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簽到在諸天萬界》第二章洞真度厄天君(一十k)
“簽到在諸天萬界 ()”!
 天庭,凌霄寶殿。

 玉皇大帝高坐鎏金寶座,半眯著眼睛,露出一臉的享受之色。

 衪面上有一層雲霧繚繞,令人看不清面目,身上仿佛有細小的金龍圍繞其而旋轉,腳下仙氣升騰,威嚴萬分。

 禦座的下方,是一名名大帝、天君、仙將等天庭仙官,各自按照身份地位落坐。

 眾人的正中間,則是一處空地,仙氣飄飄,仙樂陣陣,一群仙娥正在翩翩起舞,身姿優美,媚態萬千。

 就這時,蕭寧覺醒了前世記憶,一股衝天氣勢如虹而起,彌漫整個三界,驚動了整個三界中的大人物。

 高坐在鎏金寶座上的玉帝猛然睜開了雙眼,哪還有半點癡迷之色,他大手一揮,跳舞的仙娥立即停了下來,並默默退了下去。

 “下界有一凡人覺醒宿慧,不曾想竟是一名陽神境強者,諸位愛卿,最近可有哪位仙家輪回轉世?”

 話音剛落,太白金星站了出來,躬身道:“啟稟大天尊,微臣未曾聽聞有哪位天君、羅漢投入輪回……”

 他頓了頓,遲疑道:“或許,可能是人間某位隱修之輩,前世遲遲不得突破,才毅然轉世!”

 玉帝不由得微微點頭。

 太白說的有道理,畢竟下界的修行者多不勝數,他們大部分人修為有成之後上天為官。

 但是,也有不少人隱姓埋名,在深山中苦修,從不出世,也不為外人所知。

 玉帝對眾人說道:“諸位愛卿,如今此人轉劫歸來,我天庭應該如何應對?”

 太白金星上前說道:“大天尊,在微臣看來,不如先行招撫,試探其立場,再做應對!”

 話音剛落,托塔天王李靖站了出來道:“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三界共尊大天尊,若此人不識好歹,臣建議出兵剿滅,以儆效尤!”

 玉帝眉頭一皺,這托塔天王莫不是腦子進了水?怎會說出如此失智之語?

 不過,此人向來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領著天庭的俸祿,心卻向著西天靈山。

 他此計看似為天庭考慮,實則將天庭推到風口浪尖。

 若是下界那散修同意天庭的招安還好,若是不同意便出兵剿滅,豈不是顯得太霸道了嗎?

 長此以往,天下修士誰還願意為天庭效力?

 想通了這一層之後,玉帝心中惱怒不已,這個亂臣賊子,實在是該殺。

 若非…

 他微微有些不悅的說道:“諸位愛卿可還有其它意見?不妨暢所欲言!”

 其他人都搖搖頭,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他們或是地位低,沒有發言權;

 或是有其它心思,不便多言;

 或是不滿玉帝的統治,不屑一顧。

 玉帝將眾人的表情都看在眼裡,心中思緒萬千,說道:“太白金星聽旨!”

 太白金星立即躬身道:“臣在!”

 玉帝微微沉吟道:“你下界一趟,招撫此人上天為官,朕許他天君業位!”

 太白金星聞言,心中一跳,眼皮子抖了抖,應道:“微臣遵旨!”

 …………

 西天靈山,大雷音寺。

 如來佛祖高坐蓮台,正在講經說法,字字微言大義,有如春風拂面,又如雷霆萬鈞。

 下方一眾菩薩、八百羅漢、萬千比丘聽得如癡如醉,皆是面露欣喜,沉浸其中。

 突然,講經的如來佛祖卻停了下來,一眾佛門菩薩、羅漢、比丘等人都抬起頭來,皆是目露不解。

 一般而言,佛祖講法,極少會中途停止。

 觀世音菩薩出聲問道:“禮讚世尊!敢問世尊為何突然停止講經?可是發生了何事?”

 如來單掌豎在胸前,拈花一笑道:“有不知名羅漢境強者成功轉世歸來,可喜可賀!”

 觀世音菩薩雙手合十,問道:“世尊,我佛門可要派人前去招攬?”

