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末世從封王開始》第七百一十六章 毀苗
六月初十,在進行完一切整編事宜,並將俘虜的民夫潰兵全部遣散後,趙延洵終於下令主力往東開進。

 所謂遣散民夫潰兵,其實是不太準確的說法。

 這裡面的大批人,只有幾萬人選擇返鄉,其他人都願意留在河內郡,等待秋收後再行回鄉。

 而現在返鄉的百姓和士兵,對趙延洵也非全無用處,而是會成為他的宣傳員,讓更多人知曉他雍王的仁德。

 這幾天,他的實控人口一直在增加。

 只不過在一階系統鎖定後,二階系統功能也產生了調整,必須要新增滿十萬人,他才能對部下進行升級。

 七八萬大軍往東行進,前後綿延了十幾裡,可一路上並未遭遇任何抵抗。

 朝廷那兩支騎兵,已早早撤回了濟水以西,並不敢出兵襲擾。

 顯然,朝廷方面是打算龜縮起來,組成銅牆鐵壁般的防線,將雍軍全部擋在濟水以西。

 大軍行進間,趙延洵隻帶著殿前衛的四百號人,前後遊走在軍隊間。

 如今正值盛夏,天氣炎熱無比,每日行軍的路程不是很長。

 從東河府到濟水,差不多有兩百裡路程,大軍行進差不多要四天。

 當然可以更快,但會導致大軍疲憊,這是沒有必要的。

 河內郡東部包括京畿郡在內,基本上都是平原,雖然更適宜栽種糧食,卻不利於軍事防守。

 在失去了鎮西關之後,除了幾條河流,京城以西根本無險可守。

 沃野千裡,風吹麥浪,卻是一片好風光。

 打馬走在官道上,趙延洵目光掃向麥地,對一旁的河內巡撫王世偉說道:“看這光景,今年必有大豐收!”

 經過那晚“燈光秀”,王世偉和其他官員一樣,順從天命歸順了趙延洵。

 接下來的秋收,將會由這一批官員來組織,為雍軍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而有了這些糧食,趙延洵拿下京城後才能穩定人心。

 系統能兌換的糧食,支撐十萬大軍所用都比較費勁,更不可能養活京京畿郡內百萬人口。

 無論趙延洵把自己包裝得多麽神聖正義,如果下面人連吃飯都成問題,那他也別想有什麽好名聲。

 更危險的是,沒有糧食會餓死人,又會在京畿附近引起動亂,不利於他整合一切力量,在全國范圍內恢復秩序。

 沒錯,趙延洵此刻心中所慮,已經不只著眼於京城的朝廷,而是以全國形勢整體考慮。

 西南反叛,南邊的分裂傾向,都讓讓他感到有些棘手。

 這時王世偉在一旁說道:“殿下,雖有大豐收,但也得麥苗長成!”

 “什麽意思?”趙延洵回頭問道。

 只聽王世偉說道:“此番大軍東進,踩踏了不少麥苗,還望殿下明鑒!”

 “竟有此事?”趙延洵目光掃向王世偉等官員。

 另有官員說道:“殿下,此言著實不虛,確實是有很多麥苗被踐踏!”

 這一點趙延洵還真沒注意過,畢竟以往行軍時,沒遇到過這種沃野千裡的情況。

 王世偉隨即說道:“殿下若是不信,可親往地裡查看!”

 趙延洵也不遲疑,遂打馬靠近地裡。

 官道只有不到兩丈寬,雍軍七八萬人行進,當然不可能隻走官道。

 若是如此,整個行進隊伍將拉得更長,而且不利於軍隊集結,更不利於相互支援。

 所以軍隊行進時,橫向至少拉開了近百米,這就必然會在地裡行軍。

 雖然麥子之間有行距,可畢竟隔得近了些,不注意就容易發生踩踏。

 大軍一路從東河府踩到濟水邊,這確實會損失很多糧食。

 “張猛……”

 守在外圍的張猛連忙打馬上前,說道:“臣在!”

 趙延洵沉聲道:“立刻傳令下去,全軍上下不得踏毀麥苗,違者鞭笞二十!”

