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吾即是蟲群》第818章 進行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不管怎麽說,新的鏈式破壞武器的加入,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掉了肉山這個大麻煩,而且還給蟲族的衝鋒部隊,造成了額外的困擾。

 甚至在蟲族還沒有發現那種破壞能量特性的時候,佔了一波巨大優勢。可是這一切,在資源如此巨大的差距下,都顯得微不足道。

 蟲族非常可怕,不在乎戰損的蟲族,更加可怕。季族剛剛佔據的一些優勢,很快就被蟲族的瘋狂反撲壓了回去。

 超長的戰線上,打成了一片,暗能量那灰蒙蒙的能量束,漫天飛舞。轉眼,五年過去,蟲族就仿佛不知疲倦的機器一般,依然在堅定執行著送死戰術。

 其實蟲族那些單位,確實不知疲倦,因為它們從星門出來,到上戰場,再到死亡,根本就撐不到疲倦的時候。

 可季族這邊就不同了,大部分戰艦在這段時間,保持著滿負荷開火。這種高強度的連續開火,對某些部件的損耗極大,就算是以季族的科技水平,也不能將其規避掉。

 所以,在三年前,季族這邊就開始有序進行部隊輪換,把一些到達臨界值的戰艦換下來,進行修整。

 一種直徑接近五十公裡的圓盤狀飛船,出現在戰場後方。不過,與其稱呼它們為飛船,還不如叫小型星港。

 這是一種支援型兵種,並不算是新單位,它們很早就在季族的部隊中入編,只不過以前極少出現而已。

 每艘星港飛船,原本可以同時為三十艘戰艦提供服務。但現在的季族戰艦,沒有那些新季族拖累,很多物資和設備都不需要,因此,經過一些針對性改裝後,現在的星港飛船,可以同時停靠五十艘戰艦,數量幾乎翻了一倍。

 由納米機器人組成的修理部隊,將戰艦上磨損即將不能使用的組件更換,將還可以使用的組件修複。

 這些特殊的修理隊,工作效率極高,每艘戰艦,僅僅只需要三四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整修,重新踏入戰場。

 不過亟待修整的戰艦數量實在太多了,除了那些陸陸續續新加入戰場的戰艦,剩余的所有戰艦都已經超負荷戰鬥了數年。

 戰場環境錯綜複雜,遍布各種爆炸殘留下來的磁場,

像納米機器人這種自身沒有防護的脆弱單位,一旦暴露,十死無生。因此,它們必須在星港飛船的防護下,進行工作。

 可是隨著戰鬥的繼續進行,季族戰艦損耗程度越來越大,納米機器人修理隊只能冒險對它們進行修理。好在這些戰艦已經暫時退出戰鬥序列,一時半會兒,這些納米機器人還算安全。

 但這種情況很快就被改變,經過了漫長的等待,蟲族的行星戰蟲,終於在前線孵化完畢。行星戰蟲提供的普通火力支援,還不算什麽,但其所使用的高能質子炮,對於季族這種特殊模式的部隊,那威脅性可就太高了。

 它們的每發炮彈,都相當於在季族隊伍中間爆開的EMP炸彈,季族戰艦必須開啟專門的針對性屏障,才能使得它們正常戰鬥。

 可是一些通訊電子信號就沒這麽好運了,有著這些EMP立場干擾,它們很難正常的傳遞信息。

 而熒正是靠著這些東西,來遠程操控季族部隊的。上次遭遇行星戰蟲的時候,季族艦隊就曾遭遇過麻煩。熒的指令無法暢通下達,戰艦只能憑借自帶的艦載智能,進行操作,導致協同沒有做好,造成了不小的騷亂和損失。

 對於季族來說,給每艘戰艦都配置一台量子通訊系統,如果是在以前,那還不算太沉重的負擔。但在目前這種斷礦的環境下,想做到這一點,那根本就不可能。

 不過季族終究是季族,它們還是找到了新的,不受EMP立場干擾的交互方式。在這件事情上,蟲族是幫了大忙。

 在蟲族展露頭腳之後,季族,包括星海聯盟,就展開了對蟲族的研究。可由於蟲子單位自帶的基因鎖,實際上他們能夠研究的東西,少之又少。

 而能通過旁支方法,來側面印證的多原色交互系統,就成了少數擁有成果的研究項目。而如今,這項原本是羅文在早期用於掩蓋蟲群網絡存在的交互方式,卻在如今的戰場上,被季族使用了出來。

 季族在戰艦的多個位置,增加了幾塊非常小的閃光器,又結合多族的交流密碼,開發出了一套自己的密碼系統。

 這種方法在靈活和準確程度上,無法與直接指令相比,但總要比艦載智能自我發揮要來得好。

 羅文看到這種情況,也是啞然失笑,沒想到風水輪流轉,以前都是蟲族摸著季族,攀升科技,現如今,也有被季族摸的那一天。

 但這種交互方式的弊端還是很高的,譬如強光就能對它們進行干擾。好在季族戰艦上的閃光器和接收器,在艦體各個位置都有部署,除非將其整個放在強光環境中,否則它們總能從某個方向,獲得指令信息。

 如此一來,蟲族的質子炮,除了被直接命中,那麽季族戰艦已經將它的附帶效果,所造成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但是,納米機器人修理隊,則成了質子炮的最大受害者。

 這些肉眼看不到的小家夥兒,對普通的干擾,都沒什麽防護能力,更別說是行星戰蟲這種級別,集合龐大能量,所發出的質子炮了。

 那幾乎是佔著一點就要報廢。

 大量在運輸途中,以及在機體外部工作的納米機器人被摧毀,好在那些在戰艦內部工作的納米機器人得以保存。

 雖然總體上來說,納米機器人損毀佔比不高。但如果戰艦不遠離戰場,或進入星港飛船的輻射范圍內,那麽納米機器人就無法正常的在艦外工作,並且行動上,還要受到巨大的限制。

 畢竟原本用於運轉的小型運輸船,可無法防護蟲族的質子炮輻射。可用戰艦來運輸這些納米機器人,又不太現實。

 因為,運輸船可以直接從艦艙進入戰艦內部,可同規格的戰艦,卻無法裝下另一艘戰艦。而且在戰場上,兩艘戰艦如果靠得太近,那可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事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