 “玉帝已經先出手,我等無需露面,靜觀其變即可!”

 如來搖了搖頭道:“況且,玉帝大天尊威臨三界,我等只需在適當的時候出手即可,沒必要與大天尊發生正面衝突!”

 觀世音菩薩立即心領神會:“禮讚世尊!”

 默默退下,不再多言。

 隨後,如來佛祖又說道:“大士,青城山下那條小白蛇即將要突破,你莫要忘記了!”

 觀世音菩薩點頭道:“世尊放心,觀音省得!”

 如來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不一會兒,講經繼續。

 …………

 人間界,遼闊無邊,人類國家林立,有宋、明、唐、漢等十余國,其中以宋最為富裕,但國力以漢最強,明、唐、宋又次之。

 宋國,疆域廣闊,東西長九千余裡,南北長八千余裡,國內有十八郡,每郡又各下轄十余府不等,其以中央的汴京為都城。

 距離清海郡五百余裡之外,有一郡,名曰金陵。

 金陵郡治下,有一府,名曰鎮江。

 鎮江府境內,有一佛寺,名曰金山。

 金山寺乃金陵名寺,高僧眾多,信徒如雲。

 在蕭寧覺醒了前世記憶時,金山寺亦同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金山寺後山,有一處靈池,乃金山寺秘寶。

 此時,靈池中水流翻卷,波紋蕩漾,水浪滔天。

 驟然,一頭猙獰可怖的金龍破水而出,直衝天際。

 巨大的龍首探出雲層,利爪撕天,口吐風火雷霆,神威莫測。

 龍吟震蕩,可奪魂裂魄。

 方圓百裡之內的天地芸芸眾生,都在其凶威之下,靈魂瑟瑟發抖。

 “好凶悍的一頭天龍!”

 這時,靈池旁的寺中眾高僧皆是抬頭望天,臉上帶著一絲欣喜。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條天龍乃是法力所化,並非實物,但卻神韻俱全,刻畫得十分逼真。

 世間傳說,龍威如獄,可鎮世間一切諸邪。

 若有人能參悟其中神妙,便可領悟無上佛法神通。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龍吟聲中,天龍口吐佛音梵唱。

 卻見,水中有一名少年僧人,莊嚴寶象,閉目靜坐,其周身氣血湧動。

 他的頭頂上,十八尊羅漢虛影齊齊震動嗡鳴,如洪鍾大呂一般,震動四方。

 方圓百裡的天地元氣瘋狂匯聚而來,往少年僧人的體內灌去。

 “孽畜,還不降伏?”

 半晌之後,少年僧人睜開雙眼,陡然大吼一聲。

 腳踏海浪,身形驟然暴起。

 無窮天地元氣匯聚其身。

 他的身軀,在這一瞬間,迎風暴漲,頃刻便化作一尊頂天立地的巨型羅漢,身高十丈有余,抬手之間,天翻地覆,遮蔽蒼穹。

 那半空中的天龍法相被他一把擒住,任其有翻江倒海之能也無法掙脫。

 “嗯?還不降服?”

 少年僧仿佛化身降龍羅漢,怒吼震天。

 其恐怖的肉身之力強行將那條天龍壓住,大威天龍真功同時運轉。

 立時有佛光萬道!

 “大威天龍,如來世尊,般若諸佛,般若八嘛空!”

 出手就是殺招,一道蘊含著恐怖力量的拳頭砸在天龍身上。

 “嗷……”

 受此一擊,天龍低吼哀鳴,立即低頭臣服。

 隨即,天龍纏向少年僧人,在他身上盤卷,最終化作一條金色的龍紋印記,烙印在右肩上!

 背負天龍,萬龍之力加身!

 這一刻,少年僧人隻覺得一股浩瀚力量自虛空而來,湧灌入體,使得他的力量和境界都在瘋狂提升。

 佛門修行,首重修身養心,入定之後,就像是道家的築基一樣,可以感悟天地元氣,凝練法力。

 這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尋常弟子,往往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來積累,不斷淬煉法力和肉身,以此達到圓滿先天之境。

 然而,此少年僧人神功大成,直接降服並融合了天龍法相,使得法力與肉身之力大大增加,最終突破了極限,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頓時,憑空增加了近百年的法力積累,只是短短幾個呼吸間,他便突破到了比丘之境,凝練出一身渾厚的法力。

 “禮讚世尊!”

