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第225章 兵強馬壯齊出征
  兵強馬壯氣勢盛。

  一呼百應健兒從。

  連續的勝利刺激下,趙廣的聲望在新漢已經如日中天。

  在趙廣的命令下,新漢全面動員,為出征並州、討伐匈奴作各種準備。

  聽說要打匈奴雜胡,新漢各軍將領無不踴躍,薑維這次安安心心的留守長安,不再想著出征了,倒讓趙廣放心不少。

  出征將領方面,魏容就駐守在安邑,這回不管他請不請令,都繞不過他,馬承、關彝的驍騎營在涼州之戰一直無出戰的機會,這一次肯定要帶上他們。

  文鴦、文虎兩將,在近期的戰事中表現出色,趙廣一時也離不開文氏兄弟二員猛將,這次也一並帶上,鎮守潼關的任務則交給了王含和張瑛。

  潼關位置重要,王含在樂城、嶢關等地有多次守城的經驗,張瑛剛剛重建了無當飛軍,這支新軍野戰陣形配合等方面還要提升,正好在潼關練練兵,有他們兩個守關,又有薑維在長安留守,隨時可以增援。

  其余將領中,羅憲、張翼、羅尚、羅襲這次被趙廣留在了西陵、建平一線,雖然攻取了新城、上庸、房陵,讓西陵的漢軍又多了一條退路,但畢竟與關中距離不近,趙廣擔心萬一有變,他出兵救援不及,羅憲鎮守在那裡,正好起到震懾作用。

  另外,牽弘、郭統在涼州金城鎮守,寇林在谷城守衛,都有重要職責,脫身不得。

  年輕一輩將領和佐吏中,馬融、柳初、徐武、裴越、周巨、董宏等也跟在軍中歷練,增長見識,其中裴越是河東聞喜大族子弟,這一次東征,對於他來說,也是一次重回故土的征途。

  同時,為了確保水路運輸的安全和順暢,趙廣特意任命剛剛歸順的王濬率一部水軍駐守在蒲津關,督造連舫大船、艨艟及走舸,保障全軍輜重補給。

  漢軍正兵加輔兵將近十五萬大軍的規模,是新漢重建以來最為龐大的一次,這也是趙廣有意向天下諸豪彰顯新漢實力的機會。

  在調齊將領、士卒、糧秣、器械等一應輜重的同時,趙廣也重新察看了一遍自己的系統屬性值,從

  姓名:趙廣。

  英雄值:55(+5,西陵、新城三郡相繼歸入新漢版圖。)

  武力值:92。

  內政值:84。

  聲望值:82。(+2,西陵、新城三郡勝利,聲望值增加2個點。)

  技能值:8。(養生之道,百鳥朝鳳槍,七探盤蛇槍、天眼地圖,尋寶探礦、明察秋毫、統帥千軍、龍骨戰船)。

  養生之道:lv5。

  百鳥朝鳳槍:lv10。

  七探盤蛇槍:lv5。(七探盤蛇槍戰勝周處,升1級。)

  天眼地圖:lv9。

  尋寶探礦:lv8。(新城三郡發現赤鐵礦升1級。)

  明察秋毫:lv6。(+1,上庸之戰升1級。)

  統帥千軍:lv10。

  龍骨戰船:lv2。

  各項基礎屬性值正在一點點的增長中,勢頭雖然沒有開始時那麽猛,但有進步就是好事情,技能值方面,探礦術、造船術都有了提升,這也是好事情。

  特別是龍骨戰船升到2級,也給這次出征帶來了好的兆頭。

  黃河、汾水這一條水運輜重的路線,對於東征匈奴相當重要,王濬這次也是被趙廣委以了重任。

  ——

  誰是真漢,誰是假漢?

  既然辯不清楚,那就以實力來說話吧。

  趙廣考慮問題,一向很是直接,這種愛憎分明的態度,讓匈奴大單於劉淵很不適應。

  漢人不是最講究禮義嗎?怎麽到了趙廣這裡,就成了誰的拳頭硬誰說了算,這倒底誰是胡虜,誰又是漢人?

  還在幻想著趙廣會出兵河套的劉淵,得到趙廣在新漢全面動員討伐自己的消息時,震驚的差一點從馬上掉下來。

  他這邊還在河套興衝衝的操練著騎兵,可趙廣這閻王去渡河來打他的平陽和左國城了,這還按不按牌理出牌了。

  文立也有點傻眼。

  他出主意在河套襲擾漢軍,就是瞄準了新漢的弱點而來,前不久,在匈奴騎兵的連續襲擾下,駐守在上郡的傅僉所部漢軍已經被挑動出了火氣。

  漢匈雙方你來我往打的不亦樂乎,眼看著新漢那邊就要上當了,怎麽一轉眼,趙廣就直奔黃河東岸的平陽、離石去了。

  要是早知道趙廣不上當,他們遠遠的跑到九原去作啥?還不如好好的把平陽防線整飭一番,做好抵禦新漢軍隊進攻的準備。

  劉淵被趙廣這一手聲東擊西,搞得措不及防,無奈之下,隻得率領匈奴騎兵從九原再次南下,兩個“漢國”的軍隊開始在平陽、離石一線締結。

  ——

  漢匈大戰一觸即發。

  由於雙方都打了漢字的旗號,要區別開來頗不容易。

  在趙廣這裡很簡單,劉淵搞的“漢”國,充其量就是一個諸侯國的規模,地域和實力比他這邊要差了許多。

  劉淵不配稱什麽漢,如歷史上一般,給他一個“前趙”的名頭就算不錯了。

  當然,劉淵也不是沒有優勢,他可以依仗的一點就是胡人在山西內附多年,對這一帶地形地貌比較熟悉,在並州一帶不僅有胡人支持他們,就連生活在那裡的漢人,也有不少心向劉淵。

  五胡亂華的苗頭雖然已經出現,但還沒有發展到晉國滅亡、前趙後趙十六國惑亂中原的最混亂關頭,許多有識之士預見到了未來不妙,但也有許多人只看到眼前,沒有去想未來。

  比如崔遊、文立這些投奔劉淵的漢人,他們的心中,只有誰重用自己,誰能給予自已機會,而並沒有漢胡民族矛盾的概念。

  洛陽的晉國朝堂上,情況也是一樣,張華、裴秀、羊祜等人的憂心衝衝,並不能改變晉國官員們總體支持上劉淵,扶持匈奴對抗新漢的格局。

  司馬炎在連續對趙廣吃敗仗之後,也漸漸的對戰場上打敗趙廣不抱多大的希望,他現在寄以更多厚望的,就是讓匈奴諸胡和新漢先打一打,消耗趙廣的實力和精力。

  同時,司馬炎也開始效仿趙廣在長安的做法,在洛陽建立晉國的太學、官學等機構,準備養精蓄銳,收攏人才,培養和提拔更多的年輕將領。

  綜合國力的比拚,成為未來漢、晉之間此消彼長的關鍵。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