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五代十國開局逃婚三千裡》一百二十七 我竟忘了此事!
侯仁矩忙道謝,並說此事完結之後他要好好的休息兩天。

勉勵侯仁矩兩句,杜昭離開此處,趕去了城北的兩軍大營。

大營中,王傳平原來的府邸,已經改名為:“馬步軍都使府”。

周庭以後便常駐其中了。

周庭正在親自指點操練兵馬之事,郭大勇和陳頂天兩人跟在後面宛若小學生。

就在大營中,杜昭與周庭聊了一個上午,有關軍製改革之事。

其他的什麽軍紀松弛、兵驕將惰、老弱混雜等難題,周庭都能解決。

唯獨這個“冗員”的問題,周庭也沒有什麽好的法子。

杜昭頗感棘手,那麽多將士的隨軍家屬與老弱將士,總不可能直接趕他們出大營,任其自生自滅吧。

若是如此,只怕整個中吳軍的將士會徹底炸鍋。

一直討論到午時,還是沒有好的辦法。

杜昭在大營中吃了午飯,便結束討論,回到牙堂。

“‘冗員’的問題不好解決,那就先著手處理‘財賦’的問題吧。”

杜昭在牙堂中坐了一會兒後,拿定了主意。

當下,杜昭便命把守在門外的李安,請來蘇州府衙的刺史。

杜昭與之聊了半個時辰,了解清楚當下實行的財賦之策。

蘇州刺史離開後,杜昭當即便自言自語道:“田賦、商稅,現在最好還是不要亂動為妙!”

當下的田賦,實行的是唐朝後期制定的“兩稅法”。

一年征收兩次,分為“夏賦”和“秋賦”。

所得賦稅一般分為三份,分別為:留州、送使、上供。

留州:既州縣自留的賦稅。

送使:既送給藩鎮節度使的賦稅。

上供:既送給朝廷的賦稅。

留州、送使倒也罷了,可是這個“上供”……

若杜昭想出好的法子,提高了田賦的收入,那麽將有一部分上供給朝廷,也就是上供給杭州的胡景思。

中吳軍畢竟還不是一個國家,它只是一個藩鎮。

從名義上來講,中吳軍屬吳越王國,所以轄地內所得賦稅必將上供給朝廷一部分。

“我可不想為胡景思徒做嫁衣!”杜昭暗哼,自語道:“田賦改革,暫且作罷。還有商稅也是此理。”

“雖然‘上供’給胡景思的賦稅,隻佔小部分,但我這心裡還是難以接受!”

“可是若不改革田賦和商稅的話,那我又如何增加牙府的收入來源呢?”

“對了!”

杜昭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自嘲道:“我竟忘了此事,真是不該啊!”

他在桌案上鋪上一張宣紙,取過鵝毛筆,在紙上寫下三個字:雪膚膏!

其實早在剛回到蘇州之時,杜昭就打定主意自己下海做生意賺錢。

那天晚上,還曾與周延嗣相談甚歡來著。

如今看來,自己做生意是真的好,因為生意所得利潤不算賦稅,也就不用“上供”給朝廷。

昨天晚上和周娥皇聊天之時,還有今天早上在兩軍大營之中,杜昭竟沒有想起這一茬,實在是不該!

當下,杜昭便伏案寫寫畫畫,謀劃著他的賺錢大計。

良久之後,杜昭忽然停頓,喃喃道:“再順手將‘喉舌’之事辦成。

”說到“喉舌”,就不得不提及邸報。

邸報,是古代朝廷官方開辦的“報紙”,相當於現在的“內參”。

杜昭要做的,便是將邸報拿來改一改,再借鑒一些二十世紀報紙的元素,糅合成當下需求的一種報紙。

若要發行報紙,必然涉及到紙張、印刷等等范疇。

紙張倒還好說,只是這個印刷恐怕有點難搞。

就在去年【公元953年】,後周發生了一件大事——

《九經》刻印完成了!

這部《九經》,其實早在後唐長興三年【公元932】就已經開始刻印。

從公元932年,至公元953年,歷時二十余年,從後唐開始,跨越後晉,再見證後漢,最後來到後周,這部《九經》才最終刻印完成!

此次刻印之本,世稱“五代監本”,官府大規模刻書自此始……

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刻印此書為何用了二十余年?

因為當下使用的印刷方式,是雕版印刷,一整頁文字雕刻在一塊木板上,這些雕版也只能用於印刷《九經》中的一頁。

後世的“活字印刷術”,是在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由畢昇首先發明的。

就當下【公元954年】來說,這是將近一百年之後的事。

也就是說,活字印刷術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呢!

針對杜昭的報紙,使用雕版印刷不可取,用人手謄抄也頗為費時,還顯得不夠高級……

那麽——

杜昭起身,長舒一口氣,道:“那就先讓活字印刷術提前面世吧!”

計議已定, 杜昭立即安排李安去搜羅刻印方面的人才,以及懂得雕版印刷之人。

接著,杜昭又派人找來周娥皇,說了要在牙宅中劃出一塊區域,用於建造“印刷作”之事。

周娥皇自然沒有任何反對意見,當即就下去選址、籌備人手。

好在牙宅中真的非常大,太廣闊了,隨隨便便就能找出一塊合適的地盤。

……

接下來的數日,杜昭又開始忙起來了。

他親自指點“印刷作”的籌建工作,同時也兼顧牙府中的日常事務。

一切都挺順利。

在李安的搜羅之下,短短一日,還真就找到許多刻印與印刷方面的人才……

另外,侯仁矩的資料整理工作、周庭整頓兩軍的安排,以及逐縣逮捕、查抄等任務,也全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一切安穩。

整個中吳軍上下,所有人都乾勁十足,忙碌而充實。

……

淮河以北。

也是在今日【2月18日】,後漢皇帝劉崇親率大軍三萬人,與遼帝國一萬騎兵會師於團柏【山西祁縣東南】。

一共四萬大軍,揮師南下,直奔潞州【山西長治市】而去!

劉崇此舉,正式拉開了“高平之戰”的序幕!

“高平之戰”,是五代的轉折點。

此戰後,郭榮斬殺了幾個臨陣畏戰的節度使,並順勢削弱藩鎮的勢力,再加強中央禁軍的戰鬥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