 少年僧人雙手合十,一步一步從高空中走了下來,落到地面。

 等候多時的一眾高僧立即迎了上去,其中一名身披大紅袈裟的老僧雙手合十道:“法海,恭喜你!大威天龍真功大成,凝結金丹,天下之大,何處皆可去得!”

 少年僧人轉過頭來,看向老僧,露出了一張足以引得無數少女少婦尖叫的俊俏臉蛋,白裡透紅,但卻雙目平靜,頂著一顆閃閃發亮的大光頭。

 少年僧人,法名法海。

 “禮讚世尊!”

 法海沒有半點倨傲,一臉祥和平靜之色。

 大威天龍真功,乃是無上級絕學!

 號稱佛門十大神通之一,力量神通之首。

 修行至大成之後,如同天龍附身,有萬龍之力,搬山填海,鎮壓諸般邪惡。

 傳說修煉到圓滿極致後,還可衍化出天龍之軀。

 飛天遁地,破碎虛空,無所不能!

 若是讓外人得知,這小小的少年僧人竟然已將大威天龍真功修行到大成,一身修為境界也已擠身金丹之境,怕是要驚訝得下巴都掉下來。

 “擇日召開伽藍法會,慶賀我金山寺多出一名比丘強者!”

 紅衣袈裟僧人立即有了決定。

 …………

 時間如流水,距離蕭寧穿越過來,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

 這三個多月來,每月逢初八之日,蕭寧都會為清虛觀一眾人講道釋疑,傳授道法神通。

 有了他的傳道講法,清虛觀中,上自觀主清虛始,下至新入門的外門弟子,近五百人盡皆修為都有了穩步提升。

 有人的境界得到提升,有人的根基變得穩固,也有人領悟了道法絕學,不一而足。

 “本次的講道就到這裡,都散了吧!”

 這一天,蕭寧結束了講道。

 “謝太上長老!”

 一眾弟子行了禮之後,便三三兩兩散去。

 蕭寧走下高台,和清虛說了幾句客套話,準備回後山木舍清修。

 就在這時,蕭寧似有所覺,他抬頭看去,卻見天空中一道人影踏雲而來,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仙衣綬帶紫雲靴,長眉白發目慈祥。

 這是蕭寧見著來人時,心中生起的第一眼印象。

 隨後,他發現了來人的氣息極為詭異。

 雖然此人與自己境界相似,都處於陽神境。

 但其體內卻隱藏有一股另類的氣息,隱隱散發出神性的味道。

 “莫非,這就是被敕封了天地業位之後,所帶來的好處?”

 蕭寧心中百念千轉,站在原地,在不知對方來意的情況下,他暗自提高警惕。

 “貧道太白金星,見過道友!”

 遠遠的就有聲音傳來,所謂人未到、聲先至,說的就是他了。

 來人正是奉命前來招攬蕭寧的太白金星。

 所謂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待他稍做準備再動身下界之後,人間界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

 “在下蕭寧,見過太白仙君!”

 雖不知此人來意,但見對方以禮相待,蕭寧不敢怠慢,起身迎了上去。

 “無量天尊,原來是蕭道友!”

 太白金星手中持一柄光淨柔軟的拂塵,降下雲頭,在蕭寧身前的三尺之外站定,微微躬身,施了一個道禮。

 “仙君可是稀客,快快裡面有請!”

 “道友請!”

 兩人相繼走進了清虛觀宗門大殿。

 按賓主落座後,自有外門弟子奉茶,清虛觀主在一旁作陪。

 茶過三巡之後,蕭寧問道:“仙君不在天界納福,下得人間界,可是特意來找蕭某麽?”

