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李佑的大唐》第708章 登州的鹽田法
貞觀二十年...登州開始發展了,李佑突發奇想,開始在登州建造海田,這個海田是做什麽的,嘿嘿...是用來曬鹽的。

 都知道鹽是古代的戰略儲配物資,這個食鹽主要分布在海水、鹽湖、鹽井和鹽礦中。

 除了海水,其他的獲得方法在唐朝的時候,其實還不是很成熟,所以這些鹽都是顆粒很大的鹽塊,甚至是苦澀的鹽,唐朝的百姓們吃的鹽其實並不好。

 李佑在一次前往百姓家的時候,看到了百姓家中的大個頭的鹽塊,所以想到了建造海田,跟著用曬鹽法來獲得鹽,跟著販賣鹽。

 但是李佑沒有想到的是,這曬鹽法是很難的,一開始李佑用自己的記憶來曬鹽,根本就沒有成功,最後不得不回到了現代,在現代觀摩了幾天,這才回來傳授成功。

 李佑從現代帶回來的鹽田法叫做太陽能蒸發法...它的原理就是用太陽曬,讓鹽田裡的海水蒸發,食鹽的濃度逐漸提高,最後鹽便從海水中結晶出來。

 鹽田法首先要在寬平的海灘上修築鹽池,在漲潮時把海水放進來,即“納潮”。然後讓海水經多級鹽池進行太陽照曬,使海水蒸發、食鹽濃縮,這個過程叫“製鹵”。

 在製鹵的流程中,鐵、鈣、硫等雜質會最先從鹽池中析出。當海水蒸發掉90%時,鹵水鹽度達到26%,即達到“鹽點”,便把鹵水導入結晶池使其結晶。

 當85%的鹽析出後,再從中提取鎂鹽和鉀鹽等其他礦物質。海水曬鹽得到的食鹽是粗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如氯化鈣、氯化鎂等)。通過粗食鹽的提純,得到的鹽是精鹽。

 這些精鹽一經製作出來之後,就成為了整個大唐最為走俏的商品,而唐朝的這個時候,對鹽還是比較放松的,鹽是不需要交稅的,所以李佑的鹽不但好,還賣的便宜,這也是李佑的鹽成為走俏商品的原因之一。

 當然了,雖然說唐朝的鹽沒有稅,但是唐朝對鹽業的管理卻是始終如一,並沒有放任自流。

 你想要賣鹽,必須要有鹽引,只是別人或許會為鹽引而苦惱,但是李佑卻不需要,要知道現在大唐正在由太子李治當政,李佑一份上表,說要多少鹽引,李佑就直接批複多少鹽引。

 長孫無忌雖然想要反對,但是鹽沒有稅,並且長安等地區確實又缺鹽,再加上李治的不顧一切,李世民也沒有多看重這件事情,所以長孫無忌雖有心反對,但是卻沒有力氣。

 主要還是因為現在鹽不需要交稅,這樣就和朝廷沒有什麽關系,李治大手筆一批就批很多,李佑那邊根本就不缺鹽引,所以登州靠著鹽那是大大的發了一筆。

 而且這一筆還不是一次性的,它是永恆的,李佑就是利用這個曬鹽法,直接讓登州的百姓回流,從五萬人一直到現在的十萬人。

 真的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當然了,李佑的鹽賣的又便宜又好,當然是打擊了一些人民間賣鹽的,這些民間賣鹽的基本上都是被世家給控制的,被李佑這麽一打擊,也是讓很多世家對李佑恨之入骨。

 這也導致了以後李佑的麻煩。

 李世民其實早就已經看出了這一步,所以李世民才會對李治給李佑批鹽引無動於衷,因為這是一個好事情,既可以打擊世家,又可以勾起世家對李佑的抵製和不滿,簡直是一箭雙雕。

 不對,是三雕,因為李佑的鹽確實好,不但便宜還細,這可以讓大唐的百姓吃到又便宜又好的鹽,這不是三雕是什麽?

 李世民老謀深算,不得不佩服。

 這個鹽呀...其實在唐朝前期的時候,做得真的很好,因為唐朝前期,為了鼓勵生產,與民修生養息,朝廷對於民間經營鹽政采取寬松態度,也不征收鹽稅,對於民間販售私鹽予以默許。

 一直都是很好的,但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經濟遭遇重創,急需開源節流。

 於是唐玄宗便將目光投向鹽政,開始征稅鹽稅。唐德宗時期,兩稅法已經取代租庸調製成為朝廷征稅的方式,鹽稅成為朝廷重要稅源。

 這一下就完了,很快出現了一種榷鹽專賣...榷鹽最開始盛行是為了解決軍隊“資源枯竭”的難題,後來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安史之亂後榷鹽專賣制度開始成型,政府開始壟斷生產和銷售全過程,正所謂“盡榷天下鹽”。

 其具體做法是在鹽產地專設監察院,負責收購當地生產的鹽,然後由官府負責銷往全國各地。官府壟斷鹽政買賣,利潤全部收歸國庫,鹽的定價由朝廷決定。

 可是國家通過鹽業獲得了巨大財政收入,但是這是建立在剝削百姓的基礎之上,朝廷給商人制定了高額賦稅,那麽商人為了牟利,自然要加價轉嫁給百姓。

 鹽價的上漲開啟了惡性循環。唐朝時期有很多因販鹽而成為巨富的商人,與之相對地是百姓的生活負擔加重,甚至不得不選擇淡食。

 朝廷對官鹽把控如此之嚴,商人貪婪加價售鹽,民間自然出現販賣私鹽的情況發生,唐朝對於販賣私鹽更是嚴格管控,刑罰量刑很重,偷賣一石鹽者要被處以死刑,一鬥以上要遭受杖刑。在京城如果販賣私鹽被抓,那麽他的鄰居以及家人都要連坐。

 可是販鹽的利潤如此之高, 自然有鹽戶鋌而走險,高價把官鹽販賣給商人,商人又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販賣出去謀取暴利,長此以往販賣私鹽的人卻被百姓擁護,唐朝官府卻漸漸失去民心。

 後來,販賣私鹽的人身邊就出現了大量追隨者,公然與政府叫板,唐末農民起義領袖王仙芝和黃巢便是販賣私鹽出身,後來的王建、徐溫也是靠販賣私鹽為生。

 唐朝的滅亡多多少少有鹽的影子,而現在的唐朝還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李佑才可能光明正大的賣鹽,如果李佑穿越的時期是在安史之亂之後,那麽李佑這樣的賣鹽就是不成立的,因為那個時候鹽稅是大唐最重要的來源,是必須要收歸國有的。

 李佑的賣鹽不敢說會得到官府的許可,即使得到了,有一位官員從中作梗,李佑還是會失去的,好的是,現在的大唐鹽稅不是唯一,所以李佑的鹽才可以售賣,也可以賣遍全國。

 是一個時間差的問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