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晁氏水滸》第376章 軍事重鎮
任諒沒有出城十裡迎接,也沒有大肆召集城中文武,只是帶了幾個城中長官在城門口裡許迎接。※※

 一路行來,即使大軍不靠近城池,沿途州縣官員都會巴巴趕去,送上當地特產,美其名曰犒賞三軍。但是他們也不敢真的勞民傷財,讓三軍將士都有份,甚至千夫長都不夠分。

 各州府新降,晁勇也不好太過苛刻,送的特產就和眾將品嘗了。沒人敢送財物,大梁貪一文就斬的規矩早已傳遍天下。宋朝官員的俸祿很高,是歷朝歷代最高,即使不貪的官員也多少有些積蓄,但是沒人敢拿出來犒賞三軍,他們怕沒討得太子歡心,反而惹來一身腥。

 自從大梁公開立下“不因言獲罪”的石碑後,禦史們就毫無顧忌了,每天彈劾官員的奏折不斷。富戶犒賞三軍沒有問題,但是官員犒賞三軍的話,多半會被彈劾失節,討好太子。雖然最後也不會獲罪,但是傳開了也有損名聲。

 北宋奸賊、賣國賊兩塊石碑立下,文官們又知道了禮義廉恥,清流也覺得大梁前所未有的開明。

 宋朝雖然也算開明,但是大臣惹怒了皇帝,皇帝還是會貶放大臣的,尤其趙佶當政的時候,更是隨意貶斥、編管大臣。

 而大梁太子提議公示“不因言獲罪”的祖訓後,皇上更是寬宏大量,直接明示進言不會受到任何處罰,當然賣國和貪腐仍然不在此列。

 一夜間,大梁朝廷便變得十分開明,甚至有禦史彈劾太子不上朝。

 太子無疑是文臣最怕的存在,原本百官還為那禦史捏了一把汗,不想皇上和太子都沒有為難那禦史,只是太子仍舊不去上朝。

 百官看到太子並沒出來問罪。最後一絲顧忌便也沒了。

 董平都有些習慣了被官員們迎來送往了,看看快要到的京兆府,才看到任諒領著幾個官員來迎接,不滿道:“這京兆府官員也太無禮了,皇上不動陝西各路官員,這些官員卻是目中無人了。”

 晁勇搖頭道:“如今西北形勢吃緊,後方安定,我們才能專心在前線抗擊西夏。而且這迎來送往也都是小節,不勞師動眾最好。”

 看看還有數丈。晁勇便翻身下馬,快步走過來。

 任諒見了,心中也是有些詫異。傳言大梁皇上寬宏大量,禮賢下士,但是這大梁太子隻親近武人。對文官並沒多少好感,從不與文官交往。

 他原本以為晁勇能在馬上給他答禮就不錯了,卻沒想到晁勇隔著幾丈便下馬了。

 任諒看太子到的跟前,慌忙作揖道:“下官京兆知府任諒參見太子。”

 晁勇搶先一步,扶住任諒,笑道:“任公大名,如雷貫耳。小子怎敢受任公大禮。”

 任諒看太子這般言行,也摸不準太子脾性了,搖頭道:“下官不過用心做事,也沒有什麽大功績。太子謬讚了。”

 晁勇笑道:“任公說的好,就是要用心做事。做事要能對得起自己良心,這些年蔡京、童貫弄權,順者昌、逆者亡。無人敢言他們之事。只有任公仗義執言,可見任公真的是用心做事。宋朝官員。我隻欣賞兩人,便是任公和李綱,可惜李綱愚忠。若不是怕李綱引得忠貞之士都效仿他為宋朝殉葬,我也不會把他打為奸臣。”

 任諒聽得晁勇這般說,才知道太子心意。每個朝代滅亡都不乏殉葬官員,獨有宋朝滅亡無人殉葬,不能不說太子這一招高明,只是可惜了李綱。

 唐朝滅亡二百多年,中間經歷五代戰火,京兆府已經沒了唐朝京城的影子。

 到了宋朝,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都轉移到東邊,京兆府更多的是做為西北地區軍事重鎮,雖稱京兆府,但長官隻稱知永興軍事,軍事因素遠重於經濟因素。

 直到宣和二年,趙佶才下詔永興軍守臣等銜不用軍額,稱京兆府。

 任諒是第一個北宋的京兆知府,也是北宋的最後一個京兆知府。

 雖然是軍事重鎮,但是京兆府的商業也很發達,不怕死的商人們來往中原、西夏、吐蕃、回鶻、黑汗等國,運進來的多是牲畜、草藥、玉石之類的,運出去的則以瓷器、絲綢、布匹為主。

 宋朝沒了坊、市的限制,到處都可見商鋪,攤販,京兆府的番人也比東京要多了許多。

 任諒雖然沒有召集城中所有官員出迎,但是他也曉得輕重,城門到府衙的街道都派了士兵把守,以防人衝撞太子,甚至刺殺太子。

 不過任諒也沒有全城戒嚴,那樣太過騷擾百姓,也會顯得他治理無方。他雖然任職不到一年,但京兆府的治安還是很好的。即使最近西夏入侵,漢人和番人的關系緊張了一些,但也沒有發生什麽大的衝突。

