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祖孫》第35章 問題多多的京營
  平則門是京城內九門之一,城門內為通往大內宮殿方向的平則門街,屬於京城重要門戶,在正統元年築城之時,平則門進一步修築了箭樓和甕城各一,後來到了崇禎年間,兵部還在上面架設了整整六門紅夷大炮,防禦能力十分強大。

  更重要的是,平則門甕城之外還有一條寬達十五丈六的護城河,這也注定了闖軍需要付出大量的代價來架設浮橋才能攻城,至於驅逐百姓來填河則根本不現實,因為想要把一條寬十五丈六深三丈的護城河給填起來,估計得把整個京城的百姓都填進去才行。

  當然,由於平則門更容易成為賊寇的首選攻城方向,吳襄一直都是坐鎮在平則門,還準備了兩千余人守禦,其中一部分人都是精銳家丁,因此當白廣恩的大軍從營寨當中出來時,很快就讓吳襄發現了動靜。

  “敵襲!準備迎敵!”

  一聲淒厲的叫喊很快響起,大量的京營兵士們紛紛抬起頭來,神色略帶慌張地望著城下,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沒有真正打過仗的,眼下遇到了攻城戰自然有些混亂,好在朱慈烺和吳襄前面的布置起效,一些老兵開始站出來穩定人心。

  在吳襄的指揮下,很快便有幾名士兵敲響了城樓上懸掛的鍾,它代表著敵軍開始正式進攻,大批大批的明軍士兵躲在了城垛後面,他們身上穿著棉甲,手中拿著火銃還有弓箭,臉上帶著些許緊張。

  剛剛回到端本宮中的朱慈烺,很快也聽到了鍾聲,他不顧李繼周等人的阻攔,手持一柄長劍帶著東宮護衛們朝著平則門的方向前進,而在這個沿途當中,也能看到一隊隊的士兵在朝著平則門的方向匯聚。

  “千歲,還請速速回宮,叛軍已經朝著平則門方向展開了進攻,末將奉總戎之命前來護衛太子殿下。”

  新樂侯劉文炳率領一百多名家丁急匆匆地趕了過來,他神情中帶著些許焦急之色,十分誠懇地望著朱慈烺。

  朱慈烺輕輕搖了搖頭,道:“新樂侯還是趕緊去守東安門,防止叛軍趁亂偷襲京城其他九門,到時候反倒大事不妙。”

  為了更好的防守京城九門,朱慈烺先前曾經跟吳襄商量過,讓一部分可用的勳貴和將領們帶著各自的家丁,分值諸門,像吳襄守平則門,吳三輔帶著劉文炳的弟弟劉文耀守永定門,英國公張世澤守永定門,劉文炳則是值守崇文門,其余各門也各有可以信賴的勳貴大將鎮守。

  劉文炳望了望提著長劍的朱慈烺,又看了看他身邊的東宮護衛,隻得長歎一口氣,道:“既然如此,還請千歲爺保重,一定要務必小心。”

  朱慈烺微微點了點頭,他不在多言,朝著平則門的方向趕去,而此時他已經聽到了平則門上響起了隆隆炮聲,很顯然雙方已經展開了交戰。

  趕到平則門的時候,吳襄正在城樓上指揮著紅夷大炮轟擊敵軍,濃濃的白色煙霧升騰而起,卻是將整個平則門都籠罩在煙霧之中,而城下的闖軍方向亦有三門紅夷大炮在發出轟鳴,這些火炮基本上都是闖軍原來俘虜明軍的戰利品。

  在炮聲轟隆之際,大量的闖軍兵士從營寨而出,他們推著一些盾車,還有一部分人抬著雲梯,不過這些兵士大多都是原來明軍的降卒,因此衣著甲胄依然是明軍打扮,唯獨陣後有一些兵士身著黃甲,緊緊跟在後面,似乎在監視著前軍的行動。

  等到朱慈烺上了平則門城樓時,吳襄不由得有些愕然,他連忙到朱慈烺面前高聲道:“千歲爺,

這裡危險,還請千歲爺速速回宮!”  “我知此地危險,特來擂鼓以助軍威!”

  朱慈烺並沒有過多解釋,而是挽起了袖子,走到了平則門上的一面軍鼓前,雙手持著鼓槌敲擊起來,沉悶有力的鼓聲很快就傳出來,它一聲一聲地響著,而城樓上的京營士兵則似乎膽氣有所回升,不再畏懼城下的炮擊。

  時間漸漸流逝著,闖軍士兵也到了護城河邊緣,他們準備通過架設浮橋的方式通過護城河,然而由於內城護城河實在太寬,一時半會根本無法通過,反而不少闖軍士兵被城牆上的火炮、火銃以及弓箭命中,丟下了不少屍體在原地。

  “咚——咚——咚——”

  隨著朱慈烺擂鼓之聲越發激烈,吳襄也不再苦勸,他咬著牙命令著紅夷大炮進行發射,一旁還有一個金發碧眼的老外,正在計算著紅夷大炮和城門上其他火炮的發射角度,此人的名字叫做湯若望,原本是崇禎皇帝的造炮專家。

  朱慈烺先前就知道此人的存在,但是短時間內他要處理的問題實在太多,因此根本沒有正兒八經跟此人聊過,不過朱慈烺也明白這個湯若望是一個人才,因此他也被朱慈烺列為南遷人才名單當中,排名十分靠前。

  “砰——砰——砰——”

  時間一點點流逝著,城牆上的明軍士兵們開始自顧自地扣動扳機,參差不齊的槍聲一陣陣響起,卻是讓朱慈烺暗自搖了搖頭,很顯然現在的明軍京營士兵並不具備齊射的素質。

  正因為如此,散亂的射擊並沒有殺傷太多的敵軍,只有寥寥幾十余人倒了下去,當然在其他的將官包括吳襄的眼裡,這實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士兵們使用的鳥嘴銃沒有炸膛事故,已經讓他們頗為慶幸了。

  說起來,雖然從表面看上去, 明軍、後金和大順都在發展火器,可是任誰都不能理解的是,火器發展技術最好的並不是擁有廣泛經驗的大明,而是此時的清廷,他們不光具備了生產火器的能力,而且還能自主研發,質量上也比明軍的好上許多。

  沒錯,當初朱慈烺在了解到這一點的時候,也有些不敢相信,可是直到他親眼見到京營士兵手中用的鳥嘴銃的時候,才明白眼下大明火器製造是有多麽的坑爹。

  簡單來說,原本大明製造優質火銃時,基本上都用鑽孔法制造銃管,優點是使用放心,不容易炸膛,只有缺點便是對工匠要求極高,而且一個數量的工匠一個月也只能鑽出一根銃管來,每年的生產量十分有限。

  但問題是明末戰爭已經持續十幾年了,所需要的火器數量自然是一加再加,而京城王恭廠一來產量有限,每年生產的火器自然滿足不了日益增加的需求,二來此時朝廷處處需要用錢,導致兵仗局生產經費早就不足,像原料都沒辦法正常供給。

  在這種情況下,王恭廠出於重重壓力之下,只能用卷鐵筒的方式來製造銃管,方便簡單省心省力,但問題就是炸膛率極高,甚至到了後來,京營裡都沒有多少人敢用火銃,因為人人都知道,你可能不會被敵人打死,但是會死於火銃炸膛。

  朱慈烺神情微微有些複雜,他一邊擂著鼓,一邊在腦海中叫道:“老祖宗,看眼下這個狀況,咱以後就算到了南京,這要處理的問題依然是一籮筐一籮筐的.....”

  老朱笑道:“你以為老天爺是讓你來享福的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