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第273章 大弟子祖逖
  第276章 大弟子祖逖

  因接待大型商隊的緣故,驛館的場地四四方方,看上去很是空曠。

  “百鳥朝鳳!”一聲稚嫩的呼喝聲響起。

  趙廣聽到自家槍法熟悉的名字,不由的尋聲看去。

  只見黎明前的一抹亮色中,一個短褐打扮的小少年正在練武,手中一杆桑木短槍呼呼帶風,氣勢很是不錯。

  按趙廣本來的意思,這驛館暫歇也是安慰一下有些失落的諸葛婉,並不想多生事端。

  不過,眼前這六、七歲的少年長的虎頭虎腦,練的又是趙家槍法,看剛才的架式很是不錯,這倒讓趙廣有了攀談一番的興趣。

  “嗯,這百鳥朝鳳槍使的力道不差,不過,招式卻是用老了,且看我來!”趙廣一邊笑道,一邊將龍膽亮銀槍持在手中。

  “呼!”

  “呼呼!”

  風聲掛起,槍影疾動,趙廣遂在小少年面前,將百鳥朝鳳槍關鍵的三式給練了一遍。

  小少年剛才已經練的滿頭大汗,此時卻是圓睜著雙目,一眨不眨的盯著趙廣的一招一式,稚嫩的臉龐上俱是羨慕之色。

  “弟子范陽祖逖,懇請恩師傳授槍術!”少年興奮的叫喊一聲,朝著剛剛收勢的趙廣卟嗵跪下。

  趙廣心頭一驚,這稚子少年倒是聰明,知曉非親非故,要是一板一眼請求趙廣傳授槍術難度甚大,直接就自稱弟子了。

  而更讓趙廣震驚的還是這少年的名字:祖逖。

  在中國的歷史上,被一致公認、稱為民族英雄的人物不多,祖逖聞雞起舞,擊楫中流是最為悲壯的一段歷史。

  “弟子范陽祖逖,懇請恩師傳授槍術!”少年見趙廣沒有應聲,又叫喊了一聲。

  “逖弟,你也不問問長者何人,就這般強行拜師,祖家的禮儀何在?”未等趙廣回答,從驛館的客舍,出來一個方臉闊眉的青年。

  聽他說話的語氣,估計是祖逖的長兄祖該。

  小祖逖見兄長喝斥自己,隻得不情願的站起身來,他本想著先下手為強,憑自己小兒的無賴在趙廣跟前賣一個好,卻不想被祖該撞個正著。

  趙廣瞧著祖逖不甘心的模樣,心中倒是喜歡起來,收一個民族英雄為弟子,這也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好事。

  說不定以後的史書上,在講到祖逖時,還會帶上一句:趙某某是其恩師。

  “祖逖,汝父可是上谷太守祖武?”趙廣問道。雖然少年自稱是祖逖,但萬一是同名同姓,那就是烏龍事件了。

  祖該聽到趙廣說出父親名字,心知遇見了漢國重要人物,連忙上前道:“使君明見,家父生前正是晉國的上谷太守,前不久因胡虜入寇而戰死!”

  得到祖該的確認後,趙廣終於肯定,面前的小少年正是祖逖。

  “祖逖,你要拜師學習槍術,倒也不難。不過,你可知曉,我又是何人?”趙廣哈哈一笑,扶起還跪在一旁的祖逖。

  “大將軍。”正說話間,驛館的驛丞跑了過來,見到趙廣之後,連忙上前見禮。

  這驛丞是漢軍中的老卒,從江油關一路跟著趙廣轉戰,參加過固原大戰,後來因身體殘疾才始從軍中退了下來。

  被人識破真實身份,本想逗一逗小祖逖的趙廣隻得無奈的搖頭。

  祖逖聽到自己強求來的恩師竟然是大將軍趙廣,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臉終於出現了懼色,趙閻王的名頭在晉國已經家喻戶曉,達到了小兒止啼的地步。

  祖逖雖然不信趙廣殺人如麻的事跡,但從趙廣身上隱隱傳來的殺氣,還是讓他感到了絲絲寒意。

  “既拜我為師,那就先收拾一番,等會和我一起回轉長安,見過大人。”趙廣淡淡一笑,牽過祖逖粗糙的小手。

  祖逖自投羅網而來,讓趙廣不由得心花怒放,這年頭師傅不是隨便拜的,師徒相當於父子關系,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父子還要更加的關系牢靠。

  因為父子還可能因為意見不一,分屬不同陣營,而師徒則是一脈相承,見解有延續,學說有繼承,弟子以師為榮,師以弟子為耀。

  收了祖逖為徒,趙廣心情大好。

  雖然兒子還不知在哪裡?但有了徒弟祖逖,也是後繼有人了。

  從歷史上祖逖的為人來看,這個人值得信賴和托付,趙廣不用擔心他有什麽不忠不義的行為,而唯一需要提醒小祖逖的一點,就是恩義在心中,愚忠不是忠。

  長安。

  久已不見,秋後的城池被籠上了一層金黃色,本來屬於城外的灞橋,如今隨著城池的外擴,漸漸的成為了熱鬧的集市。

  瞧見“大將軍趙”的旗幟,長安的百姓紛紛歡呼起來,對於他們來說,趙廣這個名字不是什麽閻王,而是帶給他們和平和安寧的保護神。

  祖逖已經被諸葛婉帶到了輦車上,小家夥一口一個師娘,叫得諸葛婉面露嬌羞又喜不自禁。

  祖該、祖納沒有祖逖那樣的運氣,不過他們也借著祖逖的關系,跟著趙廣的隊伍一起向長安而來。

  在長安他們還要參加秋季的科舉,為出仕漢國而做好準備。

  至於更小一些的祖約,則還是個什麽都不懂的熊孩子,這一路上的景致已經讓他目不暇接了,而灞橋上叫賣的吃食更讓祖約口水流的嘩嘩。

  蘇愉、諸葛緒、黃崇等漢國重臣已經早早的等在城門口,他們等候趙廣回歸已有好幾個時辰。

  在沒有趙廣的時日裡,這幾個重臣身上的擔子不輕,就連最為年輕的黃崇,兩鬢都已結了微霜,蘇愉、諸葛緒就更不用說了。

  “大將軍,你可算回來了,要是再不見你的身影,這長安我也不想呆了。”蘇愉見到趙廣的影子,忙不迭的抱怨道。

  這些日子來,幽燕僑民在長安鬧騰的太厲害,而蘇愉因為先祖是蘇武的緣故,跑到他府上的僑民士族最多。

  在他們想來,有蘇武在北海牧羊的典故,蘇家在抗擊胡虜上立場堅定,也肯定會支持收復失地、驅逐胡虜的主張。

  “辛苦各位了!劉淵等匈奴諸胡在幽燕的洗掠行徑,我已知曉,明日一早朝議,大漢將重點討論是否出兵北境諸事。”趙廣朝蘇愉一拱手,回答道。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