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吾即是蟲群》第394章 微型種子
“吾即是蟲群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鑒於目前的形式,羅文當然不會選擇暴露出蟲群能夠發現並捕獲季族監視器的能力。就連多奇文明那種加入聯盟幾千年的文明,都做不到的事情,蟲族才剛剛在星際舞台上出現了幾百年就能做到。蟲群已經足夠吸引眼球了,不需要更加閃耀。

 雖然布拉爾那邊有所猜測,但畢竟沒有掌握什麽真憑實據。而且按照他的說法,季族本身,季族與星海聯盟,星海聯盟本身,那關系簡直是一團亂麻,特洛文明會不會將這個猜測說出去,都是兩說。

 但不管如何,獲取了一些情報後,羅文發現蟲群的處境,比原本想象中的舉世皆敵,大軍即將壓境的局面要強上不少。

 不過即使要隱藏自身的實力,但那些季族監視器還是必須要全部定位出來。雖然不會摧毀它們,但最少要知道它們在哪,以便為接下來的計劃做準備。

 一些新式的偵察蟲,被放了出去,這些偵察蟲的體型非常非常小,比當初指甲蓋大小的羅文還要小上數十上百倍。甚至每個個體僅由幾十個細胞組成,這是羅文在極小生物上的嘗試。

 它們采用當初大氣生物的基礎模板,由於體型小,平時只需要吸收一點點的輻射能量就能維持消耗。

 因為細胞稀少,它們的功能及其單一,僅僅能夠感應到一定范圍內,某個頻段的電磁信號。它們幾乎沒有自主移動能力,也沒有信息傳輸模塊,但因為是節點單位,可以依靠蟲群網絡報信。

 同樣,因為它們體型太小,甚至都不需要添加各種隱形模塊,就能躲避幾乎所有探測裝備。在太空中,基本沒有誰會去關注那麽小的東西。而且就算被發現,那些外星文明也無法搞明白這些幾十個細胞組成,完全沒有自主意識的小蟲子到底是幹什麽的。

 這是專門針對季族監視器研製的偵察蟲。它們雖然單個能感應的范圍很小,但架不住數量眾多,一隻成熟期蟲後,每天能夠生產數億隻這種蟲子。它們由太古級投放散布出去,僅僅幾個月就遍布幾大恆星系。

 季族監視器在這種密度的蟲子偵查下,無所遁形,被一一標記了出來。

 知道了它們的位置,接下來的計劃就可以進行了。

 利用行星和太古級群的遮擋和干擾,在季族監視器的視野盲區,一些蟲群隕石被拋射了出去。與以前的蟲群隕石不同,這批隕石剛剛被拋射出去沒多遠,就化成虛無。

 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能夠發現,它們並不是消失了,而且分解成了無數非常微小的個體。

 這是經過上次偵察蟲的嘗試後,羅文的第二件微型生物作品。

 它們的體表被一層金屬礦物包括,這是金屬蝸牛的基因能力。金屬蝸牛雖然本身是一種比較初級的生物,但它的這個能力,卻在蟲群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難以想象的作用。不論是早期的蟲群隕石,還是後來的電磁彈丸,甚至直到如今,它依然在發光發熱。

 礦物外皮內包裹著一枚微縮型的菌毯種子,這是羅文目前的巔峰之作了,在幾個細胞內,集成了太多的東西,而且幾乎肉眼難見。而且在休眠狀態時,不會顯露任何生命氣息。

 這層礦物外皮讓它們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星際粉塵,即便是剝開這層外皮,幾枚沒有乾枯的細胞也很難被發現,就算發現,也只會以為是化石標本之類的東西。

 因為它們體型小巧,將更容易被各種引力源所捕捉,依附到各種隕石、星球之上。當到達合適環境,被蟲群網絡激活之後,它們會吸收掉外層的金屬礦物,然後就如同一枚真正的種子一般,生根發芽。

 根須將一邊吸收周圍的營養,一邊將主體送往更深處的地下,同時積蓄能量潛伏。當接到蟲群命令之後,它們將可以突變成為蟲後,為蟲群開疆拓土。

 這些微型菌毯種子雖然因為金屬外皮,成產成本要比微型偵察蟲要高出不少,但以蟲群目前的體量,完全可以輕松承受。

 一些蟲後開足馬力,每天生產數以千萬記的微型菌毯種子,然後將它們短暫粘合在一起後,通過投射器拋出。

 而拋出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朝向星海聯盟的內圈方向。雖然與特洛文明達成了協議,蟲群不會向內圈發展。但這玩意兒本身就是個緩兵之計,再說以那些新生文明的科技程度,星球深處是很難開發到的,蟲群過去幫他們松松土,完全是熱心之舉。

 當他們與蟲群友好時,是絕對無法發現星球內部異常的,而當他們與蟲群敵對時,那什麽協議自然就會被廢除,到時他們一定會有一個巨大的驚喜。

 同時,在另一邊,外圈方向,大量的太古級以上的太空章魚,通過電磁巨構向著那邊進發。那些無主之地,蟲群在開發上就不需要做得那麽隱蔽。

 當然,該有的低調還是要繼續保持的。以蟲群現在表現出來的能力,如果不去開發外圈或是開發的太過隱蔽,讓人無法察覺,那就顯得太假,過猶不及了。

 但如果發展太快, 又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關注。所以,羅文的計策是真真假假,開發是肯定要開發的,但是開發規模也速度,要有一定的保留。

 比如就像朝向內圈的那幾個恆星系一樣,除了擺在明面躺屍的蟲群部隊,蟲群隱藏在星球地下的部分,誰都不知道是什麽規模。而且就算是明顯躺屍部隊,也進行了技術性隱藏。

 太空章魚是以菌毯模板為主的軟體生物,它們平時可以鏈接菌毯充能,自然也可以互相鏈接在一起。然後再壓縮體內和身體之間不必要的空隙,就能做到幾隻甚至十幾隻太空章魚粘合在一起,但體積看上去並沒有增加多少的效果。

 雖然這樣讓吸收能量的效率變低了不少,但卻可以起到藏兵的效果,畢竟星球相對於廣袤的宇宙空間來說太小了,就算將其全部挖空又能藏下多少兵力呢?而且藏於地下的部隊就算有輻射礦物幫助,成長速度也不如在恆星近軌曬太陽。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95章 微型種子)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吾即是蟲群》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