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鎮妖博物館》第246章 故事的結局,或許早已注定
淵被這一句將軍驚得心神激蕩。

 他誤以為是自己黃巾軍三十六渠帥之一的身份暴露,只是他經歷過了很多事情,能夠勉強穩定住自己的內心,沒有直接驚呼出聲,但是十多歲的小道士,抿著嘴唇繃著臉,還是被那雍容女子看出了端倪。

 後者只是笑吟吟地看著他。

 心中生出戲弄一下尚未成長起來的小家夥的念頭。

 淵悶聲道:“您認錯人了。”

 女子輕笑出聲來,伸出手指虛點著淵的心臟,道:“認不錯的。”

 她再度詢問道:“怎麽樣,後悔嗎?”

 少年道人問道:“後悔什麽?”

 女子噙著一抹微笑,道:“有很多,譬如也可以怨恨,怨上天對你太苛刻,給你這樣一副身體;也恨你會來到這個時代,而不是漢代最強勢的時候,也可以後悔你的過去。”

 她聲音頓了頓,讓淵幾乎以為這雍容女子指的是流離失所的黃巾經歷時候,女子才慢慢地道:“比如,可能就是你的過去曾經做過某些事情。”

 “才讓你今生過得這麽苦。”

 “如果是這樣,難道不值得後悔嗎?”

 病弱的少年道人坦然道:

 “前世今生,不過是虛妄,我卻不信。”

 “至於為何這個時代……”

 他想到過往,有微笑著的少年道人,教導他怎麽種麥子的老者,有用肩膀扛著他到處走的劉牛,神色柔和下來,少年道人雙目清亮,嗓音柔和回答道:“上天從不曾厚待於我,可是也沒有半分苛刻。”

 “我想,就算是你和我說我過去曾經做過某些選擇。”

 “那麽,也是不會後悔的吧?”

 雍容女子訝然看著他,然後笑著點頭。

 少年道人心底溫暖。

 他不再擔心和害怕,向那女子點了點頭,提起藥籃子。

 然後轉身離開下山。

 下山的時候,背後的女子似乎欣賞,又似乎升起了一絲不服氣,突然笑道:“你現在不會後悔,但是未必未來不會後悔。”

 “小道士,我們過些年,還會再見的。”

 “到時候,我再問你這個問題。”

 ……………………

 淵一氣下山之後,回過頭看不到那座山,還有那個女子,這才松了口氣,不知道為什麽,對方的審視總會無形中帶給他一種巨大的壓力,就仿佛往日曾經見過一樣。

 而且很有可能還有些過節。

 淵沒有在意,回到了自己家裡。

 之後的好幾年,一直都生活在琅琊,那女子再也不曾出現過,淵沒有教導那孩子法術,只是傳授給他鍛體養氣一類太平道的基本修行法門,又有一個說法叫做九息服氣,淵自己心口就像是破了個洞,氣不能存。

 但是那孩子卻像是天生的道者。

 不單單修行一日千裡。

 出身於諸葛世家,琴棋書畫,還有各類典籍都要學習。

 如果是旁人,只是選擇一種去精修,其他只能做到泛泛了解。

 但是諸葛亮卻在這些方面都展現出了讓人難以想象的天賦。

 在琅琊的平緩生活,在諸葛亮八歲的時候結束,那一年,他的父親去世了,而長兄諸葛瑾十五歲,需要奉養繼母,而諸葛亮隻好帶著自己的弟弟,還有兩個姐姐,一並跟著叔父諸葛玄去豫章。

 本來淵是陪著諸葛家遠親來的。

 但是素來安靜懂事的孩子卻在那一天裡大哭大鬧。

 手臂抓著淵,像是一隻樹袋熊,死活不肯走。

 沒法,從琅琊前往豫章的車隊裡,又多了個少年道人。

 那一年,淵十八歲。

 看上去越來越病弱。

 在豫章,淵得以能跟近地教導那孩子,在第一天學會撫琴的時候,十一歲的小少年抱著比自己還大的古琴,認認真真地坐在道人搗藥的桌子旁邊,撫琴的時候,唱著道: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睜眼看到那道人臉上表情仍舊清淡。

