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綠茵之寒冰射手》第7章 1線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一直到新年,徐跟寶的出現頻率明顯變高了,這讓小球員們又開心也擔心,開心的是有機會好好表現去踢上職業聯賽,擔心則是徐跟寶的凶名在基地可謂聲名遠揚,有一點點小小的失誤,訓練場邊上那老頭兒的罵聲就要來了,光是挨罵還不算完,多半還得挨罰,跑圈十二十圈那都是常事。

  齊策也回想起那段在基地“聽吼”的日子,以前他也沒少挨罵,現在水平上去了,罵聲也少了,但也不代表沒有。

  這段時間,徐跟寶確認了一件事情,齊策的確不是他最合適帶的隊員,但他的確有能力。

  可怕的是,他今年甚至未滿十六周歲,他的能力已經足以踢國內聯賽了,至於能踢什麽級別的賽事,光看青年度級別的訓練和對抗賽是無法判斷的。

  得帶上他,才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元旦到新年不過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期間,齊策完成了基地裡的期末考試,忘得差不多的學業不負眾望的不及格,這讓文科老師也很驚訝。

  在元旦之前,齊策的成績不算好,但在這幫子體育生裡也算是名列前茅了,這下好了,球技上去了,成績相對的也下來了。

  這就是所謂的此消彼長嗎!

  文科老師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王連員和徐跟寶,這兩人也感覺到十分不可思議。

  是偶然吧?

  幾人都沒有往更深層次去想,實話說,如果在這點上面抓住齊策刨根問底,齊策可是要頭疼了,這可沒法解釋啊!

  爆竹聲中,對齊策而言第二次的2006年終於完整的落幕了,記得15年後,上海市區內就不準在燃放煙花爆竹,雖說清靜許多,但似乎也少了一點年味和過年的回憶。

  足球基地的新年假期來了。

  這個如同轉折點的2007年,終於揭開了她的神秘面紗。

  假期裡,齊策對腦海中的這個虛擬球場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在虛擬球場中,齊策的體力也是有限的,之前訓練基本功顛球的十個小時也是分散進行的,但這並不和現實中衝突,換言之,齊策相當於擁有雙倍的訓練用體能。

  在虛擬球場中訓練,也可以提升屬性,但速度非常緩慢,正如一句話說的,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只是齊策擁有了這個系統後,十年可以變成五年,剩余的五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

  足球幣也解鎖了更多功能,小足球場裡一直只有齊策一個人,一個人的訓練再怎麽說也是有限的,所以齊策可以用足球幣來“買人”。

  也就是自己的陪練,可以是對手,也可以是隊友,能力越強的,普通一點球員,比如在跟寶基地那些小球員,一枚足球幣可以買好幾個,業余場上的那些,一枚可以買一個隊,現在最貴的是卞君,需要三枚足球幣。

  買人功能是要在球場或訓練場上直接和齊策有來往的球員,目前為止也就解鎖了這麽些球員,大部分是跟寶基地的小球員。

  另外,齊策對任務系統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任務大致分為幾種,普通任務,訓練任務,隨機任務,長期任務和緊急任務。

  普通任務和訓練任務齊策都做過了,比較詭異的是隨機任務,這些任務甚至不僅僅是足球領域,在其他方面也對齊策提出了一些任務要求,比如第一天齊策就看到,任務欄出現了一個要求他下廚做菜的任務……

  額,

當然,這些並非強製性的,但僅僅幾枚足球幣用的太快,買了點陪練,還有身上的裝備就沒錢了,這些任務也不得不接下來掙錢。  有了人,虛擬球場也有了生氣,不再是之前那個無人無聲的小足球場,不管齊策想要怎麽訓練,這些虛擬人都會配合他一起,全年無休。

  ……

  節後,對足球基地的小球員來說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時間。

  自從05年底徐跟寶創立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跟寶基地成為了東亞的後備隊,去年中乙聯賽,上海東亞的所有參賽隊員都是從跟寶基地出去的,換句話說,只要在基地表現好,跟著去打職業聯賽順理成章。

  距離開賽還有三個月,但基地的選拔已經如火如荼,從去年表現來看,王連員教練手下的孫愷以及另外一名教練劉慶泉手下的兩名小球員王雲隆,柏家俊已經被徐跟寶看中,今年基本上預定了東亞隊一線隊名額了。

  但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名字也進入了徐跟寶的視野。

  就是齊策。

  對於這個堪稱異軍突起的名字,跟寶基地上下除了王連員手下那批領會過齊策厲害的少年們,都抱著一個疑問:齊策是誰?

