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第202章 司馬駿的大戰略
  薑維兵進洛水。

  猶如在平靜的河面上,扔下了一塊石塊,波紋層層疊疊,由近及遠,久久不散。

  張雄很著急。

  他不知道是繼續守在上洛,還是應該尾追薑維,與司馬駿一起殲滅這股漢軍。

  胡奮很著急。

  他駐守的函谷關就和洛水隔著幾座山,要是薑維一個轉向往北,那他豈不是要腹背受敵,潼關有文鴦,背後有薑維,那他胡奮還怎麽守?

  不過,胡奮並不知道,潼關的那個打著“文”字將旗的,其實已經不是文鴦,而是換成了文虎。

  與張雄、胡奮相比,羊祜這一次倒是很淡定從容。

  他的第一反應是趙廣在搞什麽陰謀詭計,武關道豈是這麽好打的?沿途關隘連連,晉軍只要據守住一處,就能層層阻截,將來犯之敵擋在關道之中。

  兵法上講究虛虛實實,所謂的眼見為實,在用兵上又不全是如此,有時眼睛看到的,也不是真實的情況,有可能是對手想讓你看到的“事實”。

  去年的時候,趙廣率漢軍進入荊州,羊祜曾經將駐地前移至襄陽以南的當陽縣,以應對趙廣有可能對晉國的襲擊,只是讓他意外的是,一向莽撞衝殺的趙廣在取了西陵之後,竟然收手了。

  這是怎麽回事?

  飯吃到一半,就不吃了。

  趙廣的這玩的是哪一個套路?在趙廣手裡吃了多次虧的羊祜、杜預決定先按兵不動,等一等再說,這讓志在進取的荊州刺史楊肇很是不滿。

  在往後,漢、吳兩國停戰,雙方不打了。

  羊祜和杜預集結了數萬兵馬,正準備趁火打劫,這漢吳一停戰,劫就打不成了。

  楊肇還有些不服氣,帶著所部兵馬去攻打吳國的江陵,結果被陸抗好一頓收拾,楊肇一路棄甲而逃,要不是杜預領兵接應,差一點連命都沒了。

  本來羊祜在荊州碌碌無為,晉國朝堂對他還頗有微詞,如賈充等與羊祜素來不睦的官員,有意抵毀羊祜縱敵,楊肇這一敗後則什麽聲音都沒有了。

  羊祜不行,那他起碼還保住了荊州,換別人上,說不定比他還不如。

  就比如:換你賈充賈公閭去,你能保證荊州不失,而且還開疆拓土,賈充心想我也就嘴皮子利索,與趙廣對戰,我哪裡能行?

  羊祜還想再等一等,起碼等漢軍暴露出了真實意圖後,再作決斷。

  但有人卻很按耐不住了,這個人就是司馬駿。

  “打敗薑維,全殲來敵!”還不到四十的司馬駿正是壯年氣盛之時,在晉國朝堂上,他自信滿滿的發出了勝利的宣言。

  司馬駿雖然在司馬炎跟前打了包票,要將薑維困死在商縣,但嘴巴上說說容易,真正實施起來卻是困難重重。

  兵將在哪裡?

  洛陽的衛卒倒是有,但這些養尊處優的老爺兵,司馬駿哪裡看得上。

  能夠在洛陽當兵的,又豈是沒有關系的,這些將兵看起來很威武,但也就是充作儀仗兵用用,真拉到戰場上,無當飛軍一個衝鋒,晉軍就垮了。

  無奈之下,司馬駿只能以驃騎大將軍的身份,向羊祜和胡奮連續下達命令,讓他們速速派遣精兵在宜陽匯合。

  為了對付薑維,司馬駿還特別關照,要精兵強將,不要派來二、三流的地方郡卒。

  羊祜剛接到司馬駿命令時,還很耐心的回信,闡述自己的判斷:洛水上遊河道險峻,漢軍東進的兵力不會太多,所以,晉國在宜陽只要聚集萬余人馬,就能堅守住這一道洛陽門戶。

  但羊祜這麽想,並不代表司馬駿也這麽想。

  只是守住宜陽,那目標定的太低了。

  這次漢軍派來的,又不是那個無法無天、不按常理出牌的趙廣,薑維雖然很厲害,但卻並不是不能敵,至少在趙廣遝中未顯山露水之前,薑維就被魏軍諸將打的很狼狽。

  羊祜不調精兵來,司馬駿就向司馬炎告狀,對於這位統兵有方的皇叔,司馬炎當然相當的信任,前兩年的東線江淮戰場,就是司馬駿東奔西走,幫著司馬炎守住了合肥,並把吳國老將丁奉擋在廬江、巢湖一帶。

