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宜兄,你身上還有營田使的差遣,正好把延州各縣的農會組織起來。這裡土地貧瘠,乾旱缺水,適合先把農耕互助組搞起來,一來可以提高農田產出,二來借機凝聚鄉野百姓。韋循禮、卓啟智在太行山搞過,在這一方面很有經驗,他們會配合你的。”
“國維,鐵血志士團要盡快建立起來。小乙、崇義在燕山軍已經做了些工作,只是他倆在這一塊沒有你和明德、守仁經驗豐富,你們接手後,盡快展開工作。教導營不僅練兵的模范營,也是我們掌握燕山軍和延州招討軍的重要手段,更是自己建立完善軍製的開始。”
說到這裡,曾葆華忍不住又要吐槽了。
“現在這軍製,幾十年來,被藩鎮那幫丘八們改成什麽樣子,什麽都叫軍。前唐年間,府兵有折衝府,主官為折衝都尉。府下設有團或營,主官校尉。團下有隊,設隊正。隊下為夥,設夥長。每營下轄五隊,每隊下領三夥,每夥領五位什長,各領十丁。清清楚楚。”
“禁軍分十六衛,衛以下有旅,主官為鷹揚郎將,下面才是團或營,依次下去。明明白白。那像現在,誰分得清楚?”
眾人會心一笑,徐公亮開口說道:“前唐末年,朝廷暗晦,權柄皆操於藩鎮之手。這些人學識不多,恣意妄為,又為了安撫手下驕兵悍將,胡亂封官,所以才會如此不倫不類。”
曾葆華一邊說著,一邊掏出一疊紙來,散給眾人。
“仲明說得極是。只是我們不能再如此稀裡糊塗了。燕山軍與延州招討軍,必須重建,以營為基本的戰術以及經製管理單位。步軍每營采用十進位的基本編制,每十名戰鬥兵加一名什長、兩名伍長(士官),組成什。”
“每一什正兵分四名長槍手,兩名刀牌手,四名弓弩手,兩名伍長披甲持長刀,什長持帶小旗長槍。”
“前、左、右三什組成一隊,有隊長、副隊長和中伍長四人;前、左、右三隊組成一連。每連有連長、副連長、上伍長、司務長六人。每營除了三連兵馬,還有營官親自指揮的警衛一隊,偵查一隊,醫護一什。”
“全營總兵員數五百一十二人,其中計有正兵三百三十名,伍長九十七名,什長三十四名,醫護兵九名。軍官有隊長、副隊長各十一名,連長、副連長、司務長各三人,營長、副營長各一人,營參謀三人,營司務官三名,醫官兩名。”
“每營再配有兩百名長夫,以車輛馱馬為主,提供輜重糧草運輸,由營司務長統領。”
“馬軍編制也類似,只是每什分弓騎兵五人,以合力弓為長兵,以馬刀為短兵;槍騎兵五人,以合力弓為長兵,以鉤槍為短兵。伍長兩人披甲持錘棒,什長持帶小旗長槍...”
看完這些,賀延義眼睛一亮,“這些配置很合理啊,軍使,你這是哪裡討來的真經,沒有數十年戎馬生涯是權衡不出來的。難道是德威公的真傳?”
“除了家父在燕幽軍的從軍經驗,還有我師父王公二十余年河東軍,你嶽父桓公十幾年河西軍,還有你的十余年禁軍,劉都頭和景都頭效節軍和偽梁軍的經驗,我都一一學習吸收,然後總結出來,編成了這份軍製。”曾葆華答道。
徐公亮把紙張遞給旁邊的聞師道,說道:“後續還要把典軍官加進去。”
李國維點了點頭,“軍使跟我們商議過,典軍官從連隊開始,每連設典軍郎一員,每營設典軍虞侯一員,上面再設典軍都虞侯。
” “那就好,我沒有其他問題了。”徐公亮、王審時等人紛紛說道。
“那好,我們繼續後面的論題。有信,你長於經商和交際,秦隴商社盡快操辦起來,重點是北邊的定難軍和西邊的涼州溫末和六谷蕃部。”
把機要事宜安排妥當後,曾葆華又問道:“諸位,還有什麽補充的?”
“千言萬語,我們當前一切的準備,都是以克複定難軍為基礎。打下夏州,計劃可以安安穩穩延續,打不下來,做成了一鍋夾生飯,洛陽城裡的安重誨等人就會落井下石,什麽都成空。”徐公亮緊鎖著眉頭,“所以說,這定難軍到底怎麽打?必須有個章法出來。”
“我的想法很簡單,前期相持做準備,都可以。但是一旦開打,必須速戰速決,否則打成消耗戰,我們不一定耗得過李氏。此外,定難軍以黨項人為主,驍勇善戰,多精騎射,長於野戰。我們再怎麽練兵,三五個月也不能把這些各州的兵練成鐵軍。所以必須揚長避短。”
“打夏州城?沒那麽好打啊。”聽了曾葆華的話,王審時連連搖頭,“夏州城可是赫赫有名的統萬城啊。史書記載,前夏天王赫連勃勃以叱乾阿利為將作大匠,發嶺北夷夏十萬人於朔方水北,黑水之南營建都城。阿利性尤工巧,然殘忍刻暴,乃蒸土築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並築之。歷經五百年,據說‘雉堞雖久,崇墉若新’。”
“攻城?我們一萬多兵馬, 就算全填進去,也很難啃下這夏州城啊。只能智取。”徐公亮開始揪下巴的胡茬。
聞師道翻出一份文書,不急不緩地說道:“剛傳來的消息,說夏州城在辦喜事,定難軍節度使李仁福在為他的兒子李彝超,迎娶茹盧部首領之女為妻。”
徐公亮眼睛一亮,盯著還在那裡念道的聞師道。
“史書有載,黨項人分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八姓,夏州李仁福出自拓跋氏,被前唐賜姓李。他的部族被稱為平夏部,以夏州為中心。頗超氏聚集在綏州一帶,稱為茹盧部。往利氏聚集在宥鹽州之間,稱為白池部。細封氏分支和拓跋氏分支佔據銀州,以銀川為中心,被稱為銀川部。這三部是李氏的盟友。”
“在綏、延二州之間,是以野利氏為主的六府部;居鄜、延二州西北山區的是細封氏和費聽氏,被稱為南山部;還有一支拓跋氏分支,連同房當氏、米擒氏,居於慶州隴山之東,被稱為東山部。這三部實力不弱於平夏部、茹盧部、白池和銀川部。只是他們各自為營,有時還互相攻伐,所以才被平夏部李氏死死地壓製住了。”
徐公亮一拍掌道:“我明白聞先生的意思了,我們把目標定在六府、南山、東山三部,要名,我們上表朝廷,授予官職即可;要利,布帛牛羊,盡管拿去。誘之後再行驅狼吞虎之計。”
聞師道笑了笑,沒有做聲。
徐公亮急了,連忙問道:“聞先生,難道我說錯了嗎?”
“說倒沒說錯,就是還差點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