 太白金星,相傳為此界的先天神靈之一,自金星中生出,因此名太白金星。

 其姓李,名長庚,又名啟明,主要職務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負責傳達各種命令,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這位是玉帝的忠實臣子之一,也是天庭的實權人物,尋常人根本見都沒資格見,不可能閑來無事跑到下界閑逛。

 蕭寧猜測,此人到來,定然是有什麽重大要事。

 是以,他沒有太多廢話,直接開門見山。

 太白金星放下茶盅,笑呵呵的說道:“大天尊得知蕭道友轉世歸來,特令貧道前來祝賀!”

 蕭寧拱手道:“哈哈,還請道友替我謝過大天尊的關心,蕭某心領了!”

 太白金星從他的話中,聽出對玉帝並無排斥之意,心中不由得生出欣喜之情,試探道:“如今道友轉世歸來,不知日後有何打管!”

 蕭寧攤了攤手,說道:“如太白道友所見,清虛觀對我有養育之恩,蕭某不得不報,便安心在清虛觀教導後輩弟子,潛心修煉,以圖突破更高層次!”

 他的話裡有真有假,半真半假,令太白金星一時間分不清,究竟是真話還是假話,以為他是在糊弄自己。

 但太白金星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他呵呵笑著誇獎道:“知恩圖報,道友好品德,好心性!”

 隨後,又轉頭看向陪坐的清虛,問道:“這位便是清虛觀主吧,你們真是好福氣,得一位陽神境強者轉世之身,清虛觀亦因此擠身為人間界的一流勢力之列!”

 清虛連忙起身,拜道:“貧道清虛,見過上仙,上仙過譽了!太上長老垂憐本觀,確實是我清虛觀上下滿門的福氣!”

 太白金星點了點頭,看向蕭寧,斟酌了一下,問道:“蕭道友,不知你是否有意上天庭為官?”

 “上天庭為官?”

 蕭寧驚咦了一聲,他原本以為,太白金星只是代表玉帝前來試探,順便與自己交好。

 卻不料,人家直接就出言拉攏了,直接了當,乾脆明了。

 果然,修仙之人,比之凡俗中人乾脆得多,沒有那麽多彎彎繞繞的算計。

 蕭寧想了想,搖頭回道:“蕭某清閑慣了,怕是受不了約束,還請仙君回稟大天尊,蕭寧沒有這個福份!”

 太白金星聞言,也不惱怒。

 在來之前,他早已有此預料,畢竟,要是對方貪圖王權富貴,前世就已經上天庭為仙官了,又豈會一直默默無聞。

 “道友且聽貧道一言,在天庭為仙官,不比凡間王朝,無需點卯應名,無需日日上朝!”

 太白金星笑道:“我天庭有實職和虛職之分,若是道友不願領實職,可領一虛職,在天庭掛個名號!人間界每過三百六十年,天上的每年初一日,大天尊召開大朝會時,過來報個到就行!”

 說起來,就和修行界宗門的長老一般。

 有實職長老與榮譽長老之分。

 實職長老管理相應職業內的宗門事物,算是門派的自己人。

 榮譽長老則隻掛個名,雙方之間並無直接統屬,乃是單純的合作關系。

 蕭寧顯然也知道這個道理。

 他想了想,總算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既然道友如此誠懇,蕭某若是再拒絕,那就太不識好歹了,這個虛職,我愧領了!”

 太白金星大喜,從袖子中掏出一卷聖旨,站了起來,念道:“大天尊敕封曰:下界散修蕭寧為洞真度厄天君,此諭!”

 蕭寧站起來,略顯恭敬的接過聖旨。

 “臣接旨!謝大天尊!有勞道友跑一趟!”

 太白金星笑呵呵的說道:“道友甫一上天庭,就被大天尊敕封為天君,可是羨煞旁人啊!”

 蕭寧眉頭輕挑,聽出了對方話中有話。

 “呵呵,是蕭某擋了別人的路麽?”

 太白金星搖搖頭,揮手布下一個結界,將兩人籠罩在裡面,悄聲說道:“貧道與道友一見如故,今日之事,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事過之後貧道可就不承認了!”

 “那是自然,蕭某什麽也沒有聽到!”

 蕭寧了然的點頭應道。

 太白金星緩緩說道:“天庭眾仙官也不是一條心,貧道嘛,自然是忠於大天尊,再加上四大天王、四大天師、三天官四功曹、四極四天王等,都是大天尊的心腹手下!”

