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五虎將”每一個人都不是那麽的服眾,每一個人都有閑言碎語傍身,所以當時孫子義的感覺倒還不是那麽特殊。
但是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蘇絕率領遼東兵團平定遼東,殺死金國偽帝完顏雍,用戰功和威望讓所有質疑他的人閉嘴了。
現在論蘇詠霖麾下諸將,所有人都認為平定遼東剿滅金國偽帝完顏雍的蘇絕是排第一的,沒有質疑。
蘇海生率領齊魯兵團拿下了整個河東,大戰三次小戰二十次,無一落敗,聲威赫赫,現在拿下關中覆滅金國也有他的一半功勞。
當初還有人說蘇海生純粹是蘇詠霖手下聽命的先鋒將,沒有獨當一面的能力,現在也沒有這種聲音了。
韓景珪率領河北兵團收復燕雲十六州的絕大部分,確保了燕山牧場的安全,攻克了金國西京大同府,洗刷了漢人自石敬瑭以來不能光複軍燕雲十六州的恥辱。
張越景擊潰金軍光複了河南地,收復了宋國故都開封,又攻克潼關,攻克長安城,收復了一半的關中,乃是蘇詠霖麾下第一個統軍單獨出征取得戰果的,那也是聲威赫赫。
他們四人都有絕對過硬的軍事實績坐穩兵團司令官的位置,讓蘇詠霖信任,讓同僚承認,讓部下服氣。
所以硬生生從將星雲集的光複軍中打出來的他們成為司令官理所當然。
而孫子義,之前是蘇詠霖的戰友,在舊光複軍時代打過一些勝仗,但是規模不大。
後來在真定血戰前夕打了敗仗,差點被滅掉,還是蘇詠霖派兵救了他,於是他投靠蘇詠霖。
接著他做水軍負責人,又帶兵北上燕雲地區,後來理所當然的轉任燕雲兵團的司令官。
說戰功,他也有,但是並不輝煌。
雖然河北大反攻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曾經攻城略地包圍了中都,但是大反攻的那驚天動地的一戰是蘇詠霖親自指揮的,攻破中都也是蘇詠霖親自謀劃的。
金軍主力都被打頹了孫子義才佔了便宜,所以軍中公認這其中他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當時孫子義當燕雲兵團的司令官質疑聲也不是那麽大,軍中戲稱這五人為蘇詠霖麾下的“五虎將”。
一開始,這真的是戲稱,甚至有點貶義的味道。
但是隨著滅金戰役的進行,其他四人大放光彩,虎將之稱也沒有了貶義的味道,成為了真正的美稱。
這一美稱可不得了,作為五人當中唯一拖後腿且充滿了關系戶味道的人,孫子義的處境開始變得有點尷尬。
五虎將五虎將,每人都要是如同猛虎一般能征善戰的強悍將領才算是虎將,但是你這邊算什麽情況?
孫子義甚至聽聞軍中有傳言說光複軍的頂端是四隻虎圍著一隻貓。
這讓他情何以堪?
換了別人估計是要暴怒之後尋機報復那些說閑話的人,但也就是孫子義了。
孫子義好就好在有自知之明,且懂得進退。
當他發現自己的確不太適合待在光複軍頂端的位置上的時候,尤其他的出身還不是那麽的優越,而此時此刻又是蘇詠霖即將稱帝的檔口。
這個時候鬧事,對自己,對蘇詠霖,對整個光複軍,有好處嗎?
認真思考之後,孫子義認為,急流勇退,未嘗不是以退為進之策。
中國人的某一部分哲學思想在這一刻、在孫子義的身上發揮到了極致。
孫子義決定退一步。
他要離開燕雲兵團司令官的位置,退位讓賢,不做了。
轉而擔任一個他可以勝任的官職。
蘇詠霖是沒想到孫子義居然那麽坦然,那麽灑脫,軍中頂端的位置說不要就不要了。
他根本還沒那麽個打算,孫子義就主動提出來了。
於是蘇詠霖覺得自己是不是該稍微安撫一下孫子義。
“如果是因為軍隊裡的某些傳言,我覺得子義兄大可不必如此,燕雲兵團司令官的職務是你應得的,在我心裡,你名副其實。
而且當初咱們一起起兵,你的身份地位與我相當,如今你作為我的部下,與我原先的部下並列,已經是你退一步的結果了,我怎麽能讓你再退一步呢?”
