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第71章 無當營
  (一周之際在子夜,衝榜求票票,求收藏,求賞,再次感謝!記在心裡。)

  大將軍薑維因病休養,趙廣代持令符後,立即下令梓潼薑維軍各部擇選精銳將士,重建新營:無當營。

  無當營,顧名思義,是從之前覆沒的無當飛軍而來,對於這一支英勇戰至最後,連主將張嶷都戰沒於陣中的大漢強軍,趙廣有著深厚的感情。

  “無當營將從大將軍麾下分出,轉隸前將軍趙廣指揮!”這一消息讓薑維軍將士聞之欣喜萬分,原因無它,在遝中時,趙廣本就是軍中的牙門將,衝鋒陷阱的頭一塊牌子。

  同出一門,再加上趙廣把一直和蜀軍糾纏的鄧艾父子斬殺,立下赫赫戰功,善戰之名遠揚,對於半年來屢戰不利的將士來說,趙廣就是他們最為佩服的偶像。

  “嘿,跟著前將軍,咱是不是也要時來運轉打勝仗了。”眾將士心喜之下,低落的士氣得到了些許恢復。

  “前將軍,這可是比牙門將要大了不知多少級的官職,趙廣這回不得了。想當年,他還和我一起是軍侯~!”說這話的是一個年約三十的紅臉漢子,乃是蕩寇將軍、關內侯、也是最後一任無當飛軍主將張嶷的次子張護雄。

  “護雄,怎麽,隻半年不見,生疏了。遝中一別時,我們可是約好了,誰殺的魏將多,誰就請喝酒?”

  趙廣召集眾將校議事,看見張護雄這個老熟人進來,不由得打趣起來。

  張護雄臉上一紅,嘿嘿道:“沒想到,前將軍,不,元忠你還記得,這酒先等一等喝,江油關打鄧艾、還有成都陣斬龐會的過程,我們幾個還不清楚,快說說。”

  聽張護雄這麽一說,軍中的幾個裨將、軍侯也跟著叫嚷起來,這些日子來,蜀軍屢屢戰敗,除廖化之外,裨將、軍侯、都伯一級將校更是因斷後死傷甚重,現在好不容易聽到蜀軍大勝的消息,個個神情振奮。

  趙廣哈哈大笑,道:“好,今日先和你們說一說,江油關的一場大火~!”

  與薑維軍中的蜀軍諸將校再次見面,讓趙廣有一種分外親近的熟悉感,七年的從軍經歷,讓趙廣在軍中積累了廣泛的人脈。

  這種同生共死、一同戰鬥的戰友之情,是歲月不能抹殺的,也將是原先的趙廣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

  ——

  新漢武德元年,六月二十日。

  薑維、張翼率漢軍一萬余人讓開金牛道,從梓潼往西撤退,同時,趙廣領牽弘、馬承二千余步騎、張護雄新編無當新軍三千人隱伏於梓潼與劍閣之間,伺機尋找北上的有利戰機。

  與薑維匆匆一面,讓趙廣對這些忠誠於蜀漢的將領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他們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局限,他們或許性格上不是那樣的完美,但他們複興漢室的信念堅定執著。

  新漢初立,百廢待興。

  薑維已經是新漢的大將軍,迅速的回轉臨邛,指揮調度前、後、左、右各路兵馬,或進攻或防守,是薑維當下的重要任務。

  這一次,薑維的大將軍名副其實,而不是象歷史上那樣只有虛名,沒有了朝中的牽製,趙廣相信,薑維的能力會更有發揮的空間。

  此次北伐,是一次歷史上未有過的,這也是趙廣穿越以來第一次主動的戰略進軍。他沒有給自已留什麽後路,綿竹、臨邛等地盡托付給薑維和張翼。

  戰機稍縱即逝,北伐的最佳時機,就是鍾會大部分通過劍閣之後的兩、三天裡,趁著魏軍上下沉浸在勝利喜悅之中,

趙廣決定不再拖延,立即複奪蔭萌關,為兵進漢中打開缺口。  至於,其余分散在蜀西的各部,如虎步營魏容一部、勁弩營寇林、陳同所部、驍騎營關彝一部、還有輜重營糜立等人,則由魏容暫為主將,作為第二梯隊,隨後跟進。北伐漢軍的總兵力,接近二萬人。

  隨軍參軍、軍司馬、書佐方面,之前趙廣就和李球等人商議過,李球不願留在臨邛,選擇繼續跟著趙廣,陳壽、簡平出使回來後,也決定與趙廣一起北上,糜立這胖子則不知為啥,本來好好的在蜀中發大財不乾,非得跟著趙廣一起冒險。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趙廣吃苦,荀詡年紀已大、北上路途艱險,不是他一個老人能承受得住的,而且,以荀詡的智謀,留在張星彩身邊當個智囊更加合適。

  荀正、杜軫和范元都選擇留了下來,他們一個掌管著國庫、一個父親是縣令、一個有天師道的牽絆,留在朝中更能發揮作用。

  ——

  六月二十一日。

  鍾會得知蜀軍敗退的消息,喜出望外當即下令,魏軍大部隊沿閬水疾進,向成都方向全速進軍。

  閬水之上,乘船南下的鍾會難得的意氣風發,對著衛瓘、丘建、蔣舒等將校也是毫無顧忌。

  “帳下督丘建聽令,你部為先登,限三日內抵達成都,一路之上,若有敵情,速擊破之!”鍾會大聲下令。

  “諾!”丘建得意的衝蔣舒笑了笑,領令而去。

  葭萌關一場惡戰,時運不濟的田續與廖化同歸於盡,好運連連的丘建搶了個頭功,在龐會等勇將戰死之後,現在魏軍將領中,丘建已經是鍾會手底下最為信任的將領。

  “蔣舒,你部就先不要進成都了,守在這蔭萌關。”鍾會又吩咐道。

  “諾!”蔣舒漲紅了臉,低著頭領令。

  “將軍是怕蔣舒反覆小人,到了成都會有意外?”監軍衛瓘見蔣舒走遠,湊上前來,問道。

  鍾會點了點頭,道:“蔣舒,蜀國前丞相蔣琬的族侄,他的部曲又多是降卒,到了成都萬一被人說動,則恐生事變。讓守在這蔭萌關,也算是人盡其用。”

  鍾會一路急趕,在到達成都附近時,賈充在錦宮大宴眾將、並讓劉禪嬪妃陪寢、最終釀成成都大亂的消息傳來,鍾會頓時勃然大怒。

  “賈公閭,小人耳,如此汙穢行事,羞辱蜀地,勢必激起民憤,且讓我修書一封,向晉王告發此事。”

  鍾會書法相當了得,尤其是臨摩別人的字體,更是一把好手。賈充在成都的所作所為,鍾會雖然還只是聽說,但筆下描述已是八九不離十。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鍾會和賈充之間,為了爭奪滅蜀頭功,已經漸漸白熱化,這種矛盾,總有一天會爆發起來,而等到那個時候,收復成都的機會就來了。

  不過,鍾會顯然低估了司馬昭的防備,他沒有去想,賈充只是依附司馬氏的一根藤蔓,並沒有實力,而他鍾會則不同。

  他沒有看到司馬昭在同意他領兵伐蜀時那陰鷙的眼神。他也沒有想到之前的曹爽、王凌、毋丘儉、諸葛誕,這些三國末年的曹魏名將紛紛倒在了司馬氏篡位的路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