 小少年眼睛一轉,撫琴唱道: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

 這是說,鳶翱翔於長空,而魚兒也會在積蓄水的淵池裡騰躍,你如果是君子的話,為什麽不教導好下一代?但是這句話裡,用的卻是沒大沒小的‘啟弟君子’,這樣連那因病弱而始終清淡的道人都眉頭皺起。

 手裡的藥杓在得意洋洋的少年頭頂敲擊了下。

 十一歲的諸葛亮笑道:

 “我看你在這裡看外面也很無聊,我給你彈琴聽。”

 這一年,淵二十一歲,而那孩子長成了少年,眉眼裡仿佛有光,這個年紀的少年,世界都是他們的,永遠鮮明,永遠自信,何況是諸葛亮這樣的人?他自然有足夠的底氣在,無論家世,容貌,還是才情,無可指摘。

 這必然是往後多少年間都難出一位的大名士。

 所有人都這樣想著。

 在少年稚嫩的嗓音和琴音中,靠著椅子的道人輕輕翻動書卷,沒有那些名士裡的焚香,但是單單的草藥香氣,墨香,卻又更為清淡遙遠,有時候幾乎覺得時間會這樣慢慢地走下去。

 清風明月,琴音文章,這是少年人的浪漫。

 但是時代總是會往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的方向拐去。

 才又過去一年,初平四年的時候,諸葛玄的職務被朱皓取代。

 以諸葛家的家底,自然要北上返回琅琊。

 但是在這一年,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

 曹孟德之父曹嵩到琅琊避禍。

 而後又到了徐州,被當時的徐州牧陶謙手下的兵將殺死,而這件事情傳到了曹操的耳中,那個時候的曹操已經成名天下,悲傷之下大怒,揮軍直指徐州,而自豫章回到琅琊的路數,中間正被曹操的進軍路線截斷。

 諸葛玄之前完全沒有預料到這一點。

 徑直地撞入了這戰亂當中,而誰也沒有想到,先前以大義誅董卓而初露頭角的曹孟德,這一次下手卻無比地狠辣,因為陶謙封城不出,因為父親明明棄官卻又被殺,憤恨至極的曹孟德最終選擇了屠城。

 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

 他憤怒地放縱手下的兵將去劫掠普通的百姓。

 最終的歷史上記錄著,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所過多所殘戮,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去支援陶謙,沒有誰願意用自己的家底和性命去和這個時候的曹孟德對抗。

 更何況,若真的要賺陶謙的人情。

 等到徐州幾乎快被打完的時候豈不是更好?

 甚至於可以直接就地割據,掌控徐州。

 在謀士和君主腦海中的盤算太遙遠了,比少年道人曾茫然思考著的,是不是隔著一堵牆都遠,而曹孟德的軍隊甚至於直接讓屍骸扔到各處,完全不管這會帶來瘟疫的爆發。

 已經見到的慘烈一幕,以及對於瘟疫的恐懼,讓這一代的百姓四散逃跑,而太多太多的亂民,又滋生出了亂軍賊匪,諸葛玄當機立斷,看到根本沒辦法再回到琅琊,當即往下前往荊州避禍。

 他們遮住了財物,混在流民裡,可是靠著雙腳又能走多快?

 最後還是遇到了賊匪。

 甚至於不知道這究竟是劫匪,還是說曹孟德麾下恣意劫掠的軍隊。

 諸葛亮茫然了。

 絕世的天才,無物不通的少年,肩膀上只有清風明月的孩子,最終直面了這慘烈的畫面,而知道這個時候才發現,當天下若是不安定的時候,清風是帶著血的,明月映照出來的,是路邊的累累白骨,是被剝光了衣服的女子孩子。

