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在聊齋坑妖魔》第33章 無頭僧人無頭案
  事情告一段落,胡憂自然是回了應天監交差,不過臨走之前卻也沒忘了到縣衙去轉了圈,跟那李大山直言明說,這個王明,他罩了,給安排個閑職,好生對待。

  事實上胡憂倒也不是聖母到隨便看到個人,便又給錢又幫襯,他自然有他的想法,或許可以通過這兩個衙役,多接點私活撈好處。

  隨後在王明感激涕零之下,喚出紙馬,直奔河東郡。

  蕩妖部有專門記錄案件卷宗的管事,每逢校尉返回復命,都需先去登記造冊,記錄下來。

  河東郡的管事,是個老頭,名叫何菖蒲,這老頭也算的上三朝元老,據說打年輕起,便一直從事這個工作。

  按說他什麽沒見過,不過當胡憂把偷偷切下來的半斤妖肉,扔在案上時。

  老頭還是一臉懵逼,疑惑道:“小子,這是什麽?難道你要用豬肉賄賂我老人家?”

  隨後聽完胡憂的解釋,這何菖蒲方才摸出來個晶瑩剔透的“火齊”閉上一隻眼睛,仔細觀察了起來。

  少頃,他這才丟掉火齊,予以肯定道:“不錯,此物的確有淡淡妖氣環繞,可見是妖物身上取得,這次任務,算你完成了!”

  胡憂納悶,這老頭居然也可以和寧采臣一般看出妖氣?鬼氣?是他本身的能力?還是那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火齊的功效?

  看來日後可要多多結交一番,試試能否套出來具體怎麽回事兒。

  當然,完成任務並不會給胡憂什麽特殊獎勵。

  只是叫胡憂拿出了腰牌,登記在案,胡憂偷眼觀瞧,發現那卷宗上記錄的倒是詳細,時間,日期,姓名,案件,等一一記錄。

  最後又在他名字後面,記錄上了任務成功,獲得功勳一點。

  看來這個任務還不算難,果然如胡憂所料,成功蒙混過關,他早就覺得,妖物千奇百怪,若是都要拎回來首級才算完成,豈不荒謬,畢竟很多妖物,壓根就沒有腦袋。

  既然這樣的話,以後我殺個屁妖,逮住先勒索一番,豈不美哉!

  接下來的日子,胡憂閑來無事,每天依舊練拳練武,偶爾翻閱根本看不懂的薄冊,夜深人靜時,偷偷摸摸練練“天狗食月”

  只可惜武技倒是蹭蹭見漲,那梅花槍也耍的似模似樣,但是…薄冊該看不懂依然看不懂,並沒有什麽所謂的經頌千遍,其意自現。

  而老犬教的功夫,更是沒練出個所以然來,搞到最後,甚至胡憂都覺得,莫不是這玩意只能狗練?人是根本練不得的?

  又過了十天,就在胡憂想著是不是主動要求出去做任務時,上面來了委派。

  這一次,距離稍微遠些,發生的事情,也更加離奇。

  案子是南山縣報上來的,說是郊外靠山之處,有一座寺廟,名叫柳溝寺。

  這寺廟地處偏遠,香火不盛,僅有十幾位貧苦的老和尚,平日靠著開墾出來的山地,耕種些糧食蔬菜,倒也能做到自給自足。

  偶有路過的行人,常常到那裡借宿,老和尚們也是慈悲為懷,分文不取。

  事情的起因,是南山縣有個叫孫太白的書生;路過柳溝寺,見天色已晚,便打算去寺中借宿一宿,哪成想他敲廟門一直無人回應。

  隨後發現大門並未閉緊,而是留有一條縫隙,於是他推門而入。

  接下來映入他眼簾的,仿若修羅地獄一般,碩大的寺廟,此刻早已殘屍斷臂,滿目瘡痍。

  那寺中僧人,不知為何,全部丟了腦袋,

沒了四肢;胸腹之中更有著碗大的血洞,全部死在了廟中。  孫太白一個文弱書生,哪見過這等場面,頓時嚇的狀若瘋癲,拚命跑到了離寺廟不遠的柳溝村。

  隨後花錢雇了個毛驢,連夜騎著返回了南山縣,第二天清晨,便將此事報到了縣衙。

  知縣老爺差衙役去查探,發現果然如此,不過事有蹊蹺,恐並非人類所為,於是就上報到了河東郡應天監。

  這次任務,相比上次,明顯更加詭異,蕩妖部也相應的派出了連同胡憂在內的四位仁勇校尉,聯袂去查個究竟。

  其他三人,其實都算胡憂的前輩,皆是一年多以前那次擴招,通過考核憑本事進來的。

  不過他們卻沒有左校尉的紙馬使用,隻得去應天監領了戰馬,這才出發。

  這戰馬其實本質上倒也和紙馬差不多,不同之處就是戰馬畢竟是活物,有著性情,吃喝拉撒,都得照料。

  這還不說,倘若碰到了厲害的妖物,恐怕戰馬先跑了,到時候還得自掏腰包,賠償馬匹。

  不對比沒有傷害,胡憂這才知道,他終究是承了左校尉的人情,這紙馬豈止是比普通戰馬好一點半點。

  簡直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神器……單單是不吃草不吃料,不怕驚嚇,隨身可以攜帶,就是普通戰馬根本無法比擬的………

  當然,知道其他人並沒有這個玩意,胡憂當然不會拿出來炫耀,一來標新立異毫無必要反而得罪人。

  二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他還是懂的。畢竟前世也看過那麽多電影,同僚之中爭鬥,十分正常。

  南山縣離河東郡足足上千裡的路途,算是河東郡製下的邊緣了,幾人足足跑了一整天,才在天黑之時,到達了目的地。

  好在南山縣的知縣, 也沒那麽不識趣,提前回家找小妾暖被窩這種事兒他是不敢乾,而是早早候在那裡,擺好了酒宴,來給眾人接風洗塵。

  酒席上照舊老套路,先是客套奉承一番,隨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百兩紋銀,孝敬給胡憂等人。

  這知縣出手看似頗為闊綽,其實不然,這樁案子,與李大山那次不同,李大山那次更像是個中間人,實際報官人是他兄弟一家。

  所以他意思意思即可,這次則完全不一樣,像柳溝寺這種案子,屬於無頭懸案。

  既沒正主,也沒地方拿好處,他卻不能置之不理,如果沒有個說法的話,那屬於失職,瀆職之責,雖不一定丟了官帽,但起碼履歷上屬於一大敗筆。

  所以他也只能大出血,不得不拿出真金白銀,來犒賞這些校尉,不然人家不出力,查不出來什麽結果,這筆帳,還是要算在他頭上。

  向來這種案子,都屬於既沒油水可撈,又很有危險性,一般也都會分配給新人拿來歷練。

  南山知縣喚做劉奉治,人如其名,的確是頗有些風骨,十分清廉;算的上是好官,不然這種事,他本是可以動用資源強行壓下來的。

  或者乾脆欲蓋彌彰,隨便讓官差們定義成為土匪打劫之類,再尋個畫師搞點莫須有的盜賊,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

  不過他卻不這麽想,反而覺得憂心忡忡,他有種莫名其妙的預感,這個案子倘若不查清楚,恐怕日後死的人,還會更多,

  當下選擇了從牙縫裡省錢,還是報給了應天監,請求派人查案。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