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啟明1158》716 中原複興計劃由此開始
蘇詠霖拿起筆,在地圖上位於燕雲、淮南和川蜀的三個位置分別畫了一個圈。
 這是他計劃中三個中直轄的位置。
 然後他又看了看地圖,又在兩廣地區和河西地區點了一點。
 “從北往南,過了淮南有江南,過了江南,還有嶺南,也就是說江南人認為嶺南人才是南人,嶺南人覺得嶺北都是北人,所以我以為五嶺地區是重要的交通要衝,未來在五嶺之地也要設中直轄。
 至於關中地區,比起關中,我以為河西走廊對於大明來說更加重要,掌握河西走廊,就能控制西域,兩漢,晉,隋,唐,無不是通過河西之地控制了西域,進而把中原王朝的勢力向西延伸,以至於到了蔥嶺之地。
 而失去西域也是從失去河西之地開始的,一旦失去河西,整個西域都將失去,無法掌控,中唐以來便是如此,而到了宋,更是因為西夏的原因,失去了經營西域的可能。
 所以我以為,未來消滅吞並西夏之後,就要在西夏故地設中直轄,由中央政府直接派人駐軍掌控,以確保對這塊交通要衝之地的完全控制,進而才能進軍西域,挑戰更西邊的遼國。”
 這段話,蘇詠霖沒有避開耶律元宜和耶律成輝這兩個契丹人的代表。
 而他們也沒有表現出什麽疑惑或者驚訝的樣子。
 很顯然,他們對於明帝國的認同早已超越了那個虛無縹緲看不到的西遼,他們對西遼沒什麽感情,對於給了他們新生權力地位的明國才更加認同。
 如果此時硬是要有人把他們同西遼聯系起來,他們還會生氣,還要爭論,說他們是明人而不是遼人,說他們願意為了大明披肝瀝膽,而不是為了虛無縹緲的遼國。
 這種態度是蘇詠霖非常滿意的態度,這說明他對於外族精英們的籠絡是非常成功的,利用他們抗衡山東系文臣的計劃也非常順利,達成了目前朝政的平衡狀態。
 這種狀態目前還需要繼續維持,至少在平定西夏之前不能被打破。
 提出了未來的中直轄計劃之後,群臣就對蘇詠霖在淮南之地設中直轄地區沒什麽看法了。
 因為這的確是從地緣角度出發非常有意義的行動。
 於是這一政令得以通過,故宋淮南東路之地,將由大明中央尚書省直轄,是繼燕雲地區以外的第二個中直轄,稱之為兩淮中直轄。
 至於駐軍方面的問題,就繼續把河南兵團的遊奕軍周至所部安置在當地,由周至統領遊奕軍負責淮南東路的軍事防禦問題。
 接下來的事情屬於朝廷吏部和複興會組織部。
 因為這兩個部門裡都是複興會的人,也可以說是複興會的事情。
 蘇詠霖驅逐了整個淮南東路八個州府的南宋官吏,明軍也對當地的地主豪紳勢力進行了威懾與打擊,所以此時此刻正是淮南東路反動力量最為虛弱的時候。
 蘇詠霖打算讓複興會借助吏部的力量將大量優秀的新人會員安插到淮南東路,對當地不足八十萬的人口進行全面掌控。
 誠然,現在的淮南東路因為黃河問題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說是荒涼,但是終有一日黃河問題會得到控制,到那時,淮南的複興將不是問題。
 複興會主導下的淮南乃至於整個中原的複興,都將不是問題。
 蘇詠霖如此堅信著。
 幾次複興會會議一開,整個淮南東路的官員問題和吏員問題還有基層組織問題就搞明白了。
 八十萬不到的人口治理起來也不難,也正好方便複興會在短時間內架構起全新的政治組織,然後給新人們鍛煉行政能力的機會。
 一切向海州學習,一切向海州看齊,爭取把淮南東路包括未來的淮南中直轄打造為全大明第一個完完全全的【複興行省】。
 接下來都是些細枝末節的問題。
