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吾即是蟲群》第791章 添油
隨著雙方部隊接觸面積的增加,戰爭烈度也開始逐步升級,傷亡自然也隨之增加。

 聯盟方面通過數據統計發現,那種新式無人戰機的數量,在季族戰艦中,並沒有達到滿配。因為內圈聯盟這邊,對季族的製式戰艦參數,還是十分了解的。而且這個東西很難在改動後隱藏,因為它們的體型通過外部觀察就可以確認,而內部雖然可以改動,可原本的結構已經是千錘百煉過的最優選擇,貿然改動,只會削弱艦體的防禦力。

 想來季族並不會為了那些不必要的改動,去衰減自家戰艦的戰鬥力吧。

 而根據新式無人戰機的體型,再根據季族戰艦的機庫大小,內圈聯盟得出,每艘戰艦可以滿配3000艘新式無人戰機。

 可根據複雜的戰場數據統計,季族的戰艦,並沒有裝載這麽多的新式戰艦,大概只有一半不到的樣子。一開始內圈聯盟懷疑,季族戰艦可能是因為還攜載著老版無人戰機,所以才沒有滿載。

 可隨著戰爭時間增加,戰場上並沒有出現老式戰機,被擊毀的戰艦中,也沒有飄出老式戰機殘骸。

 由此,內圈文明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季族為了隱藏這種新式戰機的消息,並沒有生產過多的庫存。而現在這些,恐怕僅僅是最近數十年裡製造的,因為戰艦也在被大量生產,所以一直沒有達到滿編的程度。

 對於反季族聯盟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消息。這相當於季族的晶壁防禦網,少了一半的補充材料。

 反觀聯盟這邊,蟲族對於這場戰爭的支持力度可謂空前,特別是在蟲族女王回歸之後,支持力度更是得到了明顯提升。

 這使得目前已經建好的十六座星門,一時都沒有停歇,源源不斷的蟲族部隊,從它們的本土傳送而來,並迅速的加入到戰爭當中去。

 因此,內圈聯盟的艦隊,擁有極為充裕的護盾補充。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一段時間,這些護盾都將非常充裕。

 戰爭打了三個月,雙方接觸的兵力規模,已經達到了五十億左右。而此時,蟲族的遠程部隊,也趕赴到了前線。

 首批數量在五百萬左右的河豚炮魚,跟隨新一批到達的太古級,一起加入了戰鬥。河豚炮魚雖然與太古級體型差不多,只有五百多米,但是卻以放棄近戰格鬥方面的能力,換取了遠程火力倍數級的加強。

 太古級通常僅僅攜帶兩門與自身體長相匹配的主炮級武器,而河豚炮魚,則攜帶十門以上。雖然它們的火力,依然與艦長普遍在三千米以上,主炮數量在十六門至六十四門之間的季族戰艦無法相比,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蟲族遠程火力的不足。

 況且,用五百米級對標三千米級本就不公平,河豚炮魚的造價,可比一艘季族製式戰艦要便宜太多。相同資源的情況下,河豚炮魚的數量恐怕要比季族戰艦多出不知道多少倍,數量上的優勢,足以彌補主炮數量上的差距。

 五百萬隻河豚炮魚,大概相當於二百萬左右的聯盟戰艦的火力輸出,這在雙方已經達到五十億級別的戰場上,幾乎顯露不出太多的作用。

 不過這僅僅只是第一批,這些遠程單位的移動速度雖然並不比太古級差上多少,但為了先將防禦網拉起來,所以,蟲族的先頭部隊並沒有河豚炮魚的存在。

 現在防禦網初步建成,用於補充的太古級也儲備富余,如果繼續向前線戰場部署太古級的話,勢必會擠佔遠程輸出位,導致己方火力不足。

 因此,蟲族開始向前線投送河豚炮魚。蟲族在與季族交戰之後,通過解析他們的戰艦殘骸,吸收到了一部分的技術。後來與內圈勢力結盟,通過各種手段,將這些技術理論逐一完善並將其轉化,升級了己方的火炮技術。

 所以河豚炮魚在這種對射中,在射程和威力上,已經不遜色季族和內圈聯盟,並且借助著體型較小,它們能夠保持更高的密度。相同面積下,主炮數量還要更多一些。

 又過了三個月,蟲族進入交戰狀態的河豚炮魚數量已經達到了二十億隻,雙方接戰部隊的總數量也達到了近百億。

 由於雙方使用的技術雷同,加上暗能量炮發出的炮彈沒有以往的紅色暴能束那麽顯眼。加上數量又極多,在雙方陣列之間,密密麻麻的,根本分不清它們來自哪邊,又要去往何方。

 無垠的虛空之中,兩條長達億萬公裡的璀璨銀河隔空相望,而拉近視角就會看到,那亮光來源於戰艦的艦燈、推進器,來源於蟲族單位那美麗的生物燈,來來自那不斷殉爆的各種戰鬥單位。

 這種規模的戰鬥,即使雙方都增添了防禦部署,使得目前的戰損率還比較低,但如果乘上那龐大的基數,就能夠知道,被摧毀掉的戰艦數目,仍然是一個駭然的數字。

 而由於季族的晶壁防禦網,比起蟲族的太古級防線來說,要稍微遜色, 所以,季族在這半年裡,戰損是要高出內圈聯盟這邊的。

 新紀元二百二十六年,自雙方接戰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個年頭。一年時間,雙方進入交戰狀態下的部隊,已經達到一百五十億以上。

 由於季族新式無人戰機更容易損毀,加上數量上的劣勢,導致連鎖反應,致使戰損上的劣勢,在不斷的積累之下,在某些局部戰場上,季族已經出現了頹勢。

 不過這樣的狀況,還不能左右戰局的走勢。但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如果繼續這麽下去,不斷的蠶食之下,量變就會產生質變,到那時,就是季族失敗的時候。

 而季族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接戰一年後,新的作戰單位,被投入了戰場。

 季族戰線後方,兩座龐然大物看似緩慢,實際上卻以一個極高的速度駛來。它們總體呈圓形,直徑超過五千公裡,由無數的合成金屬打造,遠遠看去,就像一對巨大的金屬球。

 這竟然是兩顆戰星,妥妥的巨構型單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