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在洪荒建造神話萬界》第19章 封狼居胥
  陳易大軍出塞,一路沿著西河直衝入南匈奴所佔據的河套地帶。

  河套平原,地形獨特,牧草肥盛,向來都有著塞外江南之說,是匈奴人難得佔據的好地方。

  河套再往北走,過了朔方,那便是到了後世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所講的那個陰山地帶。

  也正是由於漢庭的阻攔,所以胡族絕大多數都居於陰山之外,這些年來也就只有向漢廷稱臣的南匈奴等少數胡族才被允許進入到漢庭內部之朔方河套等地。

  其實遠在先秦到西漢立國之後的近百年之間,朔方河套之地一直都是大月氏一族的領地,奈何後來匈奴崛起,月氏一族因為不敵匈奴而被迫一分為二。

  其中大月氏的一部分主力在冒死穿過死亡戈壁後,終於自遙遠的西域盡頭建立了起了那輝煌的貴霜帝國。

  和這一部分冒死遠赴西域的同族不同,大月氏另一支留下來的族群比起當年混得要相對淒慘許多。

  他們在匈奴的逼迫下不斷遊走放牧於河套之地,最終漸漸和北地漢人通婚融合成為漢末諸多羌胡族群之一,並無多大之影響力和實力,遠不及大月氏貴霜一脈的風光無限。

  既然說了大月氏,那當年那擊敗了大月氏一族的南匈奴人自然也是不得不提。

  和大月氏不同,這支南匈奴人十分聰明。

  兩百年前光武帝劉秀剛剛定鼎天下,漢庭內部諸事尚且矛盾重重,在這種情況下這支南匈奴人主動選擇了內附稱臣。

  在如此情況之下,光武帝劉秀因為考慮到天下初定,自己也在短時間內根本沒有能力去開拓管理邊境,於是這位雄才偉略的漢庭中興天子大手一揮,直接將河套平原那大片的肥美豐碩土地劃撥給了南匈奴休養生息。

  或許在現在看來,光武當年定下的這一政策簡直便是留給子孫輩的一記敗筆。

  可是,認真的說,光武制定的這個政策在當年不僅算得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甚至還可以說得上雄才偉略。

  如果不是當年漢庭主動舍棄河套地區那大片的邊境牧地劃撥給南匈奴人休養生息,那沒有固定領地的南匈奴人自然也就不會主動對抗著塞外那些一直打算南下的凶殘北匈奴人們。

  而如果不是南匈奴人抵擋住了北匈奴,那當時內部矛盾諸多的漢庭也就無法得以休養生息靜養國力,東漢也就未必能夠維持如今這兩百年的天下。

  光武這個制定的政策中唯一錯誤的一點或許便在於時過境遷,再好的戍邊政策也不低時間之偉力。

  所謂十年可知春去秋來,百年可見王朝興衰。

  在兩百年後的如今,由於原本強勢的北匈奴勢已衰微,所以沒有外敵消磨的南匈奴人開始通過河套膏脂之地而不斷實力漸長,導致著光武兩百年前定下的那絕對正確政策開始跟不上具體變化,以至於漸漸不合時宜。

  本來按照當年漢庭的計劃,在匈奴內附數十年後,漢庭當主動令其和漢人通婚雜居,最終一步步逐漸將河套之地的豐美牧場化為漢庭塞外之糧倉,最終並為北地一大郡。

  奈何當年制定計劃的光武雖然智謀深遠,可是他又如何能知道兩百年後他的後裔們會是如此之昏庸荒唐,以至於大漢國力漸衰,原本制定的計劃根本無力執行。

  在大漢國力漸衰,隨時都即將演化為群雄逐鹿之混亂場面的現在,天下間有想法有能力去盯住那些塞外匈奴胡輩不讓其胡來的人不多。

  攘外必先安內,先完成中原內部之逐鹿再鎮壓塞外異族,這是天下間絕大多數野心家們此時內心的想法。

  此時大漢情況未明,董卓剛剛入洛,無論是天下世家還是朝廷重臣,他們此時一個個目光都被吸引到了大漢洛陽都城之地。

  他們由於緊盯著洛陽風雲,以至於他們誰都沒有多少精力去在意這些塞外異族,一直到如今這些南匈奴人已然南下入侵,他們才終於緩慢反應過來。

  只是,如今天下幽並之地早已淪為黃巾大賢良師陳易之領土,他們縱然反應過來也無法舉兵對抗,中原生靈的命運即系於陳易一念之間。

  是戰還是不抵抗,這決定著中原萬千百姓之生死。

  在這個主線為三國歷史的小世界中,此刻的匈奴之輩們顯然短時間內沒有登上歷史舞台之資格。

  因此他們身上也就不像呂布趙雲等這些諸多將星、劉備曹操等幾位雄主們一樣還未曾完全激活自己身上的天命,身上的人道氣運還要等待勃發成熟。

  已完全人道氣運定型的他們,陳易定然要對他們出手才是。

  至於呂布劉備曹操等人,他們還需要時間。

  他們一個得在虎牢關時期通過會戰天下群雄來將自己的天命勃發到極致,而劉備曹操那些天下諸侯則要等到後期擁有自己的地盤後才能真正勃發天命。

  陳易需要通過這些三國雄主們的爭鋒來激蕩起更多的人道氣運,也需要這些閃耀在三國時代中的璀璨將星們來推動世界武力值,將陳易投入此界的源力效果發揮至最大,此時暫且還不是收割之時。

