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第5章 我有薑維
  白馬羌。

  氐羌人一支,楊飛龍的部落勢力較大,楊氏遂被推選為首領。

  有史記載:在西晉年間,楊氏在武都、陰平一帶建立了仇池國,歷時長達三百余年,也算是五胡中的小強了。

  白馬羌本寨的位置,大致在後世的九寨溝一帶,這裡風景秀麗、草甸散落於坡谷之間,在深山人跡未至的峽谷之間,更是生存著上古的異獸。

  食鐵獸。

  這種後來被稱為國寶的動物,就生活在白馬羌不遠的地方,楊飛龍身上披著的黑白皮毛裘袍可以見證。

  當然,三國這個時代,沒有人去追究楊飛龍殺害國家保護動物的罪名。

  瞧見楊飛龍露出驚懼表情,趙廣將案上一枚校尉印遞了過去:“大將軍前番留言,楊兄弟接了羌王之位,即授西羌校尉,凡武都、陰平、天水一帶羌民,皆歸白馬羌統領。”

  楊飛龍接過軍印,大喜過望,新羌王的身份能得蜀漢朝廷的認可,這對於他來說,就有了討伐其它羌人部落的上方寶劍。

  比如:位於天水南安一帶的姚氏燒當部落,其首領姚柯回因被曹魏授予鎮西將軍,綏戎校尉,其實力正在加勢擴張,白馬羌若得不到蜀漢的支持,武都一帶必將不保。

  有漢一代,漢人和羌人、氐人的治理方式並不一樣,對於羌人部落的治理,蜀漢一般來說,就是任用聽話的羌人首領,用他們代替朝廷管轄。

  這種方式直到明、清兩朝還繼續存在,清乾隆年間,大小金川的青羌、白馬羌起事,乾隆帝數次派兵征討,其原因就是金川一帶的首領不再聽從朝廷的號令。

  “白馬王,我軍還要與魏軍搏殺,馬軍侯率本部駐守羌寨,與你一起擔起後勤重任,戰馬的補充、後續的糧草、傷卒的救治,就交你了。”趙廣見楊飛龍上鉤,隨即吩咐道。

  蜀騎在陰平一帶回旋余地很小,山道作戰更多的依靠象無當飛軍一樣的步卒,留馬承在白馬羌,也是可以起到監視楊飛龍的作用。

  蜀漢大將軍薑維久歷羌事,對於隴上這些羌人部落的爭鬥一清二楚,在離開遝中之際,留下西羌校尉印,也是看到了楊氏白馬羌新老王交替的不穩定。

  陰平所在,可耕之地稀少,白馬羌楊氏部落從河西一帶遷移至此,已有百年。蜀漢政權在劉禪這個敗家子的統治下,已經無力對山高路遠、又是魏蜀前線的羌人加以嚴控,以羌製羌也是無奈之舉。

  也幸好趙廣能夠安然到達陰平,要不然的話,沒有蜀軍的鎮懾,這枚留在陰平的軍印能發揮的作用寥寥。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其實曹魏也好,蜀漢也好,東吳也好,對於羌人、鮮卑人、山越人的態度,是一貫的。

  打壓,拉攏、分化,再擇其精壯為吾所用。

  正是這樣的策略,讓魏蜀吳三國之間,大小戰事無數次,卻依舊能吊打周邊一眾異族。

  曹魏一方,烏桓兩任大王,丘力居和蹋頓或被迫投降,或被殺死;蜀漢一方,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獲一時傳為佳話。至於孫十萬的東吳,雖然過江作戰屢屢敗北,但吳軍將領與山越作戰時勝率也是相當高的。

  到了西晉,司馬家繼承皇位的是一個傻子,爭奪皇位的八個兄弟又打的不可開交,在中國的歷代大一統王朝中,弱晉是出了名的,比之經濟強國的大宋還有不如。

  再等到曹魏的底子被司馬氏折騰的差不多的時候,也就意味著漢人最黑暗的日子來臨。

  “諾!”

  “遵將軍號令!”

  馬承、楊飛龍點頭應允,領令出門。

  “承祚,你速精選健卒,從隴山間道往劍閣,將我軍情況報於大將軍。魏軍下一步可能的進攻方向,我已寫在錦帛上了。”送走馬、楊二人,趙廣再對正在記錄的陳壽吩咐道。

  薑維大軍按行程來看,應該已到劍閣一帶,雖然跳出了魏軍的圍剿,但面前的魏軍實力更加強大,鍾會的東路軍人數多達十余萬,戰將更是不知多少員,其中還有不少是蜀漢投降過去的將領,薑維能不能守住,又能守多久,還是未知數。

  眾將一一退下。

  趙廣心中,疲憊之極。

  戰略層級和戰術層級,思考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牙門將,也就是在局部戰場上搏殺,不需要考慮太多。而現在,他不得不擔當起蜀漢西路方面軍主將的職責。

  不過數千兵馬的調動,就已讓趙廣應接不暇,這也讓他對大將軍薑維的運籌帷幄也是佩服不已,薑維實在不容易啊!

  諸葛亮死後,蜀漢軍權逐漸為大將軍薑維所掌控,史書記載他曾經數次引兵討伐中原,使得蜀漢國力日漸衰落,直至最後亡國。這種說法,實質上是脫離實際情況的空談,有點紙上談兵的味道。

  薑維這個諸葛亮的接班人,其實並不是指定的,而是蜀國不得不的一種選擇,獨擋一面的大將魏延被殺之後,蜀軍將領青黃不接,在蔣琬、費禕當權期間,薑維前幾次北伐統率的兵力連一萬人都不到。

  五勝四平二敗。

  就薑維的總戰績來說,並無多少可指責的地方,當然二次大敗讓蜀軍精銳的白毦兵、無當飛軍遭受嚴重損失,這是薑維失策又無奈的地方。

  二十年魏蜀征伐。

  曹魏:吾有大將陳泰?

  蜀漢:我有薑維。

  曹魏:吾有上將郭淮?

  蜀漢:我有薑維。

  曹魏:吾有鐵壁郝昭?

  蜀漢:我還是薑維。

  曹魏:吾有文武全才鍾會?

  蜀漢:我,我派出薑維。

  曹魏:吾有老當益壯的鄧艾?

  蜀漢:我沒其他人了,我依然是薑維。

  曹魏:吾有大BOSS司馬兄弟?

  蜀漢:我有阿鬥,算了,這個拿不出手,我還出薑維。

  在這種情況下,薑維要是全勝,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更何況,還有黃皓、閻宇等小人,諸葛瞻、張紹等眼高手低之輩死拖後腿。

  相比之下,諸葛亮因一本三國演義,被神化的無以複加,從這一世的見聞,加上後世的評價,趙廣對丞相諸葛亮的治政能力是肯定的,但對其軍事指揮能力卻頗有微詞。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蜀漢一方還有魏延、趙雲等大將,吳氏兄弟、馬氏兄弟、向寵、張嶷、馬忠等將領也是不弱,文官方面,李嚴、蔣琬等也是人材濟濟,大好的形勢毀於一旦,卻怪罪到馬謖身上,這實在讓人費解。

  知人善任。

  是一個英明的領導的基本功。

  用人用錯了,根本原因不在於被用的人,而在使用他的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