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修仙也要講科學啊》第4章 推進器
  之前吸納了這顆小行星所匯聚的所有星辰之力,讓衛青陽的儲備從不足半成快速攀升到了兩成。在接下來就是水磨功夫了,得等著它一點一點的匯聚,自己才能一點一點的吸納。

  這太慢了,但衛青陽卻沒有任何辦法。

  一些所謂的能匯聚星辰之力的陣法之類,其實都是對於星體內部來說的。譬如地球上,某些地方星力濃鬱,適合修煉,適合天材地寶滋生繁衍,有些地方星力貧瘠,不適合修煉,有的陣法則可以讓某一個地方吸納其余地方的星力,令其星力更加濃鬱,以此形成洞天福地之類,都是地球星力的內部再分配。

  地球吸納、容納星力的總量是不會變的。這裡多了,那裡就少。

  放到現在,這顆小行星總共就這麽大,衛青陽一下子就吸納完了整顆星球的,哪兒還用得著分哪兒星力多哪兒星力少。

  除了星力匯聚速度過慢之外,還有一個讓衛青陽心中憂慮的事情。

  仍舊是那不知道從哪兒來的怪物的“那一擊”的後續影響。

  就算此處距離太陽數百億公裡,同樣都無法脫離它的影響范圍。長時間停留在這裡仍舊是個死,與太陽系內部比起來,區別只是死的快一點和死的慢一點而已。

  更何況,此刻這顆小行星正在緩慢的靠近太陽,而不是遠離。

  這讓衛青陽心中更加憂慮。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情。

  “以這顆小行星的星力匯聚速度,我要恢復全盛,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那麽,一個月時間之後呢?”

  全盛時期的衛青陽,發動星光遁,可以支撐五個月左右的飛行時間,能飛行不到四百億公裡的距離。

  在這之後呢?再找一顆小行星休養生息?

  這不現實。

  太陽系從內到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帶,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海王星之外是海外天體,從內到外,分別是柯伊伯帶,黃道離散盤,希爾斯雲,奧爾特雲。

  總體來說,越是往外,宇宙越是空曠,要尋找宏觀天體就越困難。

  此刻衛青陽所處的位置,大概介於黃道離散盤和希爾斯雲之間。現在這顆小行星既不屬於黃道離散盤,也不屬於希爾斯雲,它是一顆獨立天體。

  在這個階段,找到它就已經耗費了如此巨大的力氣,再往外,天知道還能不能找到落腳的地方。

  找不到落腳的地方,哪怕強如衛青陽,最終也只能星力耗盡而死。

  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長久的留在這裡,在自身恢復全盛之後,繼續等待星力匯聚,將多余的星力煉製成“靈石”,攜帶在身上,以備補充。

  靈石是星辰之力的聚合體,可以讓修士無需凝神,無需修煉,毫無阻礙的納入身體。在太陽系之中,靈石,尤其是高品質的靈石可是硬通貨。不管居家旅行還是殺人奪寶,或者布置陣法、煉製法寶、丹藥,都不可或缺。

  可是在“那一擊”的影響之下,在這個距離上,衛青陽最多能再活個幾年時間,幾年時間匯聚的星力煉製成的靈石,最多讓他用個幾次就沒了。

  這條路仍舊走不通。

  找到了這顆小行星,也僅僅是解了燃眉之急,長遠來看,還是絕路。

  隨意坐在一處“峽谷”之中,衛青陽再度陷入了沉思。

  “走是死,留在這裡也是死,難道就真的沒有路了麽?”

  長久思考沒有收獲,

衛青陽隨手吸納了這段時間這顆小行星匯聚的星辰之力,喟然長歎了一聲。  “漫步”在這顆小行星之上,仰望著滿天星辰,衛青陽喃喃道:“要是這顆小行星能跟著我一塊走就好了。”

  想想看,衛青陽如果能帶著它一塊走,一路上都可以得到星辰之力的補充,不用怕星力枯竭而死,哪怕速度慢一點,他都願意接受。

  可是理智告訴他,這是不可能的。

  築基,翻雲,倒海,洞玄四大境界,到了倒海境,就已經有了翻江倒海之能,打平一座山峰都輕而易舉,更不要說已經超越了洞玄境,踏入“不可知”境界的衛青陽。

  但關鍵是,這顆小行星雖然“小”,但它還是太大了。

  它最長處有足足一百多公裡,密度比地球的平均密度還大一點,總質量大約有七十萬億噸,這麽一個龐然大物,要說將它慢慢打碎,衛青陽倒是能做到,但要帶著它一塊展開恆星際航行,那就沒可能了。

  這一條路也被堵死了。

  但是忽然間,衛青陽再度渾身一震,一個大膽的想法闖進了他的腦海。

  這個想法雖然大膽,雖然瘋狂,但是……可以嘗試一下啊。

  就像之前自己采取科學的思維,以道術為手段,為工具,最終製造出了巡天望遠鏡,找到了這顆小行星一樣,修士衛青陽無法帶走這顆小行星,不代表科學家衛青陽沒有辦法!

  推進器!他要製造巨量的推進器,推動著這顆小行星跟自己一塊兒走!