 “托塔李天王一大家子都偏向西方靈山,南北鬥眾星君偏向驪山老母,還有一眾仙官倒向了王母娘娘!”

 “其余四位大帝也是各有偏向!”

 “可以說,其中的關系錯綜複雜!”

 “好了,不說了,言盡於此,太白告辭!”

 太白金星大致將天庭中的勢力劃分,給蕭寧說了一遍之後,乾脆利落起身離開。

 送走了太白金星之後,蕭寧若有所思。

 “如今加入了天庭,陷入了玉帝、靈山還有王母娘娘三方勢力的角力漩渦中,也不知是福還是禍啊!”

 他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

 “算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方世界不過是個小千世界,充其量也就是仙級以下的頂級戰力,我蕭寧怕過誰來?”

 半晌後,蕭寧呵呵一笑,將心中的煩悶驅逐一空。

 與清虛觀主打了一聲招呼之後,他回到後山的木舍中,盤膝坐在床上,閉上雙目,心神沉入冥冥之境,不一會,便陷入了深層次的入定中。

 …………

 就在蕭寧接受了天庭的敕封,成為洞真度厄天君之時。

 遠在西南方向,數千裡之外。

 群山連綿起伏,如條條大龍盤旋,勢若衝天,霧光飄渺,煙氣幽幽,雲遮霧繞,仿佛仙娥玉袖。

 放眼望去,群山青碧,巍峨聳峙,或直入青冥,或如仙臥榻,寶蓋峨眉,氣象萬千。

 此地,正是素來有天下秀之稱的峨眉山。

 成都府城西有一座青城山,重岡迭嶺,延袤千裡,此山名為第五洞天,中有七十二小洞,應七十二候,八大洞按著八節。

 自古道:山高必有怪,峻嶺能生妖。

 這山另有一洞,名為清風洞,洞中有一白蛇精,在洞修行,洞內奇花競秀,異草爭妍,景致清幽,人跡不到,真乃修道之所。

 此蛇在洞中修行一千七百年,從無毒害一人,其修行年久,法術精高,究是畜類,未能修成正果。

 在這群山萬壑當中,有一座形似仙人側臥的山峰坐落其中,靈岩疊翠,奇石繞彩,飛瀑聽響泉,仙雲引虹霞,靈氣氤氳,宛如仙境。

 三十六峰入畫境,一百零八景掛天梯,說的正是天下聞名的青城山。

 半山腰處,雲霧繚繞,一處幽谷之中,藤蘿垂落,碧帶懸幽,谷底卻是一潭清碧澄澈的湖水,明如玉珀,陽光穿透雲霧,散出幽幽虹光,波光粼粼,清氣彌漫。

 某一刻,一道修長的白影,忽然自水下衝出,卷起無數水滴如流螢,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星辰般的光輝,如同天女散花。

 那道白影自半空中盤旋了一圈,帶起一陣清風,盤旋在湖邊一根巨大的鍾乳石柱上。

 卻是一條丈許粗、數十丈長的白蛇。

 就在這時,冥冥之中,白蛇的出現仿佛引動了某種變化,谷內的天象忽然大變。

 原本,風和日麗的天空,忽然泛起潑墨般的烏雲,迅速暈染鋪展開來,濃墨般的厚重雲層覆蓋住整座山谷,甚至越壓越低,隱隱可見一道道銀白色的雷龍電蛇在雲中躥動。

 半空中的烏雲,聲勢愈發浩大,天色也迅速昏暗了下來,谷內飛沙走石,湖水泛波,空氣當中,充滿了沉悶而壓抑的氣息。

 “轟隆隆!”

 一連串巨大的雷鳴聲,響徹整個山谷。

 一道胳膊粗的雷光自天空中落下,仿佛雷神之怒,突破雲層的阻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狠狠地向白蛇劈來。

 竟是世所罕見的妖類化形之雷劫。

 “來得好!”

