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世界的“質”是什麽?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我們生活的此方土地,它的本質是什麽。
譬如,其中一個延續了千年的哲學問題:善與惡的區別。
儒家的聖賢孟子曾告訴我們人性本善,可他的“同事”荀子卻強調人性本惡,雙方都給出了一套完備的理論來自圓其說。說實話,感覺都很有道理。
而別於學論,我曾偏執地認為“成王敗寇”才是真理。
西楚霸王項羽天生神力,氣宇軒昂,最終自刎烏江。他生前雖是英雄中的英雄,可死後只是空余一段歷史的歎息。
他的對頭,取得勝利的劉邦,一個小小亭長,甚至我覺得他更像流氓。贏了,然後呢?
然後是《史記》鴻門宴前的項伯對楚王說:“呀,你看這個人,有龍雲氣象不得不防啊。”
然後是後世聽的耳朵起繭子的那些,什麽天生異象,斬白蛇起義不啦不啦的。
有人把這種偏似“馬後炮”的歷史評述理解為中國人的善良,貌似確實有據可依的意思。
但這絕對不僅僅只是魯迅先生筆下中國人骨子裡的東西,肯定有,但它還是會包涵的了中國人,或者粗范地說,世人對“勝利”的理解。當然,我覺得這並沒有什麽錯。
可現在我覺得這種觀點也太過片面了。
我終於發現,正邪其實就如一枚硬幣,一面在上面的光明處顯露著,一面在下面的陰暗處潛藏著,它們是不分彼此的。
《蠱真人》同樣如此,你的眼看到什麽,他或許顯露出來的就是什麽。
方源為保自身,殺害族人。為利益,又禍害蒼生,這無疑是“惡”。
但他的堅持,崇高的理想,心中對世俗事物的不屑,這也是“惡”嗎?
人性是複雜的,世界更是如此啊。
(半夜難以入寐,偶然有感,望與諸君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