  草原上。

  陳易出征第十一天清晨,草木豐盛、駐扎了許多牧民氈包的河套平原深處,突然間有著一陣奔騰如雷的劇烈馬蹄聲響起。

  聽到草原上這不斷震動的萬馬奔騰之聲,草原上那密如點星的白色氈包內,一個又一個的留守老弱牧民們趕忙間慌亂竄出氈包,提起手中弓箭直接進入到了防禦狀態。

  雖然由於前段時間的匈奴右賢王召集令,導致這些草原上的大小匈奴部落一個個帳中青壯缺乏,但是這些剛從連綿白色氈包中鑽出來的老弱殘缺們一個個的戰意卻並不低。

  遙遠的草原邊際線上,數面土黃色的戰旗迎風招展,從遠處快速由遠及近而來,和這幾面戰旗一同極速而來的還有著那黑壓壓一片的鐵甲黃巾騎兵。

  見到遠處白色氈包中不斷走出一個個持弓的老弱牧民們,這些黑壓壓的黃巾鐵騎們根本無所謂停馬,直接戰意狂熱的向著遠處那些老弱牧民們奔騰出刀興奮的發出猙獰大笑。

  “殺掉他們,不留絲毫余地,屠種滅族!”

  一聲冰冷話語聲響起,三千身披鐵甲的黃巾鐵騎身前,陳易語氣森寒,聲若雷霆。

  和一般漢庭官員認為殺戮過甚有傷天合的想法不同,對於眼前這群將來子嗣會禍亂整個神州大地數百年的胡人先祖們,陳易的態度只有一個字。

  殺!

  殺他個天翻地覆,殺他個片甲不留,殺他個亡族滅種。

  也只有這樣毫不留情的方式,才能夠勉強祭奠那些在原本歷史上被胡族無情當做兩腳羊,淪為食物和玩具的炎黃子裔們。

  也只有斬除一切異族隱患,這方天地的後世子孫後代們才能擁有一個平和興盛的未來。

  三千黃巾騎兵前鋒前,陳易領兵縱馬,手中長槍揮舞如遊龍,隨手撥開掉面前數支極速射向他身軀的箭矢,輕描淡寫間一個穿刺直接洞穿數位留守匈奴的軀體。

  洞穿後,陳易手中長槍一震一甩,直接將這數人屍體拋飛而起,如同破麻布袋般自空中重重砸落在地。

  刺出這一槍後,陳易手中長槍舞出槍花朵朵,於這些星星點點分布在草原上的白色氈包縫隙間來回穿梭,不斷收割覆滅著一位又一位的匈奴牧民生命。

  而由於這些牧民們一個個都有著馬匹用於逃跑過於輕松,陳易在揮舞長槍的同時偶爾也得動用自己身後長弓箭矢。

  很快,在陳易帶兵不斷的進行割草獵殺下,這些原本還算得上是性情凶悍的留守匈奴們不由自主的開始目帶恐懼,直接失去了任何繼續戰鬥之心的四散逃跑。

  在這些四散逃跑的留守匈奴身後, 陳易帶領著自己手下的三千鐵甲騎兵化身洶湧洪流,開始進行著最後的收割與送葬。

  陳易手中重達一百二十斤的亮銀長槍在追殺過程中遊走如龍,急刺如電,不斷的挑落下一個又一個的老弱匈奴騎兵。

  這場追殺一路持續到天黑,直到夜色深沉降臨之時,這個在被召集走了數千青壯之後依舊人數接近萬人的匈奴大部落才被陳易領兵誅殺殆盡,余下成功逃脫者不到百人。

  算上這個人數近萬的部落族群,陳易在這出塞的十一天內已然覆滅掉了足足九個匈奴部落,領兵消滅的匈奴有生力量足足兩萬余人。

  如此戰績,放在當年漢武之時,已是足以讓陳易少年封侯的巨大軍功。

  少年錦帶配吳鉤,隻身匹馬覓封侯,這是當年多少漢軍子弟之綺夢。

  但這些,對於陳易而言尚且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他想要的不僅僅只是誅殺掉區區兩三萬的老弱匈奴們混點功績就行。

  他既然出塞,那想要的目標就定然只有一個,那就是直接先行踏破河套平原深處的南匈奴王庭營帳,而後一路向北,殺入西涼,殺上匈奴人之聖山狼居胥。

  他要在那遠出漢軍疆土千裡的匈奴聖山狼居胥之上祭奠當年的漢庭神將冠軍候,以示後輩之武力彪彰。

  縱橫異域十萬裡,軍中第一冠軍候。

  當年霍驃騎能夠做到的,陳易篤定自己也能做到,古人功績雖千古,可今人也未必遜古人!

  馬蹄奔騰聲中,陳易距離狼居胥山已然僅有兩千三百裡!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