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吾即是蟲群》第131章 新的想法上
羅文陷入了思考之中。

 就在這座沙灘上,不吃不喝,呆了足足三天時間。憑借著尾脂器官內的儲備,別說三天,他能足足呆上三個月不必進食。

 至於海邊潮濕,關節炎之類的,羅文都可以隨時更換步足,難道還會在乎關節炎這種東西?

 這三天時間,他隻思考了一個問題。這顆星球上,雖然沒有蘋果,但卻有類似的果子。他想的問題就是,這個果子從樹上掉到地上,他能想到什麽。

 結果是,他想到了很多東西,但都是些雜七雜八的東西。至於萬有引力,他是聽過這個的,但他卻想不出任何理論性的東西。

 事實證明,想靠他自己研發出火箭,還不如熬時間,拚運氣,靠天賦進化出來靠譜。

 縱觀他的基因庫,對於進軍外太空,翅膀只在大氣層內有作用,外層空間沒有氣體,翅膀的作用被降到微乎其微。

 也許,到時候,翅膀還沒那套高壓噴氣系統的作用大。

 其實對於此事最靠譜的,無疑是甲蟲鞘翅的反重力系統。但這套系統目前的作用也僅僅是減輕體重。不過,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下去說不定會有所建樹。

 但去往外太空,可不是僅僅只是飛出去就完事了。

 他在外太空如何汲取能量?如何呼吸?如何在超低溫環境下生存?如何在宇宙中移動,難道真的靠噴氣飛行?他可不想成為一塊漂浮的太空垃圾。

 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只要有其中一種沒有處理好,就可能威脅到他的生命。

 又過了幾天時間,羅文突發奇想,他也許可以創造出一些幫手出來。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他可以多製造一些刀鋒,說不定可以集思廣益。

 數月後,結果證明羅文想多了。刀鋒們沒有任何的創造性,不過經過他一陣搗鼓,它們的學習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倒是加強了不少。

 刀鋒們總體上更接近智能AI,隨著它們接觸和學習的東西越多,它們的“智力”就越高。而這些都是可以通過蟲群網絡傳承下去的。

 所以,隨著時間的積累,它們會越來越“聰明”。

 但是,智力不等於智慧,缺乏創造力是它們最大的缺陷。它們可以充當指揮者,並且可以做得相當出色,但是卻無法做科學家。

 思路又陷入僵局。

 又過了一段時間,羅文突然想到,既然蟲群不行,那他可以發展其它種族啊,其它種族沒有這種限制。

 有了新思路的羅文馬上行動起來,他開始尋找適合培養的族群。

 本著適應能力強,比較聰明,生育能力強等特點,經過重重篩選,最後兩種生物脫穎而出。

 兩種生物,羅文都非常熟悉,是蟲群的老朋友,初期最先接觸到的種族。它們就是尾脂鼠和小恐龍。

 尾脂鼠,繁殖能力強,一胎能生5-10胎幼崽,幼崽出生後只需要十幾天時間,就可以自己覓食。雜食性,什麽都吃,處於食物鏈的最底端。畢竟就算螞蟻等昆蟲實力更弱,可是含肉量也少。所以綜合對比之下,肉多,實力又差的尾脂鼠,就成了獵手們最喜歡的食物。

 但是憑借著獨特儲存能量的器官,尾脂鼠的苟活能力很強。被追殺時,有時甚至能連續躲藏十多天,不動彈,熬走獵殺者。並且相比其它種族,它們也比較聰明。

 小恐龍雖然是獵殺者,

可由於體型問題,它們同時也是被獵食的對象。食物鏈所處的位置也隻比尾脂鼠高一些而已。它們一次能下七八個蛋,蛋的孵化時間雖然較長,但幼體破開蛋殼後不久,就可以自主覓食。 至於智商,從它們的集體配合作戰,還會一些簡單的戰術來看,它們也是非常聰明的。

 選定了兩組實驗體,接下來就是培養了。

 羅文先調出它們的基因模板,然後放大了它們的腦容量。看過人類進化過程小視頻的羅文,知道長腦子才有未來。

 接下來,羅文開始了一些騷操作。

 他抓來一些野生的尾脂鼠和小恐龍,然後將它們與實驗體關在一起,進行了一些繁殖實驗。

 雖然蟲群出品的尾脂鼠和小恐龍,沒有智慧,但是它們與野生的同類誕下的後代,應該有一定幾率繼承它們加強後的大腦。

 這樣可以極快得縮短它們大腦的進化過程,讓它們更快的誕生出更加聰明的後代。

 可事情的發展並不順利,它們被圈養在一起很長時間,都沒有任何後代誕生。

 羅文對此也有些抓瞎,畢竟他不是專業人士,對這種事情也沒有研究。難道是蟲群生產的尾脂鼠和小恐龍已經改變了種族?

 可是除了腦子, 羅文沒有再修改它們模板的任何地方。要知道其它添加過基因的,都是沒有生育能力的。

 羅文不信邪,他沒有放棄,反正也沒有其它事情要做,正好做點研究打發時間。

 時間流逝,他圈起來的實驗場地已經比最初擴大數倍,裡面被分成了許多隔間,關著各種各樣的組合。

 實驗場地上空有飛蟲部隊巡邏,周圍也有蜘蛛戰蟲盯梢,就連地下,也有著工蟻和菌毯。並且,實驗體裡有一半都是蟲群產物。所以,實驗室秩序很好,從來沒有發生過實驗體逃跑之類的事情。

 經過一輪輪不斷的測試,幾個月後,功夫不負有心人,一隻野生尾脂鼠成功懷孕。

 一個月後,一窩五隻尾脂鼠成功誕生。

 有了經驗的羅文馬上根據這組實驗體的數據,又進行了幾次實驗,果然都成功誕出後代。由此,他找到了之前問題的症結所在。

 原來,他還是急功近利了一些。想要一步到位,一次性將尾脂鼠的腦容量擴大太多。導致它們與野生同類產生了生殖隔離,所以一直沒有產出後代。

 直到後來,他加大了實驗規模,將實驗體分成了許多組,修改的腦容量也各不相同,這才有了進展。

 根據這次的成功案例,羅文隨後又進行了一些數據微調,逐漸找到了一次最多修改多少,才不會觸發生殖隔離。

 隨後,實驗進程開始加快。

 吾即是蟲群 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