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綠茵之寒冰射手》第184章 東亞4強賽(東亞杯篇)
日本,東京,東京羽田國際機場。

 本屆東亞四強賽將在日本東京舉行,齊策直接從德國飛往日本,和球隊會和。

 可以說,即使在中日韓這東亞三國之中,齊策依然是最值得矚目的球員,這次東亞四強賽也因為齊策的關系,在歐洲甚至也有一點知名度。

 此前很多歐洲球迷是根本不知道有這項賽事的,隨著齊策這位歐洲金童的參賽,也給賽事增加了一份曝光度。

 歐洲球迷不知道這個賽事也很正常,日韓從不招旅歐球員去踢東亞四強賽,而中國則基本沒有幾個旅歐球員。

 實際上,這一屆東亞四強賽,齊策是唯一一位被招入國家隊的旅歐球員。

 張林鵬,蒿俊敏,邵加一等旅歐球員都沒有被國家隊征召,唯一征召的齊策也是國家隊和齊策兩方面下的考量,齊策本人有參加的意向,而國家隊也想給剛剛進入國家隊的齊策多一點亮相機會,這是增加齊策名氣的好機會,也是國家在足球方面宣傳的好機會。

 中國國家隊的大名單是在東亞四強賽前一天公布的,具體如下:

 主教練:高紅波。

 門將:楊志(北京國安),曾成(河南建業),關振(江蘇舜天)

 後衛:趙彭(河南建業),杜巍、孫翔(上海申花),何陽(天津泰達),榮浩(江蘇舜天),劉建業、王強(長沙金德),張林(上海東亞),馮霄霆(韓國全北現代)

 中場:楊浩、黃伯文(北京國安),閆鋒(長春亞泰),趙序日(大連實德),鄧卓祥(江蘇舜天),余海(陝西滻灞),薑凝(青島中能)

 前鋒:郜霖(上海申花),楊緒(遼寧宏運),武壘(上海東亞),齊策(德國多特蒙德)

 這次的東亞四強賽參賽國是中國,日本,韓國和中國香港,東亞四強賽指的是東亞杯最後的決賽圈階段,一般來講就是中國,日本,韓國三個參賽成員再附加一個預選賽打出來的。

 東亞一共就幾個國家,中國國內也分為中國,中國台北,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四個足協,就佔據了半壁江山。

 另外還有朝鮮,蒙古,關島和前兩年加入進來的北馬裡亞納群島,一共十個足協參加,中日韓是每屆必有的,因為東亞杯規定是十個足協中世界排名前三的自動參加決賽圈,實際上就是為了方便中日韓直接參加四強賽。

 齊策上一場國家隊比賽,也就是齊策的首秀,對手是越南,那場比賽是大局已定的亞洲杯預選賽,征召的人選都不是主力,算是國家隊的邊緣國腳。

 而這次東亞杯,足協還是比較重視的,因為這是中國足球在大變革之中進行的一屆賽事,打假掃黑行動全國都很關注,帶有中國足球四個字,也就意味著,全國可能都會很注意足球方面的情況。

 全國的關注肯定不僅僅是打假掃黑方面,是足球方面,中國足球方面的,特別是對手還是和中國頗有淵源的日韓,如果踢得不好肯定繼續會淪為全國人民的笑柄。

 當然,在剛剛過去的2009年裡,情況比多條戰線潰敗的2008年好很多,但這僅限於很多關注足球的球迷,對於不關注足球的普通人而言,中國足球還是被人恥笑的對象,因為還沒有任何成績可言。

 世青賽四強是個不錯的結果,但也僅限於關注足球的民眾范圍內。

 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就是這樣。

 普通民眾並不會在意有什麽困難,有什麽特別的情況,只會看到中國是輸了還是贏了,這是唯一的評價方式。

 當然,這是對的。

 競技體育,菜是原罪。

 一場兩場比賽可能會是意外,但若一直如此就不會是意外或者運氣不好了,

 因為國足在對陣日韓,特別是韓國的戰績可謂是慘不忍睹,在國際A級賽事中,國足面對韓國僅僅只有一場勝利。

 兩支球隊在國際大賽正式交鋒記錄都有二十多場,但國足真正獲得勝利的只有一場,那是在1986年尼赫魯金杯賽中,國足2:1戰勝韓國隊,不過實際上那場比賽屬於友誼賽性質,算是正式比賽,但含金量不高,其他比賽非平即負,老慘了。