 一對眸子中露出人性化的光芒,那白蛇輕叱了一聲。

 眼見雷光落來,它向上吐出了一道白芒,竟將那雷光硬生生打散。

 然而,雷聲滾滾,烏雲被破開,一瞬間竟然又有幾十道同樣粗大的雷霆落下。

 將山谷中照得明如白晝,威勢浩蕩,似要將下方那道身影從天地間抹殺。

 面對如此變化,那白蛇仰頭吐出一顆乳白色的內丹,其上雲霧繚繞,燦如珠貝,散發出陣陣祥和的光芒,懸在頭頂上。

 半空中的電光仿佛受到某種吸引,全部交織著向那顆內丹劈去。

 天地間,響起陣陣雷鳴電閃。

 霎時間,萬千光芒迸發,電光繚繞,無窮的雷光全都被那顆內丹接引而去。

 劫雲仿佛受到挑釁,越來越大,幾乎籠罩了大半個青城山范圍。

 黑雲壓落,幾乎貼近了峰頂,而天地間生出一股狂風,吹得谷中花如雨落,藤蘿搖動。

 湖面上,倒映著半空中的恐怖景象。

 劫雲湧動,如同濃墨,遮天蔽日,一道道雷光在其中來回滾動,卻不急著落下,似乎正在積蓄力量,要將下方那道身影徹底毀滅。

 縱使遠在百裡之外,亦能感受到劫雲當中蘊含的恐怖攻勢,仿佛毀天滅地,望之令人心驚。

 烏雲越壓越低,刹那間,無數道紫黑色雷霆迸發而出,無窮無盡的雷光自雷雲中落下,照徹整個山谷,仿佛滅世之光,化作一道道怒龍般,毫不留情地轟擊向湖中的那道身影。

 一瞬間,就連空間也泛起無數波紋,狂暴的氣流擴散,湖面上幾乎形成一片真空地帶。

 白蛇見得此狀,心知已到了緊要的關頭,若能過得此關,則修為更上一層樓,過不去則是身死道消,魂飛魄散。

 它哪敢有半點大意,幾乎將渾身法力盡數催動,噴吐而出,聚集到頭頂上那顆內丹中。

 頓時,內丹光華大作。

 同時它輕身一躍,連同內丹一同向上衝去,好似天女扶盤,鮫女吐珠。

 萬千雷光在半空中交織成一片雷光的海洋,電芒迸濺,仿佛天地初開,恐怖的力量爆發,瞬間將那道身影淹沒,難以看清其中的景象。

 偶有余波落下,谷內山石受到波及,頓時炸裂成無數碎片。

 天地為之屏息。

 不知過了多久,雷劫終於漸漸散去。

 撥雲見日,谷中重新恢復了清明,一陣山風吹來,雲霧散開,頓時有明媚陽光灑下,映得湖面一片金黃。

 一道白影自半空中落下,降到湖面上,頓時掀起陣陣漣漪。

 在其身前,那顆內丹經歷了雷劫的洗禮後,散發著比原來更加耀眼的光輝,靈氣衝霄,霞光萬道,瑞彩千條,仿佛蛻變成了仙珠。

 這時,白影輕輕一吸,張嘴將那顆內丹吞入腹中,渾身散發出柔和聖潔的光輝,繞著湖畔的石柱盤旋幾圈,光芒湧動間,玉肩微晃,輕輕褪去一身潔白的蛇蛻。

 輕輕向前一躍,玉足踏出,終於落於湖畔,露出一名渾身未著寸縷的女子身影。

 她身上的每一寸肌膚,都仿佛是上天最完美的傑作,青絲及腰,螓首蛾眉,一對剪水秋瞳,仿佛蘊含著無限情意,瓊鼻精巧,櫻唇溫潤,齒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玉肩若削,腰如束素,翩若驚鴻,宛若遊龍,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她低頭環顧自己的身體,冰肌玉骨,皓腕凝霜,也覺十分滿意,不禁微微一笑,嘴角彎起一抹淺淺的弧度,無比動人。

 眸光向前方落去,素手衝著自己褪下的蛇蛻輕輕一招,頓時化作白光飛來,光華繚繞,落到身上化作一件雪白的仙衣。

 她微微轉身,輕輕舒展玉臂,仙衣亦隨著旋轉輕舞,如同一朵盛開的蓮花,輕靈若仙。

 待得身子站定,素手輕挽,回眸一笑,天地為之失色。

 “自今日開始,吾名白素貞!”

