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吾即是蟲群》第427章 覬覦
整體撤出一個恆星系的勢力,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為佔領一個恆星系後,必然會修建大量的基礎建築和移民非常多的人口。

  按照常理來說,一個文明,撤離一個佔領數百年的恆星系,差不多需要近百年的時間,如果想撤的乾淨一點,百年時間也不夠。

  季族給蟲群的時間是二十年,這個時限本身就有著刁難的意味,但也或許是藏有別的目的,比如讓蟲群撤離時間不充足,遺留一點什麽。

  不過蟲群的人員和兵種架構,與那些機械路線的文明並不相同,因此搬家速度也自然不同。

  蟲群沒有大量的“個體”累贅,也不需要拆解殖民地,如果不要菌毯和那些固定防禦設施的話,僅僅幾天時間,蟲群就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遠行。

  但季族既然給了二十年的時間,蟲群自然要充分使用。

  不過,在蟲群開始行動的時候,拉澤星、出雲星和恆星近軌等幾處蟲群基地外圍,也出現了大量的觀測設備。

  他們分屬不同的勢力和文明,但目的相同,都想趁著蟲群搬家的時候,窺視蟲群更多的隱秘。這種時候,勢必會有一些重要的信息暴露出來,就算蟲群也無法完全避免,只能盡力隱藏。

  蟲群的太空兵種和設施,幾乎都是在菌毯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最不濟也是與其兼容。此時搬家,那些固定地面的電磁炮、能量炮之類的,都可以集成到太空章魚身上,這些東西目標太大,數量太多,無法隱藏。

  不過也無所謂了,這種程度,就算機械路線也能完成,不算什麽特殊本領。

  地下的眾多兵種全部回收,不在外露面,甚至就連蟲後都被回收,回收之後的材料則被製作成太空章魚。

  至於菌毯,羅文稍微糾結了一下,原本打算直接就留在這裡,不知道能不能蒙混過關。後來想到,就算將菌毯留下,那些季族和外族們,也不會將其當成原生的自然植物來看。到時候肯定會解剖研究啥的,到時候菌毯這基因一崩潰,肯定還是露餡,還不如直接全部給撤了。

  於是,菌毯慢慢縮回地下,然後進行自我回收,能量則全部製成太空章魚。

  當然,撤離是不可能完全撤離的,在星球的地殼深處,還掩埋著不少的菌毯種子和蟲後卵。它們都是濃縮過的超微版,頂級的隱藏能力,讓它們除了羅文,其他人想要找到它們,比大海撈針的難度還要高上不知道多少倍。

  最後剩下的就只有那些地下構造了,數百年時間,讓蟲群在這些行星的地下,編制出巨大的洞穴網絡。因為很多材質都已經被吸收了,已經沒有辦法將其恢復到原貌了。好在隨著菌毯撤離,大部分地方失去支撐,都已慢慢坍塌,但還是有一部分結構仍然頑強存在著。

  羅文只能盡量將它們破壞,掩埋。時間一天天過去,原本已經變成紫灰色的星球慢慢開始變淡,恢復成它們本來的顏色,但地表上卻出現了大量的凹陷甚至盆地,這都是地下洞穴坍塌所造成的。

  羅文的推測沒有錯,蟲群與裡肯族的糾紛在規則修改之後,蟲群沉默照做,加上蟲群這邊,因為應對得當,也沒有新的把柄讓他們繼續攻擊,於是關注的人數就慢慢減少,熱度也降了下來。

  但是羅文也明白,現在這僅僅只是暫時的平靜,也許很快,新一輪的麻煩就會到來。

  但事情發展有些出乎羅文的預料,也許在背後謀劃真的有多股勢力,他們之間也會互相博弈,這讓其中一方並沒有趁勢追擊。

  於是,蟲群安然度過了近二十年時間,一直到季族給出的期限將滿。

  這些年來,蟲群已經陸續從裡肯星系分批撤走了六成的部隊。幾顆地質行星上的基地差不多已經轉移完畢,反倒是行星近軌基地還保有大量部隊。

  行星近軌基地雖然是漂浮在恆星軌道上的,不存在那些地下結構,理應更快完成撤離。但是別忘了,這裡可是有著蟲群巨構單位。

  在季族的規則修改之時,這裡的巨構單位已經成長到了三千多公裡的體型,並且有著兩座。這要是換成機械架構,想要拆除沒個百八十年根本不可能。

  羅文雖然能夠快速令其分解回收,但這裡可沒有星球體表遮擋,完全暴露的視野,讓它的一切動作無可遁形。

  為了隱藏住蟲群的一部分秘密,羅文只能放慢速度,利用太空章魚裝模作樣的將其拆解,這也是此處留守部隊最多的原因。

  但是,現在期限依然臨近,拆解工作的進度並不理想,巨構滿打滿算,隻消失了不足三分之一的體積。在剩下的一點點時間裡,想要將其完全拆解,無疑是癡人說夢了。

  二十年間,裡肯星系的外族數量又翻了幾倍,他們看著恆星近軌上的蟲群巨構, 只差留口水了。

  “看樣子,蟲族是帶不走這個大家夥了。”

  “呵呵,季族就給了這麽點時間,估計也在打這個大家夥的注意。”

  “哼,這完全是蟲群自找的,如此巨大的造物,別說外圈了,就連中圈,甚至內圈的老牌文明,也沒幾個能夠造得出來。”

  “確實,看看我們周圍的這些家夥,有多少是想撿漏來的。”

  巨構之所以如此稀少,並不是那些文明沒有資源建造,能夠殖民外星系的文明,開采小行星那都是基礎要求。母星上稀少的各種礦物,在浩瀚星空中並不難找到。

  但如此巨大的造物,卻不僅僅只是能夠靠資源單純堆徹出來的。它的體積越大,自身的引力就越大,如何能夠將其保持各部位引力平衡,防止其向內坍縮就是一門大學問。而這還僅僅還只是最基礎的,但就是這基礎,就擋住了大部分文明。

  蟲群的巨構毫無疑問是一個成功的作品,雖然已經被拆解了一部分,但依然無法降低它的價值。其它科技容易隱藏,但它的骨甲,它的支撐結構等一些數據資料,都是可以靠著測量等手段收集到的。

  這也是為什麽,隨著限期臨近,裡肯星系人員越來越多的原因。他們只要進去看一看,拍點圖片,說不定就能有很大的啟發。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