 張猛隨即答道:“臣領命,這就派人去傳令!”

 可就在這時,趙延洵胯下馬匹,被麥苗騷動了大腿,驚得它直接甩出了馬尾。

 眾目睽睽之下,馬兒的尾巴掃倒了一大片麥苗,許多還未長成的麥穗掉了一地。

 這……就比較尷尬了,趙延洵也覺得很尷尬。

 他剛剛下了令,毀壞麥苗鞭笞二十,現場這麽多人可全都聽見了。

 這該死的馬,該死的馬尾巴……趙延洵心中暗罵。

 下一刻,趙延洵的目光掃向了王世偉,暗想這家夥應該是和聰明人,能夠替自己解圍。

 “本王坐騎,毀壞麥苗,皆因本王約束不力,故而該罰本王!”

 下一刻,趙延洵語氣堅決道:“軍令如山……張猛,取鞭子來!”

 軍令如山必須要貫徹,正好也可以讓全軍引以為戒,還可以讓趙延洵接機作秀。

 當然了,前提是趙延洵能確保,自己絕不會被鞭打,否則損壞了他的權威,那就成了一個笑話。

 沒錯,趙延洵確實能保證,自己不會受到鞭打。

 張猛和殿前衛的士兵,哪怕把自己腦袋砍下來,也絕不會更不願對趙延洵動粗。

 所以,在趙延洵下令之後,張猛竟是紋絲未動。

 “張猛,你耳朵聾了?”

 聽到趙延洵的呵斥聲,張猛依舊沒有應答,直接“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臉上還是顯得有些委屈。

 緊接著,張猛還為自己辯了一句:“王爺,臣等豈敢不敬,請王爺收回成命!”

 趙延洵隨即喝問道:“軍令如山,令出必行,難道你要讓孤帶頭違反軍令?陷孤於不義之境?”

 這話張猛不知如何做答,一時間直接把頭磕在地上,當了鴕鳥想逃避問題,反正他是不會去“行刑”。

 事實上,趙延洵的兩個問題,並非問的是張猛,而是現場王世偉等文官。

 這些人熟讀經義,自然知曉如何辯論。

 果然,在眼下局面僵住時,只見王世偉上前說道:“殿下,且不可如此!”

 “你也要陷孤於不義?”

 趙延洵這般反問,著實顯得有些矯情,但看在現場一眾侍衛們眼中,卻是格外的正義凜然。

 王世偉同樣義正言辭道:“殿下千金之體,豈能酷刑相加?”

 “嚴守軍紀固然是好,然殿下身負天下安危,豈能僅著眼軍紀一隅?”

 “若殿下一意自戕,非但不能正軍紀,反會使得軍心難安,以至於征戰失利,豈非舍本逐末?”

 緊接著王世偉又說道:“殿下秉承天命,睿識英斷,想來不會行此不智之事!”

 按王世偉的說法,如果趙延洵非要鞭笞自己,就成了不識大義的不智之人。

 果然是文官一張嘴,黑白隨便懟啊……趙延洵不由感慨。

 有了王世偉這番話,立馬有官員開口刀兵:“王大人所言極是,殿下當繼往開來,自然不必如常人循規蹈矩!”

 接下來,又有更多官員勸解,那說出來的花樣就更多了。

 最終,趙延洵沉聲道:“諸卿所言,卻有道理,然孤既有錯,總該懲處!”

 “來人,解下本王甲胄,以甲胄代替本王受刑,鞭笞三十!”

 這是趙延洵想的招兒,以此作為本次“秀”的完美收場。

 眼見張猛仍舊未動,趙延洵怒斥道:“張猛,還不趕緊行刑!”

 “是!”張猛答得格外艱難。

 而此時,王世偉等人也不好再勸,他們也覺得這是兩全其美的法子。

 可即便如此,對張猛等人來說,鞭笞趙延洵的甲胄,也是極為艱難的差事。

 啪……啪……啪……

 看著侍衛們鞭笞甲胄,馬背上的趙延洵表情嚴肅,卻在心中笑了起來。

 我與那曹賊何異……趙延洵暗自歎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