 一千七百年的修行,如今,終於渡過最為危險的化形天劫,即便以她素來古井無波的心性,也不禁有些欣喜。

 以她如今的道行,法力通玄,內丹蛻變成金丹,渡過化形雷劫後,顯然已經是金丹境修為。

 這時,她心中驀地生出一股感應,玉指微掐,天機術數盡在運算當中,終於知曉感應何來。

 原來,在不久之後,西天觀世音菩薩會在峨眉山金頂現出真身法相,自己到時自可前去參拜一番,好求取成道機緣。

 道途茫茫,縱然她已成功渡過天劫,法力精深,也不敢說可以破碎虛空,飛升上界。

 此番機緣,又怎肯輕易錯過?

 谷內幽寂,白雲幽幽。

 她環視一圈,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輕聲自語道:“如今我剛剛渡過天劫,根基不穩,不妨先在谷中修煉一番,待鞏固了修為,再做打算…”

 此時的她,大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原本的命運早已悄然發生了改變,等待著她的,會是一個什麽樣的未來呢?

 千年前的恩怨,換來的是怎樣的結局?

 而這段孽緣,她又該如何面對呢?

 ……

 時間一晃,很快就過去了半月。

 峨眉金頂,無盡山宇中,廟宇林立,渡鳥難飛,碧空如洗。

 千峰之間,雲霧渺渺,仿若飄絮,如縷不絕,崎嶇不平的山道上,行人如織,如蟻群般前行,都帶著一臉虔誠之色。

 忽然,天空劃過一道白光,在雲彩間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痕跡。

 白光在空中遊轉了片刻,隨後,尋了一處有古木遮擋的石台落下身來,微微轉身,白衣如雪,仿如仙女。

 正是渡過化形雷劫的千年白蛇,白素貞。

 趁著上山眾人不注意,她身形一轉,便混入了人群當中,不顯絲毫痕跡。

 她環首四視,見到身邊凡人,不由得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然後,白素貞隨著人群一路登山拾階而行,一雙玉手在胸前合十,心中虔誠默念觀世音菩薩尊名。

 一路走,一路拜,直到上了峨眉金頂的華藏寺。

 恢宏的大雄寶殿前,有一片寬闊的青石廣場,雲氣縹緲,石柱聳立,無數善男信女默默匯聚在廣場上,面帶慈色,默誦佛經,卻是寂靜無聲。

 不久之後,寺廟裡有陣陣鍾聲響起,洪亮曠遠,回蕩在山頂上。

 忽然,一道璀璨的金光自天空中落下,降在樓閣上的半空中,前來朝拜的諸人無不以為神跡,臉上虔誠之色更甚,連連跪拜。

 金光深處,祥瑞浮現,片片祥雲,朵朵金蓮,現出了三道身影。

 為首一人,手托淨瓶,腳踏蓮花,慶雲籠罩,祥光呈現,正是觀世音菩薩。

 左右身側的,是一對金童玉女。

 在那金光中,觀世音菩薩莊嚴寶相,現出了真身,周身光芒如雨落,沐浴天地眾生。

 廣場上跪拜的一眾凡人卻只見到有一束金光落下,無不以為神跡,連忙跪拜,隻覺心神受沐,通明空靈。

 人群當中,唯有白素貞能見到金光背後隱藏的菩薩,她那絕美的臉上現出驚喜之色,跪拜道:“弟子參見菩薩!”

 觀音菩薩聞聲向下望來,落到白素貞身上,出聲問道:“下跪者何人?”

 她的神色極為誠懇,回道:“青城山下白素貞,參見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單手捏印,言道:“信徒白素貞,你喚吾何事?”

 白素貞恭敬的說道:“菩薩容稟,弟子白素貞一心向道,在洞中苦修千年,半月前證得真身,唯願皈依我佛,望菩薩為弟子大開方便之門,渡我白素貞成道。”

 觀音菩薩聞言,微微頷首道:“善哉善哉,難得你有皈依我佛之心,只是你塵緣未了,又怎麽能夠破碎虛空,飛升上界呢?”

