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吾即是蟲群》第372章 實驗
不過很快,季族就發現了這個實驗的不靠譜之處。

  就算有著他們的乾預,想要從無到有培養一個文明,對季族來說並不算太過困難。但是想要將其培養到可以充當對手的程度,那實在是太過困難了。

  首先是科技,就算季族不計成本和代價,也無法去強行將這個新生文明的科技水準,短時間內提升到與其接近的程度。

  因為那些科學理論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口來消化,但這些高素質人口的培養是需要時間的。而消化了理論之後,還需要成熟配套的工業體系,來將這些科學理論轉換成各種實物。可就算有了工業體系,這種轉換也是需要原料的。

  彼時的季族已經坐擁五十多個恆星系的地盤,擁有的資源超乎想象。在科技程度相同的情況下,一個能夠讓季族重視的對手,少說也得擁有二十個以上的恆星系才行。否則,單純的戰損對換,就能輕易耗死對手。

  可季族會給新生文明二十個恆星系的地盤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種無法讓季族產生危機感的文明,就算培養出來了,也是無法成為那個外部刺激的。

  而且,季族的哲學家們發現,這個實驗課題本身就充滿了悖論。一個種族文明,當發現另一個種族接近威脅自己的地位,甚至是生命的時候,除非是極度作死的種族,否則正常情況下,所選擇的通常是提前將其扼殺。

  因此季族哲學家們斷言,就算這個實驗一直持續下去,但在接近成功的時候,巨大的威脅感也會讓季族中止這個實驗。

  這個實驗將毫無意義。

  實驗剛剛開始,就宣告失敗的季族人,在經過沮喪和反思之後,並沒有放棄。他們提出了另一個觀點,既然培養對手不行,那麽就培養“自己人”。

  這個“自己人”的定義更接近為助手。季族人提出,在未來的某個時段,季族人的思想也許會再次同質化,文明也會遇到桎梏,那麽搞出一些非季族人來破局不就可以了嗎?

  每個種族因為構造不同,所觀察到世界的樣子也是不同的。比如以鼠人的雙原色視角,是永遠無法想象,皮皮蝦所擁有的24原色大眼珠子裡,到底呈現的是何種繽紛的世界。

  眼中的世界不同,所形成的認知自然也不會相同。而這種對事物認知的不同,如果碰撞到一起,是不是可以產生更激烈、更璀璨的火花?

  按照這種思路,新的實驗很快開始進行。

  季族人為的培育出兩支高智力種族,然後將他們的幼崽,按照季族幼崽的模式培養。一級一級進行各種知識的學習。

  果然,因為認知的不同,他們對季族的知識提出了許多疑問。比如季族人眼中的紅色,也許在另一個種族眼中,是藍色或是紫色。但因為是學習的季族知識,所以他們將自己眼中的藍色,認知成了紅色。可這並不能改變他們眼中看到東西的不同。

  不過這種比較基礎的不同並沒有多大影響,但隨著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更加深入的認知不同終於產生了碰撞。

  結果是喜人的,這種碰撞給季族人提供了新奇的思路和不同的視角,可以幫助季族人突破桎梏。

  可沒過多久,問題就再次出現了。

  由於這些種族被季族高度干涉,他們的成長環境就是季族的成長環境。這導致,他們依然與季族存在高度的同質性,並不能帶給季族太多的靈感火花。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自己的文化,認知很多被季族固化。就比如那個顏色的問題,他們認為自己眼中的藍色,就是季族認知中的紅色,但其實他們眼中的顏色,在季族的知識中,完全是另外一種東西。

  這種認知上的固化,導致思想雖然有所碰撞,但不夠激烈,對季族的幫助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出現問題,那麽就解決問題,既然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化,不是一個純粹的自然文明,那麽就在這上面加以改正。

  上天也是眷顧季族的,很快,在常規的探索行動中,季族發現了一顆生命星球。上面已經誕生了具備很高智慧的種族,並且已經發展到了冶煉金屬的程度。

  季族欣喜若狂,沒有過多的干涉他們,隻做了一些簡單的引導。當該種族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季族暗中擄走了他們數位頂級的科研人員……

  雖然這些科研人員因為自身文明的局限性,知識儲備遠遠不及季族,但能在一個文明中脫穎而出的個體,絕不是泛泛之輩。

  在到達季族之後,他們瘋狂的吸收著新的知識,也對此提出了非常多的問題,給予了季族更多的啟發,靈感上的火花,碰撞的更加激烈。

  實驗的再次成功讓季族非常振奮,但很快他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那就是在一個自然文明中,成長出來的個體,對於自身的種族認同感是非常高的。季族靠著擄人的方式,雖然有一些個體會選擇屈服,但也有很多個體視外族為洪水猛獸,寧死也不肯就范。

  這種瑕疵是季族所不能接受的。

  於是,在往後的日子裡,季族又進行了大量相關的實驗。最後一直發展到類似現今的這種模式。

  季族探索隊如果發現新的生命星球,並且已經孕育出有潛力的種族後,就會做下標記,並將該恆星系列入保護。並在該星球或星球衛星上,埋下一艘小型戰艦。俗稱結善緣。

  因為季族的科技雖然發達,但他們的造物依然無法抵禦時間的侵襲。所以,這個時間點通常會選在該種族進入石器時代到冶金時代之間埋入。

  當該種族繼續發展,並發現這份“善緣”之後,季族這邊就會收到消息,並對該種族進行重點關注。

  這艘戰艦即是“善緣”,也是一份“試卷”,通過逆推它的速度,季族可以得出該種族相關的數據。

  在這方面,季族有一套成熟的打分體系。

  比如裡肯族,自身壽命長,組織效率,高級科研人員眾多,逆推速度也很快,在季族的打分體系中, 足以評上優秀。這個過程由於需要觀察很長時間,通常在百年左右。

  而在打分完成後,季族就會降臨,表示戰艦是多年前墜毀在此,收回戰艦的同時並展示武力。在震懾住原生文明後,就會邀請該文明參觀季族。

  更加先進的季族,肯定會讓這群“土包子”大開眼界,這時季族就會提出可以幫扶一下原生文明。

  當然,這不是無償的。

  該原生文明需要派遣最優秀的科研人員到季族工作,雖然在季族學到的知識不允許外泄,但這些科研人員可以通過種種手段賺取積分,並用這些積分兌換相關的理論知識,或者是實物圖紙。

  明碼標價,童叟無欺,充分激發了這些外族科研人員潛力的同時,也盡量不製造負面情緒。

  當然,在防泄密這方面,季族同樣有著一套完善的體系,來保障自身的利益。

  溫和的方式,要比強迫得到的利益更多,這是季族不知道多少輪實驗以後得出的結果。不過為了確保不養虎為患,每個原生種族都被限制在自身的母星系之內,一旦他們顯露超出自身實力的野心,季族大軍就會降臨。

  這種由季族制定的秩序在這邊區域維持了數萬年,一直到一件事情的發生,改變了這一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