屋面是上來講,承天皇太后對他的信任,仍然沒有改變。

 而大於越耶律洪真,的確是威望無二,但終究是年紀太大,今年以來,身體愈發的差了,聽說這個冬天,都起不了床了,還能挺多久都是一個問題。

 在這件事情之上,只要太后使出一個拖字訣,便能讓她的對手一籌莫展。

 而讓趙敬回來當這個宋王,哈哈,真是妙極。

 只是趙敬當真拉得下臉來嗎?

 耶律珍想起了當年的東京之戰,想起了宋國的樞密使陳規轟然炸天屍骨無存的場面,想起了首輔夏誡揮劍削去自己的面皮然後自戕的場面,想起了在那條寬闊的大道之上,數以百計的大宋官員自殺的場面。

 趙敬,應當是寧可死,也不會同意的吧?

 宋國太上皇趙瑣,皇帝趙敬,都被關押在五國城。

 小小的五國城,長不過八百余步,寬不到四百步,如同一道豎井,將曾經宋國的至高無上的存在囚禁在內裡,每日他們能做的,亦只有坐井觀天了。

 而在五國城的外圍,則分散著遼軍從東京一起抓回來的宮女、太監以及為數眾多的官宦子弟。與那些被擄來的工匠一路所受到的優待大大不同的是,這些人則是備受摧殘。抵達這裡的時候,上萬人已給剩不下一半了。

 而幾年的時間過去,更有一部分人受不了這樣的苦楚,終於低下了頭顱。

 而承天皇太后對於這些願意投降的人,倒也是不吝官位,直接讓他們成為了遼國基層官員的一部分。

 不管是對於大遼來說,還是大宋來說,能識字懂管理的人,都是遠遠不足的。

 隨著走的人越來越多,留在這裡的,基本上只剩下一些太監和死硬派了。

 而宮女們,早就被看守他們的遼軍以及附近的女真人搶得差不多了。

 借著看管五國城中宋國皇帝的借口,遼軍在這裡整整駐扎了一支三千人的屬珊軍鐵騎。

 名義上,他們是看管宋國皇帝,實則上,卻是控制整個黑山白水之間女真人的一支重要力量。

 女真人可從來都不老實。

 別看完顏八哥,完顏銀術可包括完顏余睹都在為遼國效力,但整個女真部族,一直都是遼國人的心頭之患,稍給他們一點點顏色,他們就會掀起亂子。

 也就是這幾年承天皇太后開始改變策略,從過往一味的殘酷鎮壓改成了剿撫並用,大力招募熟女真,同時又開始用經濟利益誘惑那些生女真。

 打來打去,還不是因為要生存,要過好日子嗎?

 在持續不斷的經營之下,如今這黑山白水之間的秩序已是大大好轉。

 而這,也是承天皇太后願意放歸完顏八哥的原因所在。

 完顏阿骨打初生牛犢,還不完全了解大遼的強大,時不時還要頭鐵一番,所以讓熟悉內情的完顏八哥回去好生地敲打他一番。

 現在的女真人,與其說是遼國的附庸,倒還不如說成是承天皇太后的附庸。

 完顏八哥因為耶律俊的遺詔之固,已經不見容於帝黨, 除了繼續依附皇太后,為皇太后前驅之外,已經無路可走。

 一輛馬車有些艱難地行進在雪地之中,馬車之中,一個中年男子盤膝而坐,臉色肅然。

 他叫羅繹。

 曾經的大宋相公羅頌的長子。

 也是如今新宋雲貴總督羅綱的大兄。

 他奉父親之命,秘密來到五國城,要去見曾經的大宋皇帝趙敬。

 如今的羅氏父子,在遼國算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存在。

 在名義之上,羅頌只能算是皇太后的參讚,幕僚。

 但中京城的人都知道,如今大遼的政改,絕大部分的策略,便是出自羅頌之手。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