 白素貞神色誠然道:“弟子決心已定,一念不起,萬念皆寂,任何塵緣都可以割舍。”

 觀世音菩薩言道:“塵緣雖可棄,但恩情難報!你在人間尚有塵緣未了,豈能說舍就舍?”

 白素貞秀眉微蹙,心中稍一思索,過往之事便自一一浮現於心頭。

 “這…弟子也知道知恩圖報的道理,可事隔千年,滄海桑田,茫茫人海,弟子又去哪裡尋找恩人呢?”

 一千六百多年之前,她還是一條小白蛇時,遊走在山林之中,懵懵懂懂,沒有靈智。

 哪知,卻有一日被捕蛇人捉了去,欲要拿去集市賣錢,白蛇被拿住了七寸,動彈不得,眼見生命危在旦夕。

 捕蛇人下山後,在山腳下得遇一讀書人,名曰許宣。

 那許宣見被捉的白蛇眼露哀求,心生不忍,便向捕蛇人買下白蛇,又將其放生。

 後來,白蛇得遇驪山老母講道,懵懵懂懂間,開了靈智,悟得修行之道。

 一轉眼,已是一千多年過去了。

 小白蛇也已修煉成了絕世大妖,渡過化形雷劫,蛻化人身,修為驚天動地。

 修為到了白素貞的地步,念頭通達,道心明澈,一個念頭便想起了前因後果。

 她立時知道,當年的救命之恩,一定要償還。

 只是,那救命恩人許宣怕是早已連墳塋都找不到了。

 她又到哪裡去了結這段恩情呢?

 觀音菩薩拈花微笑道:“善哉善哉,難得你還記得這份恩情,我有一言,你且靜聽,清明時分,‘有緣千裡來相會,需往西湖高處尋’。”

 白素貞喃喃自語道:“西湖…高處…菩薩,弟子還是有些不太明白,還望菩薩指點迷津。”

 “天機不可泄露,你好生參悟吧,日後若有苦難之時,可以再來尋我。”

 觀音菩薩溫言回道,身形漸漸模糊,法相散去,再無蹤跡。

 白素貞雖心中仍有疑惑,見狀也隻好叩首相送,道:“弟子恭送菩薩!”

 兩人剛才的一番對話,卻是以法力遮掩,因此,周圍的一乾凡人並沒有發現異常。

 金光漸消,鍾聲亦隱,眾人這才一一起身,懷著敬畏之色向寺內行去。

 白素貞站起身來,來到一旁的樹蔭下站定,臉上有喜有憂。

 喜的自然是,有緣得到觀音菩薩的指點,終於明見成仙道途,只要尋到那救命恩人,報完恩情,了結因果,就能心無掛礙,前路一片坦途,直至破碎虛空,飛升上界。

 但憂的是,千年已過,世事輪轉,就算有菩薩指點,能否順利尋找到救命恩人猶未可知。

 “不過,菩薩有言,西湖…高處…”

 白素貞想起觀世音菩薩的指點,心中漸漸明了,或許,那救命恩人已經投胎轉世,投身到了西湖附近,而到了清明時節,就可以遇見這位救命恩人的轉世身。

 “但是,輪回轉世之後,恩公已經不再是恩公,我又該如何辨認,哪位才是我的恩公呢?”

 “或許,這是菩薩在考驗我?”

 種種思緒在腦海中一一而過, 最終化為一聲長歎。

 白素貞稍稍收斂了情緒,蔥蔥玉指輕輕捋動青絲,螓首低垂,將所有思緒都埋在心裡。

 無論如何,知道了結塵緣之法,總歸是一件好事。

 一對剪水似的秋瞳朝著東南方向看去,透過千山萬水,重重疊疊的阻礙,似乎看到了轉世恩人的身影。

 “恩公,我來了!”

 白素貞展顏一笑,雙腳一點地面,化身為一道白芒,向著西湖方向飛去。簽到在諸天萬界最新章節地址:https://

簽到在諸天萬界全文閱讀地址:https://

簽到在諸天萬界txt下載地址:https://

簽到在諸天萬界手機閱讀:https://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50章 洞真度厄天君(10k))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簽到在諸天萬界》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