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雲》第1章 趙雲之子
  隴上。

  遝中,武都以西、陰平之北,夾在岷山與迭山之間,由漢水上遊支流白龍江於山谷間衝出的一處谷地。

  四周高山環繞,河谷水霧升騰,山坡處低矮的灌木、漸次稀疏的草甸,冬暖夏涼的氣候,讓遝中谷地成為了羌漢人口口相傳的世外桃源。

  魏景元三年,蜀景耀五年(公元262年),蜀漢大將軍薑維因黃皓中傷,避禍屯兵遝中,次年八月,魏國大將軍司馬昭分遣鍾會、諸葛緒、鄧艾三路大軍伐蜀。

  西路軍鄧艾領兵三萬,出狄道向甘松、遝中直接進攻薑維;中路軍諸葛緒引兵三萬,自祁山向武街、陰平橋頭,試圖切斷薑維後路;東路軍則由鍾會率主力十萬,分兩路從斜谷、駱谷進軍漢中。

  與兵多將廣的魏軍相比,蜀軍拿得出手的將領唯有薑維一人,並且薑維還不受劉禪信任,遝中蜀軍的兵力只有四萬五千人。

  蜀軍連年北伐,師老兵疲,已不堪久戰,抵禦鄧艾一路已經吃力,更何況三路大軍。

  在無奈之下,薑維決意留牙門將趙廣斷後,自領廖化、張翼、董厥等主力沿白龍江救援蜀漢最後的門戶——劍閣。

  ——

  強川口。

  遝中通往陰平的最後關隘,趙廣部五千蜀軍據守於此已有三日,由薑維精心修築的石門外圍漸漸落入魏軍之手。

  分兵合擊的鄧艾西路魏軍已經會合,天水太守王頎、隴西太守牽弘、金城太守楊欣,加上勇猛過人的鄧忠,鄧艾身邊戰將雲集,而蜀軍一方勢單力弱,牙門將趙廣身邊,只有隨軍主薄陳壽、軍侯馬承、劉林等二、三人。

  趙廣,字元忠。年紀二十四歲,前鎮軍將軍,永昌亭侯趙雲(諡順平侯)次子。

  與後世傳揚的常勝將軍趙子龍相比,其次子趙廣名聲不顯,職位不高。

  其原因主要是趙廣年幼時,趙雲就已過世,趙廣的槍術多為長兄趙統代為傳授,沒有優秀的老師,使得趙廣的武力隻到了中流武將水平。

  另外,等到趙廣成年時,之前與趙雲交好、跟著劉備的元從故人也多亡故,蜀漢的當權者費禕、陳祗多為荊州人士,又是文臣出身,對武將元從後代多有防備,深怕再出現一、二個關羽、張飛這樣拔扈的人物。

  這一點上,不只是趙廣,馬超、陳到的後代也是一樣被閑置了起來,比他們更慘的就是魏延,這位劉備很是器重的蜀國大將,被丞相府參軍、長史楊儀矯詔謀反,夷滅三族。

  等到了建興、景耀年間,魏延、王平、句扶等蜀漢中期將領因各種原因不在,趙廣等小一輩才在薑維的支持下被啟用。

  牙門將,衝鋒陷陣,決死守禦之將。

  蜀漢名將王平、張嶷均是牙門將出身。在蜀漢將星日漸凋零,特別是關興、張苞將二代均已不在,連廖化都能當大將的最後關頭,薑維尋顧軍中,即任用趙廣為牙門將,看中的更多是他的忠誠和武力。

  連番惡戰。

  石圍外,魏軍旗幟鋪天蓋地,各部士卒正在整理兵械、埋鍋造飯,隻待天色大亮飽食之後,再度攻城。

  石圍內,一隊隊蜀軍士卒正在列隊,連續的征戰、人數上的巨大劣勢讓他們無暇休息,軍容不整,好在這些蜀軍士兵皆是軍中的精銳之士,在帶隊軍侯、都伯、隊率的喝令下,士氣猶在。

  趙廣血染征袍,手提龍膽亮銀槍,騎在純白色高大戰馬上。二十四歲的他面容沉峻,身軀挺拔,眼角眉梢隱有幾分趙雲俊朗的模樣,

其英武之氣與當年白馬銀槍的趙雲相比,也是不相上下。  臨陣戰死。

  趙廣的結局,在陳壽三國志中隻記載了這四個字,在蜀漢的最後一刻,趙廣、傅僉、黃崇、李球等名聲不顯的將二代、將三代用生命詮譯了什麽是忠誠。

  白龍江奔騰不息,自然界的力量與速度讓人目炫,江中激流博弈,岸谷魏蜀交鋒。

  趙廣踏馬而出,引軍在前。連日苦戰的疲憊與渾身充盈力量的喜悅交織,這些日來,本已不堪的身體意外枯木逢春。

  一個來自後世同名的黃金部隊礦產勘探者莫名闖入,在融合了記憶之後,趙廣發現他擁有了不一樣的能力,在趙廣的腦海裡,出現了一份類似於三國志人物屬性面板的東西。

  姓名:趙廣

  生命值:24(混合三國志、三國演義,僅寫書需要,不作考證。)

  武力值:80(按最高100為上限,80屬中流武將偏上水平,後期可成長。)

