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諸天從自宮練劍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漢中
上洛郡城,宋缺命兵士佯裝後退。

上洛郡守大喜,不聽徐子陵勸阻,領兵趁夜追擊。

不料,中伏。

數萬唐兵,或死或傷。

宋缺領了兵士,趁機攻入上洛郡城。

寇仲、李靖得到此消息後,惟有勒令兵士停止前進。

因為,宋缺親領精兵守城,他們無論如何謀劃,似乎,都沒有勝算。

一時間,以寇李二人領兵的手段,竟也躊躇起來。

攻也不敢攻,退也不敢退。

這一退,宋缺必領兵穩扎穩打,以新隋軍一統南方的優勢,步步蠶食,積小勝為大勝,最終獲取全面的勝利。

這個世界,論領兵之能,幾乎沒有人能勝過宋缺。

自寇仲出道以來,除卻輸了老爹杜伏威一陣後,自此從無敗績。

但面對此仗,他卻毫無信心。

雖天無絕人之路,可幾番思索後,還是自覺勝算渺茫,頓感從未如此不知何去何從。

寇仲和李靖多次商量後,終於決定後退二百裡,佔據了一座中城。

既進可攻,也退可守。

當然,攻是不可能攻,因為守城容易攻城難。

憑借唐軍的這點兵力,想要攻城,那是癡心妄想,只會悉數折損在這裡。

他宋缺可不是王世充,上洛郡城也絕不是洛陽。

惟有佔據眼前這座中城死守,縱然宋缺領兵來攻,有寇仲和李靖在此,縱使以宋缺之能,也未必討得了好去。

寇仲李靖領兵據城死守,其實也就是等。

等李世民、徐世績與趙秋的戰鬥結果。

倘若李世民勝了,宋缺之兵必然軍心動搖。

趙秋既敗,大勢就在李唐一方。

即便以宋缺之能,也僅剩撤退一條路可走。

不退,待李世民收拾趙秋後,再起兵前來,那時,宋缺連退路都沒有了。

反之,倘若趙秋的隋軍獲勝,那麽,退的便是寇仲和李靖了。

同樣的道理,趙秋以勝兵前來,與宋缺合兵一處,他們可萬萬抵擋不住。

那時,惟有立時跑路,跑回長安死守。

除此之外,別無它路可以選擇。

城頭之上,寇仲李靖並列而戰。

兩人雄偉的身軀,尤其引人注目。

寇仲遙望城外,一陣歎息道:“李大哥,你說這天下,爭過去爭過來,究竟何苦由來?”

李靖虎軀一震,說道:“自晉以來,數百年紛亂,民不聊生,人戶已十不余一!本來,大隋建立,一統南北,形勢大好!可惜,又出了隋煬帝。一切紛亂,竟愈演愈烈!

說到底,我們爭過去爭過來,還不是為了將來的太平盛世!”

頓了頓後,又歎道:“到了今時今日,這場連綿數百年的爭鬥,也快走到了盡頭!”

寇仲虎目放光,說道:“李大哥,我認識你多年,還請告訴我,那位隋帝楊虛彥,將來可是一位好皇帝?”

李靖搖了搖頭,說道:“那楊虛彥雖是天潢貴胄,但與魔門還是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所以,將來的事情,可難說得很!”

寇仲歎息一聲,不再說話。

似乎,他的命運,已再不是他能夠自己主宰。

一切勝敗,都在那一場漢中之戰。

結果,絕難預料。

李靖欲言又止。

寇仲歎道:“李大哥想說那件事?”

他認識李靖多年,當然知道他心中所想。

……

漢中,坐落於秦嶺和大巴山之間,是出蜀和入蜀的必經之路,它既可以作為糧草和士兵的中轉站,也能夠有效解決糧食供應不足以及將士北上艱難的問題。

昔年,孱弱的蜀國佔據此地,憑借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竟令強大的蜀國,寢食難安。

如今隋帝“楊虛彥”領兵二十萬,由益州宣漢出發,跋山涉水,攻入漢中,便如一排拔不掉的釘子,令李唐人心惶惶。

“楊虛彥”的兵力,可絕不僅僅只有昔年蜀國的兵力。

他領兵二十萬,縱使昔年蜀國強盛時,兵力也絕無這麽多。

第386章漢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