 日本的情況稍微好一些,中國男足面對日本12次拿到了3勝3平6負的戰績,總的來說雖然也是負多勝少,不過比起二十多場僅僅贏下一場的戰績要好看多了。

 只是對陣日本戰績稍好也是有原因的,日本足球在九十年代以後才有所發展,在此之前日本足球一直是亞洲二三流的地位,實際上,中國隊的三場勝利有兩場都是在九十年代之前拿到的,在那之後,中國男足也就在日本身上取得過一場勝利。

 在這種戰績背景下,還想讓不關注足球的普通民眾對這種情況有什麽看法?

 能做的,只有繼續前進。

 從羽田機場離開,齊策直奔國足會和的酒店,這次國足陣容實際上也並非全主力,比如鄭志,李偉峰等老國腳都沒有來到陣容,這也是留得後手,萬一球隊成績不好,也算是有個借口。

 當然,臨時重組的足協並不是完全隨緣,他們對這次比賽非常關注,新上任的足協主席韋迪在一次會議中要求高紅波面對日韓其中之一,要確保一場勝利,畢竟關注的人這麽多,也將齊策招入球隊,這也說明球隊對東亞杯還是有想法的。

 在東亞杯重視程度上,其次是日本。

 日本對這屆東亞杯也很重視,因為這次由日本主辦,這是日本第二次主辦東亞杯,而在此前三屆東亞杯中,日本沒有一次奪得過冠軍,分別是韓國兩次,中國一次。

 這讓日本人也是掛不住面子,要知道東亞杯這個概念先是從日本提出,然後也是從日本開始舉辦第一屆,東亞杯主辦方東亞足球聯盟總部也是在日本東京。

 舉行了三次,日本一次都沒拿冠軍確實有點丟人。

 所以這次東亞杯日本也集結了國內一批最好的球員,老實說,齊策看過這批名單之後,發現日本確實是最大的對手。

 這批球員中有不少都是前往歐洲效力的,從紙面上看甚至比韓國都要強不少。

 有東京FC的長友佑都,鹿島鹿角的內田篤人,清水心跳的岡崎慎司,川崎前鋒的川島永嗣,還有旅歐回歸的老將稻本潤一,大久保嘉人,規劃的巴西悍將圖裡奧,他的日本名字叫做田中鬥笠王,當然還不能忽視中場核心遠藤保仁。

 韓國隊的陣容則就沒有那麽多叫得上名字的,老將李同國是這陣容中最大牌的球星,除此之外,具滋哲,樸柱昊,李雲在這幾位還比較有名。

 但其實,韓國隊依然是中國最大的敵人。

 日本足球主要學習巴西,以小快靈,配合為主,而韓國隊則更加依靠身體素質,嚴格來說,中國隊也是這麽踢的,韓國這邊除了齊策,整體都比中國隊要強。

 從踢法上可能的克制來講,韓國和中國的踢法比較克制日本——當然, 在絕對實力面前可以無視,不過在相差還不算很大的情況下,這種克制的說法還是很有效的,至少從戰績也能反應出來,中國贏日本的概率就是比贏韓國要大。

 高紅波給球員們定製的方案就是,贏香港,對陣日韓至少拿三分,這個分從日本還是韓國身上拿,這無所謂,但必須要贏下其中一個對手。

 贏香港,這沒什麽可說的,自己小弟都打不過,就別去日韓面前丟人了,

 東京,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

 這裡是日本最大的體育場,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主場館,2008年,日本為了申請2016年奧運會主辦權,曾經有計劃進行一次大規模改造,不過東京並未成為2016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城市,這個項目也就隨之擱淺。

 不過有傳聞稱日本正在申請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如果成功,這座體育場還會在未來繼續進行改建。

 不過現在,這裡是2010年東亞足球錦標賽決賽圈階段的主辦場地,比賽雙方是日本隊和中國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