  隨著一次大會結束,徐跟寶宣布了新一批入選東亞隊集訓名單的後備隊成員:齊策,柏家俊,王雲隆,孫愷。

  上賽季已經入選一線隊的球員們有資格挑選球衣號碼,後來的新人們只能按照順序等安排,根據順序,齊策是第二十三位,也就順理成章的拿到了23號球衣。

  也就是說,新年過後,齊策就要跟著職業隊訓練了,他的目的雖然是去歐洲,但飯也要一口一口吃,現在的他不是即將而立的大齡青年,還不滿16歲的他還有足夠的時間爭取這些。

  進入一線隊後,還有一個變化,就是有工資了。

  每月800元人民幣……

  齊策知道後來在中超的金元風暴下,不少國內球員工資水漲船高,百萬,千萬年薪對於國腳級別的球員來說太正常了,所以看到這可憐的八百塊,心裡不免泛一陣嘀咕。

  一線隊的訓練場在後備隊的隔壁,感覺上其實沒什麽區別,說是青年隊和一線隊,其實兩支隊伍球員年紀基本是一樣的,都是89-91這個年齡段的少年們。

  這些人中,有不少日後中國球迷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武壘,顏俊靈,張林鵬,王申超,薑志彭,蔡會康這些都是幾年後國家隊的常客,還有眾多中超名將曹雲定,柏家俊,呂文軍,顧焯等人。

  只是這個時候,他們都還是一群剛剛踢上職業聯賽的少年,上個賽季,上海東亞排名乙級聯賽南區第七,這是球隊第一次參加職業聯賽,這個成績不算差,但徐跟寶並不滿足。

  “這個賽季,我們要衝甲!”這是動員大會上,徐跟寶提出的要求。

  作為曾經跟寶足球基地的一員,齊策當然知道這賽季最終他們成功奪得了中乙聯賽冠軍升入甲級,即使他不在,這個目標也可以如約完成。

  一直到聯賽開始前的這段時間,進入一線隊的齊策依舊讓徐跟寶感覺吃驚。

  其實訓練中,齊策的表現不算出色。

  因為他並沒有特別出色的技術,硬要說的話就是射門,在這個年齡段的球員,齊策的射門相當出色,但除此之外的有球能力比較一般。

  讓徐跟寶驚訝的是訓練賽中,齊策的表現,第一場他以為是偶然,但經過幾個月下來的觀察,徐跟寶意識到齊策就是這麽踢球的。

  速度和跑動是他最大的優勢,一線隊的球員意識和技術比基地要高一個檔次,齊策發揮起來順暢很多,但還是有種不在一個節奏的感覺,也就是說比起一線隊,齊策也還是要高一檔。

  在中國足壇這麽多年,徐跟寶壓根沒見過在這種年紀這樣踢法的小球員,速度快,跑位意識非常好,踢得很聰明,但技術一般。

  說穿了,就是有非洲球員的速度,歐洲球員的意識, 中國球員的技術……

  如果想讓這個孩子踢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送到歐洲。

  國內的訓練方法,包括他徐跟寶,更多的強調戰術,搶逼圍,傳接轉,強調的是整體,而不是個人技術,齊策在整體意識上已經檔次相當高,國內又是中乙這種級別,這樣的球員就是奢侈品。

  而磨練個人技術,哪怕在中超都很難有球隊能有這樣的氛圍,所以如果真的要好好培養這名球員,最好的方法是去歐洲。

  青訓時間做久了,徐跟寶除了看球員的潛力,能力之外,會看見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國內真正值得關注的潛力新星不多,而在這為數不多的新星當中,徐跟寶都有一個對他們的大致概念。

  從人的性格,能力,到球隊的環境,聯賽的環境,國家的環境,適不適合球員發展,大多數在中國土生土長的球員們沒這個問題,只要考慮他們未來發展方向就可以了,適合送出去的也不少,但現階段留在崇明反而比較好。

  直到看到齊策,徐跟寶有一種想要盡快送出去,但又覺得可惜的念頭。

  可惜的不是別的,是錢。

  這樣的球員培養出來能賺多少錢?

  徐跟寶腦海裡盤算著這樣的問題,他的初衷自然是培養更多的年輕球員,但這些都要錢,足球基地投資了三千萬,兩千萬都是從銀行借的,利息也都要好幾百萬,到現在都還沒還清呢。

  這個疑問讓徐跟寶頭疼了好久,但時間不等人,終於,中乙聯賽如約而至,2007年五一黃金周期間,第一輪聯賽開打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