蘇詠霖做除了挽留的舉動。
孫子義心裡放松,但還是笑著搖了搖頭。
“這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我孫子義堂堂男兒,怎麽能讓別人指著我嘲諷我而不自知呢?
繼續這樣下去,閑言碎語只會越來越多,而且燕雲兵團短時間內也不會有什麽戰事,我也不會有什麽發揮才能的機會,況且我本來也沒什麽軍事上的才能。
這種事情別人不知道,我自己不能不知道,繼續擔任司令官這種厚著臉皮的事情我實在是做不來,所以雨亭,你還是給我換個地方吧。”
用一個那麽大的實權職位和蘇詠霖做交換,蘇詠霖又能拿什麽來換呢?
當時蘇詠霖手上就一個樞密使的職位,聽上去固然威風八面,但是又怎麽能比得上指揮千軍萬馬縱橫馳騁呢?
樞密使經過他的魔改之後,現在就是個軍隊大管家,說是手握軍隊後勤和升遷命脈,那是面對一般的小魚小蝦很有威勢。
但是樞密使眼下需要面對的是跟著蘇詠霖打天下的功勳將軍們,面對那麽多戰功卓著且強勢的將軍,做個軍隊大管家也真是不容易。
這支軍隊要什麽補給,那支軍隊要什麽補給,這支軍隊的補給有多少,那支軍隊的補給有多少,新來的軍械撥付給哪支部隊,這都是問題。
稍微有點小爭端,強勢的將軍們搞不好都要去樞密院鬧,作為大管家,樞密使到時候會一個頭兩個大。
換做同樣有功勳的人做這個大管家,尚且能鎮住那些功勳卓著的強勢將軍們,所以蘇詠霖甚至想過要不要乾脆由自己暫時兼管樞密院。
蘇詠霖把這個事情明明白白的告訴了孫子義,沒想到孫子義聽了以後卻意外的很滿意這個職位,覺得自己比起戰場爭鋒,還是更喜歡做做後勤工作。
“我的指揮水平,雨亭你也是知道的,打打順風仗我是可以的,真要遇到強敵,我可就手足無措了,我害死過很多部下,實在不希望未來遇到強敵的時候還要害死更多的部下,至於大管家……姑且為之,相比那些將軍們不會太過為難我吧?”
孫子義苦笑著自嘲。
孫子義的指揮水平蘇詠霖是清楚的, 能打順風仗,打不了逆風仗,更別說絕境翻盤了。
所以孫子義見識了蘇詠霖絕境翻盤的那場真定血戰之後才那麽佩服他,直接跪了,投靠了蘇詠霖,不自立了。
現在,孫子義可能只是再次發揮了他的自知之明,做出了急流勇退的決定。
蘇詠霖頓時覺得孫子義的前途還是很可觀的。
他有這樣的決斷力,勇於放手,在這巨大的權力圈子裡,擁有這種鹹魚思想的可不是一般人。
權力場看似花團錦簇,實則暗流洶湧,在這個即將建國的當口,山東系、燕雲系、外族系和元從系四大派系圍繞著建國初期的政治局面一定會展開一場又一場的爭鋒。
稍有不慎,就會在這場權力爭端之中跌下雲端。
權力當然好,但是就像一個人端著一盆熱油似的,能潑出去傷到別人,也容易燙傷自己。
蘇詠霖忽然感覺到孫子義在未來不一定是最有存在感的一個人,但是一定是結局最好的一個人。
能在權力場內全身而退,本身也算是一種偌大的本領了。
所以,蘇詠霖就決定任命孫子義為樞密使,提領樞密院,總管全軍後勤事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