 比如規定南宋給大明國的戰爭賠款六百二十萬貫銅錢將分五年還清,每年還要支付額外的利息,規定在每年春耕之後的五月份繳納,方式就是通過瓜洲渡送往淮南之地。
 還有就是每年的歲幣,價值二十五萬兩白銀和二十五萬匹絹布,每年需要在秋收忙碌之後的十月份運輸到江邊,通過瓜洲渡轉移到淮南之地,由中央派出官員負責檢驗和交割。
 至於每年歲幣內所包含的白銀絹布和折價物品的內容,則需要大明和南宋雙方商定好,統一執行,不得有絲毫誤差。
 最後就是稱號問題。
 因為南宋答應了向大明稱臣,所以趙昚的尊號應該由蘇詠霖確認並且冊封,然後才算是真正有了法律效力。
 這方面其實雙方各退一步。
 本來按照蘇詠霖的想法,可以給他們來一個江南國主的稱號,不給帝號,讓趙構和趙昚體會一下當年李煜的感覺,羞辱他們。
 但是轉念一想,讓他們去國號,估計會引發更大范圍的抵抗,不符合明帝國速戰速決的戰略要求,於是也就沒有這樣搞,繼續金國的傳統,由大明國皇帝冊封趙昚為大宋皇帝,國格較西夏和高麗高一等級。
 西夏和高麗在大明這邊都是國王的身份,直接低了蘇詠霖本身一個檔次,而南宋這邊卻是皇帝,只是皇帝身份需要冊封,到底和西夏高麗有所不同,也是考慮到南宋劃江而治的巨大體量。
 雖然依然有著不滿意的地方,但是考慮到這一趟戰爭已經贏回了本錢,還賺麻了,蘇詠霖也就沒有繼續和南宋計較。
 他再度派遣辛棄疾南下作為大明使臣,前往正式冊封趙昚為大宋皇帝。
 辛棄疾欣然領命。
 明帝國這邊理清了戰爭的問題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正式開修黃河。
 第一階段目標不變,將黃河改回東漢故道,避免兩淮之地繼續遭受改道之苦,率先恢復兩淮之地和河南之地的勃勃生機。
 這一工程量十分浩大,蘇詠霖勒令複興會作為牽頭組織,見官高一級別。
 以田珪子為黃河改道工程總指揮,以工部尚書時征為黃河改道工程副總指揮,全面協調朝廷各部門、各地方官府、流域內各軍軍隊等負責完成這項巨大的國家工程。
 洪武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大明帝國皇帝蘇詠霖正式在中都簽署命令,宣布黃河改道工程由此開始,全國將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為這一空前好大的工程注入力量。
 務必功成。
 以此為標志,中原複興計劃由此開始,整個北中國自中唐以來的複興也由此開始。
 蘇詠霖簽署命令的二十天后,六月十一日,南宋著名主戰派領袖大臣張浚終於千裡迢迢從四川老家返回臨安, 見到了新皇帝趙昚。
 上一次來到臨安的時候,他躊躇滿志,而離開臨安的時候,他萬念俱灰。
 他本以為只能在家鄉終老,含飴弄孫,度過晚年,但是他沒想到一朝戰事起,他居然還有被起複的機會。
 新皇帝趙昚急召他返回臨安,說有大事要與他商議,大宋需要他。
 他捧著詔書,淚流滿面。
 但是與此同時,他知道了大宋與明國之間的戰爭正在進行,大宋的情況非常不妙,明國水師大獲全勝,已經殲滅了大宋水師的主力,從蘇州洋威脅臨安,臨安一片動蕩。
 在這樣的動蕩之中,趙構退位,把皇位讓給了趙昚,趙昚火線登基,登基之初就面臨著兵敗如山倒的艱難局面。
 他需要有人幫他運籌帷幄,幫他決勝千裡。
 這不正是張某人可以為皇帝陛下所做的事情嗎?
 這不正是張某人為國出力的時候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