  而推進器的能量來源,完全可以由自己吸納了這顆小行星的星辰之力後,通過法術和道術製造出來!

  這個想法,讓衛青陽一瞬間心思火熱起來。

  雖然他對各種推進器的構造隻了解工作原理,不太了解工程實現方案,但這沒關系,神奇的道術可以彌補這一點!

  “推進器,推進器……”

  他所了解的推進器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常規工質推進器,也即加熱工質,將膨脹的工質快速噴出來獲取推動力,另一種則是離子推進器,其原理是先將氣體電離,然後用電場力將帶電的離子加速後噴出,以其反作用力來獲取推動力。

  至於純粹的無工質推進器,在衛青陽那個年代都沒有製造出來,甚至連理論突破都很有限,他當然也不知道該怎麽造。

  在這其中,推進器又分為化學能源和核動力兩種。

  這幾種推進器各有各的缺點,也各有各的優點。譬如傳統化學能源工質推進器,技術簡單可靠,但比衝較低,較為消耗能源。離子推進器節省能源節省工質,但推力太小。

  衛青陽並沒有現在就糾結去選哪一種推進器,那是之後才需要思考的問題。他現在想的是,不管是哪種推進器,自己該如何從工程上實現它們?

  同時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就算自己可以一心幾千用,可要推動這顆小行星,所需要的推進器數量必然龐大,可能要以百萬,千萬,乃至以億來計算,單純靠自己分出神識去操縱是不現實的。

  這就要求衛青陽必須要讓它們可以自行運轉,也就是必須要布置出一個個的陣法。而關鍵問題是,這顆小行星上,有足夠的可以承載符文和星力的陣法材料麽?

  想要布陣,必須先探礦。

  衛青陽立刻坐下,運轉心法,龐大的神識釋放出來,將這顆小行星完全籠罩。

  他的神識足以覆蓋三百多萬公裡的半徑,覆蓋一顆小行星完全不在話下。不過,想要穿透實物的阻礙,還要仔細分辨它的內部構成,比在真空之中費力了許多,消耗星力的速度也快了許多。

  足足三天,衛青陽才完全而徹底的了解了這顆小行星的構造。

  出乎他的預料,相比起它的大小和質量來說,這顆小行星上的星力材料還算不少。雖然它們的品質連最低等級的天材地寶都比不上,但既然做了乞丐,就沒資格去嫌飯餿,能將就用就行了。

  衛青陽心神一動,下一刻,這顆小行星地表之上就有數萬個石塊飛了起來,自行向衛青陽這裡匯聚。在這之後,衛青陽身軀凌空而起,右手下壓,數千條黑線便從手掌之中出現,狠狠扎入到了小行星星體內部。

  等黑線從星體內部破土而出的時候,黑線頂端便纏繞出了一塊塊或大或小的石塊。

  這些石塊,也被衛青陽堆積到了之前那塊地方。

  如此反覆,直到整顆星體都被搜刮一空為止。

  此刻在他身前,可以承載符文和星力的靈性材料堆積成了小山。但衛青陽還不知道這些材料可以製造出多少個推進器。因為他還沒辦法確定一個推進器陣法要消耗多少。

  接下來就該確定這一件事了。

  衛青陽首先嘗試的是以氫氧推進劑為能量來源的化學推進器。原因很簡單,在這顆小行星上,固態氫,固態氧,水冰都可以找到,至少試驗階段不用自己消耗星力通過法術獲得。

  衛青陽的構思是, 燃燒氫和氧,加熱水冰,以水蒸氣的反衝來獲得推動力。

  現階段暫時不必考慮自動添加燃料的事情,隻考慮推進器本身就好。

  首先是燃燒室,衛青陽構造出的這個名為“氫氧推進器”的陣法,必須要能實現燃燒室與外界的隔離。這個功能,可以通過一個名為“天牢地網”的法術來實現。

  當然,是簡化版的天牢地網。

  但同時,天牢地網不能阻礙熱能的傳遞。這就要對這個法術進行一些改造。不過這難不倒衛青陽。

  燃燒室之後,是對水的加熱,要令其產生極高的溫度,極高的壓力,以極高的速度噴出去,才能產生足夠的推力。

  這裡同樣要用到天牢地網,不過形式要變幻一下。

  氫和氧燃燒生成水,燃燒室裡的水路循環也要設計。以及,氫氧燃燒的速率必須要可以控制,這個讓衛青陽犯了難。

  想了半天,他通過調節壓力的方式實現了這一點。

  所謂的平海訣,所謂的鎮風決,不都是通過壓力實現的嘛,略微改造一下就可以用了,做人要懂得變通。

  自動點火這一塊,衛青陽通過最簡單的火焰術實現了這一點。這裡面需要設計一個簡單的邏輯判斷體系,陣法理論裡這種手段很多,很容易實現。

  最終,衛青陽將幾個天牢地網,一個鎮風決,一個火焰術,以及其余幾個輔助性的小法術,通過符文固定在了靈性材料之上,一個法術版的化學能源推進器就製造完成了。

  深吸一口氣,衛青陽信心滿滿的開始了第一次試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