 原本的世界刹那崩裂。

 有賊匪看到了諸葛家一行人的氣質不對。

 圍過來要搶奪財物。

 諸葛玄出身琅琊,仍舊是漢儒氣質,但是背後卻還有女眷孩子。

 他取出了財物,但是這個時候,那些賊匪看到了故意摸了灰的兩個少女,那是諸葛亮的兩個姐姐,哪怕是故意扮醜,但是書香氣質還是很難遮掩的住,那兩人要動手動腳。

 周圍圍著太多的兵士,諸葛玄大怒卻無法反抗。

 突然,

 動手動腳直接要綁了兩個少女離去的人身子一僵。

 一柄竹竿直接貫穿了他們的脖子。

 鮮血氣息慘烈而濃鬱。

 諸葛亮看到,因為虛弱而不聲不響的道人收回了手裡的竹竿,原本面容清淡的道人抿唇,身上不知為何,居然有一種自屍山血海中走出般的,慘烈的氣勢。

 牛叔,我都還記得……

 貫穿全神之力。

 道人在心中低語。

 手中握緊了竹竿,這邊發生的事情導致了百姓和亂軍的衝突,淵一手拉著旁邊的小少年,趁著亂往前奔跑,手中的竹竿仿佛一柄長槍,白皙的手指骨節凸起,卻死死抓著長槍,撥開前面的敵人,往前奔跑。

 這個時候偏偏下起來暴雨。

 馬蹄聲,怒吼聲,刀刃劈斬的聲音。

 慘叫聲音,大笑聲音。

 揚起的灰塵幾乎將整個天地都染成昏沉的模樣,諸葛亮踉踉蹌蹌跟著往前走,一名將領朝著淵奔來,手裡的刀重重劈下,淵用竹竿去攔,卻直接被劈碎,而他的身子也再也支撐不住,吐出鮮血,咬著牙展開雙臂,把少年攬在懷裡,用自己的後背去擋著刀。

 諸葛亮雙目瞪大,心中盡數都是不甘。

 而在這個時候,仿佛時間都停止了。

 燦爛的刀光,仿佛騰空而起的長龍,直接斬裂了那曹孟德麾下亂軍的將領,後者毫無反饋之力仰天便倒,伴隨著刀鳴聲,一員高大男子斜持長刀,邁步走向亂軍。

 雨越來越大了。

 一支軍隊穿過雨幕,然後摧枯拉朽地擊敗了人數更多的亂軍。

 所有人怔住,在他們的前面,再度看到了屬於大漢的,烈焰般的紅色戰袍,看到有穿戴鎧甲,手持雙劍的英武男子,看到有長髯垂落,氣宇軒揚的男子,看到肩扛長矛的豪勇大漢,看到在他們身後,沉默而堅毅者的軍隊。

 不過千余,風吹雨打,屹立不動如泰山。

 淵瞳孔收縮。

 認出了那熟悉的男子。

 但是後者沒能認出當年的小道士,只是讓開了道路。

 百姓通過。

 亂軍被擊敗。

 而後,手持雙劍的男子將會再度踏前,走向徐州的方向。

 天下豪傑眾多,群雄並起。

 而有膽略,奔波千裡,願以數千兵馬,橫攔曹孟德屠戮之前者。

 不過一人。

 大漢,劉玄德。

 這一年,是初平四年。

 諸葛亮十二歲,還是臉上帶著些嬰兒肥的小小少年。

 肩膀上是清風明月,是黃鶯和柳葉。

 而劉玄德三十二歲。

 早已經不負少年時。

 仍一如少年志。

 而曹孟德氣勢天下無二,擊陶謙,破彭城傅陽,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複行跡,而劉玄德率領千人馬來援陶謙。

 少年的眼前交錯而過的,是這個時代最後的英雄們,或者梟雄。

 他們在這一年沒能見面,沒能說過話。

 劉玄德不知道,自己救下了的是誰。

 而在這亂世之中,飛馳而過的豪傑彼此交錯,追逐著自己的夢想和人生,也最終將會在未來重聚,短暫照亮一片昏沉。

 而故事的結局,早在一開始,或許就已經注定。

 周圍的聲音喧囂。

 有憤恨的百姓自願加入這一支軍隊。

 病弱的道人拉了下失神的少年。

 和那英武的將軍交錯離去。

 “阿亮,不要看了,走!”

 PS:今日第二更………歷史上細節上,大的方向沒錯,但是劉備應該沒能見到諸葛,稍微二創,當時候是劉備和田楷一起,不過,經歷上還是會對當初的孩子產生衝擊。

 《三國志·先主傳》:時先主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千人

 《後漢書·劉虞公公孫瓚陶謙列傳》: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複行跡。

 《三國志》: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這句話不是三國演義創造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