  司馬家畢竟是一家人。

  羊祜再牛逼,和司馬炎關系再好,也抵不過司馬駿親近。

  被司馬炎、司馬駿這一番微操作弄的很無奈的羊祜,已經快要氣吐血了,他第一次感到,這個鎮南大將軍、荊州牧做得真是憋屈。

  ——

  襄陽。

  晉國鎮南大將軍、荊州牧羊祜駐地。

  羊祜繼續鎮守荊州,杜預自然而然當他的副手,兩人看著最新的軍情通報,還有司馬駿的調令,臉色凝重異常。

  “叔子,從目前得悉的情報來分析,漢軍這一次領軍的是老將薑維,此人用兵一貫行險,但算計又極為精準,我們要是兵力部署被他摸透,那伐蜀時的教訓可能會再次發生。”杜預將脖子扭了扭,讓它有了稍稍舒服一點的姿勢。

  號稱杜武庫的他,對戰例研究甚深,其中薑維更是因為是蜀漢大將軍的身份,用兵戰例被杜預反反覆複的拿出來討論。

  羊祜微點了下頭,放下手中的軍報,問道:“元凱,你看這次偽漢一反常態,沒有讓趙廣領兵出征,而是遣出了老將薑維,是何用意?”

  杜預想了一想,也疑惑的說道:“這其中,難道真的有詐?趙廣和薑維的目的是哪裡?是朝堂擔心的洛陽,還是胡奮擔心的弘農,或者就是武關道本身?”

  羊祜歎了口氣,道:“究竟是哪裡,我們現在猜不出來,不過,驃騎大將軍那裡,不派兵不行了,元凱,就由你辛苦一趟吧,要是別人去,怕扶風王又會不高興。”

  杜預去增援宜陽,司馬駿當然滿意,事實上,手底下缺少得力將領的他,一早就瞄上了在羊祜手底下擔任閑職的杜預。

  杜預點頭領令而去。

  羊祜又將參軍徐胤叫了進來,吩咐道:“上洛的張雄那裡,你領二千將卒去增援一下,告訴他,守住上洛是重中之重,切切不可擅離職守。”

  徐胤應諾一聲,也跟著下去點齊將士去了。

  羊祜這三言兩語,就有萬余將士散了出去,心裡不由得更是煩悶。

  他這個荊州牧看似家大業大,麾下人馬有八、九萬人,但其中將近五萬是屯田的郡卒,這些屯田兵守衛荊襄本土,確實能派上不小的用處。

  但若是讓他們拋下田地去行軍打仗,那根本不太現實,先不說戰鬥力如何,就說糧秣的供應就是個大問題。

  剩下的四萬余兵卒,算是羊祜辛辛苦苦練兵的家底,這些將士一要守在南線,防備吳國的大將陸抗、漢國的大將羅憲;二要守衛襄陽,這座重鎮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絕對不容有失。

  這麽一算計,羊祜手裡能機動的兵力,也就一、二萬人,而現在一萬將士被調走了,羊祜猛然發現,他已經喪失了機動作戰的能力。

  ——

  上洛。

  張雄忐忐不安的看著司馬駿派來的信使董猛,董猛此來上洛,從宜陽轉道武關、豐陽,前後隻用了三天時間,可以說非常的辛苦。

  “張將軍,驃騎大將軍有令,你部必須在二日之內,從層疊驛向商縣進軍,配合我宜陽大軍,夾攻敵將薑維所部,此令不得延誤。”董猛尖著嗓子,臉上不耐煩的說道。

  董猛其實是宮中的宦官,在魏國被晉國取代後,董猛也伺機投靠了司馬家,不過,他的門路有些不暢,摸索了好幾年,才始投效到扶風王司馬駿的麾下。

  在歷史上,董猛最後更是迎風直上,成為了妒後賈南風的得力幫手,是“八王之亂”中的重要人物。

  張雄還有些猶豫,支吾道:“董使,此事不知鎮南大將軍是否知曉,末將不久前接到羊荊州命令,要我繼續堅守上洛。”

  董猛一聽張雄抗拒,臉色陰沉的可怕,聲音也再次拔高了起來:“張雄,你要明白,你這個上洛守將是汝南王爺保薦來的,要不要我回去後和汝南王稟報你抗命不遵之事。”

  “末將遵令,這就與董使一道出發。”董猛提到汝南王司馬亮,張雄終於只能屈服。

  他這半年多來,處處求人處處碰壁,羊祜那裡自身難保也顧不上他,要不是司馬亮伸出援手,他只怕現在還在家中閑置。

  張雄被董猛這個不知兵事的宦官威脅,無奈之下只能留千余將卒由一名軍侯留守,自己則帶著四千守關晉軍向層疊驛、商縣方向進軍。

  兩面夾擊。

  一鼓作氣,將薑維堵死、困死在商縣一帶的兩山峽谷盆地之中。

  司馬駿的構想很有魄力,聽起來也很有實戰指導意義,但他卻忘記了幾點。

  薑維會一直留在商縣等著被晉軍圍死嗎?

  漢軍除了薑維這一軍之外,會不會還有其他的軍隊朝晉國這邊殺來?

  就算他圍住了薑維,又怎麽能保證,一定能在短時間內將其全殲?

  萬一被薑維突出重圍,那在空曠的洛河大平原上,要想堵截一支擁有薑維這樣出色指揮才能、又沒有目的地和方向流竄的敵軍,難度可想而知。

  你說會不會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