  天賦值:30(普通人的天賦值為20,趙廣原本的天賦無突顯之處,在融合之後擁有了部分地質礦產大學學識,算是兩世為人,妥妥的學霸級別)。

  技能值:3(槍術,地圖術,探礦術)。

  槍術技能:lv7(以10級為滿級,1-3為初級、4-6為中級,7-9為高級,10為滿級,趙廣的槍術水平原先處於中級水平,穿越福利帶來槍術提升至高級)。

  地圖術技能:lv3(天時、地利、人和,戰場三要素,趙廣長期征戰遝中一帶,對武都、陰平一帶的地形地貌較為熟悉)。

  探礦術技能:lv2(主要來自後世黃金部隊的零散記憶,因年代原因山川變遷稍有不符)。

  探礦術有什麽作用,趙廣一時還不明了,槍術的提升卻是實實在在。

  昨日白天的激戰中,趙廣臨陣突破,長久以來苦練的槍法忽然不再呆滯,一招一式充滿了靈動,連續陣斬魏軍先登都伯、隊率。

  “父親!”趙廣心頭激動,對於自己武力增強的原因,趙廣終有所悟,原來並不是趙統教導的不盡心,而實在是自己資質不行。

  如今,趙廣融合了二世的智慧、經歷和記憶,對原先沉積在腦海裡的槍術終於有了全新的認識,而這才是他臨陣突破的原因所在。

  老子英雄兒好漢,長板坡,父親趙雲七進七出,殺的曹軍人仰馬翻,殺得曹將狼狽而逃,殺得梟雄曹操直歎劉備好運氣。

  而今在遝中,久不得志的激憤、兵臨絕境的險境、麾下將士的信任,讓趙廣心頭火熱,前方魏軍縱有千軍萬馬,又怎比得上當年父親單槍匹馬,身抱阿鬥之時,只可惜,劉禪卻是個扶不起來的皇位繼承人。

  “羌部健兒們,隨我出戰!”整隊完畢,趙廣戰意烈烈,當先殺將而出。

  敵強我弱,士氣是重中之重,有了槍術加成,又兼熟悉地形,趙廣不想再死守石圍,只有震懾住魏軍,才能完成大將軍薑維交待的斷後任務。

  石門開啟,五百余羌族勇士在軍侯馬承的率領下,追隨趙廣而出,騎兵來去如風,馬承的父親是名振西涼的馬超,與趙廣一樣,在這個嫡長子傳繼爵位、家財的時代,馬承幼子的身份能得到的不多。

  在用人方面,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劉禪,都顯得太過保守,太過講究派系、身份等原因,羅憲、霍弋空有報國之志,卻不得重用。反倒是諸葛瞻、黃皓、卻正、閻宇等無能之輩位列朝堂,在用人、識人這一點上,昭烈帝劉備的眼光更加的獨到。

  馬氏在羌人中的威望極高,到了軍中馬承有了用武之地,而更重要的是,遝中這一帶的牧場長期以來都是羌人的勢力范圍,如今卻被司馬昭賞賜給了蹠跋(禿發)鮮卑。

  所以,鄧艾所部三萬人馬,並不全是關中士卒,還包括了禿發鮮卑一部,在魏國的支持下,禿發鮮卑在西海一帶(青海湖)擊敗羌人,奪取了隴上最為肥沃的牧場。

  羌族自春秋戰國、先秦起,就生活在隴右、海西一帶,生活方式為半耕半牧,農奴體制下的部落強豪時附蜀漢、時附曹魏,對於羌人來說,哪一家給的好處多,就投靠哪一家,這是他們先輩們留下的寶貴經驗。

  耕作之術,羌族還停留在粗放的刀耕火種階段,漢人的精耕細作對於文化程度不高的羌人來說,就象天書一樣難懂,就天性來說,他們更喜歡趕著牛羊自由自在的放牧。

  漢人是農耕民族,對草場沒有什麽渴望,而鮮卑與羌族都以放牧為生,草場的爭奪對於雙方來說,就是族群生死存亡的戰鬥。

  魏軍斥侯遠遠瞧見蜀軍騎兵人馬殺出,飛報回營,魏營中士卒呼喝聲乍起,一隊梳著胡辮,敞著胸膛,裸騎的蹠跋(禿發)部士兵迅速的迎了上來。

  禿發鮮卑,河西鮮卑一支,先祖蹠跋匹孤曾是鮮卑部的長子,但因與次子蹠跋力微爭奪首領失敗,不得不率部落西遷,鄧艾任鎮西將軍時,為抵禦薑維軍羌部的進攻,更是大舉遷入禿發部數萬人於河西、雍、涼一帶。

  遝中土地肥沃,草場一年四季皆可放牧,與苦寒的西海相比,這裡的富庶讓禿發部眼紅不已,面對蜀軍騎兵的出擊,鮮卑人早已急不可待。

  從引狼入室、亂我中華這一點上來看,鄧艾的整體格局不夠、著眼長遠的能力不足,只能為將,不能為帥。其雖有滅蜀之功。

  但同時,也給晉王朝留下了數年無法治愈的西北邊患,禿發部鮮卑正在崛起,在隨後的數年間,胡烈、蘇愉等晉朝邊將先後被禿發樹機能打敗,隴西也陷落於鮮卑之手。

  遝中之戰的高潮,被獲得新生的趙廣與野心勃勃的禿發樹機能點燃。

  (人物以三國志、晉書記載為主線、以三國演義描述為輔助,適當改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