 城中百姓早已知道太子親自領兵來抗擊西夏,他們也都想看看傳說中天神下凡,戰無不勝的太子是什麽樣子。如果說以前太子的戰無不勝還缺乏一些含金量的話,輕松打退遼國皇帝的戰績就讓人們深信不疑了。

 這倒不是任諒宣傳的,任諒巴不得全城的人都不知道太子來了呢,畢竟這裡靠近西夏,保不準有西夏細作得了消息刺殺太子呢。

 不過有遍布天下的邸報宣傳,驛吏跑的可比大軍快多了。大軍開拔兩日,京兆府便得到東京邸報的原樣了,然後開始印發,宣傳太子率軍抗擊西夏,鼓舞西北軍民士氣。

 任諒也不得不承認太子親征的消息公布後,很好的穩定了民心。

 西夏出兵四十萬入侵的消息傳開後,很多百姓都背井離鄉往中原跑,他們怕被西夏擄走,變成奴隸。西夏建國以來,便經常犯邊,很多時候他們都無力侵佔打下的城池。宋朝援兵一到,西夏人便會撤兵,但是他們除去搶劫錢物,還會把百姓也擄走。這些百姓到了西夏,便會成為黨項族的奴隸。

 有手藝的漢人便做工匠,西夏通過擄掠漢人,在國內發展起了冶鐵、紡織、陶瓷等行業,讓他們不懼宋朝的封鎖。一些行業甚至不遜於宋朝,比如西夏冶煉的西夏劍,便是宋人都不得不承認西夏劍的鋒利。

 宋朝地大物博,多產精美之物。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皆為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能及”。

 當然西夏劍也是西夏鑄的兵器中的極品,並不是隨意一名士卒都能擁有。

 也正是西夏劍的稀缺,讓宋人都以得到西夏劍為榮。

 蘇東坡曾獲西夏劍,極其欣賞,當即命“蘇門四學士”的晁補之賦詩一首讚美。

 紅妝擁坐花照酒,青萍拔鞘堂生風。

 螺旋锘鍔波起脊,白蛟雙挾三蛟龍。

 試人一縷立褫魄,戲客三招森動容。

 趙佶的長子宋欽宗得了一把西夏劍,更是愛不釋手,上朝都佩戴著。

 便是宋朝“秘不示人”的神臂弩都有來自西夏的說法,不過宋朝和西夏交戰,只有西夏晉王察哥“國家用鐵鷂子以馳騁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險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鐵騎難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潰”的記載。

 若是神臂弩是西夏發明的,那西夏自然不會不用,也就不會有步跋子碰到神臂弩就潰散的事情了。

 即使神臂弩原型是出自西夏,宋朝也必然進行了重大的改良,讓威力更加強大,才能用來對付西夏。

 除去兵器精良,西夏的氈毯在各國也是搶手貨,其中白駱駝毛做的白氈子,《馬可波羅遊記》中都以“世界最良之氈”記載。

 西夏雖然靠擄掠的漢人工匠,發展起了陶瓷,但是西夏的陶瓷顯然不如中原的精美,只能做一些實用器。西夏還是需要用牲畜換一些宋朝的精美瓷器以供貴族之用了。不過陶瓷也幫了西夏大忙,中原有鐵蒺藜來遲滯敵軍行動,西夏雖然可以冶金,但是西夏的鐵礦還是不如中原多,他們的鐵要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打造兵器、農具。 有了陶瓷之後,西夏便製出了瓷蒺藜。拳頭大小,表面全部呈釘狀。戰馬一旦踩中,必然是人仰馬翻。

 傳說成吉思汗便是攻打西夏時,戰馬踩了瓷蒺藜,猝不及防,被摔下馬,受傷病逝。這對馬背上長大的成吉思汗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臨終便讓子孫滅絕西夏王族、西夏文化,以雪恥。

 沒手藝漢人被捉去則做“撞令郎”,也就是西夏大軍的先鋒,其實就是讓這些漢人奴隸做炮灰。

 宋軍騎兵較少,步兵則以弓弩見長。兩軍對陣,宋軍常以密集的箭雨大量殺傷西夏兵,後來西夏人就讓“撞令郎”先衝,打亂宋軍陣勢後,西夏兵馬再去廝殺。

 身體瘦弱不能上戰場的,則被西夏人捉到西夏腹地耕種。

 但是前些日子,太子親征的消息傳開後,逃難的百姓明顯少了很多。

 留下的百姓也多了一絲輕松,太子連遼國皇帝都打敗了,西夏皇帝又算得什麽,說不定太子這次能活捉西夏皇帝呢。到時就讓西夏皇帝做奴隸,給漢人牧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